《水滸傳》中,柴進為什麼要當方臘的駙馬爺?

騎蝸牛走高速


為了讓梁山這個“賊窩”有別於其他綠林團伙,施公在人物設定上可謂是頗有講究,我們也能清楚的看到梁山頭領也並非都是悍匪出身,大排位之後梁山的主要戰鬥力還是朝廷降將集團。除此之外,想要讓梁山再提高含金量,就得安排一些特殊身份的隊員在裡面,所以這皇室後人柴進就得以加入了梁山。

在關於柴進的外貌設定方面,施公也是絲毫沒吝嗇對其美化的筆墨,在林沖初到滄州遠遠的看見柴進時,其拉風的形象足以讓無數迷妹久久不能忘懷:

馬上那人,生得龍眉鳳目,皓齒朱唇,三牙掩口髭鬚,三十四五年紀。頭戴一頂皂紗轉角簇花巾, 身穿一領紫繡團胸繡花袍,腰繫一條玲瓏嵌寶玉環絛,足穿一雙金線抹綠皂朝靴。

所以,在小說家眼裡,皇室後人的長相一定是貴氣無比的,柴進自然也配得上這樣的長相。而梁山軍在江南準備攻打杭州前,柴進突然表達了想要去方臘陣中做臥底的想法,理由很簡單,就是覺得自高唐州被梁山兄弟解救後一直沒為梁山做什麼貢獻,看到兄弟們紛紛立功,也目睹了兄弟們紛紛戰死,柴進就自告奮勇想要立功。宋江自然不允許,但在柴進的再三要求下,只得作罷,順帶柴進還帶了精通八國語言的燕青一起去。

其實柴進說沒為梁山做貢獻的話就太客氣了,因為他給梁山帶來的財富可是前無古人的,而在徵王慶時,柴進也如同先鋒大獎一般屢屢殺入敵陣,絲毫沒有皇族後人的架子。更重要的是,柴進不僅能說會道,並且也有自保的能力,後來在方臘面前大戰關勝與花榮給方傑增加信心就是最好的證明,也正是柴進和燕青最後在幫源洞狂秀演技,才讓方臘軍迅速的潰敗。

當然有一點也很可惜,方臘見柴進一表非俗,就直接把其招為駙馬,讓他娶了自己的女兒方金芝,也只能說方金芝生錯了人家,沒有得到本該屬於自己的愛情,最後在幫源洞被攻破時,方金芝也知道了柴進的身份,無奈的自縊了。

所以柴進的目的也很單純,憑藉皇室後人的身份被人尊敬了半輩子,但在其落難時,除了梁山兄弟外無一人前來救助,他自然要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兄弟們的尊敬。當然,柴進這賊寇駙馬的身份高俅等人也是知道的,為了避嫌避難,柴進就主動在平南勝利後詐病歸隱,像風一樣離開了~



邏輯文史游


《水滸傳》中最不要臉的就是柴進柴大官人,他本是北宋前朝後周柴榮的後代子孫,有高貴皇室血緣卻做事很卑鄙。

由於宋太祖奪了後周老柴家的天下,出於愧疚恩賜柴家後代誓書鐵券,也就是免死金牌,規定除了謀反罪以外可以免除死罪。

講真宋太祖對柴家後代挺厚道的,這個傳統一直保留了下來。

但柴進恩將仇報,在北宋內憂外患的時候,他用錢財贊助和扶植黑勢力,助梁山賊人發展壯大造反,後來自己乾脆也上了梁山。

柴進曾任梁山一把手,後宋江取代了他的位置,在梁山大聚義排名位列第十名。

柴進是一個卑鄙小人,是一個喂不熟的白眼狼,這在平方臘時表現的淋漓盡致,其薄情寡義的真面目暴露無遺。

他騙取方臘女兒的好感,當上了方臘的駙馬爺,最後竟然……

故事情節是這樣的:梁山“賊人”被朝廷詔安後,宋江帶著一幫“賊人”,當朝廷的炮灰征討農民起義軍的首領方臘。

講真方臘比宋江有種,方臘有改朝換代的氣魄,不像宋江“反貪官不反朝廷”。

方臘堅守“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信條,起義後建立了政權,自號“聖公”,年號“永樂”,設置百官,和北宋分庭抗禮,這種勇氣秒殺宋江。

事實確也如此,宋江之前怎樣打敗宋軍,方臘就怎樣打敗宋江,方臘打得宋江隊伍找不到北。

面對這種情況,柴進化名柯引打入方臘內部,企圖裡應外合消滅方臘,畢竟政權最容易從內部攻破。

講真柴進武功並不高,只不過長得瀟灑倜儻一表人才,和浪子燕青一樣有女人緣。

燕青曾利用男色,勾引說服宋徽宗的相好李師師當宋江的引薦人,然後宋江最後被宋徽宗詔安。

這次平方臘,宋江一干人等打不過方臘,於是故技重施,利用柴進帥氣的外表打入方臘內部。說實話這不夠男人,純屬下三濫的辦法。

柴進是原來皇室後代,自然長得富貴相,這就吸引了方臘的目光,柴進努力表現自己,最後被方臘任命為中書侍郎。

假如到此為止,柴進作為打入敵人內部的人員,消滅方臘也沒有過錯。錯就錯在他不應該欺騙方臘的女兒——金芝公主。

柴進是帶著任務去平定方臘的,以他現在的身份和“賊人”裡應外合顛覆方臘政權沒有任何問題。這時他偏又去誘惑方臘的女兒,等生米做成熟飯,無奈之下,方臘這才招柴進為駙馬。

換言之,柴進利用“特工”身份騙取了金芝公主的愛,和她結為了夫妻,這種夫妻關係註定是短暫的。

柴進在時機成熟時,臨陣倒戈,突然襲擊斬殺方傑(方臘之侄,一員猛將),然後引宋軍攻入幫源洞(方臘的老巢)。

方臘帶著少數人馬僥倖逃脫,金芝公主想不到柴進如此卑鄙,只恨自己當初瞎了眼,憤而上吊自殺。

(以上是水滸傳書中的情節)

最後一句話:其實歷史上根本沒有宋江及梁山好漢剿滅方臘之事,堂堂大宋有正規軍,豈能“以寇治寇”?

平定方臘是童貫帶領宋軍進行的,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韓世忠擒住了方臘,真實歷史上柴進根本就沒當過方臘的駙馬爺。


秉燭讀春秋


柴進是宋江派到方臘勢力內部的臥底。如果想要很好的完成任務,就必須要得到方臘等人的信任,儘快進入到方臘勢力內部的核心管理層,才能掌握到更多重要的信息。所以能當上方臘的駙馬爺,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宋江南征方臘初時,戰況很不理想,在數次交戰中死傷了多位兄弟,看到這種情況,柴進便主動請命去方臘處當細作,宋江聽後自然是求之不得,立刻就同意了。

於是柴進便化名柯引,與燕青一起潛入方臘勢力內部做了臥底,並很快得到了方臘的賞識,被任命為中書侍郎。方臘後又將女兒金芝公主嫁給柴進為妻,封為主爵都尉。並且在召開重要的軍事會議之時,常常召他一起來參與。

柴進為什麼會得到方臘的信任,併成為駙馬爺呢?



一、柴進長得儀表堂堂。

小說描寫:“那簇人馬飛奔莊上來,中間捧著一位官人,騎一匹雪白卷毛馬。馬上那人,生得龍眉鳳目,皓齒朱唇,三牙淹口鬂須,三十四五年紀。

無論從古至今,人的外表都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生得風流倜儻、儀表堂堂,有貴族氣質的人自然會令人刮目相看。

二、柴進文武雙全。

柴進本身好習槍棒,自小又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不僅精通武藝,而且見識廣博。

在方臘被困時曾主動請纓,一出場就連戰花榮、關勝、朱仝不敗,因此受到了方臘的賞識。

三、柴進善於溜鬚拍馬。

俗話說“忠言逆耳”。方臘在做了皇帝之後,心態也發生了改變,對一些曾經共患難兄弟的直言進諫,越來越聽不進去了。而柴進就利用了這一點,投其所好,經常說一些方臘喜歡聽的話,大加奉承,一來二去,方臘自然會把柴進當做自己人。


四、柴進辦事能力強,善於處理人際關係。

柴進做事能力很強,對於許多事務的見解都非常獨到,另外和大臣們的人際關係也處理的非常好,在加上其文武全才、相貌不凡,很快就得到了方臘的另眼相看。

柴進在方臘的賞識下,得任中書侍郎一職。後尋機認識方臘的女兒金芝公主。柴進本身談吐不凡、又具有貴族氣質,再加上對金芝公主大獻殷勤,自然會另金芝公主對他青睞有加。

方臘見女兒喜歡上柴進,便把柴進招為東床駙馬,加封為主爵都尉,順帶也重用燕青為雲璧奉尉。從此,方臘把柴進當作心腹,時常召集於幫源洞共商軍情要事。



在之後的清溪之戰時,柴進臨陣倒戈,和燕青斬殺方傑,引宋軍攻入幫源洞。金芝公主則自縊身死。平定方臘之後,柴進被朝廷封為武節將軍、橫海軍滄州都統制。最後他因為當過方臘駙馬,擔心被貪官進讒,就辭官回鄉,得終天年。

就此問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留言,感謝您順手關注點贊。


李易陽風水命理


梁山去征討方臘,死傷無數。真刀真槍地比拼,非是柴進的強項,他也不願意去冒那個險的。

柴進是何人?他乃是前朝柴世宗的後人,乃龍子龍孫。

水泊梁山中,柴進排名第十,稱作什麼天貴星,其實憑得不是功勞和功夫,憑的是身份和關係。

柴進隨宋江南征方臘,見死傷無數英雄,深知打仗的艱險。柴進會進一步想到,假若有一天,宋江指派自己上陣,自己打得過誰?不是白白送命嘛!那樣的事,柴進會幹?!絕對不會幹的!

所以,柴進瞅機會對宋江說:小弟自從高唐州被救以來,沒有寸功,心中甚是不安,現在,小弟願意進方臘的大內去,查看虛實,作為內應,破了方臘那廝。不是原話,大意就是如此。

宋江聞言自然大喜,就派柴進和燕青去方臘大內了。

到了方臘那裡,柴進搖動三寸不爛之舌,說什麼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三教九流,無所不通,善會陰陽,識得六甲風雲,辯得三光氣色,因見江南方向有天子氣,故一路追尋二來。結果哄得方臘屁顛屁顛的,連公主金芝也許配給了柴進,招柴進坐了東床駙馬。

柴進在方臘大內,好不得意,哪裡還管得宋江他們打不打仗什麼的。

也就後來方臘勢窮,必然要被剿滅,因此柴進才出馬,殺了皇侄方傑。假如方臘強勢,把宋江給戰敗了,柴進絕不會出頭的,絕對會安安穩穩地一直當著他的駙馬。

題主問,柴進為什麼要當方臘的駙馬爺?為什麼?就為貪生怕死、貪圖享樂唄!

所謂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歷史就是這樣由人來書寫的。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方臘若成事,柴進就是駙馬爺,將來還會封公候的;方臘若失勢了,那柴進就是打入方臘內部做密探,是為了宋江征討方臘。

僅此而已,換成題主,也會這樣做的,這叫識時務者為俊傑。


隴之語


為了取得方臘的信任,扮演臥底,配合宋江安排的外軍,一舉殲滅方臘。

原著《水滸傳》在第一百一十六回到第一百一十九回有提到:“其中柴進化名柯引,燕青扮作柴進僕人,二人領兵大勝關勝等人(當然是假的),取得了方臘信任,後與宋江裡應外和,打敗了方臘."

如果放在現代社會,柴進是一個特別出色的外交天才,因家族影響他出手大方,朋友多,見識廣,重要的是頭腦靈活,顏值高。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多得天獨厚的優勢,宋江才決定派柴進去執行難度很高的臥底任務,而最後柴進果真很出色的完成了臥底任務,得到了方臘的信任,得到了金芝公主的芳心。可以說,梁山能夠打敗方臘,柴進的功勞可是不小。

”方臘見柴進署事公平,盡心喜愛,卻令左丞相婁敏中做媒,把金芝公主招贅柴進為駙馬,封官主爵都尉。方臘但有軍情重事,便宣柴進至內宮計議。“

可見,柴進的能力不可小覷,他果然做到了讓方臘100%的信任。

至於,他的人品,不敢苟同。

他作為臥底,深得方臘信任,還娶了金芝公主為妻。是他的成功,可是他結婚的時候沒個人感情,當他看到金芝公主自縊身死的時候,竟然沒有絲毫個人感情,沒有半點憐憫。

而在水滸好漢內部,柴進也絕對是個勢利眼,對武松不好,對宋江卻很好,當林沖棒打洪教頭的時候,柴進對林沖刮目相看,也給予很好的招待。

可見,他是個多面性格的人,歧義皆有。


行走的讀書筆記


《水滸傳》中有兩個英雄,都在出徵時喜結良緣,沒羽箭張清就在徵田虎時與女將瓊英結為夫婦。而柴進更了不起,小旋風柴進,人稱柴大官人,在《水滸傳》是一位身世顯赫的人物,柴進在江湖上的威望僅次於宋江,喜愛結交天下英雄,
不到不得己的時候不會上梁山。徵方臘時,柴進和燕青一起順利潛入方臘那裡臥底,柴進不但騙取了文武大臣的信任而且還騙取了金芝公主的信任,並且柴進還娶了金芝公主為妻做了駙馬!那麼,在兩軍對壘生死對抗中,柴進到底有什麼魅力得到了方臘陣營中公主的青睞,而且是順理其章地做了駙馬?同樣是梁山好漢,宋江與方臘因為志不同道不合導致血肉相戰,而且是殊死掙扎,為何柴進運氣這麼好,臥底了還得到公主的青睞?細想之,卻也有些原因。 其一:柴進貴族出身。柴進是滄州橫海郡的貴族,精通武藝,江湖上又喚作"小旋風",是後周世宗柴榮的嫡派子孫,因陳橋讓位有德,宋太祖敕賜丹書鐵劵在家中。擁有皇家血統,身份尊貴,富可敵國。《水滸傳》中這樣描寫柴進:"那簇人馬飛奔莊上來,中間捧著一位官人,騎一匹雪白卷毛馬。馬上那人,生得龍眉鳳目,皓齒朱唇,三牙淹口鬂須,三十四五年紀。頭戴一頂皂紗轉角簇花巾,身穿一領紫繡團胸繡花袍,腰繫一條玲瓏崁寶玉環滌,足穿一雙金線抹綠皂朝靴,帶一張弓,插一壺箭。"用現代的話講,柴進是北宋時期的富二代,從華麗的穿著打扮到風風火火的生活方式都非常之夠檔次。水滸傳中的宋江雖能坐第一把交椅,也只是鄆城縣押司,若論出身,家世,社會地位都遠遠比不上柴進,柴進可是大周皇帝的後代子孫,擁有正統的皇室血統,換句話說,若不是宋太祖把皇帝位子讓給趙匡胤,說不定柴進就是當朝天子了,可見柴進是水泊梁山好漢中身份最高、最顯赫的一位。 正因為柴進有顯赫的身世,也就頗得方臘的賞識,因為方臘雖是貧苦出身,但卻自稱文佳皇帝,出生地相傳有天子基、萬年樓,方臘對登基做皇帝很有信心。而柴進自小就有正統的皇家教育,言行舉止中頗得方臘的認可,想做皇帝的方臘看中有皇家血統的柴進,是志氣相投的,因此柴進才能騙取方臘和大臣的信任,成為方臘的駙馬。


喬木藝


柴進在梁山好漢中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最讓人驚歎的還是在攻打方臘的時候,他和燕青一起作為臥底潛入方臘集團內部。為打敗方臘立下了汗馬功勞,並且成為了方臘的駙馬,金芝公主的丈夫,那麼他是如何一步步成功的呢?我認為和以下一些因素有關。

一、宋江的信任

在梁山好漢的眾多派系中柴進是宋江的嫡系,因此柴進去當臥底,是得到宋江的認同的。這和柴進的傳奇經歷是分不開的,柴進出生顯貴,是後周皇帝的嫡系後裔。

也是含著金鑰匙出生和長大的人。有著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江湖上早早的確立了自己的名聲。

柴進家境極好,並且出手大方,廣交江湖朋友,見識也廣,是一位難得的外交奇才,在上梁山之前對包括宋江在內的多名梁山好漢都有恩情,因此得到了宋江的信任擔任起了如此艱鉅的任務。


二、卓越的才能

柴進要想成功的擔任方臘的駙馬,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得到方臘集團的信任。從最終的結果來看,柴進顯然是做到了。

這就和柴靜的身世背景就很有關係了,他是貴族,從小接受的是貴族教育,與其他好漢相比更懂得貴族的內心,可以更快的和貴族其們打成一片,從而贏取他們的信任。

這也是柴進最大的優勢所在,也是他可以成為梁山集團核心人物的根本原因。


三、風流才子俏柴進

柴進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用現在的一個流行詞來說就是高富帥,所以得到了金芝公主的喜歡。

看一下水滸傳中對於柴進外貌的描寫:生得龍眉鳳目,皓齒朱唇,三牙淹口鬂須,三十四五年紀。頭戴一頂皂紗轉角簇花巾,身穿一領紫繡團胸繡花袍,腰繫一條玲瓏崁寶玉環滌,足穿一雙金線抹綠皂朝靴,帶一張弓,插一壺箭。

儼然就是一副男神的樣子,顏值超高是吸引金芝公主的首要原因;其次柴進胸懷文墨藏若谷,談吐不凡,氣質絕佳,自古佳人愛才子,得到公主的喜歡一點都不奇怪;

另外他為方臘集團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這就從根本上贏得了方臘的信任,成功的擔任起了作為一名臥底的角色。

所以,柴進成功的成為了方臘的駙馬,但是身份的柴進造成了屬於金芝公主的愛情悲劇,在擊敗方臘集團之後,金芝公主只能以自殺獻罪,而結束自己的一生。


微光人文


柴進的出身是最高貴的, 仗義疏財,也可以說是樂善好施,被稱為“現實的孟嘗君..從其人稱綽號小旋風可以看出其相貌俊朗不俗,瀟灑倜儻,是梁山許多好漢的恩公。

柴進,滄州橫海郡人,精通武藝,人稱柴大官人,江湖上又喚做“小旋風”。後周世宗柴榮的嫡派子孫,因陳橋讓位有德,宋太祖敕賜丹書鐵券在家中。在水滸一百零八將中排名第10。 較有遠見的豪紳,看到自身地位的不穩固,便有意識地結交一些俠客和遊民,以為自己一旦陷入逆境之援助。

柴進是為了自衛,大招英雄前來,當柴進被新貴殷天賜所欺凌,正是李逵這樣的好漢解救了他。

受招安後,隨宋江、盧俊義征討遼國、田虎、王慶。徵方臘時,柴進化名柯引帶著燕青到方臘處做臥底,深得方臘信任。方臘把金芝公主嫁給柴進,做了駙馬,官封主爵都尉。宋江大破方臘於幫源洞,柴進立了大功。班師回朝後,授武節將軍,橫海軍滄州都統制。因見戴宗納官求閒走了,又聽說朝廷奪了阮小七的官,罰為庶民。想起自己做過方臘的駙馬,為免受奸臣之辱,推稱風疾病患,納還官誥,回滄州為民,無疾而終。







夏洛不煩惱


柴進去到方臘處臥底,卻做了方臘的金刀駙馬爺,而且直到方臘老巢被宋江圍攻之前,其實都沒有任何情報消息傳遞給宋江。

柴進是真的冒死去給宋江臥底嗎?

柴進是含著丹書鐵券出身的貴族公子。

柴家後周天下被趙匡胤黃袍加身謀取之後,已在民間經歷多代,到北宋末年,隨著北宋朝廷的腐敗沒落,柴家其實也早已失去光環,成為普通貴族一員,雖然柴進還抱著這個所謂的金字招牌招搖天下。

沒落貴族,身處亂世,更加珍惜羽毛,害怕來自於官場、貴族和江湖盜匪的傷害。

柴進在這樣的環境下需要撐起一個家族,在官場、貴族和江湖中游刃有餘,就必須擺平官場,搞定貴族,身入江湖。

官場貴族自不必講,身入江湖,就需要講江湖道義,所以,柴進才會對過路江湖人士和罪罰流放的人員格外照顧和結交,江湖上有人好辦事,為了保全家族,柴進只好如此。

柴進身在江湖,心在家族事業。

柴進左右逢源,是為了舍財避災,而不是上山造反,柴進骨子裡也不會有這種打算。

結果,江湖沒有讓柴進受傷,反而是官場奸臣,為了謀取柴氏族人的財產,讓柴進也捲入漩渦,如果不是梁山營救,柴進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柴進是不得已上了梁山,當然,骨子裡和宋江是一致的,希望朝廷招安,還是做大宋的良民。

深入方臘巢穴,希望一箭雙鵰。

梁山被招安後,也是需要給朝廷“投名狀”的,對柴進個人來講,也需要一定的軍功,來洗脫自己,重建自己的家族事業。

徵遼,梁山108將沒有損失,而徵方臘,梁山一路上都在減員,而且南方的氣候,也讓很多人沒法適應。

這時候柴進提出冒死和燕青兩人到方臘巢穴做臥底,當然,最主要的目的是瞭解方臘集團的真實狀況,在梁山最後的圍剿戰中,從方臘集團內部瓦解之。

方臘畢竟在江南經營多年,並已建立自己的小王朝,梁山和方臘的對決如此艱難,宋江也有失敗的可能,柴進哪能想不到,所以,答應成為方臘的駙馬爺,就是做好了長期潛伏的準備,北宋朝廷不會因為宋江的失敗就對方臘集團聽之任之。

宋江勝,那柴進大功一件,榮歸故里繼續他的貴族夢;宋江敗,但柴進不會敗,潛伏下來,待後續北宋征伐,柴進仍然可以內部策應,大功告成。

所以,柴進能被方臘選為駙馬,肯定是有功於方臘,並受到方臘的高度信任,而柴進欣然接受,和燕青兩人安安心心留在方臘處,待機而動,這才是柴進的高明之處。


布衣之徐


柴進能成為方臘的駙馬其實是理所當然的,方臘儀表堂堂、擁有貴族氣質、而且還有英雄氣概,是女人都會愛上方臘,所以深得方臘女兒金芝公主喜歡。而方臘也對柴進的形象比較滿意。

更重要的是柴進是後周皇族後裔,擁有純正的皇族血統,當初如若趙匡胤不杯酒釋兵權,說不定現在柴進就是天子了。而柴進因為讓位有德,被當朝賜予丹書鐵券,這可是保命符。方臘十分看中柴進的身世,這樣顯赫的身份,正是被方臘看中的一點。

方臘自身就在給自己臉上貼金,自稱自己是文佳君主,給自己傳出很多與天子有關的信息,讓別人認為自己有天子像。可是假的終歸是假的,但是方臘很有信心,對自己登基很有信心。而方臘正好和柴進志氣相似,並且柴進忽悠的方臘和滿朝文武十分信任,就連金芝公主都被方臘傾慕,所以柴進能成為方臘的駙馬。

還有就是柴進喜歡結交天下豪傑,很多人都受到柴進的恩惠,在人們心中威望很高。而柴進也是擁有良好的儀表和貴族的關係,在外交上柴進優勢很大,可以完成別人無法完成的事情。柴進也很需要這樣的人才,而方臘又是能夠接納四方英雄的人,所以能得到方臘的厚愛,成為方臘的駙馬。

另外就是方臘和柴進,一個曾經是皇族,一個想成為皇族,而且柴進也是走投無路才加入梁山,其實和方臘也沒什麼不同,所以兩個人惺惺相惜,十分投緣。最後得到了方臘這邊基本所有人的信任,成為了方臘的駙馬,娶了金芝公主,可謂是人生的贏家,只可惜柴進只是宋江的臥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