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冬吃蘿蔔,夏吃薑",那麼夏天時生薑要怎麼做才比較好吃呢?

農友君


很多農村老人都有這豐富的生活經驗,這些老人雖然文化不高,但是對一些食療養生的方法卻非常精通,這些食療的方法多是從中醫的角度來總結的一些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其中人們最常聽說的就是“冬吃蘿蔔,夏吃薑”了。

生薑在民間被稱為是發汗解表的常用藥,中醫上認為是性溫、味辛的食物,生薑中所含有的揮發油、薑辣素等主要成分可以促進人體內的血液循環,並且會大量出汗,所以這種食品有散寒治療感冒風寒疾病的作用,很多老人都非常認可姜的作用,所以常常有在夏季吃薑的習慣。

在炎熱的夏天,特別三伏天的天氣比較熱,在熱氣的作用下,體內的氣血都會往外走,這樣就造成了體內氣血不足,人體的毛孔張開,所以寒涼的氣體容易侵入體內,所以這個時候的人體更會感覺到寒涼,所以這個時候多吃薑可以驅散身體的寒氣,並且我國中醫治療上一直有“治未病”的說法,所以夏天去除了身體內的溼氣,到了冬天溼氣就不會影響身體。

那麼夏天時生薑要怎麼做才比較好吃呢?

1、夏天吃薑,若空嘴吃薑,吃起來比較辛辣,同時食用過量的話也容易刺激腸胃,所以可以將生薑切成薄片,放在醋中進行浸泡,放入冰箱中進行儲藏,這樣每天早上吃上兩三片,經過浸泡的薑片被醋中和以後,味道不會特別辛辣。

2、在我國南方浙江、海南一些地方,自古以來就有三伏天吃薑汁煮蛋的風俗,在薑糖中打入雞蛋,加上紅糖,可以有效祛除身體內的溼氣,同時薑汁煮蛋也可以有效緩解苦夏的煩躁和夏天容易出現的低血糖病症。

3、為了加強生薑的發汗作用,也可以用生薑與桂枝,蘇葉,防風等藥材同煮,這些植物都有解表的作用,能夠促進人體排汗,對於受熱後的感冒,可以直接用紅糖水煮生薑能,熱服發汗就可以緩解熱傷風的病症。

生薑雖然有很好地發汗、健胃以及抑菌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吃薑最好在早晚吃,民間流傳的說法是“早吃薑,曬參湯,晚吃薑,曬砒霜”雖然這種說法比較誇張,但是晚上吃薑容易使人體產生內熱,影響夜間睡眠,並且出現“上火”的症狀。

農村老人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大家喜歡吃薑麼?你們認為怎麼做才好吃呢?歡迎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在農村關於飲食方面的俗語也有很多比如“吃飯七分飽”,那麼也就是說在吃飯的時候不易吃的過飽,因為有的人一旦遇到自己最愛吃的食物時就很難管住自己的胃口,於是就一直吃直到覺得肚子吃的有點撐了才放下食物,其實這樣的暴飲暴食是不對的,因為這樣對身體不好,所以老祖宗才會留下這句“吃飯七分飽”的老話。


但是還有一些俗語是關於季節性的飲食比如問題當中這句“冬吃蘿蔔,夏吃薑”以及夏天的時候生薑要怎麼做才最好吃呢,這就讓我想到了我奶奶每年夏季做生薑的方法,直到現在想起來那味道和口感依然是回味無窮,那麼今天我就結合我們農村的生活飲食習慣來進行解讀。

首先為什麼會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呢

在農村生活的朋友想必也都知道到了冬天一般吃的最多的蔬菜就是“蘿蔔”和“白菜”,因為這這兩種蔬菜耐儲存,要知道那個時候在農村儲存這些菜的時候都是在自己家的院子裡挖一個地窖,然後把收穫的蘿蔔和白菜均勻的放在地窖裡,一般這樣可以保存到第二年春天,其實還有另一種保存蘿蔔的方法就是直接把蘿蔔用埋到土裡,相信不少朋友都用過這樣的方法吧。



雖然蘿蔔這種蔬菜便宜但是其價值是非常大的,比如在冬天的時候人吃飯以後總感覺肚子裡會脹氣,那麼蘿蔔就具有通氣的價值,因此很多人在冬天燉肉的時候都會放些蘿蔔丁在裡面,這樣一來肉質美湯也美味,最重要的是吃完肉喝完湯肚子不會感覺脹,因此才有這句“冬吃蘿蔔”的生活經驗總結。


那麼夏吃薑有什麼好呢,在我小時候奶奶就經常說這麼熱的天你什麼都不想吃的時候,那就說明胃口不好,那麼這個時候你就吃一點姜這樣可以讓胃舒服一些,這樣就可以多吃一點飯了,要知道這可是老一輩人的生活飲食智慧啊。

“如何做姜最好吃呢”

想必大家平常吃飯最多的姜就是炒菜的時候,我們喜歡吧姜切成細絲狀,然後放到鍋裡進行翻炒調味,其實這樣吃薑並不美味,我記得我奶奶都是這樣做的,也就是說首先你要準備一個空瓶子,然後把姜切成片放進準備好的瓶子裡,接著把生抽倒進裝有生薑的瓶子裡,記住倒進瓶子的生抽只需要沒過生薑片即可,最後封好瓶口等待大概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吃了,味道和口感特別的鮮美。



綜上所述:

每一種蔬菜都有它的價值存在,因此只要我們去了解它的潛在價值和什麼時候使用最佳,這樣我們就可以讓這些蔬菜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以此來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紀錄鄉土


“冬吃蘿蔔、夏吃薑”是對大眾來說的俗語,因為冬天冷,好多人喜歡吃大魚大肉打火鍋這些滋補的,

所以吃蘿蔔可以中和一下,還可以促消化,夏天人多貪涼,吃冷飲冰水之類,所以吃薑發汗祛溼效果好。其實這些東西四季都能吃的,還是要看個人,紅糖姜水性溫熱,冬天吃很好啊,但是體燥內熱的人還是儘量不要食用吧。


蘿蔔味甘性平微寒,生薑味辛性溫,冬季雖然天氣寒冷,但是人體腸胃內多有積熱,吃蘿蔔可以清除內熱。夏天氣溫高,可以吃的食物也比較多,人多貪涼,吃薑可以刺激腸胃蠕動,促進代謝,也可以溫暖腸胃,都有一定的道理。


很多人夏天覺得熱,會喝很多的冷飲,其實這是錯誤的,喜歡喝冷飲實際上是胃裡有胃寒,陽氣出來攻擊這個寒,所以就形成了一種燥熱,而這個時候越喝冷飲就會越渴。

反之,喝點溫水才最好的,生薑性味辛辣,入肺經、脾經、胃經,夏天吃生薑,可排汗降溫,有一定的防暑作用。

還可以祛除風寒,常吹空調易受風寒,喝一杯薑糖水,這樣有助於祛除體內寒氣,薑糖水可健脾胃,貪食生冷寒涼的食物會導致脾胃虛寒。

而食用

生薑有助於溫脾胃冬季和夏季恰恰相反,身體內熱,而蘿蔔性涼,能夠調整內熱,使身體達到陰陽平衡,而這也恰好符合古代中醫的陰陽平衡。


農人顧流芳


很多人嘴上總是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可是卻很少去實踐,而這句養生的話似乎成了大家的共識。“冬吃蘿蔔,夏吃薑”真的可以養生嗎?怎樣吃對我們的身體才有好處。



“冬吃蘿蔔,夏吃薑”真的可以養生嗎?為什麼要冬天吃蘿蔔,夏天吃薑?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蘿蔔與姜的營養成分。“十月蘿蔔賽人參”十月份吃蘿蔔營養價值高,對我們身體有好處,蘿蔔性寒,但是卻含有很高的維生素C和大量的植物蛋白和葉酸,有抗癌和美容的作用,同時又可以降低血脂、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等疾病,所以蘿蔔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很多好處的,而我們對蘿蔔的印象就是蘿蔔牛腩,蘿蔔牛雜,蘿蔔羊肉等做法,還有就是醃製的蘿蔔這些菜式都是很適合冬天的時候吃的。





而姜的作用則更多,姜的營養價值高所以經濟價值高,我們平常煮肉就會經常用到姜來調味,而市場上也有很多含有姜成分的保健品,因為姜含有姜油酮、姜酚、蛋白質、維生素等多種微量營養成分。因為姜微辣,所以有些人受不了姜的霸氣味道。


而為什麼夏天吃薑比較好呢?因為夏天很多人都容易疲憊沒有胃口吃飯,又容易失眠,而在夏天吃薑剛好發揮了姜的作用,因為姜可以緩解人類疲勞、促進人類食慾,起到提神排汗降溫的作用。吃薑也有講究,夜晚和秋天都不好吃薑,因為姜熱,夜晚吃薑會上火,而秋天比較乾燥,秋天吃薑就是火上加油。

但是不管吃什麼食物,我們都要注意量,量過必然會引起質變,不管吃什麼食物量足足以。

夏天怎麼製作生薑比較好吃?而我個人認為用生薑煮紅糖水和煮豬腳姜都很好吃,還可以醃製生薑,偶爾嘴饞吃上一口生薑,都感覺很不錯,還可以做備菜。

紅糖生薑,水加薑片煮一個小時左右然後根據個人喜歡的甜度加紅糖,紅糖溶化就可以喝了。而豬腳姜相信大家也吃過,家裡的媽媽也做過,回去找媽媽問媽媽怎樣製作這道豬腳姜就可以了。


三農天地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我們都知道姜是性熱的,具有暖胃、發汗、止嘔、解毒的功效。而蘿蔔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順氣利便的功效。

那為什麼冬天吃蘿蔔而不是吃薑呢?因為冬季天氣寒冷,為禦寒冷—我們會選擇緊閉門窗。取暖的手段,是暖氣和空調。而緊閉的門窗導致空氣比較燥熱,空氣更加渾濁。長期處於這樣的環境,更加容易患病。所以,要經常開窗通風,有助於身體健康。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的,冬天寒冷,我們的皮膚毛孔是收縮狀態,活動量少導致體內陽氣旺盛出汗散熱機會少。都說冬季要進補。很多人愛吃羊肉等熱性食物。長期吃會出現消化不良、積食等情況。這時吃些涼性的蘿蔔,就能幫助我們減少內熱、消食導滯的目的。

那夏季吃薑就很好理解了。炎熱的夏天人體為達到散熱的目的,皮膚毛孔全部打開大量的水分流失。吹空調、電扇、過量食用冷飲或生冷食物,會損傷我們的脾胃。出現食慾不振、肚子痛、拉肚子的情況。所以夏季適當吃些姜。能有效幫助身體溫養脾胃,對預防疾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曉寒悅劇


你好!我是楚香村,一個愛生活愛美食的寶媽!

我家的孩子都知道“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這句老話。而農村老話多是生活中總結經驗教訓得出來,有一定的道理。夏天天氣潮溼悶熱,陽氣在表,人們喜貪涼,吹空調,喝冷飲,導致疲乏無力、腹痛腹瀉,食慾不振等,而吃生薑喝薑湯可以起到散寒祛暑、開胃止瀉等作用。


那麼夏天時生薑要怎麼做才好吃呢?老薑我們在生活中都是作為調味品來使用,因為味道很辛辣、纖維很粗,不適合直接使用。而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子姜上市,子姜脆嫩,而且纖維很少,可以直接用來做菜食用。

糖醋子姜

食材:子姜、白糖、米醋、鹽

步驟一:將子姜清洗乾淨,晾乾水分,斜刀切成薄片,撒上適量的鹽醃製一會。擠幹生薑的水分加入適量的涼白開沖洗一遍,這一步不僅去掉子姜的辣味,也讓子姜更加脆口。

步驟二:擠幹水分,加入少許的白糖、鹽和米醋,抓拌均勻後裝入無水無油的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可以隨吃隨取。


子姜牛肉絲

食材:子姜、牛肉、青椒、紅椒、鹽、油、料酒、生抽、雞精、胡椒粉、澱粉、雞蛋

步驟一:把牛裡脊去掉筋膜洗淨後改刀切成絲,往牛肉絲中加入適量的料酒、生抽、胡椒粉,蛋清和生粉,攪拌均勻,最後加入少許的植物油封住牛肉的水分,醃製一會。

步驟二:將子姜清洗乾淨,改刀切成細絲。青紅椒洗淨切成絲。鍋中加入適量的油,油溫五層熱時倒入醃製好的牛肉絲,滑炒制牛肉絲變色後,盛出備用。

步驟三:鍋中留底油,放入薑絲和青紅椒絲翻炒至斷生,倒入滑過油的牛肉絲,翻炒均勻後加入適量的鹽、雞精,翻炒均勻即可。


對於“冬吃蘿蔔,夏吃薑”這句老話,我們要理性對待,而不是蘿蔔只留在冬天吃,生薑只在夏天吃。也不是吃的越多越好。

我是楚香村,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楚香村


我是吃貨小築,一枚專注於烘焙的美食博主,這是我在悟空問答的第965個原創回答,很高興與大家一起聊聊美食,共享美好生活!

農村老人說"冬吃蘿蔔,夏吃薑",確實有道理!

其實很多民間俗語都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農村老人說的“冬吃蘿蔔,夏吃薑”,其實吃什麼,是和季節和氣候特點密切相關的。如果能應時而食,發揮食材的最佳效果,既能享受美食,又能起到一定的養生保健效果,對我們的健康有利。

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這句民間俗語,它的由來也和蘿蔔和生薑的各自特性和功效有關。

蘿蔔性涼,味辛甘,能消積滯、化痰熱;蘿蔔還有行氣功能,能止咳化痰,清熱解毒。冬天天氣寒冷,為了保暖我們的皮膚毛孔多處於收縮狀態,活動量減少,出汗散熱機會很少,體內容易陽氣旺盛,如果平時愛吃羊肉、牛肉等熱性食物,就更容易造成內熱和消化不良的情況。適當使用蘿蔔,可以消積滯、化痰熱、清熱解毒,是非常適合冬季的一款食材。

夏季天氣熱出汗多,為了更多的散出熱量,毛孔是完全打開的,本身陽氣就不夠旺盛;加之經常在空調房待著,愛吃冷飲等情況,就容易出現感冒、腹瀉、消化不良等情況,嚴重的還會發生急性腸胃炎、發燒等情況。而生薑味辛,性微溫,能發汗解表,溫肺止咳,對於風寒咳嗽、胃寒嘔吐、腹瀉的預防和治療有幫助,還能溫養脾胃,增進食慾

所以說,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老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是最容易記住的!

夏天生薑該怎麼做比較好吃?

其實吃生薑最主要不是為了好吃,而是對身體有好處。

我個人對生薑是不排斥的,而且在某些時候會特別需要它!特別是有點小感冒或是女生特別的時候,來一杯紅糖薑茶或是薑汁撞奶,能起到預防感冒、暖心暖胃暖肚子的效果。做起來都不復雜,喝下去有點發汗,胃暖暖的,小肚子咕嚕嚕暖和了,就感覺整個人舒服起來了。

做菜做湯的時候放點生薑,有去腥、調味,與寒性食物搭配使用,還能發揮生薑驅寒的作用。

當然生薑吃的時候還是有一些講究的,生薑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的說法,那麼

生薑什麼情況下該去皮吃?什麼時候不要去皮呢?

這個要分情況而定。

【去皮的情況】

1、對於脾胃虛寒的夥伴,生薑最好去皮吃,風寒感冒時,去皮做紅糖生薑茶效果更佳。

2、使用螃蟹、苦瓜等寒涼食品,生薑要去皮來吃,可以中和食物中的寒性。

【不去皮的情況】

1、做菜的時候,姜作為調味料,不去皮可以防止上火。

2、水腫時,不去皮,姜皮有利水作用。

3、口臭便秘時,直接用生薑皮。

吃生薑的更多注意點:

另外民間有“過午不食姜”的說法,早晨是陽氣生髮的時候,溫補的生薑可以幫助陽氣生髮,到中午甚至晚上養氣開始收斂,不宜食用太多溫補食物,以免影響睡眠和新陳代謝。

最後分享一款好吃的生薑小甜品——薑汁撞奶

《嚮往的生活》這檔綜藝節目中,黃磊老師也做過這款甜品,本身辣辣的薑汁,與新鮮的牛奶,在一定溫度下融合在一起,自然凝結成奶凍,形成特別的口感,它對於預防感冒、溫補腸胃有效果,也是特別適合夏季的一款甜品。

食材:紅糖:20g,老薑:60g(取薑汁20g),鮮牛奶:180g。葡萄乾:一小把。

簡要做法:

1、老薑洗淨,擦成薑蓉,用紗布擠出薑汁,取20g備用。

2、鮮牛奶+紅糖放入奶鍋,小火煮至糖融化,冒小泡微沸狀態。

3、牛奶略放涼至60度,一口氣衝入放薑汁的碗中,等待自然凝固,放入葡萄乾裝飾即可。

Tips:乾貨看這裡!

1、成功的姜撞奶能自然凝固,表面放果乾不會掉下去,品嚐的時候有點“燉蛋”“布丁”的既視感,口感順滑,略帶一點薑汁的辣,更多的是自然的奶香,“了不得”的好吃!

2、薑汁以現擠老薑汁為佳,能保證薑汁的濃度,不建議買現成的。

3、牛奶以水牛奶更佳,乳脂含量高的更容易凝固。購買不到,也可以以鮮牛奶代替。

4、60度的牛奶衝入薑汁中,最後做出來的薑汁撞奶,口感順滑細膩;牛奶溫度過高,口感不夠順滑,溫度過低,則可能不能順利凝固。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農村老人說"冬吃蘿蔔,夏吃薑",那麼夏天時生薑要怎麼做才比較好吃呢?”這個問題的看法和見解,歡迎夥伴們一起參與討論喲!

最後分享的薑汁撞奶這款美食,口感順滑細膩,對於預防感冒、溫補腸胃,有一定的效果,歡迎夥伴們拔草製作!期待在評論區看到你的獨家美食心得和作品喲!

更多美味食譜和美食技巧都在我的頭條號分享,歡迎關注拔草,一起共享美食的樂趣!

喜歡我的美食分享,就點贊、轉發分享和關注來支持我吧!你的一讚一評都是對我的最大支持喲!期待下次相約!


吃貨小築Vivi


想要了解農村更多的風俗趣事,請關注農技廣播站!

咱們素來講究“食療”,認為在不同的時間吃不同的食物對身體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為此,農村還流傳著很多和食物相關的俗語,其中有句話叫做“冬吃蘿蔔,夏吃薑”。如今正好處於炎炎夏日,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夏天吃薑有什麼好處,生薑要怎麼做才好吃!

夏天吃生薑的好吃:

咱們自古以來就有種說法叫做“生薑治百病”,雖然有些誇張,但是吃薑的確有很多好吃。比如在夏天吃生薑,由於生薑的辛辣味道,可以刺激人體毛孔張開,排汗降溫,有防暑效果。同時體內的一些雜質也會隨著汗液被排出體外,有利於身體健康。

而且炎熱的夏季吃薑,有提神醒腦、緩解疲勞的作用,讓本來夏季昏昏欲睡、無精打采的人們振奮起來。另外,生薑的辛辣味還會刺激胃部的蠕動,提高人們在夏季不旺盛的食慾。

所以整體來說,在夏季吃生薑的確對人們有一定的好處。

那麼夏天時生薑要怎麼做才比較好吃呢?

其實生薑作為調味品,往往只是其他蔬菜的配菜,所以食用方法也大多是切絲、切塊,在炒菜的時候進行調味。也有一部分用來煮成姜水用來煮蛋,味道不錯。但是在我個人觀點中,用生薑的嫩芽或者嫩姜製成的鹹菜是非常好吃的,即便是空口吃也沒有太大的辛辣味,反而口感脆爽,讓人食慾大增。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農技廣播站


農村老人說“冬吃蘿蔔夏吃薑”,為什麼這樣說呢?原來聽中醫說吃生薑能養生,那麼吃生薑有哪些好處,到底有那些講究呢?

生薑性微辛辣,入肺、脾、胃經,溫中止嗝,化痰止咳

,有祛寒、補氣、平喘等作用。夏天吃生薑有四點好處:排汗降溫,防治腸胃炎,祛除風寒,健脾胃。

夏天雨水多,溼氣重,多吃生薑有好處,每天早上,你可以把生薑切成細絲,放上醋和生抽,再倒上香油,早飯時,夾上一筷子,即美味又健身。




奇林怪松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找醫生開藥方。”

姜: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腎經。 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等解毒作用。它適用於外感風寒、頭痛、痰飲、咳嗽、胃寒嘔吐;在遭受冰雪、水溼、寒冷侵襲後,急以溼薑湯飲用之,增加其血行,驅寒等作用。

蘿蔔:清熱生津,涼血止血!

夏季炎熱,人們往往貪涼飲冷。對冷飲涼食不忌口,空調間裡不願動,時間長了都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導致陽氣在外,胃中虛冷,表現為惡風怕冷、疲乏無力、腹疼腹瀉、食慾不振、口中黏膩等。這時喝一點生薑湯,就可起到散寒祛暑、開胃止瀉的作用。

冬季寒冷,人們習慣進補,活動量相對比較少,因而導致體內易生痰熱,陽氣在裡,胃中煩熱,吃蘿蔔可以有清熱化痰,消積除脹的作用。

冬吃蘿蔔夏吃薑,利用了這兩種食品的寒熱性,配合了季節的寒熱性,來進行陰陽調理,以真正做到,熱者寒之,寒者熱之。

還有:蘿蔔是秋冬收穫作物,冬季吃新鮮,時令,效果最佳!過了冬天,到了夏季基本水分流失,內芯已經空洞,吃之乏味,效果一般,不可作為最佳配菜原料!而姜則可吃生,也可吃幹,只是效果略有差異,但差距不是很大!希望大家能夠根據季節變換合理分配飲食習慣,做到身體年年棒,心情天天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