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把最長情的告白給了惠州

北宋紹聖元年(1094年)大文豪蘇東坡因反對實施新法,以“譏訕先朝”的罪名被貶謫到廣東惠州,為寧遠軍節度副使。

北宋時期的惠州,在經濟和文化上都比中原落後許多,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但蘇軾安之若素,憑著他一如既往的樂觀和開朗,把困窘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在蘇軾的心目中,清風明月,盡是寶藏。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也許正因為胸懷的博大,蘇軾才能真正在各種壓力和迫害下永遠保持樂觀豁達的本色。

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把最長情的告白給了惠州


蘇軾的一首

《惠州一絕》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這首詩使得惠州荔枝風靡天下。他愛荔枝,也愛南方的山水,一句“不辭長作嶺南人”也一直溫暖著惠州人的心,最深情的告白也不過如此吧。

惠州是全國文明城市之一,舊稱惠陽地區,在古代即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稱。廣東省歷史名城。

1990年出土的一窩近30個恐龍蛋化石,證明7000萬年前,這裡已是陸地沼澤地帶。

迄今為止,全市考古發現山崗遺址、古窟址等古遺址28處,年代最久遠的是三棟瓦窯嶺春秋遺址,其出土文物說明,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銅器時代,即有先民在這土地上繁衍、生息。

惠州歷史悠久,歷來是名宦、文人墨客薈萃之地。自晉至清,對惠州影響較大的歷史人物有480多人,其中如葛洪、牛僧儒、李商隱、陳堯佐、陳稱、蘇軾、唐庚、劉克綱、陳鵬飛、林復、楊萬里、劉克莊、吳潛、留正、文天祥、祝允明、陳恭尹、伊秉綬、宋湘、丘逢甲、梁鼎芬等,皆名重一時,他們或詩或文,或創辦書院,或修堤築路,興修水利,對惠州文化、經濟的發展貢獻殊多。

他們當中,對惠州影響最大的當推北宋大文豪蘇軾。蘇軾與惠州西湖幾乎每一個土生土長的惠州人,都能對“東坡公”在惠州的事情說上幾句。

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把最長情的告白給了惠州


要說蘇軾對惠州西湖的影響,最有研究的當屬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惠州市委員會主委的梁大和先生。

梁先生這樣總結了蘇軾對惠州西湖五大影響:蘇軾喜愛遊覽西湖。

東坡到惠不久,即被幽深、曲折、秀麗的西湖所傾倒,不僅常在白天遊覽,而且連夜裡也在遊覽,甚至通宵達旦。他說:“予嘗夜起登合江樓,或與客遊豐湖(此處即惠州西湖),入棲禪寺,叩羅浮道院,登逍遙堂,逮曉乃歸。”甚至再貶海南後,仍念念不忘西湖,曾說:“去歲,與子野遊逍遙堂。日欲沒,因並西山叩羅浮道院,至,已二鼓矣。遂宿於西堂。”

蘇軾最早品題惠州西湖在紹聖二年(1095年)九月寫的《江月五首》了。

該詩不但描寫了涼天佳月下的西湖美景,而且還有“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的名句。因此說:“此為題品惠湖風景之始。”蘇軾曾為惠州助築堤橋。為了解決西湖兩岸的交通往來,東坡倡議在西村與西山之間築堤建橋。他帶頭“助施犀帶”,還動員弟婦史氏捐出“黃金錢數千助施”。工程由棲禪院僧希固主持,先“築進兩岸”為堤,再用“堅若鐵石”的石鹽木在堤上建橋,取名西新橋。

紹聖三年(1096年)六月,堤橋落成,東坡寫詩描述了營造過程,還與百姓共同慶祝:“父老喜雲集,簞壺無空攜。三日飲不散,殺盡西村雞。”後人為了紀念東坡的功績,命名為蘇公堤,簡稱蘇堤。

於是才有了西湖八景之一的“蘇堤玩月”。

可以說蘇軾助築堤橋為西湖增添了不少魅力。蘇軾最早稱豐湖為西湖。到了紹聖二年(1095年)九月,東坡《贈曇秀》一詩,頭一回將豐湖稱作西湖。

南宋後,人們逐漸普遍將豐湖稱作西湖。因此,明代較早編輯《東坡寓惠集》的大學者張萱,在《惠州西湖歌》中寫道:“

惠州西湖嶺之東,標名亦自東坡公”。

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把最長情的告白給了惠州


西湖因蘇軾而更出名。惠州也因蘇軾而添了很多文化底蘊,他曾做過不少跟惠州有關的詩詞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彷彿曾遊豈夢中,欣然雞犬識新豐。

吏民驚怪坐何事,父老相攜迎此翁。

蘇武豈知還漠北,管寧自欲老遼東。

嶺南萬戶皆春色,會有幽人客寓公。

《白水山佛跡巖(羅浮之東麓也,在惠州東北二)

何人守蓬萊,夜半失左股。

浮山若鵬蹲,忽展垂天羽。

根株互連絡,崖嶠爭吞吐。

神工自爐韝,融液相綴補。

至今餘隙罅,流出千斛乳。

方其欲合時,天匠麾月斧。

帝觴分餘瀝,山骨醉后土。

峰巒尚開闔,澗谷猶呼舞。

海風吹未凝,古佛來布武。

當時汪罔氏,投足不盡拇。

青蓮雖不見,千古落花雨。

雙溪匯九折,萬馬騰一鼓。

奔雷濺玉雪,潭洞開水府。

潛鱗有飢蛟,掉尾取渴虎。

我來方醉後,濯足聊戲侮。

迴風卷飛雹,掠面過強弩。

山靈莫惡劇,微命安足賭。

此山吾欲老,慎勿厭求取。

溪流變春酒,與我相賓主。

當連青竹竿,下灌黃精圃。

《惠州近城數小山類蜀道春與進士許毅野步會意》

夕陽飛絮亂平蕪,萬里春前一酒壺。

鐵化雙魚沉遠素,劍分二嶺隔中區。

花曾識面香仍好,鳥不知名聲自呼。

夢想平生消未盡,滿林煙月到西湖。

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把最長情的告白給了惠州


《送惠州押監》

一聲鳴雁破江雲,萬葉梧桐卷露銀。

我自飄零足羈旅,更堪秋晚送行人。


《舟行至清遠縣,見顧秀才,極談惠州風物之美》

到處聚觀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江雲漠漠桂花溼,海雨翛翛荔子然。

聞道黃柑常抵鵲,不容朱橘更論錢。

恰從神武來弘景,便向羅浮覓稚川。


《惠州靈惠院,壁間畫一仰面向天醉僧,雲是蜀》

直視無前氣吐虹,五湖三島在胸中。

相逢莫怪不相揖,只見山僧不見公


《上元夜(惠州作)》

前年侍玉輦,端門萬枝燈。

璧月掛罘罳,珠星綴觚稜。

去年中山府,老病亦宵興。

牙旗穿夜市,鐵馬響春冰。

今年江海上,雲房寄山僧。

亦復舉膏火,松間見層層。

散策桄榔林,林疏月鬅鬙。

使君置酒罷,簫鼓轉松陵。

狂生來索酒,一舉輒數升。

浩歌出門去,我亦歸瞢騰。

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把最長情的告白給了惠州


惠州給蘇軾的記憶是美好的,蘇軾曾自題畫像:“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他在此所做的一切,或許是因為西湖之美讓他傾倒,更可能是此處的生活,此處的樸實民風,滋養了他的善與美。如若蘇軾能得見今日的惠州,大抵仍會感嘆一聲:“此處即吾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