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離家很遠的地方上大學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dayu23


去離家很遠的地方上大學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也許是在父母的庇護下時間太長,想要急於成長,展示自己。也許是叛逆,想要遠離父母。但不管怎樣的成長方式,躊躇滿志的我都想要自己一個人去面對這些!從而毅然決然的踏上了遠離家鄉,前往廣州的火車,也在今後深深的體會了一把“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大城市的生活節奏很快,快到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匆匆忙碌了一年,真的見識到了很多,開闊了自己的眼界,也是因為接觸的更多,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才更加努力。

相比和在家那邊上大學,恐怕最大的區別就是時間的支配了,平時忙完社團還好,一到週六日放小假的時候,離家近的大部分都會選擇回家,而自己一個人在寢室的時候,真的會引起萬千思緒!都說家鄉的月亮是最亮的,這句話真對!在我當時也是一直這麼認為。就像是向老師說的那樣“上大學你們就自由了”嗯!真的很自由~

我自己就這樣學習,摸索著磕磕碰碰的成長,磨去了鋒利的稜角慢慢的改變著我,使我更加獨立的同時也很想念家裡的溫暖。

在終於等到放假之後,回到家進門立刻給父母了一個大大的擁抱,坐在沙發上,登錄家庭雲TV端播放照片,和父母觀看並訴說著自己的成長史和有趣的大學生活!

我想,我長大了!



小小花的妹妹


今年我大四,在鄭州上大學,家,卻在特別遠坐火車需要二十四個小時的新疆哈密。說起來,我已經與家裡人錯過了四個中秋節,端午節。可能三年高中以後,心裡只想一下子脫離父母的身邊,第一年並沒有覺得很孤單,因為本人性格比較開朗,身邊也總有幾個死黨陪伴,所以孤獨並不存在,想家也不存在。可能隨著自己一天天長大,爸媽打來電話,老爸還好,畢竟父親一般都是沉默的,媽媽,就會說今年十一你又不回來,隔壁誰誰家女兒每週都回來,你呢,一年回一次,半年回一次,媽媽想你嘍。其實每次聽到媽媽這樣,心裡挺牴觸的,開開心心的打電話,互報平安,但是卻要哭哭啼啼,有的時候我會覺得我是不是太鐵石心腸,掛了電話,慢慢回想,其實我也很想家。在我覺得,家並不是有多舒服愜意,而是那種感覺,安全的感覺。一個人在外地,他們會擔心從小呆在身邊的你會不會忘記吃飯,忘記穿暖,忘記吃藥,忘記安全,其實心裡最軟的地方就是他們,一般不想提起,不想傷感,可是當宿舍裡節假日都回家陪爸媽的時候,突然覺得自己好可憐。可是人總要長大,總要學會獨當一面,總要自己照顧自己,他們的叮嚀我不能忘。


宋江麗2


一、填報志願.

我在高考結束以後給自己估的分數是二本分數,所以當時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我主要填報的是一些二本院校,比如說位於本地省會的西安科技大學、西安工程大學、西安工業大學等高校。後來就看到了一本志願的填報欄,當時本著不報白不報的想法,就在上面填報了兩所分數相對來說比較低的院校廣西大學和海南大學,當時填報這兩所院校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只是在嘴上說著萬一考的分數高了還能考上一本呢,但是也並沒有把這個真正的當一回事。


二、錄取通知書.

後來高考分數下來了以後,當我看到545分成績的時候當時的心情簡直太興奮了。記得高考分數出來以後,當天晚上就能夠知道當年的陝西理科一本分數線是527分,在這個時候我也意識到我可能會被廣西大學或者海南大學錄取。

就這樣等到了錄取通知書下來的那一天,當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拆開大學錄取通知書的信封時候,赫然發現我居然是被廣西大學給錄取了,因為當時我知道廣西大學的綜合排名情況是要比海南大學要好一些的,當時的心情不言而喻。


三、坐火車.

當自己知道被廣西大學錄取了以後,我也會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來了解廣西南寧市這座城市。

這個時候也面臨了一個問題就是坐火車的問題,當時自己生活在農村地區,網絡並不是特別的發達,還在心裡面猜測將來要到哪裡去坐火車呢,後來聽說是有一趟從西安發往廣西南寧市的火車,這個時候我就決定從西安坐火車到廣西南寧。

剛好那年暑假有遇到另外幾個同一年考上廣西大學的學生,我們幾個人就約著一起去大學報到。在經過了33個小時的煎熬以後,我們終於在第三天凌晨四點多的時候到達了廣西南寧火車站。出了火車站以後,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這個城市的空氣悶熱潮溼,和陝西的氣候有著巨大的差異。


四、大學感受.

就這樣到了大學開學報名的時候,我們幾個人分別去各自學院的攤位上去報名。

南寧市不愧是亞熱帶地區,其氣候還是讓我這個北方人感覺有點擔心的,因為當時住進宿舍以後,把我的各種行囊收拾妥當以後坐在床上,因為那邊的天氣比較炎熱,臉上的汗就像雨滴一樣往下落。也因為這個原因,我趕緊去學校的商店購買了一臺小風扇。後來在整個大學四年時間就形成了這樣一個吹風扇的習慣,基本上每一次從教室裡面上課回來以後,就要把身上衣服全部脫掉,只剩一個四角內褲,然後打開風扇在那裡坐著。也因為氣候比較獨特,所以我們基本上晚上都要吹著風扇的,如果不吹的話基本上是睡不著的。


南寧市的街道也很有異域特色,街上種了很多的棕櫚樹和榕樹,而且街道上還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少數民族裝飾,這和在陝西的感覺是相當不一樣的。

在南寧市的另外一個感受是這邊的少數民族人數特別的多,就像我們班上40名學生中有20名是本地人,其中就有七八名是少數民族的同學,這個比例其實還是挺高的,在學校裡面我還遇到了一些其他少數民族的學生,比如說侗族、苗族、土家族、彝族、彝族、水族。雖然南寧市的少數民族比較多,但是基本上在街上你是看不到他們穿少數民族服飾的,因為這些人基本上是被漢化了。


廣西的方言種類也是特別多的,就像我剛進入宿舍的時候,宿舍裡面另外七個人講本地方言,就有六個人講話我是聽不懂的。廣西本地人講普通話的話也是很有特色的,基本上只要他說一句我就知道他是本地人。相對應的,因為我不會講粵語,也不會講所謂的南普,所以基本上我在市區裡面講話的話,人家立馬就能知道我不是本地人。

廣西這邊的氣候是悶熱多雨的,這樣的氣候也使得這邊的水果特別的多,就比如說我們校園裡面就有很多的水果可以讓我們去摘,比如說芒果、荔枝、香蕉、蓮蓬、蓮霧、枇杷等。廣西的美食種類也是比較多的,比如說我在那邊就有吃過各種各樣的美食,比如說老友粉、螺螄粉、桂林米粉、豬腳粉、腸粉等。


去了廣西以後我才知道,他們那些少數民族學生參加高考的時候是有加分政策的,一般是壯族學生高考時候加七分,其他的少數民族學生在高考的時候是加20分,那些住在邊境地區的學生高考時候也是加20分。那些內地學生在高考的時候想提高一兩分都是比較困難的,而這些少數民族以及邊境地區的人高考就這樣可以輕鬆的提高20分,還是挺讓人羨慕的。

去了廣西上學以後我發現整個自治區的風景是相當優美的,而且有很多地方保護的特別的好,可惜的是廣西整個旅遊做的宣傳並不是特別的好,旅遊做的比較好的也就是北邊的桂林而已,而廣西南邊的有些地方風景也是很值得推薦的。


饕餮視聽


這個問題本人來回答再合適不過。

首先排除出國留學,只談國內離家很遠的情況。

本人有一個同事,家住海南,卻在新疆上大學。跟他聊天談到這個事,他是這麼回答的:

首先是交通。

從海南到新疆,有三種方式,一是坐船,然後坐火車。二是坐火車。三是飛機。

我這個同事,第一年是坐船,然後坐火車。

從海南提前半個月出發,一路上,欣賞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原來才知道,地圖上的距離只是數字,真正一寸寸的走過,才知道,祖國其遼闊也。

第二是心態。

俗話說,行千裡路讀萬卷書,大學階段是邁上社會的過渡階段,也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初高中時,沒學會的自立,這個階段都會遇到,自立,是一個人成熟於否的很重要的標誌。

沒有了家人的照拂,你不得不自立,由此導致兩種情況。媽寶的哭泣和男子漢的獨立,女孩子同樣適用。

其三是畢業之後。

一部分人畢業之後會留在大學所在的城市和省份,因為熟悉,因為有朋友同學。這就導致以後結婚和家裡人的溝通問題。

還有一部分人,去北上廣深,或是回原籍。

由此也導致,你發現,別人同學聚會,你沒有,因為同學之間相距的都太遙遠。你以前大學裡的好哥們好姐們,會慢慢的在時間裡,變成陌生人。

可是不管怎麼樣。去多遠上大學,年輕人,做你喜歡做的事。

這很重要!


蘇癢


在離家很遠的地方上大學,到了一個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城市,剛開始語音不通,老師上課像聽天書,與同學無法溝通,不知道同學們在說什麼,不過一週之後和老師以及同學熟悉了就好了。還有就是任何事情都要自己親自去處理,非常能鍛鍊一下自己的自理能力。從來沒有縫過被子的我,學會了縫被子,還幫同學縫,大家在一起其樂融融,非常快樂。到週末或假節日了,同學都出去玩了,這時非常感到孤獨,特別想家,想念父母,盼著放假啦。


sanying不見不散


去離家很遠的地方上大學是一種什麼感受,這要看你上的是什麼樣的大學和幾線城市。

我們常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同樣,在學生時代,我也時常幻想考上遠方的大學,離開故土,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開開眼界。沒有上大學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是個井底之蛙,望著故鄉那一小片天空,發誓一定要離開這裡,去眺望更廣闊的天地。

年少時,對故鄉之外的一切都抱有美好的幻覺,遠方不止有詩,愛情,友誼還有理想。

可是後來上了大學之後,突然間醒悟過來,原來外面的月亮和家鄉的一樣大,一樣亮,一樣有陰晴圓缺。

我所在的城市是個普通的三線城市。普通的本科大學,這裡身處山區,交通雖然便利,但是卻“人煙稀少”。在這四年的時間裡,猶如一種從喧囂都市踏入紅塵之外變成了遠古野人的感覺。

它沒有我少年時代想象的那麼美好,在這裡,沒有詩,沒有愛情,沒有理想。更難受得是,逢年過節放假,還要長時間坐車往回趕,我是一個特別討厭坐車和暈車的人,所以每次放小假的時候幾乎不回家。

年紀越大,對家的依賴和思念就越重。

畢業了之後,曾經想拼命逃離的家鄉卻成了求職地和生活的第一選擇。

如果你上的大學是在遠方不錯的城市,倒是希望它可以增進你的見識和學問,體會更多不同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學到一些對人生有用的東西。

如果你上的大學,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學校,所在地也不過在三四線徘徊,那除了讓你的車票貴了一點之外,其他的真的和在本地普通二本就讀沒有區別。

更多時候,家鄉的月亮比外面的圓。


蘇玄白


去你家很遠的地方上大學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這個得因人而異了,拿我自己來說,我老家湖南永州的,在長沙上的大學,從永州到長沙高鐵倆個小時左右,雖然不是太遠,但感受都差不多的,我的感覺是一開始會很興奮,因為可以去大城市見見世面,感受一下燈紅酒綠的生活,脫離父母的嘮叨,我個人比較獨立,好強,應該跟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太多的愛有關係,所以在外上大學不會那麼想家,反而感覺過的很開心這樣子,在者,週末的時候可以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對自己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感受差不多就這樣吧!


互聯網區塊鏈大咖


我就是在離家千里之外的西安上的大學。

在外地上大學,有憂亦有樂,但我覺得其中的“樂”遠遠大於“憂”。

在離家很遠的地方上學,一開始可能會不習慣,會有孤獨感,因為同學們還是當地的學生居多。

我第一天到學校,聽著宿舍的同學開心地說著“老陝”(西安方言),我有種到了外星球的錯覺,我真的聽不懂她們在說什麼啊。

不過這個適應期會很快過去,漸漸我習慣了在那裡的一切。

在外地求學,有以下優點:

一、可以讓自己變得更獨立,有利於磨鍊自己

在外面一切都要靠自己,你不得不去學習如何與人交往,如何融入集體。這短期來看比較難,但是對以後的人生來看,益處很大。

二、可以體驗不同的文化,領略不同的風景

熟悉的地方無風景,最美的風景在遠方。西安的文化、風景與我的家鄉迥然不同,這讓我豐富了自己的閱歷,增長了見識。讓我知道,原來有那麼多人是這樣生活的。

年輕就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見識到另自己驚奇的事物,見有趣的人。

當我在舍友老家第一次看到地下室窯洞時,我真的被震撼到了!如果只是從電視上看到那樣的景象,絕對不會有那樣新奇的體驗。

所以,在離家遠的地方上學真的很有趣,要用積極的眼光看問題哦!當你畢業以後,那幾年的時光會是你一生的寶貴回憶。





羽貝


在西班牙讀了三年了,而且還是一個小城市。雖說大學裡也有中國人,但加起來不到十個人,而且大部分還不是我所學習的專業。所以首先在學習上一切都只能靠自己,老師也不會去照顧你,並且會直接在課堂上指出你的語言水平差不適合學習這門課。所以一定要有強大的承受力和堅定的信念,不然是很難一個人堅持到畢業的。而且西班牙人雖然表面上可以和你友善的打招呼,但其實也很難融入他們,更不用想交朋友之類的。雖然他們平時很瘋經常聚會,但也就只是“酒肉朋友”十分善變,可能一個假期之後就不再搭理你了。所以在異國的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獨,不只是沒有人說話,內心無處傾訴,而是一種格格不入的壓抑。所以會對祖國,家鄉,親人格外的思念,每年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回國。此外就是獨自生活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就需要自己調整好心態,並努力解決好每件事情。

但離家遠也更能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並且擁有很多個人的時間去思考並專心完成很多事情。我所在的城市也不像國內般喧鬧,可以好好享受寧靜與自然。

總之背井離鄉去求學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即使前方盡是困難險阻,只要內心不放棄,堅持下去,總會收穫一個美滿的結果。


ZXYZZX


想家,又回不去家的難受!當別人十一,五一回家的時候,自己只能默默看著,默默等待他們回來!每當想到自己一個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很孤單。每週都要給家裡打一個電話彙報一下平安,每一個夜裡陪在自己身邊的永遠是同學,朋友!父母一直在遠方看著自己,卻不能陪在自己身邊,畢業以後也只是自己一個人,默默忍受孤獨,寂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