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分有什么环节,多少产程?准妈妈们都有提前了解过吗?

彤宝晶宝


自然分娩的整个过程是每个新手妈妈都想了解的。只有了解了自然分娩的过程才会感觉自然分娩没那么可怕。其实自然分娩一共分三个产程。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个产程

第一个产程的时间大约是6到12个小时。也就是说从阵痛开始到子宫颈全开。这个时候的产妇需要养精蓄锐、休息和进食。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宫缩,当宫缩间歇时产妇要注意休息。这个时期的子宫收缩时间段的,而且不收缩的时间长,收缩的时间比较短,产妇有大部分的休息时间。尽管常常被突如其来的疼痛打扰,也要努力的使自己放松,这时候可以和家人聊聊天儿,也可以听听音乐来缓解一下紧张的心情。在休息的同时也要补充体力。宫缩来临的时候,注意采取腹式呼吸法是腹部放松。产妇也可以采取随意或者喜欢的姿势站立或者躺着休息。这个时候休息的同时也要活动活动走动走动,是为了子宫颈开的速度看。

第二个产程

第二个产程大约一到两个小时。子宫颈全开到胎儿分娩出。这个时候的产妇需要极限冲刺,并调整呼吸配合用力。有宫缩的时候用力无宫缩的时候放松,产妇需要按照宫缩的节奏用力,有宫缩的时用力宫缩停止后一定要放松身体,如果一直用力就会感到非常的疲劳。当宫缩再次来临时,疲劳会让产妇不能正确地应力,就不能很好的配合工作,完成分娩出胎儿的过程。正确的用力方法就是当宫缩开始,阵痛来的时候,最好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紧闭双唇,憋住气开始使劲儿像排便一样。这个时候一定要听从大夫或者护士的指导,如果助产护士说停止用力时,产妇需要立即停止使劲抓紧时间喘喘气。以免不正确的用力会导致会阴部裂伤。

第三个产程

第三个能大约5到30分钟。就是胎儿分娩出到胎盘分娩出。这个时间比较短,产妇比较轻松。这个时候的阵痛逐渐消失。胎儿分娩出以后,在一到两次宫缩后胎盘开始剥落,会出现少量的出血。如果在胎儿分娩出以后45分钟到60分钟,胎盘仍未分娩出的时候,需要徒手剥离。等到缝合会阴切开伤后,母亲可以和新生儿一起进入产后观察室。这个时候可以开始给宝宝哺乳了。还要注意观察产妇是否出血、血压及一些情况约一小时后可以转到普通病房。

在头进入产房的前一段时间,产妇需要得到亲人和丈夫的鼓励和支持。这个时候的产妇一定要注意放松心情。想想马上就要和小宝宝见面了。一时的疼痛只是短暂的,我相信每个产妇都能顺利的挺过去。最后祝愿每个准妈妈都能顺利地分娩出可爱健康的小宝宝。以上是小编的经验和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准妈妈。“关注我”每天分享育儿心得的和孕婴知识。


煜妈妈


你好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也是一位宝妈,对你这个问题,深有感受,我记得生我宝宝的时候,提前三天就到医院住院了

刚开始的时候,子宫大概十几分钟痛一次,随着时间短,之后越来越频繁,后面差不多1到两分钟痛一次,宫缩越强,间隔越短的时候,宫口开的越快,疼痛感也越强

等到宫口开到十指,就是等待宝宝出生的过程啦!进产房的时候,一定要配合医生和助产士的话,医生说用力就用力,不要紧张,心里暗示自己(我能行的)放松心态,才能更加胜利✌🏻️

哎呀妈,又回忆了一次那种痛[捂脸][捂脸]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n

蜜桃姐姐vlog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作为一个新手宝妈,对于即将诞生的生命无限紧张与期待甚至会有产前焦虑的情绪出现,所以了解分娩的知识很有必要!当你了解了分娩的全过程后,神秘感和畏惧感就会大大减轻,若真有一些情况发生,也不至于自乱阵脚。

第一产程

开始时,子宫大概十几分钟收缩一次,时间短,之后,会越来越频繁,每隔1到2分钟一次,每次持续一分钟左右。当宫缩越强,间隔越短的时候,宫口开的越快,疼痛感也会越强。

如何做?

准妈妈要少量多次进食,保持体力,每隔2到4小时排便或者排尿,防止膀胱过分充盈妨碍抬头下降。多走动,在宫缩时,用拉玛泽呼吸法,减轻疼痛,不要大喊大叫,浪费体力。

第二产程

这一阶段就是宫口开到10指,等待宝宝出生的过程啦,这个阶段是产妇与胎儿共同努力的过程,准妈妈也从待产房就到产房。

医生会指导产妇在宫缩间歇期爬上产床摆好体位。这时宫缩强度最大,持续时间长,间歇最短。

如何做?

配合医生指令,该用力用力,不该用力的时候休息,切勿大喊大叫,配合拉玛泽呼吸法调整呼吸。当胎头娩出时,医生提醒不要用力,准妈妈要松开手脚,宫缩时,像小狗一样哈气,避免侧切和撕裂。当胎儿娩出时,臀部不要扭动,保持正确体位。

第三产程

你以为就这样结束了吗?No!还有胎盘。

此时,对于新妈妈来说最喜悦了,新生命诞生,升级了母亲,生完后,医生按压腹部,刺激子宫收缩,加快胎盘剥落,另一边,故事处理新生儿,进行常规检查,之后,新妈妈伴随孩子一起送回病房。

最后,一般来说,初产妇的准妈妈经历三个产程需要12到16小时,2胎及以上的准妈妈经历三个产程需要6到8小时。

回答就到这里了,希望每个小仙女都能顺利生产!




陈泽心c


对于很多孕妈妈来说,在生宝宝的时候一般都希望可以选择自然分娩,自然分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顺产,也就是宝宝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整个过程。


为什么那么多孕妈妈都希望选择顺产,那是因为顺产的好处还挺多的。

顺产有什么好处?

  • 顺产伤口小。大部分的顺产妈妈都需要侧切,只有小部分妈妈会撕裂。侧切的伤口比较小,一般只在2--5cm左右,如果伤口比较小,甚至都不需要缝针。
  • 顺产出血量少。顺产的出血量不多,就和我们平时去无偿献血一样,一般是200--300ml,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失去这样分量的血是没什么影响的。
  • 产妇容易恢复。由于伤口比较小,出血量也少,顺产的妈妈很快就能恢复体力。产后两三个小时就能正常坐起来,并且可以给宝宝喂奶了。
  • 减少新生儿呼吸道疾病发生。由于产道比较狭窄,宝宝在出生的时候会不停地受到产道的挤压,直接帮助宝宝把身体里多余的一些水分挤压出来,包括宝宝嘴里的一些羊水,减少了宝宝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和新生儿窒息的几率。

  • 使宝宝身体更强壮。为了帮助胎儿在出生之后更好地适应外界的环境,妈妈还会在产道里投放一些抗体,只要宝宝通过产道就能获得这些抗体,使身体更强壮。

正是因为顺产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很多孕妈妈都愿意忍受阵痛的痛苦而选择顺产。但是对于一些新手妈妈来说,由于没有经验,其实对顺产也是挺担心和害怕的,类似于这种妈妈,其实完全可以提前了解一下顺产的整个过程。


顺产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顺产一共分为四个产程,第一产程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是分娩期,第三产程是胎盘排出期,第四产程是观察期。完成这个四个产程之后,也就代表产妇完成了整个分娩的流程。

1.第一产程,宫口扩张期

在第一产程,产妇的主要任务就是宫口扩张,从原来的1cm一直扩张到10cm,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十指,宫口打开之后才能让宝宝顺利从产道出来。

宫口扩张期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潜伏期和活跃期。潜伏期也就是宫口扩张到3cm以前的这段时间,当宫口扩张到3cm以后到宫口完全打开,这段时间较活跃期。

整个宫口扩张大概需要12--16个小时,有些妈妈会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是经产妈妈所需要的时间就会少一些,一般需要6--8个小时即可。

第一产程需要注意的事:

①不要大呼大叫。开宫口的时候是非常痛的,并且是越来越痛,所以很多妈妈有时候会忍受不了而大呼小叫。

但是这样会消耗很多体力,很容易导致在分娩的时候没有力气可用。所以产妇在这段时间最好尽量忍耐,不要大呼大叫,避免消耗自己的体力。

②适当补充体力。产妇最好带一些能够短时间补充体力的食物或者饮品到待产室。在两次阵痛中间及时补充体力,毕竟分娩是一个体力活,需要用到的体力较多,产妇最好随时保持充足的体力。

③接受内检在第一产程医生会进行多次内检,主要是为了检查宫口扩张情况,胎儿的情况和产道的情况等。内检有点疼,也有点尴尬,不过这是一个常规检查,顺产妈妈都需要经过的一个过程。

所以不管愿不愿意,产妇都应该接受这个检查。在检查的时候尽量放松,只要身体放轻松,把注意力转移,内检就没那么痛了。



④适当运动。在这个过程里,产妇可以适当运动一下,比如说走楼梯,做弹力球等。这样可以加快宫口扩张,也可以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

2.第二产程,分娩期

宫口打开之后,产妇就需要备皮,然后上产床等待分娩。整个分娩期大概两个小时左右,经产妇大约是一个小时。

由于子宫还在强烈的收缩,所以产妇这个时候还是比较痛的,但是还是要配合医生,争取尽快把宝宝生下来。

第二产程需要注意的事:

①配合医生用力。生宝宝不能只用死力,更不反着来用力,不然的话就是累S了也不能把宝宝生下来。

产妇应该配合医生的口令,该用力的时候就用力。在子宫收缩的时候就配合着一起用力,子宫没有收缩的时候就连忙调整呼吸。

等到胎儿准备出来的时候一定不能出猛力,而是应该出长力,这样可以避免胎儿出来太快,而医生又来不及侧切而导致的撕裂。

②做好心理准备。在分娩期内,医生会根据产妇的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侧切,所以产妇需要做好这个心理准备。

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侧切是在阵痛高峰期进行,所以侧切的时候产妇并没有什么感觉。

3.第三产程,胎盘排出期

娩出胎儿之后5--15分钟左右,胎盘就会在子宫收缩的作用下排出来,如果是正常的流程是不用担心的。

最怕的就是胎盘黏连或者植入等原因,导致胎盘不能如期排出。这就需要医生手剥胎盘,手剥胎盘就是医生把手伸到子宫里面去,把胎盘剥离下来。懒妈妈只能说手剥胎盘很痛,一试就不能忘。

然后,就要缝合伤口,进入下一个产程了。

第三产程需要注意的事:

如果产妇怕痛,最好提前跟医生沟通好,缝合的时候打麻醉,因为有些医院可能会打麻醉,有些医院就不打。侧切缝合的时候最好打麻醉,不然真的可以痛到怀疑人生。

4.第四产程,观察期

缝合好伤口之后,产妇需要在产房里观察两个小时,主要是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精神状态,有没有发热等等。

两个小时之后,产妇就可以回到产房,也就完成了整个分娩过程。

第四产程需要注意的事:

并不是每个产妇都能那么顺利,为了预防意外的发生,产妇如果有什么情况,比如说感觉到冷,身体发抖等,一定要及时和医生说

自然分娩虽然好,但是也有一定的风险,不过好在现在医学昌明,有很多事情也能提前预知。所以孕妈妈也不需要太担心,更不需要抱有畏惧的态度,俗话说的好,船到桥头自然直,真正到了分娩的时候只需要听医生的指挥就好。

我是懒妈妈,目前正专心码字,希望能够分享自己所知所懂,您的点赞和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懒妈妈不好当


所谓产程,就是指从产兆出现到生产的过程。自然分娩通常来说可以划分为3个产程,也可以分为4个产程。下面我一一介绍:

第一产程

是指规律性宫缩出现,然后到宫颈从一指扩张到10厘米的过程。通常初产妇第一产程时间比较长,因为初产妇宫颈比较紧比较硬,所以宫颈扩张比较慢,一般需要10~11个小时左右。如果是二胎或三胎的话,那么第一产程可能只需要6~8个小时。

第二产程

第二产程,是指胎儿正式分娩过程。这个阶段医生或助产士会严密观察,如果胎儿先露部出现产程停滞的话,或者分娩时发现先露部不符合预期,那么这时候就要考虑侧切,或者产钳助产。初产妇的第二产程通常2~3小时,经产妇则往往只需要1~2小时。

第三产程

第三产程,是指胎儿娩出后等待胎盘娩出的过程。第三产程首先要清理宝宝呼吸道,以宝宝哭出声为标志。然后剪脐带、消毒、脐带结扎,阿氏评分,再下来是确认胎盘完全娩出,如果胎盘剥离不完整,有可能会需要手动剥离。接着再检查胎膜完整性,宫颈是否裂伤,以及侧切缝合等。

第四产程

第四产程,是指宝妈产后2小时观察期。因为80%以上的产后大出血都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所以宝妈生完孩子后要推到观察室,主要检查产后血压、子宫收缩,以及产道出血的情况。2个小时过后如果没有异常就可以进入病房休息,至此分娩才算正式完成。


分娩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1、不要紧张害怕,要学会自我暗示,“我能行!”。只有自己放松心态,分娩过程才能更加顺利。心理越紧张,宫缩就会受到影响。

2、产前补充能量,比如吃点高蛋白的食物或碳水化合物。产程过程中也可以吃点巧克力或者高热量的食物,或者准备些红牛或红糖水等,快速补充体能。

3、听医生和助产士的话,不要用蛮力。用力不当,可引起产道裂伤。医生叫你用力,你再用力!

4、孕晚期适量多运动,刺激骨盆开合,这样能促进顺产。另外,怀孕8个月之后产妇要适量补铁、补充维生素K,以预防产后大出血。


爸爸不讲理


正常情况下,孕妈妈分娩宝宝需要经过三个产程。

第一产程是宫颈扩张期,从有规律宫缩开始到子宫口开全;第一产程时间比较长,是从有规律宫缩开始。一开始宫缩比较弱,持续20~30秒消失,间隔5~6分钟出现,随着产程进展,宫缩强度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间隔时间越来越短,宫口也越开越大。\\n\\n足月临产的标志是规律宫缩,当出现规律腹痛,腹痛的强度越来越强,休息后不能缓解,10~20分钟出现一次,这就要考虑有规律宫缩了,要及时去医院。还有的孕妈妈没有宫缩,会发现见红,有少量出血或褐色分泌物,这也要注意了。有见红意味着在24~48小时左右可能会临产,要做好准备,出现上述规律性腹痛时,就要去医院待产了。\\n\\n如果医院给你安排了产科病房,在发动之前的这段时间,你可以在病床周围或者楼道里适当走动,上厕所,打打电话刷刷电视剧,缓解焦虑不安的情绪,对疼痛耐受有好处。医生或助产士会经常过来检查胎心、宫缩的情况,必要时做阴道指检了解宫口情况。如果情况不好,可能要随时剖宫产让宝宝早点出来。"

第二产程是胎儿娩出期,指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等到宫口开全了,进入第二产程,孕妈妈就要上产床了,助产士和医生开始准备迎接宝宝的到来,此时宫缩会越来越密集,持续时间1分钟以上,间隔时间仅1分钟,所以这个时候的疼痛对于孕妈妈来说,会感到达到了疼痛的顶点,肚子一直在痛,没有停下来喘气的机会。这里说的宫口开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宫口开十指,当然,这个开十指不是十个手指头放在一起测量的确切数据,而是一个大概的判断,开十指大概十公分,有胎儿头部大小,这样宝宝才能顺利从宫口中娩出。

第三产程是胎盘娩出期,一般胎盘会自己剥脱,助产士会轻轻旋转协助胎盘娩出。如果无法娩出,就需要医生或助产士伸手进去帮助剥离胎盘。

生完孩子之后,还有2小时观察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期内,产妇很容易出问题,比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是产后并发症的重要时间。

在2小时内的观察期内,主要是看以下几个方面:

1:产后出血量:产后胎盘娩出后,通常是少量出血,如果产后2小时,出血量超过500ml,要警惕产后大出血,需要及时检查处理。

2:生命体征:血压、心率、体温、脉搏,了解产妇一般状况和精神状态。

3:观察尿量:有的产妇产后发生尿潴留,膀胱很胀,想尿却尿不出来,要及时导尿。

每一个母亲都是伟大的,对于分娩要做到心中有数,不必过于担心,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


忧伤的小短蓝


自然分娩需要经历三个阶段,成为三个产程。孕妈只有充分了解到分娩中各个过程的特点,并在分娩前开始积极做好心理准备,分娩时才能充满信心,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同时,分娩时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能不仅能加快分娩的过程,还能减缓孕妈的痛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分娩大概要经历哪些过程呢?不同阶段要怎么配合呼吸呢?

第一产程

第一产程为宫口扩张期,是指从孕妇出现规律性子宫收缩开始,到宫口开大到 10cm 为止。这一阶段时间很长,一般初产妇要经过 8 — 12 小时,有经验的产妇要经过 6 — 8 小时。

这一阶段是孕妈最痛的一个阶段,这时候最好的方法是转移注意力,比如和身边的家人聊天,听音乐、看书等。

呼吸方法

第一阶段:子宫收缩时,闭口吸气,用鼻以最大的幅度深吸一口气。吸气的时候腹部鼓起,然后用嘴巴缓慢吐气,腹部渐渐自然收缩。平均每分钟做 6 — 9 次。

第二阶段:该阶段宫缩逐渐频繁,此时还是此时依旧使用腹部深呼吸法,但是要随着宫缩的力度和节奏使用不同的频率呼吸,而且要注意每次吸入和呼出的量要一致,具体的呼吸节奏要根据宫缩的情况自行调节。

第三阶段:该阶段要开始为宝宝出生做准备,先用腹部呼吸法深吸呼 3 次,第 4 次吸气时,屏住呼吸,用 4 — 5 分力气像排便一样往下用力,3 — 4 秒后吐气。两次宫缩间仍要作进行式放松。

第二产程

第二产程为宝宝娩出期,是指从宫口开全到胎宝宝娩出为止。这一阶段初产妇需要 1 — 2 小时,有经验的产妇 1 小时之内即可完成。在这个过程,孕妈会感觉宫缩疼痛减轻,但在宫缩时会有不由自主的排便感,这是抬头压迫直肠的缘故。

在这个过程,孕妈需要用力将宝宝娩出,之前学习的呼吸助产法在此时便可以起到作用了,孕妈可以一边按照医生的指示呼吸,一边用力。正确的呼吸方法能缩短产程,并且能减轻疼痛。

第一阶段:宫口全开后,助产护士会引导孕妈用力:两手抓紧产床旁边的扶手像举哑铃一样,两脚掌在产床的脚蹬上用力往下蹬,同时大口吸气。然后屏住呼吸用尽全力像排便一样往下推,直到屏不住时才换气,换气时要快,以免肌肉完全放松。然后重复屏气—用力—换气的过程。

第二阶段:抬头出来后,为了防止宝宝身体娩出过快导致孕妈妈会阴的剧烈撕裂,助产护士会要求妈妈 " 不要用力 " 或 " 缓慢用力 "。此时孕妈就可以根据指示做哈气运动,或是用 4 — 5 分力轻轻往下推。

第三产程

第三产程为胎盘娩出期,是指从胎宝宝娩出到胎盘娩出的过程,一般在 10 — 20 分钟即可。胎宝宝在娩出后不久,随着轻微的疼痛,胎盘会剥离排出。胎盘排除后,要检查产道有无裂伤并缝合伤口。

这个阶段是疼痛最轻的一个阶段,但是产后的一些无力、冰冷等不适开始出现。此时孕妈可以一边深呼吸一边闭上眼睛,作一个短暂的休息。

以上便是孕妈分娩要经历的大致过程了,希望能帮到您。






备孕家庭好帮手


你好,非常高兴为你解答问题,自然分娩的全过程又叫总产程,它的时间是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直到胎儿、胎盘娩出的全过程。它分为三个产程,也就是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

第一产程,指的是正式临产到宫口开全的这段时间,一般从开始出现间歇5-6分钟有规律的子宫收缩算起,至宫颈口完全扩张达10厘米,能使胎头娩出为至;初产妇的宫颈比较紧,宫口扩张比较慢,大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的宫颈比较松,宫口扩张较快,约需6-8小时。

第二产程指的是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这段时间,一般初产妇不超过3小时,经产妇不超过2小时。

第三产程是指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的这段时间。一般5-15分钟,最长不超过30分钟。

在整个自然分娩过程中,会出现见红、宫缩、破水、阵痛、开宫口、胎儿经过产道娩出等环节。 自然分娩是最自然的人类繁衍方式,不要太紧张,大多数孕妇都是可以顺产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陈庆华大夫


我非常熟悉自然分娩的环节,几个孩子都是自然分娩的,我来回答一下。

准妈妈们都会优先考虑自然分娩,因为自然分娩对准妈妈和宝宝的好处很多。胎宝宝的好处:肺功能和神经系统都发育的比较好。准妈妈的好处:产后身体恢复的比较快,三天左右就可以出院了,自然花费也比较少。准妈妈可能会有会阴侧切的可能。

在自然分娩前准妈妈事先了解一些关于自然分娩的知识,比如自然分娩的流程、时间和每个过程的变化等等。

一、宫缩

从开始有规律的宫缩到准妈妈子宫口全开,大约需要十个小时左右。宫缩到宫口开1到3指,是第一个阶段。从3指开到大约10指,是第二个阶段。在第二个阶段,准妈的宫缩发生就会越来越频繁,宫口张开的速度越来越快。可以感觉到腹部很痛,但是准妈妈不要大声喊叫,当宫口没有完全打开之前,应该屏住呼吸,不要浪费体力。

宝妈妈是第二胎分娩所需的时间就会缩短,2到3个小时。

二、产出

宫口全部打开了,接下来就是胎儿产出。这个过程需要两个小时左右,这个时候孕妈会感到腹部疼痛减轻了,不时的有排便的感觉,这是胎儿头部下降了。

当胎儿快要出来时,妈妈要稳住呼吸,向下用力,利用腹部和肛部的肌肉力量,帮助胎儿顺利出。当宫缩停止就停止用力,妈妈抓紧时间休息。当宫缩再次开始时,借机用力。助产士会帮助你数十个数字用力,你随着助产士数数字一口气用力,胎儿顺利娩出。

三 、胎盘

胎儿出生后,胎盘会随着宫缩开始脱离母体,通常情况下,这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完成。

胎盘娩出,医生会检查胎盘是否完整,因为胎盘遗留在子宫,会引发产后出血,或者是感染。如果发现胎盘没有剥离,就需要检查宫腔,清理剩下的胎盘组织。

一般正常情况下,自然生产的时间是12个小时左右。12个小时是妈妈们身体,心理是非常艰难的考验,所以在产前妈妈们一定要保持充足的体力和充沛的精力补充好营养。

希望所有的妈妈们能顺利的分娩,生下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



W三个娃的妈


下面有图表的方式给准妈妈们介绍一下四个产程,图中的我们指的是医护人员,您指的就是准妈妈们。

第一产程

宫口开两指就得到待产室了,您需要准备好宝宝的待产包(包括宝宝衣物、尿布),长一点儿、大一点儿的产褥垫,大卷的卫生纸、水和一些好消化的食物,由病房护士送到待产室跟助产士交接。

进待产室后首先做20分钟胎心电子监护,测量生命体征(血压、脉搏、体温),助产士要查宫口。说到查宫口,大部分准妈妈的反应是:“病房刚给我查过,怎么又查?!”不管谁查过,助产士也要查一下,这样才能对您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这一阶段,专业术语是“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指临产开始至宫口开全,初产妇宫口扩张较慢,需11-12小时,经产妇需6-8小时,这个过程是最难熬的打怪升级的过程,要熬得了时间长、扛得住宫缩疼,还得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应对熊孩子在肚子里随时会出现的各种紧急状况。

往往第一产程是最容易放弃的时候,脑子想的就是等这熊孩子出来了非得狠狠的揍一顿,准妈妈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求你了,给我剖了吧!”而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求求你了,再坚持坚持就生了!”的确,只要跟我们配合好,这个升级过程会很顺利。

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不要大喊大叫,容易造成通气过度而出现四肢及颜面麻木、头疼头晕等,在宫缩时候要做缓慢的深呼吸(详见分娩要来了 将使出洪荒之力?!产科医生决定这么教你。)。如果没有破水可以在床边溜达或者在助产士的看护下坐在分娩球上,这样可以加速产程进展和减轻宫缩痛。

少食多餐,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来保持体力(详见待产中吃喝那点事儿,助产士跟您聊聊......)。

2-4个小时排尿一次,因为膀胱在子宫的前面,充盈的膀胱会影响子宫收缩和胎先露的下降。

不要过早用力,生孩子是需要用力并且还得用尽洪荒之力,但是得需要用在正确的时候,过早的用力会使体力消耗过大,也会造成宫颈水肿。

第二产程

这一阶段,专业术语是“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是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的全过程初产妇约1-2小时,一般不超过2小时;经产妇很快几次宫缩几分钟即可完成。

这个过程虽然还咬牙切齿地等他出来揍一顿,但是相比第一产程来说就舒服多了,只需配合用力和放松,切记要一定要跟我们配合,再升一级so easy。

这个期间胎膜大部分已经自然破裂,如果没有破水并且影响宝宝下降的就会人工破膜,破水后宫缩会更强,每次持续1分钟,间隔1-2分钟,排便感会越来越强,这时候就该出大招了,在宫缩来的时候两手握住产床的把手,深吸气后憋住使出全力像排大便一样向下用力,在宫缩间歇期间呼气全身放松,在第二产程正确地憋住气、用好腹压是把熊孩子生出来的最关键的一步。

助产士会指导您正确地使用腹压,在保护会阴的同时让宝宝在宫缩间歇期缓慢的通过阴道口,这就需要您和我们的配合,不让您用力就千万不能用,这是预防会阴撕裂的关键。

第三产程

这一阶段,专业术语是“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胎膜娩出的全过程,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如果胎儿娩出后超过15分钟胎盘仍未剥离并且有活动性出血就会进行人工剥离胎盘以减少出血。

到现在算是成功升级了,这会儿怀里抱着拼了老命生出来的小娃娃觉得前面那些撕心裂肺都值了。

第四产程

这一阶段,专业术语是“第四产程”,是产后观察的过程,时间2小时。

助产士会定时给您测血压、脉搏,按按您的肚子(子宫底)看子宫收缩好不好,阴道出血多不多、督促您尽早解小便

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当然也会观察您宝宝的情况。

您在这个期间需要给宝宝哺乳,自己可以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棉条、粥等),多喝水,尽量早地解小便,不仅有利于子宫收缩还能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产后观察2小时后没有特殊情况就可以和宝宝一起返回病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