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加法怎麼教?

Belanov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我家大寶正好上中班剛學習了加減法,希望能夠幫到你!

大寶幼兒園學的加劍法是誠濤教育,不讓孩子數手指,輕鬆學會加減法,沒有學過加減法的小朋友學起來更簡單,更快。不用數手指的方法,讓孩子在接受數學原理的同時,培養數學思維,鍛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一開始我一頭霧水,不知道怎麼教孩子,都是孩子回家告訴我,老師怎麼講的,我就明白了,例如:5+2=7,我問他不數手指怎麼做的,孩子告訴我有一張表在他腦子裡!5後面數兩位就是7。5-2=3是5前面數兩個就是3。他們的課程是一週兩個小時,不過每天我都回家讓他做題,一開始寫本子上,後來是口答,算是效果不錯,為以後打下基礎!

學加減法的方法很多,關鍵是多加練習到時候孩子就會脫口而出,不會猶豫,十以內加減法是基礎,學紮實對以後有很大幫助。





琮媽育兒


我兒子今年六歲,剛從幼兒園畢業,從我輔導兒子學習加法的過程中,我體會到,由於小孩小,太多的方法和技巧對小孩來說是不太合適的,我採用的是《大內密探零零發》中主持人說的一句話:“我們一連用五個晚上,重複重複再重複,把這個解剖過程講清楚。”中的重複重複再重複這句話,開始每天10道題,用他數手指的方法先練和為五的數,練了一個多月,學的是滾瓜爛熟,張嘴即來。然後繼續練習每天一頁和是六、七、八、九、十的數學題。用了將近半年,並且在學的過程中,他還發現了技巧,像拆分,算6+5,把6拆成5+1, 6+5就寫成5+5+1就等於11。然後延伸學到十幾加十幾,還能會到和是100多的。

總之,萬變不離其宗,就像《賣油翁》中的賣油翁的一句話:“無它,唯手熟爾!”重複重複再重複,熟能生巧,一切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心理學與育兒


對於啟蒙階段的小孩子來說,直接教1+1=2,2+3=5,可能不是特別好的方法。因為佑媽嘗試問過佑兒,“你原來有2塊樂高,媽媽又給了你1塊,現在你有幾塊樂高?”

“3塊!”回答很乾脆。

“2加1等於幾?”

“。。。不知道”

這個經驗告訴我,數字和符號對小孩子來說是一種抽象的東西,是比具體事物更難掌握的概念。所以,要讓小孩子掌握加減法的含義,需要從生活中的經驗導出。


我編了一些“應用題”問孩子。下面是幾個例子:

1. 星期六,爸爸媽媽和佑兒在家裡,下午爺爺奶奶來了,現在家裡一共有幾個人?

2. 我們對面小區的一幢樓著火了,消防隊先派來了2輛消防車,結果火沒有撲滅,後來又派了2輛消防車來增援,現在一共有幾輛消防車在滅火了?

3. 爸爸買來4杯酸奶,佑兒、爸爸和媽媽一人喝了一杯,還剩下幾杯?

4. 中國發射了一枚多級火箭,共有2級燃料箱,現在其中一級燃料燃盡,已被拋棄,問火箭上現在還有幾級燃料箱?

5. 一個星期要上5天幼兒園,今天禮拜二,你還要上幾天到週末?(這題比較難)


引出符號和算式的含義

在小朋友生活中的加減法已經比較熟練以後,我們可以嘗試引出符號和算式的含義。

我是連舉了3道3+2=5的應用題:

1)佑兒去圖書館借書,開始借了3本,後來發現還有2本恐龍的書也很好看,於是又問老師借了2本,你一共問老師借了多少本書?

2)佑兒有3顆巧克力豆,媽媽又給了佑兒2顆,一共有幾顆巧克力豆?

3)佑兒有3輛小車,後來哥哥又送給佑兒2輛,佑兒現在有幾輛車子?

從中開始抽象出3+2=5:

“加號前的數字3”表示“原來的數量”,可以是3本書、3課堂、3輛小車,也可以是3塊樂高,3個人等等;

“+”表示“增加”,可以是“又借了”“又買了”“又給了”“又來了”等等;

“加號後的數字2”表示“增加的數量”,舉例同上;

“=”表示“計算的結果”;

“5”就是“現在的數量”。

數學學習的一個方面,就是文字語言和數學語言的互譯。所以搞清楚符號背後的含義是非常重要的。


加法本質的理解

在佑兒基本掌握上述內容以後,我又給他出了一道題:

河邊有3只恐龍在喝水,現在又來了一條鱷魚,問現在河邊有多少隻恐龍?

還是3只。問這個問題,是想向小朋友強調,加減法的本質是同類事物的相加相減。


在掌握了加減法含義之後,必要的練習是不可缺少的。玩撲克牌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整副撲克中留下A 2 3 4,類似釣魚的玩法,釣5(覺得牌少再加一副,釣4要把4去掉);練習減法的話,玩小商店買賣東西,收銀找零,也是小朋友很喜歡的遊戲。


基礎準備:學習加減法的基礎是熟練點數和數字拆分。

熟練點數需要強調的是一個好的點數習慣。比如給小朋友一堆紐扣,請小朋友數出有多少數量。有些孩子就讓這堆紐扣混在一起,直接開始數,結果數到後來,某一個紐扣到底數過沒數過自己都搞不清,最後報出來的數字很可能是錯的。而比較好的方法,是每數一個,就把數過的這個撥到一邊,這樣就不會重複計數。

考慮到小朋友剛開始接觸數字,所以數字拆分建議使用實物進行操作,我和佑兒用的是樂高。比如拆分數字5,我會告訴佑兒一共有6種不同的方法,請他窮盡所有的可能(包括0+5和5+0)。小孩子第一次自己拆分的時候,是很難所有情況都自己拆出來的,這沒關係,爸爸媽媽點撥一下,再多練幾天就好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和小孩要一起發現兩個規律:

1)5可以拆成0和5,5可以拆成5和0(0+5=5+0=5)

5可以拆成1和4,5可以拆成4和1(1+4=4+1=5)

5可以拆成2和3,5可以拆成3和2(2+3=3+2=5)

也就是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按左邊數字012345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加數,則右邊加數依次為543210,從大到小。左邊每增加1,右邊的數字就減少1。


最後一點善用數學繪本

數學啟蒙這套書裡,有關於加法的直觀描述。繪本名字叫《老虎上路》,利用繪本的形式講解什麼加法,比父母直接告訴定義更好理解,何況我們大部分父母給出定義並不完全精準,還是以成人的視角來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