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校,如果校長像警察一樣監管著老師們的一舉一動,那麼這個學校將向何處發展?

平凡人生觀察


題主用“監管”這個詞好,形象地描繪了許多校長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如果一個校長除此之外別無其它手段,那麼這個學校一定會順著你預見方向發展,不會好,只會更差。

首先,我先來“說文解字”話“管理”。

什麼叫“管”,這個字造字方法雖然是形聲字,但我卻更願意把它當作會意字去理解。下面為“官”,上面是“竹”,合起來的意思,做官的人用刑具懲處其治下的百姓。

這個詞尷尬就在這裡,校長雖然有著行政職務,但是在教師心裡他卻不是官,可是校長卻又拿出“官”的架勢,很多教師並沒買他的賬,所以只能採取生硬的管理方式,比如簽到,罰款。

這種簡單粗暴的管理模式並不能凝聚人心,提升教學質量,反而會形成東西莊鑼鼓,各敲各的,各聽各的響。

再說“理”,何謂“理”,理其實是把玉石剖開的意思,也就是疏通的意思。比如說,我們常說“要講理兒”,就是一個只有對學校價值觀有認同感,才會產生集體感,才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形成合力,形成團隊,而不是團伙!

現在校長把這個“理”去掉了,加了一個“監”,那麼他還想搞那種“道路以目”專制和獨裁;現在已經沒有了那種環境了。

我以前去一個學校,就曾遇到這樣的一位校長,他得罪了教師,最後教師拋棄了他。其中有一位老老師明火執仗和其對抗,每天準時在8:00走到校長室門口,對校長說:我今天去告狀了,檢舉你修的那條通道。

校長無可奈何,最後只得灰溜溜地申請調走。

魏徵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同樣校長對待老師只能以心換心,以真誠換真誠,才能讓學校和諧、健康、穩定發展;那種簡單粗暴的“監管”只會把老師逼向自己對立面,從而讓自己尷尬不已。


青衫李探花


校長如同警察那樣監管學校教師們的一舉一動?想像一下這場面,有點滑稽啊!

我工作這麼多年,自己一直呆在這窩裡,沒動過。校長倒是換了好幾任,時間有才有短,其中一個校長近十年,個性最為灑脫。除了幫老師儘量爭取更多福利,大事開開會,其它時候幾乎不見人影。或許他在某個地方,但普通教師和他打交道情況很少。那個時候學校財政非常艱難,他人脈廣,到處拉企業支持教育,幾年之後我們這個鄉村中學成市裡高中以以外福利最好的學校。一直到他調離,教師們對他評價向好,我校教學成績也一直穩居市同類學校第一梯隊。

但是,大多數校長做不到他這樣,雖不至於像警察那樣時刻盯著,但離這也不遠啦!要求教師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無可厚非,但被時刻盯著,感覺像“犯人”一樣,確實不舒服。學校不就成“監獄”啦?所以,如何管理教師隊伍,打造積極教學氛圍,也需要校長和管理層的智慧。尤其不能讓自己學校的教師們怨氣沖天,導致工作敷衍搪塞。一個校長要是能讓教師們愛校如家,要是在調崗、離職或退休後,還讓人念著他的好那才叫本事


Scarett


校長像警察,學校就像監獄



題主所說,校長像警察一樣管著老師們的一舉一動, 按照這樣的邏輯下去,學校是否跟監獄一樣。我們都知道火車跑的快,全憑頭來帶。領頭羊的思路,胸懷,視野,理念,決定了他所帶的這個團隊的品質好壞。

校長整天跟著老師後邊,盯著他幹活。害怕老師不按自己的要求來,生怕老哪個老師違反了制度規定。我覺得這個這樣的校長當的很累不但身體累,而且自己的心很累。也許整天進校門以後疑神疑鬼,不放心這個不放心那個。生怕每位老師或者哪個學生給自己捅出簍子來,影響了自己的仕途。

如果這樣的校長存在,那麼你乾脆辭職算了,不用幹了。管理一所學校都要把人跟防賊似的,那麼你的仕途,你的眼界還能有多遠呢?如果讓你管理當上一個縣長,全縣的幾十萬人,你還能每個人去盯著嗎?



作為一個老師,如果遇到這樣的領導,我估計自己毫無職業幸福感可言,整天被人盯在屁股後面要求你幹這個幹那個,沒有一點的人情味兒,可能更多的是讓老師們面服心不服。今天你是校長,我可能當面要尊重你哪天你不當校長了,也許我跟你情同陌路。有時候我也在想,我們的校長們不妨去換個思路看問題,鐵打的校園,流水的校長,你也不可能把這樣的位置一直做到自己退休,自己有上臺之時,必有下臺之日。

管理雖然是一門藝術,但是這門藝術也是需要一定的智商,情商來支撐。在學校的管理過程中,制定了一些制度,要求大家遵守無可厚非,畢竟無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但是制度無情人有情,在冰冷的制度實施起來,是否要更體現出校長的人文關懷,多一些人情味。而不是權力至上,讓大家對你百依百順,唯命是從。



從教近20年來,遇到的校長也在五、六個個,有些可能我都很少聯繫,甚至都沒多大印象。有些現在私人關係不錯,而且還有一定的感情。我覺得作為一名學校的管理者。在管理老師的時候,首先在制定很政策制度時,站在老師的角度多考慮問題。可能有些制度政策在執行的時候,更有利於老師們去操作。而不是站在自身的角度,讓老師們被動去執行,這樣怨言很多。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某一位校長,上任之初,在學校裡面提出了每個老師每學期允許有兩天的親情價,兩天之後可能根據相關的考勤制度,扣除一定的績效工資,這讓很多老師舉手歡迎。當時那位領導的解釋是老師也是人嘛,難免自己的家裡會有一些大情小事,要老師親自處理很正常的。那位領導比較一視同仁。有事說事,就事論事。從不就事論人,讓很多老師心服口服,而且事後從不給任何人穿小鞋。



想有些領導開會,自己站在臺上說一套。實際工作中自己又做一套,要求老師按時打卡考勤,自己想來了來想走了走,好像凌駕於學校的制度之上,對他自己毫無約束力。一個星期五天有三兩天,你可能在學校都見不到人。學會了拉幫結派,搞自己的小團體,讓老師們覺得這樣的人際關係處起來很難,甚至在一些事情上搞得烏煙瘴氣,製造矛盾,更甚者,讓老師們反目成仇。這樣的領導,他的任職年限很短,我覺得很正常,那都是咎由自取!

結束語:曾經聽一位知名校長作報告,他的三句話讓我記憶猶新,這三句話送給所有的校長們:當校長要有三心,親孃的關心、丈母孃的偏心、後孃的狠心!




匯智坊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信息的交流。所有的領導都覺得自己真的像一個領導。最起碼的一個表現就是過分注重宣傳,在宣傳中得到昇華。於是乎,控制輿論,控制宣傳。那就變得非常重要。

對於學校來講,很多校長,有著封建的思想,把學校當成自己的自留地,為所欲為像村霸或者就像土皇帝一樣,無論是榮譽還是一切有好處的東西,只要自己能伸手的,堅決不允許別人染指。但是對於好處來說。教師不是那麼容易控制。一個個都變成了可以被監視的人,而校長就變得像克格勃一樣英明。

於是乎,在這種態度下,所有的老師不僅人人自危,無意於教學,把一些表面的工作應付了事,能夠應付到哪天算哪天,能夠做到哪步算哪步,時間長了,教育教學可想而知,大家都不是愣子。

所以說,當一個校長變成了警察,那麼所有的人,時間長了只有反抗,只有鬥爭,只有不穩定,一個學校,如果無法做到,安安穩穩的教學,開開心心的上課,那麼還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只是在一廂情願的描述,我們的教育教學的理想狀態,但其實,更多的狀態下如題目中所描述的狀態。

這是一個沒有辦法的時代,也是一個沒有解決方案的問題。


宜城老師


題主雖然提出這個問題,但心中對這樣做的校長應該也是很清楚最後的下場是什麼,題主是能感覺到這樣做非常的危險。

我也是這樣的感受:一個學校,如果校長像警察一樣監管著老師的一舉一動,那學校即使不倒閉,老師也不會願意在這裡工作。老師如果又沒有合適的去向,那就會聯名舉報這個校長,請校長下臺。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一個校長要管理好學校,需要先正己,只有校長自己先做好了,才能真正得到老師們的支持。校長與老師的關係就像是水與船的關係,校長是舟,老師是水。

校長與老師之間有著一個共同目標,是為了把學生的學習培養好。所以校長與老師之間如果為了讓學生的長遠發展,心要往一處發,勁要往一處使。為了這個共同的目標,校長與老師通力合作,才是認真做教育的態度,把教育當作人生事業來幹。

校長與老師之間是上下級關係,相互之間有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存在。

校長要管理好老師,不是說像警察一樣監管老師,有如管理機器一樣。人不是機器,有自己的心靈和思維,其中尤其是老師的心靈是需要我們熱切關注的。

校長用心去體諒老師的內心,就是真心實意地為學校老師考慮,為學生的長遠發展考慮。

以這個為出發點後,校長在日常工作中,切實地關心老師的冷暖,老師一樣會反過來體會校長的不易。校長與老師之間就能形成強大的向心力,校長管理學校也就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了。

結束語

人最難的就是用心,真心實意地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真真正正地為老師謀福利,為學生謀發展,校長就更容易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人做好。


童教雷鳴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一個學校,如果校長像警察一樣監管著老師們的一舉一動,那麼這個學校會越來越亂,當彈簧壓迫到一定界點的時候就會開始反彈。領導經常要求老師要以校為家,但這個“家”讓老師們感受不到溫暖,反而像坐牢一樣,試想誰又願意呆在這樣的“家”裡呢?

山村老師的上一任校長就是一位把老師們監管得像犯一樣。校長專門設置了一個職位讓一位教學成績差的老師來打老師們的考勤,自己每天早晨早自習之前都會站在教學樓前盯著老師們有沒有按時上自習,上課有沒有按時到位。晚上每晚十點都要把老師們集中起來點名。不允許請假,有的老師晚上帶著孩子來點名,冬天時,有的老師家孩子被冷病的不在少數。老師們對於校長的這種行為十分的反感,背地裡都罵他“周扒皮”。很多時候,他安排的工作都是表面上答應得好好的,背地裡卻得過且過。



打考勤的這位老師曾經就被校長因為教學成績差而派去養豬(學校為了處理剩菜剩飯,建了一個豬圈來養了幾頭豬)。後來這位老師告到教育局後才擺脫了養豬的工作,設了個打考勤的職位給這位老師。而後這為老師就專門針對校長,盯著校長的考勤打,只要遲到,只要缺席,立刻就被罰款,後來自己也受不了後才取消了這個制度!


試想一下,這樣的校長,能獲得老師們的支持?學校能得以發展?答案是否定的,學校老師對校長陽奉陰違,學校走的肯定是下坡路。一所學校的發展,需要領導有方,教師團結,才能夠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當然,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愚見,對於這種把老師當犯人管的校長,學校會發展成什麼樣呢?歡迎各位留言吐槽!


山村老師看教育


校長像警察一樣監管老師們的一舉一動,這所學校的教師便沒有任何隱私和自由可言,倒是不至於人人自危,但勢必會造成教師之間的信任危機及校長的無上官威。

一所學校,特別是高校,學術自由是最基本的要求,這也是教師和學生做學問的基礎,如果校長對待教師採取類似“警察監管犯人一樣監管他們的一舉一動”,無疑,這會造成教師們的恐慌,做任何事都沒有了秘密可言,校園環境也勢必會滋養出一批勢利小人,動不動的就到校長面前賣號,教師之間絕對會產生信任危機,教師教書育人的信條也會變為“言多必失”。

教師對待學生教育最大的轉變就是教書變得刻板、照本宣科。一名教師之所以被人敬仰,是因為其不畏權貴、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情懷,但如果校長對教師採取嚴格監管措施,對刺頭教師“殺一儆百”,書生意氣被打壓下,教師也會找尋自救之路,少說多做,照本宣科便是無傷秘籍。


如果這樣的校長能把位子坐穩,那麼這所學校的民主氣氛將蕩然無存,教師不在苦心鑽研學問,轉而鑽研人際交往及阿諛奉承。教師的行為都帶有指向性,教室尚且如此,學生有樣學樣,這所學校批量生產的也將不再是人才,而會是一批一批的會鑽營生市井小人。

當然,現實生活中校長不會出現這種狀況,多數校長會將後勤打理的井井有條,為師生上課提供保障,而非像監管犯人一樣監管老師。


總之,出題人出題題目越來越誇張,居然把校長編排成東廠長公,如此大才,可見校長在其心目中也就那樣。


鷹眼看教育


根據你的描述,“校長像警察一樣監管著老師們的一舉一動”,說明校長最起碼是一個負責任的領導。但卻暴露了他管理過程中的諸多缺陷。

1.缺少對老師們最起碼的信任和尊重。因為不放心老師,所以說事必躬親。“像警察一樣”與老師玩貓鼠遊戲,把老師看成敵對分子。

2.管理措施不到位或不合理,缺少激勵措施,不能調動老師的積極性。只要考勤制度和考核制度合理並能夠有效執行,校長有必要天天盯著老師的一言一行嗎?


3.

只顧細枝末節,抓不住重點,缺少宏觀把控學校師生的能力。這樣可能導致本末倒置,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精力用在了對老師的過度管理上。

不能權力下移,缺少對領導班子的成員的信任,不能明確分配領導班子成員的責任,所以使得自己也很累。

如果真是這樣,長此以往,這個學校發展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老師們會對他敬而遠之,免得因言行不當而受到責罰。所以。這樣下去的話,校長就會脫離群眾工作上缺乏凝聚力

2.民主、和諧的環境被破壞,所以比較壓抑,老師們疲於應付,校長盯的累,老師被盯的累。所以老師們會因怨氣過多波及到教學,影響教學效果



3.因為在管理上缺乏溫情,老師們會對學校的感情變淡,教學上也就缺乏熱情和創新的精神

所以明智的領導,會知人善任、會用人不疑、會團結群眾、會權力下放、會明確責任、會關心老師,這樣才會使學校良性發展。

小夥伴們,你們怎麼看呢?


格超梅上


先說校長這樣做,帶來的三個方面的結果

這樣做,校長的結局

一所學校的校長只會像警察一樣監管著老師的一舉一動,這個學校向何處發展?且不說學校向何處發展,就說這個校長,一定會被活活累死,即使是小規模的學校只有十多個老師,校長也必須年輕身體好精力充沛。這還是體力上的,還有眾叛親離帶來的心理上的累,就更是一般人難以承受的。如果校長一定要這樣做,那老師們就讓其做吧,自己找死,誰也擋不住!

這樣做,學校的發展

如果一名校長只會簡單粗暴地監管老師,這個學校一定是人際關係極為緊張,校長只能“看”到情況,而聽不到聲音,聽到的,也都是虛假的聲音。這樣的校長,是不知道管理為何物的。時間一長,緊張的人際關係,導致矛盾叢生,學校也就談不上什麼發展了,走向沒落和倒閉是必然的。

這樣做,老師的狀態

在校長看守一樣的看管下,老師當作校長的面,假裝工作,離開校長的視線,各行其是,因為沒有任何目的目標,老師的一切行為,都變成了應對校長的監管。工作變成應付,還奢談什麼質量!

再說一下正確的管理是什麼樣的

什麼是管理?

我們不需要搬運管理學上的名詞解釋,我們就從這兩個字的字面上進行理解,管,約束的意思,理,使之順的意思,通過約束,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這就是管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校長只做了管理的一半,即只是管,沒有理。那麼,校長的管是否是正確的呢,是否能管到位呢?回答是否定的。管,就是約束,是校長一個人來約束嗎?以一個人之力,去約束眾人之行為,是根本不可能做得到的。

如何進行管理?

這個約束,不是通過人盯人的戰術來達到的,而是通過制定規則讓大家都遵守規則來達到的,也就是通過規則來約束的,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制度管理。

校長應該是規則的制定者,這個規則,從工作需要和實際出發,從老師那裡來,校長進行集中,然後再回到老師當中去,這樣的規則,反映的是老師的意願,也是校長的目的。規則制定出來,大家遵守規則,管理也就達到了目的。

這個制度的內容,有違反規則的懲罰,也有遵守規則獎勵,懲罰是管,獎勵就是理,兩相結合就是管理。

師說結語:學校管理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管理是對於人的管理,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是管理的總和。管理就是要通過制度的約束與獎勵,保證人際關係的小船的正確航向。如果校長不懂管理,像看守一樣監管老師的一舉一動,人際關係的小船說翻就翻,這是唯一的結局。


當代師說


架起信任的橋樑,打通交流的隧道。則校長與教師的手越握越牢。

上課了,學校裡一位穿著打扮極其講究的中年男子不停地在各個教室門前走過,時不時地瞅著教室裡面的動靜。過了一會兒,他又故技重演,匆匆忙忙地完成了再一次地巡視。

這不是杜撰,我曾經的一位校長經常就是這樣,一天到底不知道要轉多少次——每次當他走過之後,引來無數教師內心的起伏!

這就是校長,他就像題主所說的如同警察管理犯人一樣,時時刻刻地監視著教師。校長幹到這個程度,我真的替他捏了一把汗!


監獄裡的犯人是正在接受改造的服刑人員,必須要時刻監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教師則與他們是完全不同的人。教師是有充分的自由和各種各樣權利的國家公職人員,教師是在行使國家賦予自己的神聖的指責——盡心盡力地培養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的一舉一動受到這樣的對待,是不是值得我們深深地思考思考呢?

這樣的校長做著這樣的事情,能反映出什麼問題呢?

一、不相信老師。

一個校長懷疑教師能不能出心出力、一心一意撲在教育教學工作上,擔心教師能不能無時無刻都在毫不懈怠地工作。他總是希望所有的教師都能夠一刻不停地工作著!這種心理就是對教師的不信任。於是,就出現了本文開頭校長查課的情景——在逐一排查教師上課的情況。

接下來,校長還會經常檢查檢查各項業務能力、及教育教學能力及水平。本來這些都是教導主任或者年級主任應該做的工作,不過,校長這樣做也不能說不讓他檢查。但是,一個校長經常這樣做,只能說明他對教師的不信任。

古代朱元璋“火燒慶功樓”的故事傳說留下了千古遺憾。曹操睡覺一隻眼睛始終不願意閉上的故事,被人們傳為笑談。

二、不相信自己。

工作已經安排好,制度也宣佈完畢,沒有人提出要求或者意見,就應該放手,讓教師們在工作中盡情展現自己的工作才能與智慧。

這時候,作為一名校長,還在一直思考或者不住地檢查這樣安排工作對不對、讓所有的教師全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之後才能獲得業績考核滿分的措施究竟怎麼樣、不讓教師帶手機進課堂的做法有沒有實現等等,這就是對自己的高度不自信。


當我相信自己的書法非常棒,真的可以獲獎的時候,我就不顧一切地投入到我認為能夠獲勝的書法創作中,唉!我真的成功了。


三、互相信任可以改變一切。

互相信任就好比彼此之間建起了一座暢通的橋樑,原來被隔斷的聯繫通暢了,原來的隔閡不復存在了。

1944年聖誕節,在德國西南邊境亞爾丁森林的一個木屋裡,女主人相信,只有戰場上的敵人,沒有生活中壞人。她在沒有絲毫的猶豫和不安、懷疑和猜忌中,收留並用豐盛的晚餐招待了三位受傷掉隊美國士兵和四位疲憊不堪的德國士兵。在這間木屋裡,女主人相信美國士兵需要溫馨的家園,同時,她也相信德國士兵不會在這間小屋裡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就是她的的無限信任打動了原本是敵對雙方的他們而坐在了一張飯桌上,演繹了二戰中最為溫馨的場景。女主人就像一個聰明的建築師,在他們之間築起了這樣的一座神奇的橋樑,溝通了雙方的信任。

敵我雙方都可以互相信任,為什麼校長和教師不能夠做到這一點呢?猜忌與警惕只能增加彼此之間的隔閡,對於工作有百害而無一利。


人們普遍都會有這樣一種心理:既然你不相信我,你就不要給我說,你就不要讓我幹;我在不信任的情況下也沒有心情工作,幹了也白乾,沒有人承認我的工作,我出力不討好,我傻啊!即使沒有辦法,不得不繼續工作,那我也是出工不出力,因為幹好了也沒有人會說你個好,有什麼意思呢?

四、換位思考。

校長可以站在教師的角度思考思考:我曾經是一位老師,當時我是怎樣為校長工作的?我有沒有被校長不信任過呢?校長不信任我,我的心裡是怎麼想的?當時的心情如何?是因為什麼這樣的?……


同時,校長還可以想想:學校的工作中沒有老師會是什麼樣子的?只有一個校長行不行?學校的工作應該依靠什麼人?老師的工作是不是為了校長?……

教師也應該站在校長的方位思考思考:假如我是校長,我會怎樣要求我的下屬?會不會出現時刻監視教師的場景?看到教師在那裡聊天或者上課時擺弄手機時,自己會怎麼做?看到教師遲到早退時會怎樣做怎麼說?……

五、善於溝通解決問題。

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打通交流的“隧道”是解決問題的不二法門。校長應該主動積極地尋找與教師們溝通的機會。


從正面或者側面詢問、調查和了解教師們對自己工作和各種各樣制度的想法、看法、建議和希望,然後,結合自己學校的或者是參考周圍學校裡的實際情況,做出適當的調整或改善,使各項制度更加人性化,更加貼近教師的期望值,同時,做出適當的解釋和疏導工作。

通過這樣的溝通,中間沒有了障礙,校長還需要做警察嗎?

校長和教師之間已經沒有了障礙,彼此之間互相信任、互相團結,是信任和溝通讓他們的手握得越來越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