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教師,還讓子女當教師嗎?

一筆飄紅


隨時時間的推進,江西教師招聘的公告也接踵而來,在公告沒有發佈時,廣大的小夥伴就已經在緊張的備考了,無論你選擇何種備考方式,都要講求備考的方法策略,才能達到最佳的備考效果。因此,通過本期內容給大家系統分析一下江西教師招聘的考情做到知彼,同時指出相應的備考策略做到知己,知己知彼方能立於不敗之地,希望對大家成功備考有所幫助。

一、江西省考情分析

江西的教師招聘考試統一組織筆試考試,因此,各地的考情相同,備戰考試的重點和難度沒有差別。

綜合來看,在江西教師招聘筆試考試的科目仍然是以教育基礎知識為主要筆試考察內容,主要包括四大模塊,分別是:教育學、心理學、教師職業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規。其中,教育學考察的卷面分值比例最高,平均佔比在48%左右;心理學通常包括兩部分,即普通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在卷面分值佔比平均在37%;教育法律法規及教師職業道德佔比在15%左右;

二、江西省備考指導

備考時間安排:最佳的複習時間應該是半年左右

首先,前三個月進行系統知識的學習和記憶,各位考生終極PK的是對基礎知識的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因此,前期認真學習基礎知識,夯實基礎才能更好地做題,提高做題的準確率。

其次,中間兩個月時間進行習題練習,最有參考價值的題目就是江西以往教師招聘的試題,做題時要和備考用的講義相結合。錯誤的題對應知識點,在講義中重新學習鞏固,做到下次從同一個知識模塊出題都能作對即可,輔助比較的錯題筆記或者補充知識點等。將做題和講義學習相結合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再次,用三個星期時間對知識進行系統梳理。前期備考是將書“越讀越厚”,那麼到了備考後期則是要將書“越讀越薄”,抽絲剝繭的找出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做到融會貫通,可以互相借鑑、相互促進理解。

最後,在臨考前一個星期,進行模考練習。找到最佳的應試狀態,合理規劃時間,掌握最佳的答題節奏,調整好迎接考試的心理狀態。

最後的最後就是在考試前一晚好好睡覺,準備迎接第二天的考試。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對同學們的複習備考有所幫助。


馮紹祥2019


兒子今年上高一,說真的還真沒有讓孩子上師範當老師的想法。

我是一個老師,現在20多年教齡,工資4000多,在我們這個小縣城還能過得去。如果純拿工資來說,如果我是一個女兒而且還不是特背優秀,我可以考慮讓孩子讀師範,將來當老師。

因為老師假期多,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而且高考分數不是特別高,如果是兒子的話,就不行了,因為工資我覺得不能養家!

再說說現在的教師職業我深刻體會到兩個字“心累”!雖說一年四季不見風雨不怕日曬,但是一到學校精神就處於緊張狀態,生怕那家小公舉,小少爺出事,回家接到家長的電話都是火急火燎,坐臥不安。還有就是上級安排的許多工作就是真心不願做,但是又不得不做,多了許多怨氣!


桃子老師tz


從事教育工作數十年,我的一兒一女都未繼承我的事業。他們在我身邊所見所聞,已經深深領略教師工作看似輕鬆卻是不分晝夜的情況,尤其是學生的思想教育更是無法用時間來衡量的,它的複雜性是常人難以估計的,除非放任自流。我沒有強迫,這是他們的自由。我本想挽留他們從教,可這不能違反自己的心願。從經濟上來,他們已徹底改變我家貧窮經濟狀況。教師一是工資低,有的較為艱難維持生計;二是工作繁瑣,尤是班主任。有事外出,心還操著班級,挺不放心,生怕出什麼問題。這種情況,不從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很難理解到的。


海晏河清375


這個問題,得看你怎麼理解,也得看子女本身的選擇。這個世界,很多父母從事了某種職業,就會產生一種倦怠,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從事與自己一樣的職業。

我相信大部分做老師的人,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做老師。從大學畢業分到學校的第一天起,你似乎已經看到了自己的工資、自己的職業前景,他們基本上都固化了,當然,也有極少的人會發生變化,會變成領導,又或者是自己開些輔導班賺錢,但這畢竟只是極少極少的概率,絕大部分老師依然是清貧的基層的。

再者,這個社會,並不是個尊師重教的社會。大多數家長,尤其是在經濟發達地區的家長,都是把老師當窮人看的,內心深處壓根就瞧不起老師。的確,大部分老師相對很多職業來說,都是窮人。經濟基礎決定社會地位,人品、涵養,會受到一定的尊重,但和強大的金錢力量比起來,瞬間就崩潰了。在這樣的情形了,大部分當老師的人,都不會再讓自己的子女做老師了!

另外,現在的老師其實很不好做。升學壓力大得人踹不過氣來,在住宿學校的老師們工作的時間都特別的長,每天六點多起床,十一點才能上床睡覺,自己家裡的孩子都看著,長大了還願意當老師的也不多。

當然,從人脈的角度考慮,有些老師也會讓自己的孩子再做老師,因為老師交際面窄,認識的人都在教育戰線,如果孩子找工作困難,作為父母能找到的人脈,就只有教育方面了。

不過,我肯定不想孩子再做老師!


施南教育


古人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今人有“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從古到今人們對教師是如此的敬重,可見教師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

如今這些溢美之詞都變味了,人們都可以對教師品頭論足,到底是社會風氣變了,還是人們對教師的要求高了?很顯然兩者皆有之。

作為教師的我,教了一輩子書,我始終銘記著教書育人育人,為人師表的天職,堅持育人為本,立德樹人,注重學思結合,知行合一,嚴慈相濟,教學相長,誨人不倦。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要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樹立優良學風教風,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和學識風範教育感染學生。所教學生無論成績好壞都很敬重我。社會,家庭也很厚待我,各級領導給了我很多榮譽。雖然一張獎狀不怎麼價錢,但是能折射出我教育教學工作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我甚感欣慰。

現今有的教師由於利益的魔力,給學生補課賺錢。有個別教師雙休日從黃岡到桂林培訓機構去補課,星期五去到星期天回,由於來去折騰,上課自然沒有精力,學生的成績自然不夠理想,家長和學生都有意見。還有的教師在學校開店,全部精力都用在了經營上,並用職務之便向學生推售鋪導資料,引起家長的強烈不滿。正由於有這樣的教師,導致了人們對教師的不滿和詬病。儘管是個別,也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俗話說得好“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對於補課的和校內開店經營的來個一刀切,違者開除,沒有理由。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師們歸心,收心,把工作當職責,把職責當責任,把責任當擔當,真正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豈不悅乎。

儘管如此,如果政策允許,我還是願意子女當教師。


平天下37


看到這個問題,感覺反過來問更有意思,教師的子女願意接班繼續當教師嗎?

曾經聽到一些教師表達過這樣的意願,期待子女繼續做教師,但大部分子女表示拒絕,尤其是男生。


我才不想當老師呢?

理由如下:

1.埋頭故紙堆,無聊又無趣

看著父母每天大清早就匆匆忙忙起來去上早課,有些地方也稱早自習,上午有第四節課的12點多才能下課,晚上有夜自習的也無法早回家。沒有課的時候是坐在辦公室裡批作業,一堆堆的作業堆成了山,沒完沒了,今天批完發下去明天又送過來了,就沒個徹底結束,完結的時候。即使每年都有課改,但變得是教學方式方法和設備,不變的是教學知識內容,一輪又一輪的重複著,真是無聊又無趣。於是許多男生說:從小就被圈在教室的四堵牆內,早就不耐煩了,我寧願回家種地,也不願當老師。

2.自己的勞動需要通過別人的努力才能體現出來,沒有成就感。

教師你學的再好,教的再好,都需要通過學生的考試成績體現出來,尤其是應試教育的當下:社會,學校,家長對好老師的評價,就是考試成績,成績上不去,你的努力就是白搭。而學生與學生之間在智力,綜合素質方面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同樣的知識點,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強,學的快,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差,學的慢,有的孩子甚至就學不會。於是學校就有了重點班,普通班,完成義務教育班,若不幸沒有帶上理想的班級,碰上一幫熊孩子,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努力付出很多,學生成績欠佳,你的勞動成果也沒有,自然也沒有成就感了。同樣學歷的人群,其它行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教師相對較小,一輪學生下來,幾年以後,直到等到考試成績出來後,才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3.脫離社會,呆在孩子中間,無法與時俱進。

孩子的世界真的是單純的,天真無邪的,每天與孩子們呆在一起,慢慢自己的生活也就變得簡單而又快樂了。但人畢竟是群體動物,尤其是男人,承擔著很多的社會責任,需要與時俱進的適應社會環境。而呆在校園裡,與外界接觸減少,與成人打交道的時候也少,每天處理的就是孩子們之間雞毛蒜皮的小事,你打了我一下,我罵了你一句,你用了我的筆,我拿了你的橡皮等,說不上道不明的小事,不教育不行,教育自己都覺的沒意思。每天糾結這些事,慢慢就變得嘮裡嘮叨了,身處社會大環境,慢慢就有了外界評價的窮酸樣了吧!


4.表面受尊重,實際待遇差,生活質量沒保障。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要尊師重教,這些話喊了很多年,表面上教師受尊重,實際待遇差,說是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只是美好的願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教師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等到其實現。社會中對教師的實際要求很高,覺得老師就應該接受貧窮,只應付出,不求回報,而忽略了老師也是社會人,也有家庭,父母,兒女需要養,也需要生活質量上的保障,畫餅充飢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5.無奈中遭受太多的非議。

人性都有自私的一面,許多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坐個好座位,最好前排,老師的眼皮底下,這樣老師就能夠特別關注到了。批作業的時候也多看看我們家的孩子,多指點指點,這樣成績就高了。課堂上最好多提問提問我們家的孩子,這樣孩子的自信心就有了,學的積極性也高了,好像全班老師就只教這一個學生似的。畢竟前排座位有限,關注度有限,於是學生就會覺得,老師偏心眼,家長就會覺得,老師沒用心對待我們家孩子,老師道德品質有問題,等等,無奈中遭受太多非議,麻煩又無奈。

種種因素影響吧!導致現在的許多男生不願意當教師,更不要說切身體會的教師子弟了。


阿吖凡子


手機用戶83045313566

“家有三鬥糧不當孩子王”,是封建社會的一句俗語,也即對教師地位的精闢概括。試想,在孔孟之道盛行的封建社會尚且如此,更何況在有錢便是爺的當代中國,因為一些“專家”的意淫,教育已經被折騰的面目全非,“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教師的主導地位”嚴重錯位,就連教師對對學生的“懲戒權”也被盡數收回,教師沒有管理學生的餘地,誰還拿教師當回事?還有,這個世界上最廉價的事情,就是詬病、羞辱、謾罵、中傷、欺負教師,因為,教師群體不具備反擊報復能力!你必須是一具“行屍走肉”——學生欺負了你、其家長羞辱了你,你還得乖乖地給人家傳授知識,給人家批閱作業,因為這是你的職業!

所以,不到走投無路,只有有一絲掙錢門路的人,只要能維持生計,就沒必要冒險做“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當今中國,從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太難了!首先,你必須要沒有“人”的七情六慾,必須不食人間煙火,必須是全人類的道德楷模,是一個品德無限高尚的人,也就是要高尚到是神而非人的高度。你必須具有超能力,因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你必須隨時隨地無條件地接受那些不愛學習,調皮搗蛋學生的蔑視和其家長的羞辱、謾罵,儘管有的家長本身就是一個人渣。日常工作中,學生成績好,是學生聰慧、努力的結果;學生不學,成績差,你就是罪魁禍首;一旦學生出現安全意外傷害(比如,下樓梯摔倒、課間學生追逐打鬧受傷、或者打架受傷等),你就是兇手。這時,你就成了受傷學生極其家長的戴罪立功的孫子,你必須掏空腰包,為該學生支付所有的醫療費、營養費、家長的誤工費、精神損失費等這費那費。你的領導訓斥你,你的單位處理你。你似乎十惡不赦。是故:只要在這個社會你有維持生計的能力,奉勸你:不要去做不知那一天你會成為的那個“十惡不赦”的人。

相關問題

如果你的工資5000多,你的母親寧可給你1萬也不想讓你去上班,你會如何?

假如給你兩萬一個月,讓你去做印度的下水道清潔工,你願幹嗎?

假如一天給你1000元,你願意去撈屍場工作嗎?


手機用戶83045313566


這個當然可以了,作為現代青年可能面對的壓力特別大,就業也好生活也罷總而言之這壓力無形中的向你來啊!父母住個院那就是一下回到解放前啊!所以大家都會選擇國企,因為衝著待遇去的,工作穩定學校不會裁員,逢年過節學生家長還會送一些東西禮品,休息假期還可以出去補補課當一個外快收入,所以教師這個行業都是在擠破頭的往裡擠,如果我作為一個教師我會告訴我得孩子你喜歡什麼你就去做什麼,你的思想我不會給你一個框框架架固定住,但是我唯一限制你得就是犯罪和昧良心,也就是做到不觸犯法律可道德倫理,你想幹嘛就幹嘛父親會去支持你。

而且作為一名教師的話我更會教育自己班的學生,先學會做人在去做事不然你做人這關都過不去你會一事無成,所以我更會教育我的孩子如果真的想秉承我得願望教育更多的孩子就去一個更高的高度,今天我是一個班主任我只能教育一個班,如果你成為了一個教授就會有更多的受益你的教育,所以我並不會干預太多他擇業問題。




賤賤的啊賤


現在說起來應該是好幾個月之前發生的事兒了:

兒子五年級,每個週末晚上我們下了輔導課開車回家的路上都是我們的交流互動時刻。

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兒子突然問我一句:“爸爸,怎麼樣才能當上大學老師?”。我第一反應還是習慣性的把這件事情往“學習”上引。於是我跟他說至少需要讀到博士才行,而且要去好的大學當老師的話,那麼也必須得是好的大學博士甚至是世界著名大學的博士才行……

兒子又問我:“博士之前是不是還要上一個碩士啊?”得到我肯定的回答之後孩子好像陷入了思考,我就問了問他:“你想當大學老師嗎?”

孩子非常肯定地告訴我是的。

我說挺好的,我非常支持你,不過這樣的話恐怕你的更加努力一些才行,因為能成為大學老師的人那可得非常優秀才行啊。

孩子想了一會跟我說:“那你給我規劃一下吧。我記得你跟我說過我要想上XX高中,那麼就得去一個學習很累的初中是吧?那我上了這個初中要考多少名才能上哪所高中?在哪所高中我要考多少名才能上個好的大學?還有,萬一我考不上碩士怎麼辦?……”

於是後面我們就這些問題聊了二三十分鐘。

說這個事兒是我想借它給出我對題主這個問題的答案:當大學老師可以,但是如果中小學老師的待遇、生存狀況還是目前的樣子,那還是算了,我是不會支持的——儘管我不會明著反對,但是我一定會通過各種方式讓孩子認識到“你還有更好的選擇可以去爭取!”。

我的整個家族有十幾位親戚分別從事或者從事過教師這個職業,從小學到大學、從農村到城市都有。雖說現在我那已經快五十歲的哥哥姐姐們的收入還算可以(相對於當地),但是幹了這麼多年他們幾乎還是掙不過自己孩子大學畢業就業後的月收入。但是如果他們的孩子也跟他們一樣選擇教師(中小學)這個職業的話,那麼無可避免的會出現“啃老”情況!

我雖然不怕孩子啃我的老,但是孩子能夠早點憑自己的本身獨立起來畢竟是一件好事,而“經濟獨立”是最基本的獨立……

哦,忘記了說了,我的整個家族到目前為止,除了那些還在繼續上學的之外,沒有人再繼續選擇從事這份職業……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說實話,我也許不會讓我的兒子去當教師的,如果我有想讓他當老師的想法,高考填報志願那會時就會建議他直接報部屬師範類大學,這樣應該還能省去我許多麻煩、許多錢。

而即使他真想當老師,至少也該是去當大學老師吧?

真事:最近兒子有個突發奇想

但前兩天,他突然談到兩個話題:原初中一同學在家附近的小學當代課老師,他大為驚訝,還問我知道不。

另一件是有天對我講,要是今後找一個當老師的女朋友不是很好嗎?我直接回復說:想法不錯,想象很美好,但現實也很殘酷:現在的教師壓力大,學生越來越難管理,不上進又違紀的太多……他還常常跟我討論說:要是他去當老師,一定教得比我好!

他大概還只停留在想象空間

捫心自問,或許我除了前十年認真教書育人了,而且是教最難的科目,其它時間因為工作需要,轉做其它的雜事——所以在兒子看來,從我身上他或許覺得當老師很輕鬆,把學生引導好,帶領他們走正道就可以了:他根本沒考慮升學、教學質量,如今某些學生的家庭教育很欠缺……

學校想嘗試分層上課,尤其初三畢業班開尖子班,結果很多家長反對,最後沒敢開。學校是義務教育階段,本身學校也很為難。平行上課呢,就是每班都有幾個自己不學,卻擾亂別人的熊孩子。

大多數老師的現狀

目前的老師,除了升學壓力,還有任務重,社會不看好等情形。學生一出問題,多數人會一邊倒地認為學校有責任,象學生之間鬥毆出了問題、校外出現交通事故、溺水事故等,都想來學校鬧,只要一鬧基本就有好處,形成惡性循環。

不少學生本身更是大有問題,尤其是農村娃,家長管不了,老師不敢管。管嚴了出事、管鬆了受批……請家長督促、配合,大家齊抓共管,一般的家長都不樂意:就會盲目地以為,孩子交給了學校,一切教育都是學校的事。

還有職稱,多數老師心中的痛

還有職稱,一直是老師心中隱隱的痛。就今天上午還有個網友在我一篇文章後評論說,他2007拿到的高級老師資格,一直到現在沒聘上高級——他的理由是沒給校長送禮。這點我覺得不可能,應該是學校沒空崗。即使有空崗或許也要跟其他人PK,除非只他一個人有資格:我們這裡的麻將俗語叫“單吊”。

和我同時畢業參加工作的,我們學校還有至少有二個老師沒上高級,而有的人已評上高級十多年了,瞧這反差!

網上噴老師的、甚至黑老師的時有

老師想抱怨說自己工資低,壓力大,網上一定有那麼多噴子出來拿老師的工資跟這個比、跟那個比,好象老師的工資要真正倒數第一他才高興。也不想想,老師的工作怎能某些人比,那沒可比性。

雖說教師隊伍中也有敗類,可哪行哪業沒有,總揪著老師老師不放,我以為那就有點過。

總之,我不會讓自己的子女去當老師的。其實也不可能,我相信他的志向比我遠大!還有更廣闊天地等他去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