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分有什麼環節,多少產程?準媽媽們都有提前瞭解過嗎?

彤寶晶寶


自然分娩的整個過程是每個新手媽媽都想了解的。只有瞭解了自然分娩的過程才會感覺自然分娩沒那麼可怕。其實自然分娩一共分三個產程。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個產程

第一個產程的時間大約是6到12個小時。也就是說從陣痛開始到子宮頸全開。這個時候的產婦需要養精蓄銳、休息和進食。這個時候已經出現了宮縮,當宮縮間歇時產婦要注意休息。這個時期的子宮收縮時間段的,而且不收縮的時間長,收縮的時間比較短,產婦有大部分的休息時間。儘管常常被突如其來的疼痛打擾,也要努力的使自己放鬆,這時候可以和家人聊聊天兒,也可以聽聽音樂來緩解一下緊張的心情。在休息的同時也要補充體力。宮縮來臨的時候,注意採取腹式呼吸法是腹部放鬆。產婦也可以採取隨意或者喜歡的姿勢站立或者躺著休息。這個時候休息的同時也要活動活動走動走動,是為了子宮頸開的速度看。

第二個產程

第二個產程大約一到兩個小時。子宮頸全開到胎兒分娩出。這個時候的產婦需要極限衝刺,並調整呼吸配合用力。有宮縮的時候用力無宮縮的時候放鬆,產婦需要按照宮縮的節奏用力,有宮縮的時用力宮縮停止後一定要放鬆身體,如果一直用力就會感到非常的疲勞。當宮縮再次來臨時,疲勞會讓產婦不能正確地應力,就不能很好的配合工作,完成分娩出胎兒的過程。正確的用力方法就是當宮縮開始,陣痛來的時候,最好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後緊閉雙唇,憋住氣開始使勁兒像排便一樣。這個時候一定要聽從大夫或者護士的指導,如果助產護士說停止用力時,產婦需要立即停止使勁抓緊時間喘喘氣。以免不正確的用力會導致會陰部裂傷。

第三個產程

第三個能大約5到30分鐘。就是胎兒分娩出到胎盤分娩出。這個時間比較短,產婦比較輕鬆。這個時候的陣痛逐漸消失。胎兒分娩出以後,在一到兩次宮縮後胎盤開始剝落,會出現少量的出血。如果在胎兒分娩出以後45分鐘到60分鐘,胎盤仍未分娩出的時候,需要徒手剝離。等到縫合會陰切開傷後,母親可以和新生兒一起進入產後觀察室。這個時候可以開始給寶寶哺乳了。還要注意觀察產婦是否出血、血壓及一些情況約一小時後可以轉到普通病房。

在頭進入產房的前一段時間,產婦需要得到親人和丈夫的鼓勵和支持。這個時候的產婦一定要注意放鬆心情。想想馬上就要和小寶寶見面了。一時的疼痛只是短暫的,我相信每個產婦都能順利的挺過去。最後祝願每個準媽媽都能順利地分娩出可愛健康的小寶寶。以上是小編的經驗和建議,希望能幫助到各位準媽媽。“關注我”每天分享育兒心得的和孕嬰知識。


煜媽媽


你好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也是一位寶媽,對你這個問題,深有感受,我記得生我寶寶的時候,提前三天就到醫院住院了

剛開始的時候,子宮大概十幾分鍾痛一次,隨著時間短,之後越來越頻繁,後面差不多1到兩分鐘痛一次,宮縮越強,間隔越短的時候,宮口開的越快,疼痛感也越強

等到宮口開到十指,就是等待寶寶出生的過程啦!進產房的時候,一定要配合醫生和助產士的話,醫生說用力就用力,不要緊張,心裡暗示自己(我能行的)放鬆心態,才能更加勝利✌🏻️

哎呀媽,又回憶了一次那種痛[捂臉][捂臉]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n

蜜桃姐姐vlog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作為一個新手寶媽,對於即將誕生的生命無限緊張與期待甚至會有產前焦慮的情緒出現,所以瞭解分娩的知識很有必要!當你瞭解了分娩的全過程後,神秘感和畏懼感就會大大減輕,若真有一些情況發生,也不至於自亂陣腳。

第一產程

開始時,子宮大概十幾分鍾收縮一次,時間短,之後,會越來越頻繁,每隔1到2分鐘一次,每次持續一分鐘左右。當宮縮越強,間隔越短的時候,宮口開的越快,疼痛感也會越強。

如何做?

準媽媽要少量多次進食,保持體力,每隔2到4小時排便或者排尿,防止膀胱過分充盈妨礙抬頭下降。多走動,在宮縮時,用拉瑪澤呼吸法,減輕疼痛,不要大喊大叫,浪費體力。

第二產程

這一階段就是宮口開到10指,等待寶寶出生的過程啦,這個階段是產婦與胎兒共同努力的過程,準媽媽也從待產房就到產房。

醫生會指導產婦在宮縮間歇期爬上產床擺好體位。這時宮縮強度最大,持續時間長,間歇最短。

如何做?

配合醫生指令,該用力用力,不該用力的時候休息,切勿大喊大叫,配合拉瑪澤呼吸法調整呼吸。當胎頭娩出時,醫生提醒不要用力,準媽媽要鬆開手腳,宮縮時,像小狗一樣哈氣,避免側切和撕裂。當胎兒娩出時,臀部不要扭動,保持正確體位。

第三產程

你以為就這樣結束了嗎?No!還有胎盤。

此時,對於新媽媽來說最喜悅了,新生命誕生,升級了母親,生完後,醫生按壓腹部,刺激子宮收縮,加快胎盤剝落,另一邊,故事處理新生兒,進行常規檢查,之後,新媽媽伴隨孩子一起送回病房。

最後,一般來說,初產婦的準媽媽經歷三個產程需要12到16小時,2胎及以上的準媽媽經歷三個產程需要6到8小時。

回答就到這裡了,希望每個小仙女都能順利生產!




陳澤心c


對於很多孕媽媽來說,在生寶寶的時候一般都希望可以選擇自然分娩,自然分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順產,也就是寶寶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整個過程。


為什麼那麼多孕媽媽都希望選擇順產,那是因為順產的好處還挺多的。

順產有什麼好處?

  • 順產傷口小。大部分的順產媽媽都需要側切,只有小部分媽媽會撕裂。側切的傷口比較小,一般只在2--5cm左右,如果傷口比較小,甚至都不需要縫針。
  • 順產出血量少。順產的出血量不多,就和我們平時去無償獻血一樣,一般是200--300ml,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失去這樣分量的血是沒什麼影響的。
  • 產婦容易恢復。由於傷口比較小,出血量也少,順產的媽媽很快就能恢復體力。產後兩三個小時就能正常坐起來,並且可以給寶寶餵奶了。
  • 減少新生兒呼吸道疾病發生。由於產道比較狹窄,寶寶在出生的時候會不停地受到產道的擠壓,直接幫助寶寶把身體裡多餘的一些水分擠壓出來,包括寶寶嘴裡的一些羊水,減少了寶寶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和新生兒窒息的幾率。

  • 使寶寶身體更強壯。為了幫助胎兒在出生之後更好地適應外界的環境,媽媽還會在產道里投放一些抗體,只要寶寶通過產道就能獲得這些抗體,使身體更強壯。

正是因為順產有這麼多的好處,所以很多孕媽媽都願意忍受陣痛的痛苦而選擇順產。但是對於一些新手媽媽來說,由於沒有經驗,其實對順產也是挺擔心和害怕的,類似於這種媽媽,其實完全可以提前瞭解一下順產的整個過程。


順產的過程是怎麼樣的?

順產一共分為四個產程,第一產程宮口擴張期,第二產程是分娩期,第三產程是胎盤排出期,第四產程是觀察期。完成這個四個產程之後,也就代表產婦完成了整個分娩的流程。

1.第一產程,宮口擴張期

在第一產程,產婦的主要任務就是宮口擴張,從原來的1cm一直擴張到10cm,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開十指,宮口打開之後才能讓寶寶順利從產道出來。

宮口擴張期分為兩個時期,分別是潛伏期和活躍期。潛伏期也就是宮口擴張到3cm以前的這段時間,當宮口擴張到3cm以後到宮口完全打開,這段時間較活躍期。

整個宮口擴張大概需要12--16個小時,有些媽媽會需要更長的時間。但是經產媽媽所需要的時間就會少一些,一般需要6--8個小時即可。

第一產程需要注意的事:

①不要大呼大叫。開宮口的時候是非常痛的,並且是越來越痛,所以很多媽媽有時候會忍受不了而大呼小叫。

但是這樣會消耗很多體力,很容易導致在分娩的時候沒有力氣可用。所以產婦在這段時間最好儘量忍耐,不要大呼大叫,避免消耗自己的體力。

②適當補充體力。產婦最好帶一些能夠短時間補充體力的食物或者飲品到待產室。在兩次陣痛中間及時補充體力,畢竟分娩是一個體力活,需要用到的體力較多,產婦最好隨時保持充足的體力。

③接受內檢在第一產程醫生會進行多次內檢,主要是為了檢查宮口擴張情況,胎兒的情況和產道的情況等。內檢有點疼,也有點尷尬,不過這是一個常規檢查,順產媽媽都需要經過的一個過程。

所以不管願不願意,產婦都應該接受這個檢查。在檢查的時候儘量放鬆,只要身體放輕鬆,把注意力轉移,內檢就沒那麼痛了。



④適當運動。在這個過程裡,產婦可以適當運動一下,比如說走樓梯,做彈力球等。這樣可以加快宮口擴張,也可以分散注意力,緩解疼痛。

2.第二產程,分娩期

宮口打開之後,產婦就需要備皮,然後上產床等待分娩。整個分娩期大概兩個小時左右,經產婦大約是一個小時。

由於子宮還在強烈的收縮,所以產婦這個時候還是比較痛的,但是還是要配合醫生,爭取儘快把寶寶生下來。

第二產程需要注意的事:

①配合醫生用力。生寶寶不能只用死力,更不反著來用力,不然的話就是累S了也不能把寶寶生下來。

產婦應該配合醫生的口令,該用力的時候就用力。在子宮收縮的時候就配合著一起用力,子宮沒有收縮的時候就連忙調整呼吸。

等到胎兒準備出來的時候一定不能出猛力,而是應該出長力,這樣可以避免胎兒出來太快,而醫生又來不及側切而導致的撕裂。

②做好心理準備。在分娩期內,醫生會根據產婦的情況判斷是否需要側切,所以產婦需要做好這個心理準備。

不過也不用過於擔心,側切是在陣痛高峰期進行,所以側切的時候產婦並沒有什麼感覺。

3.第三產程,胎盤排出期

娩出胎兒之後5--15分鐘左右,胎盤就會在子宮收縮的作用下排出來,如果是正常的流程是不用擔心的。

最怕的就是胎盤黏連或者植入等原因,導致胎盤不能如期排出。這就需要醫生手剝胎盤,手剝胎盤就是醫生把手伸到子宮裡面去,把胎盤剝離下來。懶媽媽只能說手剝胎盤很痛,一試就不能忘。

然後,就要縫合傷口,進入下一個產程了。

第三產程需要注意的事:

如果產婦怕痛,最好提前跟醫生溝通好,縫合的時候打麻醉,因為有些醫院可能會打麻醉,有些醫院就不打。側切縫合的時候最好打麻醉,不然真的可以痛到懷疑人生。

4.第四產程,觀察期

縫合好傷口之後,產婦需要在產房裡觀察兩個小時,主要是觀察產婦的出血情況,精神狀態,有沒有發熱等等。

兩個小時之後,產婦就可以回到產房,也就完成了整個分娩過程。

第四產程需要注意的事:

並不是每個產婦都能那麼順利,為了預防意外的發生,產婦如果有什麼情況,比如說感覺到冷,身體發抖等,一定要及時和醫生說

自然分娩雖然好,但是也有一定的風險,不過好在現在醫學昌明,有很多事情也能提前預知。所以孕媽媽也不需要太擔心,更不需要抱有畏懼的態度,俗話說的好,船到橋頭自然直,真正到了分娩的時候只需要聽醫生的指揮就好。

我是懶媽媽,目前正專心碼字,希望能夠分享自己所知所懂,您的點贊和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懶媽媽不好當


所謂產程,就是指從產兆出現到生產的過程。自然分娩通常來說可以劃分為3個產程,也可以分為4個產程。下面我一一介紹:

第一產程

是指規律性宮縮出現,然後到宮頸從一指擴張到10釐米的過程。通常初產婦第一產程時間比較長,因為初產婦宮頸比較緊比較硬,所以宮頸擴張比較慢,一般需要10~11個小時左右。如果是二胎或三胎的話,那麼第一產程可能只需要6~8個小時。

第二產程

第二產程,是指胎兒正式分娩過程。這個階段醫生或助產士會嚴密觀察,如果胎兒先露部出現產程停滯的話,或者分娩時發現先露部不符合預期,那麼這時候就要考慮側切,或者產鉗助產。初產婦的第二產程通常2~3小時,經產婦則往往只需要1~2小時。

第三產程

第三產程,是指胎兒娩出後等待胎盤娩出的過程。第三產程首先要清理寶寶呼吸道,以寶寶哭出聲為標誌。然後剪臍帶、消毒、臍帶結紮,阿氏評分,再下來是確認胎盤完全娩出,如果胎盤剝離不完整,有可能會需要手動剝離。接著再檢查胎膜完整性,宮頸是否裂傷,以及側切縫合等。

第四產程

第四產程,是指寶媽產後2小時觀察期。因為80%以上的產後大出血都發生在產後2小時內,所以寶媽生完孩子後要推到觀察室,主要檢查產後血壓、子宮收縮,以及產道出血的情況。2個小時過後如果沒有異常就可以進入病房休息,至此分娩才算正式完成。


分娩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1、不要緊張害怕,要學會自我暗示,“我能行!”。只有自己放鬆心態,分娩過程才能更加順利。心理越緊張,宮縮就會受到影響。

2、產前補充能量,比如吃點高蛋白的食物或碳水化合物。產程過程中也可以吃點巧克力或者高熱量的食物,或者準備些紅牛或紅糖水等,快速補充體能。

3、聽醫生和助產士的話,不要用蠻力。用力不當,可引起產道裂傷。醫生叫你用力,你再用力!

4、孕晚期適量多運動,刺激骨盆開合,這樣能促進順產。另外,懷孕8個月之後產婦要適量補鐵、補充維生素K,以預防產後大出血。


爸爸不講理


正常情況下,孕媽媽分娩寶寶需要經過三個產程。

第一產程是宮頸擴張期,從有規律宮縮開始到子宮口開全;第一產程時間比較長,是從有規律宮縮開始。一開始宮縮比較弱,持續20~30秒消失,間隔5~6分鐘出現,隨著產程進展,宮縮強度越來越大,持續時間越來越長,間隔時間越來越短,宮口也越開越大。\\n\\n足月臨產的標誌是規律宮縮,當出現規律腹痛,腹痛的強度越來越強,休息後不能緩解,10~20分鐘出現一次,這就要考慮有規律宮縮了,要及時去醫院。還有的孕媽媽沒有宮縮,會發現見紅,有少量出血或褐色分泌物,這也要注意了。有見紅意味著在24~48小時左右可能會臨產,要做好準備,出現上述規律性腹痛時,就要去醫院待產了。\\n\\n如果醫院給你安排了產科病房,在發動之前的這段時間,你可以在病床周圍或者樓道里適當走動,上廁所,打打電話刷刷電視劇,緩解焦慮不安的情緒,對疼痛耐受有好處。醫生或助產士會經常過來檢查胎心、宮縮的情況,必要時做陰道指檢瞭解宮口情況。如果情況不好,可能要隨時剖宮產讓寶寶早點出來。"

第二產程是胎兒娩出期,指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等到宮口開全了,進入第二產程,孕媽媽就要上產床了,助產士和醫生開始準備迎接寶寶的到來,此時宮縮會越來越密集,持續時間1分鐘以上,間隔時間僅1分鐘,所以這個時候的疼痛對於孕媽媽來說,會感到達到了疼痛的頂點,肚子一直在痛,沒有停下來喘氣的機會。這裡說的宮口開全,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宮口開十指,當然,這個開十指不是十個手指頭放在一起測量的確切數據,而是一個大概的判斷,開十指大概十公分,有胎兒頭部大小,這樣寶寶才能順利從宮口中娩出。

第三產程是胎盤娩出期,一般胎盤會自己剝脫,助產士會輕輕旋轉協助胎盤娩出。如果無法娩出,就需要醫生或助產士伸手進去幫助剝離胎盤。

生完孩子之後,還有2小時觀察期,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時期內,產婦很容易出問題,比如產後出血,羊水栓塞等,是產後併發症的重要時間。

在2小時內的觀察期內,主要是看以下幾個方面:

1:產後出血量:產後胎盤娩出後,通常是少量出血,如果產後2小時,出血量超過500ml,要警惕產後大出血,需要及時檢查處理。

2:生命體徵:血壓、心率、體溫、脈搏,瞭解產婦一般狀況和精神狀態。

3:觀察尿量:有的產婦產後發生尿瀦留,膀胱很脹,想尿卻尿不出來,要及時導尿。

每一個母親都是偉大的,對於分娩要做到心中有數,不必過於擔心,當然也不能掉以輕心。


憂傷的小短藍


自然分娩需要經歷三個階段,成為三個產程。孕媽只有充分了解到分娩中各個過程的特點,並在分娩前開始積極做好心理準備,分娩時才能充滿信心,積極與醫護人員配合。同時,分娩時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能不僅能加快分娩的過程,還能減緩孕媽的痛苦。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分娩大概要經歷哪些過程呢?不同階段要怎麼配合呼吸呢?

第一產程

第一產程為宮口擴張期,是指從孕婦出現規律性子宮收縮開始,到宮口開大到 10cm 為止。這一階段時間很長,一般初產婦要經過 8 — 12 小時,有經驗的產婦要經過 6 — 8 小時。

這一階段是孕媽最痛的一個階段,這時候最好的方法是轉移注意力,比如和身邊的家人聊天,聽音樂、看書等。

呼吸方法

第一階段:子宮收縮時,閉口吸氣,用鼻以最大的幅度深吸一口氣。吸氣的時候腹部鼓起,然後用嘴巴緩慢吐氣,腹部漸漸自然收縮。平均每分鐘做 6 — 9 次。

第二階段:該階段宮縮逐漸頻繁,此時還是此時依舊使用腹部深呼吸法,但是要隨著宮縮的力度和節奏使用不同的頻率呼吸,而且要注意每次吸入和呼出的量要一致,具體的呼吸節奏要根據宮縮的情況自行調節。

第三階段:該階段要開始為寶寶出生做準備,先用腹部呼吸法深吸呼 3 次,第 4 次吸氣時,屏住呼吸,用 4 — 5 分力氣像排便一樣往下用力,3 — 4 秒後吐氣。兩次宮縮間仍要作進行式放鬆。

第二產程

第二產程為寶寶娩出期,是指從宮口開全到胎寶寶娩出為止。這一階段初產婦需要 1 — 2 小時,有經驗的產婦 1 小時之內即可完成。在這個過程,孕媽會感覺宮縮疼痛減輕,但在宮縮時會有不由自主的排便感,這是抬頭壓迫直腸的緣故。

在這個過程,孕媽需要用力將寶寶娩出,之前學習的呼吸助產法在此時便可以起到作用了,孕媽可以一邊按照醫生的指示呼吸,一邊用力。正確的呼吸方法能縮短產程,並且能減輕疼痛。

第一階段:宮口全開後,助產護士會引導孕媽用力:兩手抓緊產床旁邊的扶手像舉啞鈴一樣,兩腳掌在產床的腳蹬上用力往下蹬,同時大口吸氣。然後屏住呼吸用盡全力像排便一樣往下推,直到屏不住時才換氣,換氣時要快,以免肌肉完全放鬆。然後重複屏氣—用力—換氣的過程。

第二階段:抬頭出來後,為了防止寶寶身體娩出過快導致孕媽媽會陰的劇烈撕裂,助產護士會要求媽媽 " 不要用力 " 或 " 緩慢用力 "。此時孕媽就可以根據指示做哈氣運動,或是用 4 — 5 分力輕輕往下推。

第三產程

第三產程為胎盤娩出期,是指從胎寶寶娩出到胎盤娩出的過程,一般在 10 — 20 分鐘即可。胎寶寶在娩出後不久,隨著輕微的疼痛,胎盤會剝離排出。胎盤排除後,要檢查產道有無裂傷並縫合傷口。

這個階段是疼痛最輕的一個階段,但是產後的一些無力、冰冷等不適開始出現。此時孕媽可以一邊深呼吸一邊閉上眼睛,作一個短暫的休息。

以上便是孕媽分娩要經歷的大致過程了,希望能幫到您。






備孕家庭好幫手


你好,非常高興為你解答問題,自然分娩的全過程又叫總產程,它的時間是指從開始出現規律宮縮,直到胎兒、胎盤娩出的全過程。它分為三個產程,也就是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和第三產程。

第一產程,指的是正式臨產到宮口開全的這段時間,一般從開始出現間歇5-6分鐘有規律的子宮收縮算起,至宮頸口完全擴張達10釐米,能使胎頭娩出為至;初產婦的宮頸比較緊,宮口擴張比較慢,大約需11-12小時,經產婦的宮頸比較松,宮口擴張較快,約需6-8小時。

第二產程指的是從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的這段時間,一般初產婦不超過3小時,經產婦不超過2小時。

第三產程是指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的這段時間。一般5-15分鐘,最長不超過30分鐘。

在整個自然分娩過程中,會出現見紅、宮縮、破水、陣痛、開宮口、胎兒經過產道娩出等環節。 自然分娩是最自然的人類繁衍方式,不要太緊張,大多數孕婦都是可以順產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陳慶華大夫


我非常熟悉自然分娩的環節,幾個孩子都是自然分娩的,我來回答一下。

準媽媽們都會優先考慮自然分娩,因為自然分娩對準媽媽和寶寶的好處很多。胎寶寶的好處:肺功能和神經系統都發育的比較好。準媽媽的好處:產後身體恢復的比較快,三天左右就可以出院了,自然花費也比較少。準媽媽可能會有會陰側切的可能。

在自然分娩前準媽媽事先了解一些關於自然分娩的知識,比如自然分娩的流程、時間和每個過程的變化等等。

一、宮縮

從開始有規律的宮縮到準媽媽子宮口全開,大約需要十個小時左右。宮縮到宮口開1到3指,是第一個階段。從3指開到大約10指,是第二個階段。在第二個階段,準媽的宮縮發生就會越來越頻繁,宮口張開的速度越來越快。可以感覺到腹部很痛,但是準媽媽不要大聲喊叫,當宮口沒有完全打開之前,應該屏住呼吸,不要浪費體力。

寶媽媽是第二胎分娩所需的時間就會縮短,2到3個小時。

二、產出

宮口全部打開了,接下來就是胎兒產出。這個過程需要兩個小時左右,這個時候孕媽會感到腹部疼痛減輕了,不時的有排便的感覺,這是胎兒頭部下降了。

當胎兒快要出來時,媽媽要穩住呼吸,向下用力,利用腹部和肛部的肌肉力量,幫助胎兒順利出。當宮縮停止就停止用力,媽媽抓緊時間休息。當宮縮再次開始時,藉機用力。助產士會幫助你數十個數字用力,你隨著助產士數數字一口氣用力,胎兒順利娩出。

三 、胎盤

胎兒出生後,胎盤會隨著宮縮開始脫離母體,通常情況下,這個需要半個小時左右完成。

胎盤娩出,醫生會檢查胎盤是否完整,因為胎盤遺留在子宮,會引發產後出血,或者是感染。如果發現胎盤沒有剝離,就需要檢查宮腔,清理剩下的胎盤組織。

一般正常情況下,自然生產的時間是12個小時左右。12個小時是媽媽們身體,心理是非常艱難的考驗,所以在產前媽媽們一定要保持充足的體力和充沛的精力補充好營養。

希望所有的媽媽們能順利的分娩,生下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



W三個娃的媽


下面有圖表的方式給準媽媽們介紹一下四個產程,圖中的我們指的是醫護人員,您指的就是準媽媽們。

第一產程

宮口開兩指就得到待產室了,您需要準備好寶寶的待產包(包括寶寶衣物、尿布),長一點兒、大一點兒的產褥墊,大卷的衛生紙、水和一些好消化的食物,由病房護士送到待產室跟助產士交接。

進待產室後首先做20分鐘胎心電子監護,測量生命體徵(血壓、脈搏、體溫),助產士要查宮口。說到查宮口,大部分準媽媽的反應是:“病房剛給我查過,怎麼又查?!”不管誰查過,助產士也要查一下,這樣才能對您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這一階段,專業術語是“第一產程”,又稱宮頸擴張期,指臨產開始至宮口開全,初產婦宮口擴張較慢,需11-12小時,經產婦需6-8小時,這個過程是最難熬的打怪升級的過程,要熬得了時間長、扛得住宮縮疼,還得有足夠強大的內心應對熊孩子在肚子裡隨時會出現的各種緊急狀況。

往往第一產程是最容易放棄的時候,腦子想的就是等這熊孩子出來了非得狠狠的揍一頓,準媽媽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求你了,給我剖了吧!”而我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求求你了,再堅持堅持就生了!”的確,只要跟我們配合好,這個升級過程會很順利。

注意以下幾點:

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體力,不要大喊大叫,容易造成通氣過度而出現四肢及顏面麻木、頭疼頭暈等,在宮縮時候要做緩慢的深呼吸(詳見分娩要來了 將使出洪荒之力?!產科醫生決定這麼教你。)。如果沒有破水可以在床邊溜達或者在助產士的看護下坐在分娩球上,這樣可以加速產程進展和減輕宮縮痛。

少食多餐,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來保持體力(詳見待產中吃喝那點事兒,助產士跟您聊聊......)。

2-4個小時排尿一次,因為膀胱在子宮的前面,充盈的膀胱會影響子宮收縮和胎先露的下降。

不要過早用力,生孩子是需要用力並且還得用盡洪荒之力,但是得需要用在正確的時候,過早的用力會使體力消耗過大,也會造成宮頸水腫。

第二產程

這一階段,專業術語是“第二產程”,又稱胎兒娩出期,是從宮口開全至胎兒娩出的全過程初產婦約1-2小時,一般不超過2小時;經產婦很快幾次宮縮幾分鐘即可完成。

這個過程雖然還咬牙切齒地等他出來揍一頓,但是相比第一產程來說就舒服多了,只需配合用力和放鬆,切記要一定要跟我們配合,再升一級so easy。

這個期間胎膜大部分已經自然破裂,如果沒有破水並且影響寶寶下降的就會人工破膜,破水後宮縮會更強,每次持續1分鐘,間隔1-2分鐘,排便感會越來越強,這時候就該出大招了,在宮縮來的時候兩手握住產床的把手,深吸氣後憋住使出全力像排大便一樣向下用力,在宮縮間歇期間呼氣全身放鬆,在第二產程正確地憋住氣、用好腹壓是把熊孩子生出來的最關鍵的一步。

助產士會指導您正確地使用腹壓,在保護會陰的同時讓寶寶在宮縮間歇期緩慢的通過陰道口,這就需要您和我們的配合,不讓您用力就千萬不能用,這是預防會陰撕裂的關鍵。

第三產程

這一階段,專業術語是“第三產程”,又稱胎盤娩出期,從胎兒娩出到胎盤胎膜娩出的全過程,需5-15分鐘,不超過30分鐘。

如果胎兒娩出後超過15分鐘胎盤仍未剝離並且有活動性出血就會進行人工剝離胎盤以減少出血。

到現在算是成功升級了,這會兒懷裡抱著拼了老命生出來的小娃娃覺得前面那些撕心裂肺都值了。

第四產程

這一階段,專業術語是“第四產程”,是產後觀察的過程,時間2小時。

助產士會定時給您測血壓、脈搏,按按您的肚子(子宮底)看子宮收縮好不好,陰道出血多不多、督促您儘早解小便

以免膀胱充盈影響子宮收縮,當然也會觀察您寶寶的情況。

您在這個期間需要給寶寶哺乳,自己可以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棉條、粥等),多喝水,儘量早地解小便,不僅有利於子宮收縮還能減少產後尿瀦留的發生。

產後觀察2小時後沒有特殊情況就可以和寶寶一起返回病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