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胸痛一直以為是冠心病,造影檢查後是心肌橋,這個疾病嚴重嗎?


張先生56歲了,間歇性的胸悶有一年了,每次胸悶發作,1~2分鐘休息後可以緩解,這個症狀反覆發作,多次發作時到當地醫院進行了心電圖檢查提示心肌缺血,醫生都是按冠心病心絞痛,給了抗血小板、調脂、擴血管的藥物治療。三天前胸悶,胸痛症狀加重,持續了兩小時之後才緩解。

既往沒有高血壓、糖尿病、腦梗死。但是有吸菸病史30年,每日吸菸20支。

由於患者胸悶胸痛,持續時間又比較長,心電圖檢查ST段壓低明顯,缺血比較嚴重。 入院後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前降支中段收縮期狹窄70%~80%,長約32毫米,舒張期狹窄消失,呈擠奶效應改變。經過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張先生的病是心肌橋。

所以有胸悶、胸痛,心電圖檢查心肌缺血,這個症狀不一定是冠心病所獨有的。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什麼是心肌橋?

正常的冠狀動脈血管是在肌肉組織的外面,在心臟收縮的時候不會引起血管的收縮擠壓。心肌橋指的是心臟的血管在肌肉裡面,當心髒收縮的時候可以擠壓血管,而引起管腔狹窄,甚至是閉塞。

病因

是一種先天性冠狀動脈異常,可能是由於原始的冠狀動脈小梁內動脈未能完全分化造成的。心肌橋是一種常見的血管生長變異,在人群中發生率是5%~12%。

主要的表現

大多數是沒有症狀的,有一部分人可表現為心肌缺血的表現,出現胸悶、胸痛,特別是活動後症狀比較明顯。

心肌橋在靜息狀態下心電圖是正常的,而運動的時候心電圖就有缺血的表現。

心肌橋的診斷金標準是冠狀動脈造影,造影的特點就是擠奶現象,在收縮期的時候血管明顯狹窄,在舒張期的時候血管就正常。

本病沒有很特異的治療,主要是使用藥物減慢心率,降低的心肌收縮力可以緩解症狀。

是不提倡放支架或做手術的。

心肌橋預後都比較好的,對生命不會造成危險。日常生活中需要預防冠心病的各種因素,比如高鹽飲食、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這些加速冠狀動脈血管的硬化。

如果冠狀動脈血管有硬化,可以使心肌橋的病情加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