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被称为“等死队”,扪心自问,你是否心安?

常言道人生三大悲剧:“少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农村留守老人的孤独终老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悲剧。他们每天站在村头守望,留意最多的是电话,害怕错过了漂泊在外子女的铃声。虽然儿孙满堂,却总是大年三十在农村过着二人世界。

农村留守老人被称为“等死队”,扪心自问,你是否心安?

冬季的农村里,晴朗的天气,在暖暖的北墙根,依靠着柴堆,双手交叉在衣袖里,眯着双眼,期盼着什么。就是这样一群人,有的曾经战功显赫,有的儿女双全,有的是退休职工,有的是淳朴的农民。他们是家乡的守候人,是农村的留守老人,是他们自嘲的所谓的“等死队成员”。

小时候喜欢去找他们,因为喜欢听老人们的那些故事,那些曾经年轻的辉煌,那些家乡的传说,那些家乡史。因为他们是我棋牌上的师傅,是对手。更因为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现在大人小孩抱着手机的这么痴迷。

虽然生活好了,社会发展在进步,随着老龄化程度加重,农村这样的老人却越来越多。

一、无子无女的单身老人。这类留守老人可以说造化弄人,他们曾经是“地主家的少爷”,那个年代计较成分,没有人愿意嫁给他们,他们孤独一生。以及其他各方面原因造成的农村“老光棍”。

二、在农村看孩子的留守老人。虽然他们年过花甲,但依然在为子女发光发热。这是年轻人的无奈,有的

因为工作需要,更多的是需要工作,需要改善家庭条件,而不得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老人照看。这种隔辈亲的天伦之乐,却变成了祖孙相依为命。

三、“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农村的老窝”,又有多少父母盼着我们有出息,在城里安家落户,他们不想给我们添麻烦,不想让我们因为他们的存在天天有矛盾,他们自愿留在农村成为留守老人。

农村留守老人被称为“等死队”,扪心自问,你是否心安?

留守老人这四个字分量太重,扪心自问,你会心安吗?如果我们继续麻木不仁,可以说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作为社会建设的接班人,我们要努力树好榜样,要弥补这份亏欠。

有人说,每周给父母打足够的生活费,可物质再丰富也弥补不了你们常回家看看。留守老人更需要心灵的陪伴。说话有人听,生病有人问“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莫要成为你的遗憾。

有人说,“忠孝不能两全”。可这是人生的一种荣耀,社会发展需要这种荣耀,因为他们是为了别人更好的活着,幸福的生存下去,可毕竟他们是少数。如果你没有这份荣耀,那就挤出点时间来多陪陪他们。

有人说,如今最幸福的是,回家喊声爸妈依旧有人应。我们看够了悲惨,看够了孤独中老去的悲剧。“老有所依”却成了一种莫大的奢侈。“等老了我们就去养老院”你是否也听过父母这样讲。

可他们却说,最幸福的是,走的时候儿女能够在身边。

农村留守老人被称为“等死队”,扪心自问,你是否心安?

“孝敬父母,赡养老人”,这样的美德传承在我们这断不得!之前总是有人拿生二胎开玩笑,“要二胎是为了将来好有人商量给我们拔管子”,现在看来这都是一种幸福,起码他们在身边……


谢谢阅读,留守老人这个话题很大,思考了良久,很清楚自己贫瘠的文笔,可我想到自己变老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