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書法入門?

仇乾


初學者,一定要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古貼,持之以恆堅持臨帖。

古往今來,學習書法都是臨帖自學,名家指點,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斷往上爬。書法只有靠自己多讀帖,博採眾長,多悟貼,領會書法之精髓,多臨帖,掌握書寫之技法。這是學習書法的必經之路。





家在半山腰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確實不簡單。

寫書法之前,必須弄清什麼是書法?據"度娘"介紹: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其實,並沒有講的那麼玄,書法就是漢字的書寫方法。在古代,就是一種實用的技術,寫信,題匾,刻碑等等。現在,隨著科技進步發展,書法不在是書法了,上升到了藝術,一些所為的書家一味追求視覺藝術,已經脫離書法本質,美其名曰書法藝術,其實只是個行為藝術。

現在的書法,大師多而大家少,有才的多而有德的少,有位的多而有味的少。只有瞭解當下的書法藝術口味和欣賞品位,就不難找不到門徑。

藝術當隨時代,但技術還得溯源。堅持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品位。正確入門,必須堅持傳統,學習正統,坐古觀今,臨古知今,借古鑑今。古代書家雲集,風格各異,擇其所好,擇其所優。

楷行隸草篆,只要喜歡,都可臨習,道要專一而後博。一定要從心理上戒驕戒躁,樹立正確的學書觀、審美觀和價值觀。學書為了修身養性,追求真善美,千萬不要利慾薰心,盲目追風。心淨則心靜,身正則字正,入善則入門,功到自然成。

書法,就是手與筆的一場旅行,筆與心的一生修行。書法是學習,學習是勞動,是交流思想的勞動。練習書法,練心則靜,練眼則明,練手則巧,練氣則暢,練身則健,練胸則闊,練腳則強,練腦則靈。

只有正確認識書法,才能正確入門。



書法家豆萬龍


如何書法入門?

書法如何入門?這是所有初學書法的人所臨的一個問題,若有老師指導的情況還好,若無的話,對於初學者還真的是一頭霧水,可能在網上找下信息然後人云亦云的就開始練習了,沒有規劃,不知道需要到哪個進度需要調整等等。

現在我將書法入門較為詳細的流程書寫如下可作為書法入門朋友們的參考:

一、選貼

書法的學習一定要先找個目標,也就是學習的對象。

1、在字體的選擇上,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你想學哪個?先要確定下來。一般來說,現代人學習書法,若從實用的角度出發,建議從楷書入手;若有長遠的規劃,想在書法藝術鄰域上有所發展,我建議從隸書(漢隸)學開始。

2、確定了字體那麼接下來就是在書體的選擇,舉個例子:確定學楷書了,那麼楷書可以選擇的有“魏碑”和“唐楷”,再次確定後就到我們選帖的時候了。比如:我想學“唐楷”,楷書的發展到了唐朝已經達到了巔峰,出現了諸多大家,有: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等。那麼我們需要結合自己的審美(就是你在看以上書法家的字帖,哪個人寫的哪個字帖你比較喜歡)進行選擇。

二、臨摹學習法

到了這一步,需要恭喜你了,很多人在書法入門時的學習沒有選擇對自己的學習範帖,以至於事倍功半,練習一段時間後才發現又重頭再來,浪費了很多時間,精神也大受打擊。

臨摹學習法是書法學習的不二法門,書法是基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絕對不能自己想當然地去練習。臨和摹是兩回事。

1、摹,就是將薄紙覆蓋在範帖上進行描寫,或將範帖的字的輪廓用筆鋒勾畫出來(就是我們所謂的空心字)然後用墨汁填充。

2、臨,就是將帖子放置在書桌左側(硯臺放置在右側),看著範帖的字進行書寫,臨寫的時候需要深入觀察其點畫、結字和氣勢等。臨,可以分為對臨和背臨。對臨,就是對著範帖書寫;背臨,就是不看帖子,靠先前觀察後的記憶寫出範帖中的字。

三、出帖與入貼

到這一步,您基本就已經在正常的書法入門的學習中了。那現在接下來的問題是:臨摹學習我需要學多久?學到什麼程度?再下一步又怎麼繼續學習?這幾點就是我要講的。

1、入帖,簡單來說,入帖就是你寫的字跟範本的字達到“形似”與“神似”。

(一)形似,就是你所書寫的與範本的字一模一樣。

(二)神似,所謂“神似”可以理解為:你所書寫的字的形態可以跟範帖不同,但神采一樣,有種“入他神、你就是他”的那種意境。

首次臨摹學習達到形神兼備就可以換帖,先找範帖的書法家的其他碑帖進行學習,再找其同一時代的其他書家作品進行學習,最後可以不限朝代,不管古今,只要自己感覺不錯的,皆可學習。這正是“旁涉諸家”。不過,需要注意一點的是:你第一次學習的範本風格就是你書法的根,其他諸家的學習是取其精華來豐滿自己而不是進行風格的改變,這點很重要,切記、切記、切記。

當你做到以上的幾點,那麼你現在就要開始正式的創作與“書外功”的學習並多與同行進行交流了。

四、“書內功”和“書外功”

想在書法鄰域有所建樹,不是單純的寫好字就可以了,寫好字只是書法藝術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談不上書法,有了這個基礎不等於你就是書法家了。

1、“書內功”,指從事書法藝術必須掌握的傳統技法、技巧和本領。從狹義上來講,是指用筆、結體等筆墨點畫功夫;廣義來說,除了點畫功夫以外,還包括書法藝術創作技巧、書法理論水平、書法鑑賞能力等等。


2、“書外功”,指的是書法以外的其他修養。狹義來說,主要指與書法藝術直接相關的一些古典文學和姐妹藝術修養,如:詩詞、文字學、繪畫、篆刻等;廣義地講,則包括道德情操、思想境界、文化素養、生活積累等等。

哈哈,想成為書法家困難吧?不過,沒有關係啦,萬丈高樓平地起,只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終究有了方向就有到達的那一天。

能夠看完這個回答的朋友,我相信就是真正喜歡書法的朋友,我可能比你們在時間上早些開始學習,書寫不一定比你們好的,哈哈,但是,十分願意在力所能及的地方與你們探討並相互幫助。

綜上所述

書法藝術是一門系統工程,想學好書法入門很關鍵,而入門,選帖和學習法很重要,但是最主要的還是需要對書法的學習需要有一個整體的認知,現代社會不缺乏資訊,需要的是發現資訊價值的眼光。希望可以與同好共進。謝謝大家。

啪啪啪寫了一大堆,不過都是個人見解,有不同看法的朋友們歡迎留下評論一起探討,若覺得還行,希望點個贊,支持一下,謝謝。


書法有云


書法的技法不外乎點畫線條的技法和結構、章法的技法,還有就是文化修養對書法藝術性的養成問題。從基礎性的入門技法來說就是點畫和結構的問題,學習書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對於初學者來說,手中有了字帖,往往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開始起筆。實際上呢,一些基礎的教程基本上都會告訴我們如執筆和筆墨紙硯的使用方法。這裡主要談幾個問題。

一是描紅問題。學習書法必須從描紅入門。臨摹可以非常有效的幫助我們精準的掌握書法範字的字形結構和點畫形態的粗略寫法。我們知道,讀帖是用眼睛來分析,對於初學者來說,沒有掌握觀察方法是很難做到精準的臨摹的。描紅雖然有些被動,但能夠鍛鍊我們的眼和手的初步把控能力。

二是對臨。有了描紅的基礎就可以對臨了。我們知道,描紅是被動的,幾乎不用獨立思考。這樣情況下所掌握的書法技法是不紮實的,甚至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必須要在對臨的過程中學會讀帖。也就是說,讀帖和對臨是結合者進行的學習。對臨需要通過讀帖來獲得理性的認識,然後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來進行臨摹。與此同時,需要將臨摹的作品和原作進行比較分析,找出自己臨摹作品中的不足,這個反覆的過程中不斷取得我們學習的進步。

三是循序漸進。學習書法不能一口吃個胖子,要一步步進行。比如學習點畫有永字八法,學習結構有結構三十六法等。我們學習書法要先解決點畫的問題。因為字是由點畫組合而成,點畫質量不夠,字形雖然有,但缺少藝術性,所以必須精研永字八法。有了高質量的點畫,自然就容易按照一定的規矩組合成美觀的字。就像蓋高樓大廈那樣,一步一步做到位了,才能保質保量,建好高樓大廈。


翰墨書道


不知我練的這亇字是否江湖體



賈平2


首先需尋找一些書法相關的讀物,瞭解一下基本常識,以便提高初步的興趣,然後定一個階段的計劃,根據自己的條件,每天定一個時間表如1小時,開始不必長,以免產生厭倦,以後逐漸增加關鍵是定時,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根據我的經驗從正楷下手打基礎比較好,選一本唐楷字帖認真臨帖,不要朝三暮四經常換貼,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和執筆方法 ,持之以恆必有長進,不要急於就成,正楷基礎牢固後再考慮學其它書體,一步一個腳印。


jimmy9090909


1、先選一本學習書法方面的書,認真讀完,對書法有一個全面的瞭解。

2、掌握比較全面的基礎知識這對在書法方面的發展,堅持正確的方向和路子是十分必要的。

3、選一本名家的並且自己喜歡的字體認真臨摹,一般來說應該按楷、行、草的順序練習。

4、書法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和學問,想要搞好必須刻苦練習,持之以恆,堅持一生。


書法展示


小孩出生後九到十個月,父母就開始叫小孩向前爬,爬順了,慢慢快了,就牽著或叫小孩手抓著什麼東西慢慢走,走路就是這樣開始的,後面的路怎麼走,就靠自己了,書法也是一個道理,啟蒙時,有老師指點一下,訓練班或專科,就懂得怎麼入手,入門快一點,如果是自己的興趣愛好,沒經過任何正規訓練,路就曲拆點,點點要自己去摸索,不知從何入手,不管你是怎麼走上走條路的,書法是要靠自己的悟性,持久的信心,恆心,才能堅持,出成就,這不是速成東西,要長期不間斷地照葫蘆畫瓢,跟著牛屁股後面走,枯燥乏味事。


世上混


書法入門必須先了解基礎知識,書法有筆法、結構、章法三個基礎組成部分,筆法就是要求達到正確的運筆,結構上做到將字體寫的美觀大方,章法就是要求能夠獨立完成一幅書法作品,勤加練習,慢慢的提高書法技巧。


雅青藝苑


選擇一本自己喜歡的字帖,從基本筆畫開始,扎扎練習,既要行像,也要神似,字字過關,當然最好要老師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