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聰明人不買二手房?

智慧家居控


我認為題目應該改為:"為什麼聰明人都買二手房?"原因很簡單,宏觀講一手房通常都會銷售於新開發地段和城市邊緣地區,而二手房一旦好流通,說明市場已經形成剛需佔有一定比例的成熟房地產市場了。買房無論居住還是投資的人都應該清楚,新房大量銷售的區域受政策影響很大,見風使舵的投資客也多,投資風險也大,而二手房交易成熟的區域,有大量剛需墊底,所以風險相對小。微觀講同區域的二手房價格要比新房便宜,而同價格的二手房配套又要比一手房好,二手房入住週期短,新房大多是期房,如果遇到心儀裝修的二手房,又大大節省了一筆裝修費,並且我見過的二手房物業費,停車費等生活成本都比同區域的新房要低。作為投資者,難道不該投短期見效,本金投入少,市場風險低,好找接盤俠變現的二手房嗎?作為剛需者,難道不該找性價比更高,配套更成熟,生活成本更低的二手房嗎?別扯產權,折舊之類的論題,產權涉及全國人民利益能出問題?06年北京買一套房,16年你賣一試試,看看10年老房的"折舊率"讓你的房子價值翻了幾倍?


duallei


我發現身邊確實存在著一部分“只買一手房,不買二手房”的購房者,背後的原因蠻有意思的,我與大家分享一下。


1.“喜新厭舊”


一親戚,當年買婚房時,他家人都勸他就近買一套二手房(周邊沒有一手新房),日後方便互相走動。但他卻認為:“要買就買一手新的,不要別人住過的”。他的觀點得到了女友的支持,倆人愣是將婚期拖到兩年後新房交付才舉行。

對於這部分人,買二手房過不了自己的心理關,一手新房才是他們的選擇目標。


2.對二手房交易有恐懼症


上段時間,有一朋友問我現買房有什麼好建議,我叫她也去看看二手房,看最近有沒“業主急套現”的高性價比房源。

她一聽就連連擺手說:“二手房交易太多陷阱了,一不小心,買房買出鬧心事”,接下來她舉了一連串例子,都是關於二手房交易糾紛的,例如某某被一房多賣、某某被吃了差價等等。

看得出來,她對二手房交易有恐懼症了。這種購房者對二手房市場已有偏見,一手新房對於她相對更有安全感。


3.追“新”投資


新樓盤的慣例是低開高走,因而就出現一部分專門選一手新盤買的投資者,選擇樓盤“首開”時買入,坐等後續的升值。

多年前一同事是這種類型的投資者,累計買進賣出6套房,我們都叫他“房哥”。他買入的房源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一手房。他的觀點是:二手房別人已賺了一大截,沒有一手房投資空間大”。


當然,除了上面這些原因,還有其它五花八門的原因,例如二手房稅費高、小區破舊等等。


由上可見

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著一部分“不買二手房,只買一手房”購房者,但這種購房觀與聰不聰明無關,與智商無關。

我是[房微言],每天專注分享實用的房地產乾貨和買房賣房防套路技巧,歡迎關注我。祝大家生活愉快!

房微言


我2016年3月買了一套2009年建成的二手房,112平南北通透的3室2廳,拎包入住,戶型好、位置好,路北是萬達廣場,路南是市人民醫院,單價5600,同時期同地段的新房價格5700-6000。截止目前,非常滿意這套房子



再見理想7060


剛好相反。2015年去看一套二手電梯房,人很多,都在評頭論足,我看了三分鐘後,對大家說:這房我買下了,各位別看了。

沒還價,三百萬。為什麼?

一,廣州東山市中心。二,某機關辦公樓改的房改房,樑粗柱大,水泥牆,地板厚實,質量一流。三,三個大陽臺,只算一半面積,其它公攤只佔一成左右。房產證八十,實際九十五。四,居住者幾乎都是機關幹部。

兩年升了一倍半。


趙教授備用


我倒是不認同這句話,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傾向於購買一手房,但是二手房的交易從來都是很火爆的,歸根結底,房子還是為人服務的,買房主要還是看自已的需求,我本人就是有今年的6月份買了一套二手房,我就來說一下我從一開始想買新房到最後還是買了二手房的變化:

我有買房計劃是去年11年份才有的,當時主要考慮到我和媳婦上班,當時住的房子離我們上班的地點都很遠,所有就想找一個離我們上班近的房子,再一個就是當時我們小孩已經3歲了,要上幼兒園了,而當時住的地方的幼兒園我和媳婦都不滿意,死貴死貴的不說,教學質量差勁的一塌糊塗,所以也是為了小孩有更好的學校。

接著我們就開始了看房之旅,看了很多個樓盤,說實話,價格比當地的二手房價格要低不少,新房確實划算一點,也沒有各種稅,但是沒買新房的原因很現實,新樓盤最快也得一年半才能交房,小孩等不了那麼長時間了,再一個就是新房的學區都不確定,銷售也只能給一個範圍,這個比較頭疼,再一個,我們也實在受不了每天上下班得三四個鐘頭的這種折磨了。

最後沒辦法,新房滿足不了自已的需求,就只有考慮二手房子,最終就向開始說的一樣,6月份就買了一套二手房,說實話,對這套二手房很滿意,我和我媳婦上下班時間都在半個小時內,而且對應學區非常不錯,再就是買的這個二手房裡面的裝修還不錯,直接就可以拎包入住了,現在我小孩也在對應的幼兒園裡上學,總體幸福感提升了一大截。

所以,買房這回事還是得看自已的需求,只有在滿足自已的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去考慮買新房還是二手房,畢竟房子始終都是服務於人的,除非你買房子是為了炒房。


宸睿之羊


也許是我不夠聰明,我認為二手房比新房好。

新房很多都是期房,我們這邊期房都是至少兩年以後入住,買來裝修一攤子事半年,裝修真的費神費力,裝修好了還至少空置兩個月清新空氣。而二手房當然要看個人眼光,小區環境,物業,增值空間這些。

座標重慶,18年底我就買的二手房。買時候剛5年的,性價比比較高,那時候家庭條件不好,還是為了結婚和老公湊錢買的[捂臉]也肉疼了一陣,覺得二手當婚房隔應,但是看房時裝修,房間格局,周圍三面環公園,前面十分鐘步行街,樓下十字路口就輕軌各方面都滿意,我就和老公買了。當時加上稅46,過完年我就看見同小區同戶型掛90+了。現在很慶幸,重慶房價一年比一年高,也就二手買得起。

而且當時我也看了不少新房,我想說,開發商比我們聰明多了,都是從商業中心像外圈擴張,越新的房子離商業中心越遠,或者中心拆遷再建的貴得買不起,不管投資還是自住,買房地段好的增值更大是肯定的。新房偏遠,開發商給你說馬上建交通商業學校等等,很多打水漂的也有。為嘛選個成熟二手小區不聰明瞭?


某某用戶譚某某


剛買了一套二手房,這是妥妥打臉嗎?

我這套二手房是剛需,我們當地的市裡很多期房交付都要兩三年,還有裝修期,通風期。時間上都等不及。

還有一個原因是無奈囊中羞澀,付了首付了沒有什麼錢來裝修,而且家裡都是老人在家

裝修的方面肯定也不太懂,而自己也沒有多餘的時間在監工,買材料什麼的,所以買精裝修的二手房才成了我們的首選。

而且二手房的周圍設施都比較齊全,學校,菜場,休閒場地,超市,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不想期房似的都是銷售人員在哪給你畫餅。我們當地有很多房子交付有5.6年了,當初說的這個在建,那個在造的,到現在一個也沒見著。是我考慮的不長遠嗎?

還有就是二手房的價格相比新房的價格會便宜一點,我們花同樣的錢,但是新房只能買毛呸,二手房可以買精裝修的。對於我們這種資金緊張的買房族來說也是考慮範圍了。

所以樓主說這樣的話,做好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


垚垚記事


可能我就不是聰明人,我感覺對二手房情有獨鍾。因為買新房費用太大,現在的新房公攤面積多,小草屋還要花錢買。再就是要裝修費神費力費錢,最後裝修完了還要跑味,至少要一年才能入住。因為寶寶太小了,我可不想讓寶寶住在有甲醛的房子裡。

我現在正考慮買二手房,我也不喜歡重新裝修,沒有人住的房子。我總感覺那樣的房子裝修材料可能不是太好,甲醛汙染一定會比較嚴重。或者是老舊小區改裝的。

現在從買房到現在觀察了一年左右的時間,也就看了四五套房子吧!年前看好了一個四樓80平的學區房,沒有電梯,感覺樓層稍微有點高。2005年竣工的框架安居工程房。當時的房價是1100一平方,剛開始這個房子是賣41.5萬,賣了一年沒賣出去,房東降價了買39.9萬,因為我從觀察房子到現在。很少有看到這麼便宜的房子,我感覺應該值了,學區房,而且他家裝修也挺好的,都是好木料,房東保護的挺好的看不出舊不舊的,再就是一進門第一種感覺,就是這個小家挺溫馨的,後來就決定買了最後講價,現在房東少38萬不賣,過了年看看就買了得了,親戚朋友也說不讓我買,說再等個一年看看,二手房價格會回落的。我又覺得難得有這麼合適的學區房,價格也能接受。就是沒有買房經驗,真的擔心會被騙。


可愛的愛笑的萌萌


我是九零後打工青年,剛需買房

廣州社保沒有滿五年,

當時工作黃埔,只能看周邊不限購區域

之前看了增城,從化,東莞麻涌的一,二手房

後面定了一套從化區的二手房,和中介,房主談好第二天去交定金,結果,第二天房主反價

不來了,當時從黃埔往返從化,每週一次

當天晚上和朋友約去,清遠玩

在摩天輪那邊住了一晚

第二天看了那邊幾個樓盤

下午定下來一套,交首付籤合同,一氣呵成,有時候,其實也想買二手房

但很多時候感覺買二手房

也需要運氣,和機遇

運氣好可能確實可以碰到不錯的房

但時運不佳的話,好像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新房的話,可能會省去很多麻煩事

僅代表個人觀點哈


廣東三姐


19年剛入手一套二手房,房齡三年,小區配套成熟,周邊成型,裝修完畢一天未住(絕非倒房族),已經入住一切安好,另外還小漲了兩千,心裡美美。

凡事都有人說好說壞,就像有人說二手車不能買一樣,適合自己就是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