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年人的“養兒防老”觀念已經過時了嗎?

老左心理工作室


這句話是錯的?養兒防老永遠不會過時!抱團取暖是暫時的!兒女是自己養?孝順不孝順自己有一定的責任???從小到大是一種習慣? 好的?幫老人裝飯酌酒點菸!家務事全會!


阿麗5796


快過時了。養兒防老也只能用在3,40年代的老人身上,娃娃滿炕滾,家家5,6個。我媽媽92歲了,7個兒女,我一個人扛著,想辦法嗎。象我們5,60年代的這輩人,計劃生育,一個孩子(漢族),還好,我是回民。育兒女一雙,可他們距我們三,四千公里,又何談養兒防考呢。


用戶4418265289055劉


養兒防老的觀念是否過時?

我的看法是:不能籠統地說養兒防老觀念過時。應該說“小農經濟時代的養兒防老觀念”過時,因為我們已經進入工商業時代。必須探索全新的養老模式。

在小農經濟時代,家裡的主要資產除了房屋就是那幾畝田地,這也是維持全家生計的主要方式。那幾畝田地,不在屋前就在屋後,反正不會遠。因此,代代人都在祖傳的房屋裡生活,幾代同堂,家裡總會有中青年人,兒孫親自伺候養老,具備人力資源條件。更何況那時候政府也沒有文明到提倡老有所養的觀念。

現在進入工商業時代,大量的中青年人外出發展。由於工作場所可能隨時變化,因此不宜帶老人出來,再加上“非本地戶口”的影響,帶孩子出來,就學是困難重重。老家的田地房屋也不能變現。於是,就出現了無依靠的留守人員。

類似的問題,城市也有。即:兒女不在身邊。

兒孫想盡孝,也只能在經濟上承擔義務,親力親為養老幾乎是不可能的。政府應該看到這個普遍性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唯有政府徵收一筆稅收,集中統籌解決經濟負擔,再在社區組織區域養老。

這樣做不僅消除了養老的人力資源問題,還緩解了兩代人的矛盾,增加社會和諧,兒孫只需不定期看望即可。即:

1,不會出現因貧困放棄養老。老人也不會因兒女貧窮而貧窮。

2,不會出現因“不孝”放棄養老。

因此,工商業時代的養老模式應該與小農經濟時代有本質區別。


教育反思者



王警濱


首先要說的是,“養兒防老”是人們通過養育兒女解決在老年階段的經濟和生活有所依靠問題的一種傳統的養老觀念。 產生這種觀念的直接原因是老人贍養問題得不到社會的解決,而必須通過家庭自身來解決。其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低,經濟落後。如過去中國農村老年社會保障的範圍很小、水平低,老人在家庭中主要由兒女供養,因而養兒防老的觀念在農村很普遍。

也就是說,“養兒防老”的觀念是從農業社會中所產生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保障制度將得到不斷完善,這從歐美日這些發達國家就可得知,“養兒防老”的觀念已然過時,特別是已經進入老齡化的德國和日本。

順便介紹一下德日兩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吧:

德國、日本先後於1995年1月1日、2000年4月1日推行長期護理 保 險 (Long-term-careInsurance,簡稱為LTCI)法案,對被保險人因為年老、嚴重或慢性疾病、意外傷殘等導致身體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喪失,生活無法自理,需要入住護理機構或在家接受長期的康復和支持護理,對支付的各種費用給予補償的一種健康保險。這一制度的建立,主要是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老年人護理及其所產生的護理費用問題,對緩解一國人口老齡化壓力,改善老年生活,轉變增長方式,實現持續發展,具有關鍵而重要的現實意義。

德、日兩國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主要基於三點:一是人口老齡化發展迅速,需要護理的老年人大量增加,長期護理問題凸顯,這是最主要原因;二是隨著女性就業人數增加,空巢家庭增多,家庭養老功能不斷弱化;三是社會保障制度欠缺,特別是在養老保障方面,欠缺支持老年人健康、護理、心理慰藉等的制度保障。

德國是世界上社會保險發達的國家之一,也是長期護理保險的典型國家之一。1994年,德國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5%,需要護理的人數為165萬。同時期,德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只有勞動災害保險制度、戰爭犧牲者救濟制度和特需護理者醫療保險,大部分護理費用由個人負擔,在個人難以負擔時可申請接受社會救助。但由於高額的設施護理費用,80%入住者都最終不得不求助於社會救助,大量的社會救助支出成為財政的巨大負擔。基於此,1995年1月1日護理保險法正式實施生效,成為繼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事故保險、失業保險四大險種之後的“第五大支柱”險種。這是德國社會保障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對世界許多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日本借鑑德國經驗,以社會保險方式建立老人護理制度。1993年,日本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7.3%,需要護理的老年人為200萬人,預計到2025年將達530萬人。基於次,雖然當時日本有老年福利制度和老年醫療制度,仍於1997年12月通過了《護理保險法案》並於2000年4月正式實施,正式將長期護理保險納入社會保險體系。

相信中國也會跟上的,中國老年人的“養兒防老”觀念也會漸漸地過時的,點到為止吧。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陳思進


說這種話的人,有失偏頗!不管養兒防老是不是真的,大多數兒子們的真實想法是巴不得父母多活幾年,感受和諧社會的溫暖陽光!除了野地裡弄回來的白眼狼,眼睛就瞅著你家豬圈!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能生無所憾,駕鶴西去,壽終正寢,何必勞煩兒女們,一場人間旅行,從此緣盡!我不念誰,誰也不用不掛住我,豈不美哉?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身體嘎嘎的能活120歲,就怕幹了啥子背光的事,應了那句老話,最後20年用於板命!

這跟有沒有兒子女兒沒關係!


夜梟守月


觀點正確,孩子能把自己三座大山搬掉就行了,壓力山大,根本沒有能力和實力贍養四個以上老人,這一代人都是獨生子女,工作生活成家立業都三十歲了,己榨乾了家裡八輩經濟積累,加上每個月還房貸三十年,一個月七千元。

除去水電費孩子教育錢已是窮人生活水平了,還需要父母給幫帶孩子。

幹到三十六歲往上升空間很難,會被淘汰辭退,這次華為三十五歲以上辭退七千人,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房貸車貸。

大學助教是六年升副教,升上去終生教授,升不上去再就業的工作不如現在好了。

有許多人在這個時候就是個門檻,過去了入門,過不去就是坎。

每天工作都深夜,那有時間養老人,蘇大強大小兒子姑娘就是例子。

懂事老人還好些,不懂事老人讓年輕人束手無策。

我們這一批人進不起養老院,房養也沒房,將來咋養老自已養自已。

我要照顧三個八十幾老人公婆和我娘,兄弟也要出錢出力。

所以說我已精疲力盡了,連自己一天吃二頓都沒力氣做了。

勞累拼博到六十歲,錢沒有掙下,力出了個透支,到老退休金吃藥比吃飯貴。


太陽出來暖洋洋張愛琴


“養兒防老”這個觀念還沒有過時,其背後有著深刻的經濟原因,脫離經濟束縛空談觀念,觀念改變也是假的或者不能解決具體問題的,理由如下:

1,中國法律規定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烏。法律的作為,就說明老人的需要;老年人需要子女贍養。計劃生育政策,需要為老年人養老支付基本的費用以保障老年人老有所養;因為年輕時他們遵守了政府規定,如果因此受到損害政府補償是應該的。

2,中國普遍的社會養老統籌歷史很短,它的質量和能力無法確認。從社會上關於延遲退休的議論,就可能意味著入不敷出;要知道中國社保費率已經是世界上比較高的了。

3,公務員的養老保障水平是比較好的;事業單位在改革中,但會接近公務員水平;企業職工養老退休金通常金額不高;其他的諸如農民、居民更低。所以大部分人的養老金保障生活能力低下,需要子女扶持。

4,除了金錢需要,還有老年人生活照顧,養老機構遠遠不能滿足需要,需要子女照顧。另外,養老院的費用也會擋住不少老年人。


雲端美


養兒防老的觀念永遠不會過時,只不過少數人不孝順老人,大多數人還是孝順的。

那些懂得孝順的人,他們懂得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並不是象某些人說的叫“道德綁架”。

母親生了我們,我們世世代代都歌唱偉大的無私的母愛。孝順老人,受人尊重,虐待老人,要受法律制裁。

養兒防老,雖然隨著改革開放,兒女為了生活四處打工,做生意,不可能常留身邊。但是當父母老了,走不動了,兒女們還是會義不容辭地負擔起父母晚年的生活。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孩子們目濡目染,父母孝敬爺爺奶奶,將來自已的兒女也會孝順自已的。

誰沒有老邁的時候呢?當你老了,誰又不想能有親人,兒孫在身邊呢?


黃爺30


千真萬確,確實過時了,因為現在的人都是講現實,有奶便是娘。過去父望子成龍,現在是子望父成龍,可以帶來萬貫家財,輕輕鬆鬆而榮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