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探析科舉制的歷史發展意義與影響

文明總是在不斷髮展中進步,而優秀的人才是發展過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因此一個好的人才選拔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歷史文化悠久,為了確保優秀的人才能夠一直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歷朝歷代都在不斷摸索和健全人才的選拔制度。從早期的世襲制,養士制到漢的察舉制,再到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以及後來隋唐的科舉制,無不是先人們的智慧結晶。

試探析科舉制的歷史發展意義與影響

考試現場

但是在些選拔人才的制度中,科舉制是影響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的,大約有一千三百年。通過科舉考試,讓普通百姓有進入仕途的方式, 有利於籠絡人心、緩和階級矛盾、穩固統治基礎。科舉考試把學習與做官緊密聯繫起來,形成一種“學而優則仕”局面。這樣既能提高官員的素質,又能緩和社會矛盾。不僅推動了之後千餘年的教育和文化的發展,也對世界範圍內的人才選拔制度產生了影響。

科舉制的歷史來源及早期發展

九品中正制發展到南北朝時期,按門第高低分配官職。加劇了政治腐敗和地方割據分裂,這種選拔制度已不適應時代的潮流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小地主渴望進入統治階層。隋唐時期在前朝選拔人才的制度的基礎上,加以革新,於是就出現了當時先進的科舉制。

科舉是隋朝至清朝末年的一種選拔人才的制度,由於採用的是“分科取士”的方式,所以名科舉。《詩話二則·推敲》中記載著:“島初赴舉京師” 這一句話。

開皇七年,隋文帝發佈詔令:罷州郡之弊,非鄉里之舉,內外依命,悉歸吏部

詔令宣佈正式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同時開設志行修謹,清平幹濟兩科開始取士,後來隋煬帝又增設了數十科,科舉制基本已經出現了,但是很多地方沒有完善,仍然有點像兩漢的察舉制。唐朝時科舉制就得到了很好的完善和發展。

唐科舉制有常舉和制舉兩類,後來武則天還設了武舉。常舉每年舉行,除進士科外,復置秀才、明經、明法、明字、明算等多和種類。學館的學生可以直接報考,不在學的自行向州、縣報考合格後再由各州縣送報中央參加考試。考試的人以進士、明經兩科最多。考試的內容,進士著重於詩賦和時務策,明經則著重於儒家經典的記誦。考試歸六部中禮部負責監管,考試及格者稱為"及第"。錄取數進士科約為應試者的百分之二左右,明經科為十分之一。所以這麼一看進士科得第是比較難的。

試探析科舉制的歷史發展意義與影響

唐朝的科舉

當時還流傳著“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制舉由皇帝臨時立定名目,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文辭清麗科、博學通藝科、武足安邊科、軍謀越眾科等數十個科目。士人和官吏都可以參加考試。考中以後,原是官吏的立即升遷;原來不是官吏的,也立即由吏部給予官職。武舉則用兵部直接負責,主要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馬槍等。後來到了宋明,不僅要考武力,而且還要考軍事策略。

“高第者授以官,其次類以升”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但是由於宋代有“重文輕武”的思想,所以導致了宋代的選官變的十分冗雜,其中仍以“進士科”最為出名。同時宋代也在一些地方做出了改變,比如宋代將進士分為三等 一等稱進士及第,二等稱為進士出身;三等稱為同進士出身,經過宋代的發展,科舉制度很快得以發展,在明清時達到鼎盛。同時明清在科舉制改變上較原來更大,也更加全面。

科舉制的鼎盛時期——明清

明朝以後,科舉制變得越來越嚴密。明清時期主要分為鄉試和會試和殿試。但是要參加鄉試前,還需要參加“童子試”,及格後取得鄉試資格。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註》為準。

試探析科舉制的歷史發展意義與影響

朱熹

童生也分為縣試、府試和院試三級。參加考試的人,不論年齡大小,一律稱為“童生”,本人也常自稱“小生,這也和電視劇中的“小生有禮了”有關了哈。院試及格後稱癢生,也稱秀才。就可以參加每三年一度的鄉試。

試探析科舉制的歷史發展意義與影響

明清科舉考試流程

鄉試(又稱秋闈)一般在省城舉行,鄉試合格者既可以直接做官,也可以繼續參加在第二年舉行的會試。

鄉試及格後,稱為舉人,舉人的第一名稱之為解元。鄉試中了就可以被朝廷授予管職,但難度已經比較大了。

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中舉便是鄉試及格了,中舉後,范進的丈人胡屠戶也立時變了嘴臉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進得了消息,甚至高興得發了瘋


試探析科舉制的歷史發展意義與影響

鄉試及格後,就有資格參加會試了。會試在京城舉行,會試考中後,稱為“貢士”。之後就要接著參加在皇宮裡舉行的殿試。考中者就是進士,前十名決定後,皇帝首先接見,叫做“小傳臚”,然後再於太和殿接見全體進士,叫做“大傳臚”,同時宣佈名次。其中殿試分為三甲錄取,第一甲取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探,並賜進士及第,其餘二甲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如果能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都得第一名則稱為“連中三元”,這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多,只有17位。

試探析科舉制的歷史發展意義與影響

貢院

隨後,所有進士去出席由禮部舉辦的“瓊林宴”,到孔廟參拜孔子,而後由禮部將進士的名字刻碑立在國子監裡,稱為“進士題名碑”。殿試之後,除狀元、榜眼、探花三名可以直接授予官職外,其餘進士還要再進行一次朝考,朝廷綜合會試、殿試、朝考三項成績分別授予不同的官職。

正所謂 十年寒窗苦讀,一舉成名天下知


試探析科舉制的歷史發展意義與影響

鄉試考過後,一般可以去官學(如府學)擔任教職。狀元一般會授予翰林苑修撰,榜眼探花一般被授予翰林院編修,其他的也差不多,雖然管職不高,但升遷很快,所以歷史上流傳著“父子宰相,兄弟翰林”的說法

科舉制有什麼特點?

由於當時的九品中正是以門第和出身為選拔標準,所以造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科舉制的最大特點就是徹底否定了以門第和出身作為選拔標準,搭建了一個相對公開、公平、公正的平臺,為人才流動提供了一條渠道,使廣大平民子弟有機會進入官員行列,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了各式人才。當然客觀的說,它也有一些弊端,但同之前的“唯出身論”相比,科舉制還是較為公平的制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也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巨大幫助。

科舉制的歷史意義與影響

作為一個治國之本,科舉制不僅在人才選拔上產生了巨大影響,也在政治和文化也產生了巨大影響。並且還對世界的歷史文化產生了影響,象徵著中華文明的偉大進步。

一.對中國產生的影響

自隋唐時期創立的科舉制度基本剝奪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權,削弱了地方豪強士族的勢力。使官吏的選拔和任用權收歸中央,有利於消除地方在選官方面的腐敗,同時也改變了自秦漢以來以薦舉為主的官吏選拔制度,是一個時代偉大的進步。通過科舉考試,向整個社會階級開放仕途,有利於籠絡人才,緩和了矛盾,擴大了統治階級的政治基礎。科舉制度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繫起來,從而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加快綜合國力的提升。同時還培養出了一批治國安邦之臣,如柳宗元,王安石,張居正,進則徐等都是中華能臣。

同時科舉制也給政治文化帶來了影響,明清很多東西都和科舉有關,如貢院文化,國子監文化等。

二.對其他國家產生的影響

著名法國啟蒙家伏爾泰曾對中國科舉制備加讚揚,並說“人類精神,肯定想象不出比這樣的政府更好的政府。在這個政府裡,重要的衙門彼此統屬,任何事情都在那裡決定,而其成員,都是先經過幾場嚴格的考試的””


試探析科舉制的歷史發展意義與影響

伏爾泰

歷史上也有很多國家學習了科舉制,如越南和朝鮮的科舉制幾乎和中國科舉制度是沒什麼差別的。日本也在8.9世紀學習過唐朝的科舉制度,辦貢舉,雖然後來廢棄了,但仍然留下了一些學習的影子。1570-1870年,西方國家的出版物中涉及中國科舉的文獻多達120個,當時的歐美國家的考試製度深受中國科舉制的影響。由此可見科舉給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帶來了巨大影響。

當然科舉制也不併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如禁錮人們的思想,限制了自然科學技術的發展,造成中國社會長期停滯不前,教育也陷入一種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怪圈。其中清朝的“文字獄”是科舉人最大的一個災難。1905年,清政府下令停止了科舉制,至此延續一千三百餘年的中國科舉制正式宣告落幕。隨著1919年越南宣佈正式取消科舉制,這一制度也徹底在世界歷史上徹底落幕。

結尾語;作為一項優秀的制度,雖有弊端但仍值得我們去學習。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不要刻意去拿一個人一件事的不好地方去抵制它,而應該在去學習他好的地方為什好?怎麼好?因為這樣我們自己的本事也能不斷提高,不斷前進。

最後送一句話給每一個在努力的人:不要以為現在所學的和所瞭解的是沒用的,就不認真學。要記住你所學過的每一樣東西,遭受到每一次的苦難,都會在你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派上用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