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物理課的時候感覺全懂,做題全不會,怎麼治?

wiuyo


你這是高中生的通病,歸根結底在於沒有課後對所學內容的鞏固,上課聽得懂那是老師講的好,而不是你學的好。知識點想記牢課後題一定要做,而且完全理解,課後習題完全是為書上的知識點服務的。


暴君熊


你感覺聽懂了,但是實際上根本就沒有聽懂!

我遇到過很多同學,他們認為自己在課堂上都能聽懂老師講的,但一到做題的時候就不會了。我就問他們“你所謂的聽懂了,究竟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所說的聽懂了的意思是指:我知道有這麼一個公式,我知道有這麼一個物理概念……,我只能告訴你,你的學習方法還停留在表面上。

如果你聽懂了一個題,最起碼的要求是,在沒有任何參考和提示的情況下,你能夠靠自己把這個題完整的做出來。第一步該做什麼?第二步該做什麼?第三步又該做什麼?這些都是你該思考的東西,他們之間是有內在的邏輯關係的,這種邏輯關係依賴於你對各種物理概念、物理公式的理解。

很多同學採用學語文的方式來學物理,以為靠死記硬背就能夠把物理學好,完全忽略了對重要物理概念的理解,對物理概念之間的關係也搞不清楚,怎麼可能把物理學好呢?

我給你的建議是,無論是自己做題還是聽老師講課,一定要多問為什麼,問的越多,你的理解越透徹、越深入,物理成績也就提高了。


高中物理精品課


這種情況很正常也很常見,其實你可能確實聽懂了,但是做的題少所以不習慣題目的描繪方式,理科大多都有這種問題數學也是,讓你說概念都差不多但就是不會做題,因為題目並不是直觀的問你概念,需要你從中自己分析,還有就是有很多的技巧貫穿使用,總之是個熟練性問題,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你計算能力不夠,也就是你的理解在定性上沒問題了,但是解題是個定量的過程,你的基本計算能力有欠缺,當然這也只能通過做大量的題來練習提高,但計算能力的問題如果在中學物理上並不突出,因為中學物理對數學能力的考察非常淺,往往在數學考試上表現的突出,總之必要的聯繫是絕對不能少的,效率與能力也是通過嚴格的練習來達到的,祝學習愉快


靠良心掙錢


實際上你不懂。舉個列子:我們看大廚做飯,拿到切菜很快,並且能切出很多花樣,我們一看就那麼回事,但我不敢說懂,僅是基本理解,離董還差一步。我教過物理和數學,成績還可以,我一開學就告誡學生:別以為理解了就是懂,懂了就是會,會了就是掌握,掌握了就能驕傲。理解了還要操作和練習,沒有操作和練習就不是懂;懂了要總結,能總結出特徵才叫會;會了還要能用自己的表達講給別人,讓別人理解才叫掌握。

學習掌握知識過程:1.主動預習(初步理解);2.認真聽講(練習達到懂);3.加強練習,並總結反思達到會;4.深入歸納總結,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能讓別人理解,達到掌握。


嵩山育桃李


在各個學科,經常有學生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能聽懂課,但不會做題或者做題經常錯。學生出現這樣尷尬的情況的原因主要反映在預習、聽課、作業、複習各個環節。一是學習的主動性、計劃性不強,所學知識一知半解。二是缺少學習方法,沒有勤學好問、預習和複習的良好習慣。三是對解題的目的不明確,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具體來說有下列情況:

1.課前不預習,被動聽課

預習是聽好課的前提,雖然不預習也能聽懂課,但預習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據自己的情況有選擇地聽,不會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整節課上,被老師"牽著鼻子走",打無準備之仗。調查表明:有48%的同學課前沒有預習的良好習慣,結果直接影響了聽課,沒有聽懂課,不會解題也就成為必然。

2.預習狀態很好,盲目自信已經自己學會,造成聽課時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

聽課是學生學習的關鍵環節,教材和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的主要來源。但有些學生可能課前預習時覺得自己已經明白,會了。但其實只是明白了該項知識的表面部分或者一小部分,距離實際運用以及熟練使用還有一段距離而不自知,很多物理知識是需要舉一反三,聯繫到數學知識的,不是簡單得看了就會,是需要大量思考和練習才能過度到真正的“學會了”。

3.作業時沒有認識到作業是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

學生B說:"老師講課學生只是表面上的接受,而沒有仔細思考,認真領會;課堂練習的時間太少,做作業急於完成任務,沒有認識到做好作業對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性。"學生在做作業、解題時,往往只滿足於問題的答案,對於推理、計算的嚴密性、解法的簡捷性和合理性不夠重視,把作業當成負擔。沒有認識到作業是複習鞏固所學知識的必要,也是學生"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之一。

4. 不懂裝懂,缺乏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學生能"聽得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是對"懂"的理解上有誤,有的學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題的每一步,是在老師講解下的懂,自己想不到的地方,老師講課時有提示,有誘導,能想起來,認為自己懂了。同樣的問題,沒有老師的提示,就不能想起來,說明學生的"懂"不是真"懂",愛面子,不願說不懂;看老師的面子,不敢說不懂。學生C說:"老師在講課、講題時過快,對於一些重要的步驟沒有詳盡講解,只是一帶而過,久而久之,問題堆積如山,學習興趣也就淡化甚至消失了。學過的知識不會運用,甚至作業也不能獨立地完成。

5.不能及時複習鞏固,幾乎是學過即忘

學生D說:"有時,老師只是把內容、題目提點一下,大多數學生根本聽不懂。根據一百多年前德國艾賓浩斯研究的遺忘曲線可以知道,在接觸新知識的最初階段是忘得最快的。因此,在此期間就應及時複習。否則學過即忘。以至於看到題目就產生畏懼感,不願解題,對課本的基本知識、定理、定律熟練程度不夠,成績也就自然不能提高。

6.對老師的依賴性太強,上課不記筆記,消極聽課

對老師有很強的依賴性,課本、資料上的習題從不主動解答,等待老師講解,對自己不負責任,學習上的消極情緒嚴重。有一位學生說:"我就是這樣的,上課不記筆記,老師講課時只管聽,且聽得頭頭是道,課後卻找不著方向,原以為聽懂了就記住了,沒有把知識變成自己的,時間稍久就忘記得一乾二淨。"從"學法"方面找出路。

★教學是一個師生的雙邊活動,老師是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學生才是內因,才是變化的根據。要學好數學,學會解數學題,只有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生的"學法"上找出路,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問題。★

1.加強學習的主動性,在時間上要擠和鑽,養成預習的好習慣

學習要有自主性,不要一味依賴老師,有一個適合自己的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學習的功課多,學習任務重,所以時間要合理地安排,善於擠和鑽,不打亂仗。除了完成學習任務外,還要力爭抽出一點時間進行預習,做到心中有數,為聽好老師講課做好準備。

2.勤學好問,虛心向老師請教,向同學學習,自覺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有問題就問,就算這個問題對大家來說都很簡單,但你不懂就要問,可能這種問題老師不會喜歡,但對你來說卻很重要。經常提問,還可以使自己從怕問、不會問到想問、善於問。問老師、問同學、問懂這個問題的人等,總之,每解決一個問題,你就有一份收穫,你就有一個進步,你也會有一個好心情,你就會發現學數學原來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也會為自己學習數學種下"興趣"的種子。

3.牢牢抓住聽課這一重要環節,真正聽懂課

上課時聽懂學習內容是學好數學的關鍵。課堂上不僅要認真聽,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而且重點內容、方法、技巧要記住,即使一時不能記住也要做好筆記,以備複習時再用。總之,要注重聽課的環節,真正聽清楚想明白,把知識融會貫通,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為解題奠定堅實的基礎。

4.課堂、課後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養成自覺複習的好習慣

課堂、課後要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獨立完成作業;複習所學過的內容、方法、技巧;閱讀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解一些相應類型的習題。

希望以上方法能夠幫助你真的學會物理課的知識,並且能夠熟練的運用到做題當中,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改變現在的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從而實現真正的會。


牛筋山有稻村朗聞先生


如果說完全聽得懂,但是做題全不會,那就是還是沒聽懂!在學生自己的角度說,是感覺懂了。實際情況是很籠統,有印象,似懂非懂,並沒有真正掌握核心知識點,沒有達到教學要求。題就是客觀評價,題不會做,就是評價不過關,就是沒真正掌握。所以說,感覺聽懂了就是錯誤的自我評價!

物理從這兩個字上看,是事物的道理,其實就是科學。從態度上要認識到位。科學必須嚴謹,一絲不苟!學習方法上也要掌握。做到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講,課後多練習。對於課堂上的重點需要認真聽見,認真領會。這樣抓好每個環節,自然能懂。不能有懼怕心理,也不能輕視。老師佈置的作業,要結合講課的知識點重點強化訓練,做到意領神會。對於不會的,及時請教老師或者會的同學,不能自己想當然。

基本做到以上各點就能學好物理!


無痛一身輕


1.對於基礎知識來說你還沒掌握,或者是從開始就沒認真對待該學科,不感興趣

2.課堂上聽課不認真

針對這兩點你首先應該做到,學習物理的態度要認真,從頭開始,從基礎知識開始複習鞏固,每天加一練習題,多想多問多思考,問同學問老師,最關鍵是自己要勤奮努力💪,擺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從現在開始一切都不晚!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噠噠


首先物理課聽不懂,一定是剛開始學物理的時候沒有認真聽,對基礎知識掌握不好,沒有入門。

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在基礎知識、入門知識上下功夫。先弄懂基礎知識,知道它是什麼、為什麼、怎麼用。解決這個問題之後,逐漸的會對物理這個科目有一定的瞭解認知。然後根據自己的理解、認知、掌握來做一些課後題,進行練習,循序漸進。逐漸就可以掌握物理這門學科。





筆尖課堂


我的老家有句俗話:半灌水響叮噹。反之,罐子裡水裝滿了,肯定不響。

你上課的時候聽懂了?我覺得是蒙著眼睛哄鼻子。其實,就學了點皮毛,覺得可以應付老師、家長,可以交差了。但是,你永遠騙不了的人只有一個:你自己。證據:做不了題。

改變一個觀念:讀書,不是家長、老師要你讀書,你只是去應付他們;而是,你要讀書,讀書是為了你自己的將來,你必須學透所有知識。當然,這很難。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秋日風鈴刀


基礎不夠紮實,另外物理還是要多刷題,多刷題型,要善於歸納總結解題方法和規律,最終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逆襲進階學霸不是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