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有些人(包括自己)打半場籃球挺厲害,打全場卻菜的很,只是進行了折返跑?

三雨


半場龍、全場蟲!這是許多籃球愛好者的通病。實際上,打半場和打全場完全是兩回事,下面就來分析為什麼打半場籃球厲害,全場卻很菜,同時提出一些改進辦法。

一、“半場龍、全場蟲根本”原因

1.體能消耗巨大

通常我們打半場連續打一兩個小時都不覺得怎麼累,但打全場,可能打一節就會氣喘吁吁。這就是體能的問題,打全場需要漫長來回飛奔,攻防節奏都非常的快,如果沒有足夠的體能儲備,就會很難適應。

2.對抗強隊提升

打半場,大家防守大多不會那麼賣力,以娛樂籃球為主。但到了全場,團隊勝利是第一位的,因此所有人都全身心投入,在進攻和防守上都傾盡所有,身體對抗非常強,因此你必須要足夠強壯,投籃、突破穩定性都需要非常強,才能應對高強度的防守。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打半場時各種花式運球過人,但在全場比賽中,一遇到壓迫式防守連半場都過不了。

3.注重戰術配合

籃球是集體的運動,打半場時只要你能力夠強,你就可以一個人carry全隊,隊友當觀眾都行。但到了全場,更注重集體性,需要做好快速退防、防守快攻、內線穿插、無球跑位、外線倒球等,隊友之間的配合尤為重要。並且還需要一定的戰術配合,擋拆、傳切等兩三個人之間的基礎性戰術使用必不可少,這是普通半場野球場基本看不到的內容。

二、如何打好全場

基於半場和全場的對比,要打好全場,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1.必須要有充沛的體能,這是各種技戰術發揮出來的基礎保障。這個沒有捷徑,需要平時多練。

2.多跑動,多傳球,多做無球掩護。這些在全場比賽中都非常重要,不僅能夠為隊友掩護,也能夠為自己創造更多機會。在全場比賽中,萬萬不可像野球場一樣做一個“獨狼”。

3.學習各類實用技戰術,如擋拆、掩護等,有球掩護、無球掩護,順下、拉開、擋拆等,這些應用廣泛的戰術在全場都非常有效,需要多研究、多實踐。

4.學點一技之長。例如練好投籃,學會卡位,多鼓勵隊友等。實在不行,多給隊友買水吧。


麥田籃球


對為很多業餘籃球愛好者來說,這個問題應該是存在非常普遍的,筆者我就是如此。平時和朋友們打打半場,投籃和突破都還可以,說不上挺厲害,但是作為一個後衛球員來說,該做的都能做好。但是每次公司組織打正規籃球賽時,也就是全場5V5時,我的籃球技術就像是打了個半折似的,投籃沒節奏,突破沒力氣,只能賣力防守了。


籃球打半場厲害,打全場不行,這真的只是因為多了折返跑嗎?肯定沒這麼簡單。我們業餘愛好不能拿去跟職業球員想比較,就連全場打得多的初中生我們都難以企及,打野球終歸是打野球,半場的攻防與全場的博弈差距確實很大。先不說專業的教練、戰術和配合,就拿個人來講,打全場要比打半場體能消耗大得多,題目中所說的折返跑確實是體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個業餘籃球愛好者,不可能每天去接受專業的體能訓練,在球場上一但體能下降迅速,那麼技術再怎麼精湛,也難以發揮出來。投籃沒節奏,手型不穩,突破沒力氣,頂不動人,這都是體能不夠的表現。野球場上的花拳繡腿拿到全場比賽中,遇到了強度較大的防守,恐怕一切都是胡裡胡哨了,再加上全場的犯規和違例要求更嚴格,野球場上的壞習慣很容易被針對。



打全場講究的就是一個基本功,基本功紮實就包括了投籃命中率穩定,運球穩健,傳球視野寬廣,籃板球意識好等等。對於我們普通籃球愛好者來說,打全場比賽也並非特別專業的那種,沒有專業的戰術和配合,個人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全場打得少,一上去甚至都不知道怎麼進攻。打球不自信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或許打個半場的5V5就明白了,人員密集,發揮空間真的很小。

綜上所述,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業餘籃球愛好者技術不錯,但打一場全場比賽就立刻現形的原因。


歐文專區


我是一個業餘籃球愛好者,堅持十幾年了,平時打半場時多,但我參加了俱樂部,每年會打一些業餘比賽,也經常約一些友誼賽,談一下我的經驗看法。

先說打全場,打比賽吧!

打全場首先要分工,內線,外線,後衛,前鋒,中鋒,這些最基本的分工要有,後衛主要職責運球,傳球,組織進攻,防快攻,遠投。跑位主要是三分線附近,前鋒中鋒主要是卡位,搶板,內線單打。戰術配合以擋拆為基礎,根據隊員技術特點會靈活變化。防守分聯防和個人盯防,對特別準的要貼防,對突破技術好的要協防。

打全場技戰術要求高,執行力要高,體能要充沛,根據教練要求在進攻中發揮出我們的特點,去進攻對方弱點,以己之長,攻其之短。防守是關鍵,儘量掐對方的得分點。

打全場更多是個人服從團隊,有時需要你多發揮,有時需要你少參與進攻,所以一定團隊意識要強,個人職責要清楚。

打比賽,球隊嬴最重要,個人數據不重要。

打半場因為隊員不固定,大家打法不互補,在場上很難打出好的戰術,所以玩個人技術的人多,玩個人英雄主義的多,大家防守也並不默契,有些人突破能力強,技術花哨,投球準的會很吃香,但這些人一打全場,可能會體力不夠,對方防守強度大,又有協防,球權減少,就會不適應,就會發揮不出來了。

所以,平時打半場可以獨一點,但還是要心中有隊友,平時還是要打出位置感,知道自己更擅長做什麼,不要太全能。進攻靠手感,但防守靠態度。打球一定要認真防守。

卡哇伊就是我喜歡的球員,個人能力強,基本功好,打球無私的樸素球風。



醉美時光婚禮


簡單!因為沒體力了,全場先要跑,然後你要防守,這兩項已經很累人了,如果你是一個進攻型的球員,要求你命中率要高,前兩項很累人的前提下,你投不進,然後折返跑,就會惡性循環,越累,投的就越來越不準,所以專業球員的體能儲備和業餘球員不是一個級別的。


洞明哲人


簡單分析就兩點原因,一是體力,全場比半場跑動距離多的多,對抗也多的多。二是空間,5對5和33或44比起來空間上小得多,除非隊友有意識拉開空間讓你去單打。33或44你過了一個人可能就面框了,55你會發現還他媽有2.3個人擋在你面前,甚至自己隊友都會擋你的路。


西六燒鍋


半場在國內叫野球,在國外叫街球,實質差不多。

為什麼吳悠能力那麼強,外國那麼多街球王無人問津?因為半場和全場是有質的區別的。

半場只有六個人,相比全場十個人,但是進攻的時候處於一個半場,那麼四個人的差距你說空間會有多大差距呢?空間大就非常適合那些喜歡單打,有點運球和上籃的人。但一旦到了全場,那樣的人的強項很難發揮出來,突不進去,過另一個人很容易被補防,國內的場地,協防只要一步。再加上折返跑,快攻,這些及其消耗體力,而半場龍的打法往往是需要體力支持的。一旦累了,往往衝不起來,根本打不進擁擠的內線。


似是青楓落


一對一,二打二,三打三,四打四,和五打五完全是不同的空間,中國業餘愛好者天天都在三打三和四打四,很少五打五。業餘籃球遠投差,拉不開空間。所以很多半場三打三,四打四很牛逼的人,全場五打五的時候就成了垃圾啦。中國籃球水平逐年下降和中國業餘打球半場多,全場少也有很大關係。國際比賽中,經常被防的過半場都難,是不是和打全場太少有關係呢?


2b農民工


其實很多人經常打半場,對於半場的節奏熟悉!而對於全場很陌生,一味的快攻折返跑!我們為了比賽練過全場!還請個教練來指導!教練要求我們運球過半場以後,要落位去打,球不經過三個人的手不允許投籃!帶球的必須防對方快攻!球要儘量交到內線,讓前鋒去執行投籃!而中鋒要儘量背向籃筐往裡擠,與搶到不搶到籃板沒關係!主要是起一個軸心的作用!


染指流年96


感覺不一樣,打半場的時候,一般是3V3或者4V4,半場空間足夠大,打全場落入陣地戰的時候,半場是5V5,防守人密度大了,自然就不熟悉了。

其實你自己也可以試試,如果是全場,你有體力和速度打快攻,那麼快攻的時候就是你自己發揮的時候了。


刀友西門吹牛


這個我體會很深,我來回答。

我也經常打野球,打野球的特點往往就是人數不足,場地不夠,大多數都是每方2-4人參加,類似半場攻防演練。別以為打籃球半場玩法和全場比賽差不多,其實運用的技戰術、打法完全不同。

很多人在半場裡練就了一身技術,但是這樣的花拳繡腿街球玩法拿到全場就不靈了。半場球攻防雙方跑動不多,特別是快攻機會基本沒有,對速度和體能的鍛鍊不足。換成全場球了,攻防折返幾個回合就累得不行了,如果遇到從後場快下的快攻機會,速度也跟不上要求。

半場球帶球距離都不長,也沒有讓你衝起來的開闊空間,很多人平時半場看著帶球很棒,到了全場高速帶球衝刺中的運球就不行了。半場球和全場的規則也不一樣,半場基本沒有三秒違例,平時沒有注意養成良好的進攻習慣,到了全場就玩不轉了。

還有就是全場球對技戰術水平和基本功要求更高。正常的攻防節奏下,雙方十名球員擠在半場從弧頂到底線的狹小區域內,人員密集,可供穿插、突破的空間很小,需要團隊的集體戰術跑動分球來覓得戰機,大多數半場街球愛好者的技戰術水平是達不到要求的。你會發現,平時很輕鬆的突破這時根本突不進去了。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業餘半場球愛好者練就了一身花哨的街球技術,到了全場就立刻現形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