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最佳追肥時間是在什麼時候?追肥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圖說心靈


玉米什麼時候追肥最合適?

值得說明的是,玉米的產量與土壤、氣溫、光照、肥料有關,而在玉米的整個生長期中,尤以幼苗期及抽穗期對肥料的要求最高,所以,我們只需在這兩個時期給玉米施加追肥便能有效提高玉米的產量。


幼苗期施肥

玉米的幼苗期施肥,其主要目的是為玉米植株提供養分,以保證玉米植株快速生長。由於玉米多為直接播種的作物,在其幼苗期為激活土壤肥力,需給玉米進行鬆土、除草。又由於玉米幼苗期對氮肥的要求最高,所以,對於肥料的選擇,老趙建議使用腐熟的農家肥。


農家肥是農村最常見也是最常用到的肥料,使用農家肥的原因有四個:一是農家肥養分充足,其中以氮肥含量最高。二是農家肥需要掩埋才能更快的發揮肥效,而給玉米鬆土、除草的同時便能一起掩埋農家肥。三是農家肥肥效慢,不會出現燒苗現象。四是農家肥能使土壤保持疏鬆,更利於玉米的生長。

抽穗期施肥

玉米的抽穗期施肥,其主要目的是為玉米果實提供養分,以保證玉米棒子肥碩的同時還能保證玉米顆粒的飽滿。由於玉米根部不發達,而抽穗期的玉米植株又較高,容易被風吹倒或折斷,故此時我們需要用土掩埋玉米植株底部,讓玉米抓地性更強。又由於抽穗期的玉米對氮肥、磷肥的要求最高,所以,對於肥料的選擇,老趙建議使用油枯。

油枯是由含油成分高的種子經壓榨去油後的殘渣。使用油枯的原因有四個:一是油枯養分充足,所含礦物質元素較多,不僅含有較高的氮、磷元素,而且還含有玉米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二是相較於化肥而言,油枯價格較低。三是油枯同樣需要掩埋才能更快的發揮肥效,我們可在掩埋玉米植株底部的同時一起施肥。四是油枯屬於天然的有機肥,能被土壤完全吸收,不會破壞土壤結構,不會造成環境汙染。



老趙向來提倡綠色農業,對於給玉米施肥,老趙都是建議使用無汙染、無添加的有機肥。老農能夠利用身邊的天然肥料進行施肥,為的不就是讓我們吃的更加放心嗎?你說是吧?

彝州老趙


玉米增產追肥措施

玉米是需肥較多的作物,對施肥有良好的反應,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試驗證明,在施肥量相當的前提下,1千克氮肥可增產水稻4.6千克,而玉米可達6.7千克,磷肥也有相同趨勢,1千克五氧化二磷增產水稻2.4千克,小麥4.1千克,玉米5.6千克。施肥是玉米的重要增產措施。穗肥主要用氮肥,一般佔總追肥量的70%左右。


玉米穗期追肥
可分拔節肥和穗肥兩次。拔節後營養生長旺盛,雄穗分化正在進行,雌穗分化將要開始,追施拔節肥能促進中部葉片增大,增加光合作用面積,延長下部葉片光合作用時間。拔節肥根據土壤、底肥、苗情等情況來決定。在土壤薄、底肥少、植株瘦弱情況下,應多施、早施拔節肥。拔節肥應以速效性氮肥為主,佔穗期追肥量的60%左右,在缺磷、鉀的土地上,也可配合一些磷、鉀肥。而在土壤肥沃、植株健壯的條件下,拔節肥應占穗期追肥的40%。
穗肥應在大喇叭口期施用,此時,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均十分旺盛,環境條件對果穗大小、穗粒數的多少具有重大影響,施肥結合澆水可滿足穗分化對肥水的要求,促使穗大粒多,還能促使葉片長大,提高光合生產率,合成更多的

有機養分。在底肥充足,土壤肥沃,前期苗情較好,拔節肥施用不多時,應重施穗肥,佔穗期追肥總量的60%。
氮素化肥極易分解成氨氣而揮發損失掉,正確的施用方法是將氮肥施於土內,最好直接施入溼土層中,使之與空氣隔開,肥料上覆蓋的土層也可將分解的氨氣吸附,從而使肥效大大提高,對於揮發性較強的氨水和碳銨更應施入土內,將肥料施入土內比表層撒施,肥料利用率可提高20%~30%,施肥深度一般在4~10釐米為宜。


三省坡天堂


玉米是我國重要的主糧之一,種植面積較大,管理也是比較有經驗的,施肥也相對簡單。在沒有重大的災害時,其它管理也是相對較少。我們稱為“懶漢作物”。

玉米追肥大體時間是從拔節後到大喇叭口期。玉米葉片大約6-11片葉之間。北方春玉米大約從6月中下旬到7月上中旬追肥結束。

1、追肥時間

我們知道,從玉米3葉以後,從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直到玉米抽雄開始。這個過程大約25天左右。3片葉以後,玉米利用種內營養,同時利用逐步利用土壤內養分營養,主生根,同時開始莖葉生長。需要的養分越來越大。

但是3-5片葉,正好是玉米苗後除草劑的噴施時間,在噴施除草劑後3天左右,我們不建議追肥,在晚噴除草劑後,更不建議立即追肥。同時玉米控旺也逐步開始了。

所以,如果玉米葉片5葉以後了,可以根據玉米長勢和其它作業項目,稍微錯開一些時間。越靠近大喇叭口期越好。也就是9-11片葉左右。

2、玉米追什麼肥,怎麼追

玉米追肥比較簡單,現在一般都是一次性追肥,按道理應該從拔節到大喇叭口期至少追兩次肥,以不斷地供給營養,以利長莖葉。

玉米追肥一般為氮肥,也就是尿素。也有的底肥施入不足時,或者夏玉米不施底肥的,必須施入一定量的以氮為主的複合肥料。

玉米追施尿素,應該是在玉米根部10公分左右挖穴施肥,深約15公分,在土壤根系以下一點部位,然後覆土。最好在雨後施肥,杜絕在雨前施肥,以防尿素被雨衝至表土層以下。追施尿素大約15-20公斤即可,太多了容易使玉米徒長。

也有大戶地多,或者處於偏僻山區,交通不便處,在玉米行間開溝施肥覆土。這種方法也是可行的,但比起穴施來肥料吸收利用率相對較低一些。比起山區旱田靠天吃飯,不施肥又強了好多。

3、注意事項

玉米追肥間隔期長,時間選擇跨度比較大,主要是根據苗情,不能使作物葉片發現缺肥症狀了再施,這樣往往會影響玉米健康生長。

特別要注意雨水,看天氣預報,在將要有雨來臨時,就應該準備雨後施肥了,這樣溶化快,作物吸收來快,水肥結合利於作物生長。同時,水田還可以節約澆水費用,旱田可以趁雨水東風追肥。

追施肥後,注意鬆土透氣,對於土壤中元素吸收有積極作用,還可保墒利用。

關於玉米追肥,就是個時間與施量和施肥方法的問題,雖然較簡單,但也應重視,合理施肥對於玉米生長結實,最後的產量還是有聯繫的。農資人實錄祝您玉米豐收!


農資人實錄


玉米什麼時候追肥好?


根據我本人多年種植玉米的經驗,和玉米生長的需肥情況,玉米在大喇叭口期,拔節抽穗前追肥比較好。

玉米大喇叭口期,正是玉米生長大量需求養份的時候,選擇在這個時候追肥,完全能夠滿足玉米的生植生長和營養生長,從玉米孕穗直至玉米完全成熟。玉米是喜氮肥的植物,所以選擇高氮化肥作為追肥比較好,在玉米生長的大喇叭口期每畝地追施尿素三十到四十公斤,能夠保證玉米的生長需要。

前些年種玉米大多選擇兩次追肥,第一次在玉米的提苗期,所以叫提苗肥。每畝地二十公斤左右碳酸氫銨做為追肥,以滿足玉米苗期的需要,使玉米苗整齊健壯,為玉米豐收打下了基礎。第二次就是在玉米拔節抽穗前的大喇叭口期,我就不細說了。

最近幾年人們的種植玉米習慣有所改變,大多選擇在玉米播種時一次性使入玉米肥料。每畝地用四十至五十公斤玉米專用肥,農民圖了省事,也少了大熱天在玉米地追肥澆水的煩惱。玉米生長的也不錯。



鄉野老農


玉米在播種前,底肥的使用方式有兩種。即:普通氮磷鉀複合肥和玉米專用控釋肥。使用普通複合肥做基肥,必須在玉米生長中期追施一氮肥。在什麼時間追肥,並沒有固定在某個日期。而是根據自己家的玉米長勢情況決定的。玉米追肥最佳時間是在大喇叭期。因為玉米在此階段,是處在營養生長和繁殖生長時期,是決定玉米穗大小最關鍵時刻。對化肥需求量很大。特別是對氮的的需求量最多。所以大多數人都以追施尿素為主。

玉米從拔節至剛出雄花時大約需要15—20天左右。如果玉米長勢較弱,在大喇叭初期每畝追施尿素60斤左右。長勢較旺的,可以在快出雄花前每畝追施尿素30—40斤左右。

底肥使用玉米控釋肥的,一般情況下不必追肥。如果土地保肥水力差的,發現玉米有脫肥現象,也可以在此期間適當的追點氮肥。

玉米在追肥時應該注意什麼呢?在追肥前,首先觀察玉米地保肥水能力如何。水土流失較大的以及沙質土和玉米顏色發黃的應該多追,地力好的和葉片深綠色的可以少施。黑綠色免施防止傻長。

在追肥期間,遇到了一連幾天大雨,特別是地裡有積水情況下,不要立即追肥。那些長勢較弱的玉米,原本根系就不夠發達,通常,這類玉米追肥又多,防止尿素融化較快,出現燒根現象。等地不粘腳時再施。

有些沙質土,經常乾旱,土裡也沒有水份,又沒有澆水設施,靠天吃飯的。在這種情況下,也不要施肥。現在都是灑施方式,沒有覆土,防止久不下雨,尿素不化,被空氣蒸發。


山野50


收穫小麥種植玉米依然是我們這裡的老百姓的首選,隨著這幾年玉米價格的回升所以大家對於怎麼樣才能提高玉米的產量還是比較關注的,特別是對於玉米生長髮育週期內的施肥問題比較關注,比如說什麼時候追肥?追施什麼往的肥料才能夠有效的提高玉米的產量?我在農村老家就是靠承包土地搞種植來創業的,我就分享我是怎麼樣對玉米施肥的:


第一年種植玉米的時候直接選擇在玉米長到腰深的時候追施一遍尿素。可惜在玉米收穫的時候產量不是太高,只有800多斤每畝地。我鄰居家的玉米產量竟然達到了1200多斤!所以我就及時的請教了他,由於頭一次種植了這麼多的土地,比較忙關於種植和管理上的事一般都是按照俺們這裡的俗語進行的“莊稼活不用學人家咋著咱咋著”!

在第二年種植玉米的時候通過學習農業種植技術,就按照科學的追肥方式來管理自己種植的玉米,第一次追肥要選擇三元複合肥最好是玉米專用複合肥,每畝地80--100斤!可以根據自己家的玉米苗期的長勢適當的增減肥料的使用量!並且還要噴施葉面肥來補充中微量元素!比如說鋅,鈣,硼等等!第二次追肥的時候可以選擇在玉米出穗的時候,這個時候天氣比較熱交易在早上的時候用耬耩施尿素每畝地30斤左右即可。


我覺得這在玉米這兩個階段追肥比較合理,並且對於玉米的增產效果比較顯著!那一年我的玉米產量也合到了將近1200斤每畝地。


豫東小農


種玉米一畝地用多少化肥,用什麼肥料好?玉米施肥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如何施肥?玉米追肥用什麼肥好,每次施肥量是多少?

玉米需肥規律

據資料顯示,每生產100千克玉米籽粒,約吸收氮2.5~4.0千克、磷1.1~1.4千克、鉀2.1~5.5千克。可見,玉米需氮、鉀高於磷。

玉米不同生育期對養分的吸收各異。玉米苗期由於植株小,生長慢,對養分吸收數量小;玉米拔節孕穗到抽穗開花期,玉米生長速度迅速加快,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齊頭並進,吸肥量明顯增多;玉米在開花授粉以後,吸收數量則下降。

春玉米與夏玉米相比,夏玉米對氮、磷的吸收更集中,吸收峰值也早。一般春玉米苗期吸氮僅佔總量的2.14%,中期(拔節至抽穗開花)佔51.16%,後期(抽穗後)佔46.7%。而夏玉米苗期吸氮佔9.7%,中期佔78.4%,後期佔11.9%。

春玉米吸收磷素,苗期佔總吸收量的1.1%,中期佔63.9%,後期佔35.0%;夏玉米苗期吸收磷量佔10.5%,中期佔80.0%,後期佔9.5%。

玉米對鉀的吸收,春、夏玉米均在拔節後迅速增加,而且在開花期達到峰值,吸收速率大,容易導致鉀不足,而出現缺鉀症狀。

玉米施肥原則

根據玉米各生育期的吸肥規律,和一些高產地區的經驗總結,玉米的施肥原則是:施足基肥,輕施苗肥,巧施拔節肥,重施攻苞肥,酌施粒肥。各時期的施肥比例大致為:基肥可佔總量的35%左右,苗肥佔10%,拔節肥佔15%,攻苞肥可佔40%以上。一般磷肥作底肥一次施用。鉀肥作底肥和拔節肥或攻苞肥兩次施用,肥料用量和前後比例應根據當地土壤條件等實際情況,靈活掌握。

玉米施肥方法與施肥量

1、玉米的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每畝用量為1~1.7噸,並配施氮2~3千克、磷5千克、鉀3千克。播種前將有機肥和化肥混合,集中條施或穴施。在播種時施用的有機肥要腐熟,化肥作種肥時,應避免接觸種子;

2、玉米的苗肥:給玉米施苗肥要做到早施(建議在3~4葉時)、偏施(小苗、弱苗多施)、輕施(以防過多肥害)。春玉米可結合中耕每畝施腐熟糞500千克和尿素3千克。夏玉米生長快、成熟期短,苗肥應在3~4葉施,並適當增加用肥量。

3、玉米的拔節肥:給玉米施用拔節肥不僅要繼續滿足根、莖、葉大量生長的需要,而且還要保證生殖器官發育的養分供應,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發展。因此,玉米的拔節肥要巧施,一般春玉米拔節肥大約在植株7~9葉展開時施用為宜,每畝用水糞肥1噸,再加尿素3~4千克。在砂質土壤中,鉀、鎂等養分容易流失,應增加鉀肥和鎂肥的施用,以利於根系健壯,杆壯穗多,穗大粒多,並可防止空杆和倒伏。

4、玉米的攻苞肥:當玉米出現大喇叭口時,正是玉米雌雄花器官發育旺盛期,是決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和花粉生活力強弱的關鍵時期,也是玉米吸水吸肥的高峰期。如果缺肥,常常會導致禿頂,秕粒增多,產量嚴重下降,因此玉米的攻苞肥要重施。一般每畝約用糞肥1.5噸,配施尿素8~10千克,穴施後蓋土。或用45%復混肥料35~40千克。玉米攻苞肥的施用時間在玉米抽雄前10~15天(出現大喇叭口時或手能摸到天花時),弱苗可適當提早,旺苗可稍遲。

5、玉米的粒肥:玉米的粒肥應根據玉米長勢而定,攻苞肥不足,果穗節以下黃葉多,出現脫肥時應施粒肥;反之,長勢旺的可不施。粒肥一般在玉米果穗吐絲時施用,每畝用尿素2~3千克,對水澆施;也可用1%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噴施,均有良好效果。

耕種幫種植網建議對於一些缺鋅、缺硼的土壤,可在拔節、孕穗期噴施0.3%的硫酸鋅溶液或0.2%硼砂溶液,均有顯著的增產效果


瑤鄉老唐


說到玉米追肥,很多農民朋友會感覺到很簡單,不就是把肥料撒到地裡就可以了,這沒什麼難的,話是這樣說,但道理就不對了,在玉米種植過程中,有些朋友會發現,為什麼用的肥料一樣,但鄰居家的長勢卻比自家的好呢?小幫手先問下大家,以下3種錯誤追肥,你有沒有過經歷:

1、追肥時間比較晚,一直等到玉米抽穗的時候,才去追肥。

2、不論什麼肥料,一次性全部施入進去,有些則是在播種時,底肥一次施入過多,後期不在追肥。

3、天氣不下雨就不追肥,也不看地裡玉米的長勢,要是一直不下雨就不追了。

以上3種錯誤的追肥情況,相信很多人都不會發生,但既然提到了,說明還是有小部分朋友會這樣幹,不僅浪費了錢,還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其實,玉米追肥也是一個技術活,並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追,也不是隨便選擇個肥料都往死裡撒,下面小幫手就具體給大家說說玉米追肥的那些事,分5點來說:

1、追肥時期的問題:玉米在一生的生育期中,最佳的追肥時間是在大喇叭口期,因為這時候需要的營養是比較大的,也是生長過程中一個關鍵的時期,這麼判斷大喇叭口期呢?一般是玉米11-12片葉展開的時候,這時候葉片展開,看著像一個大喇叭口,因此被稱為大喇叭口期。

2、選擇什麼肥的問題:玉米追肥的話,大部分朋友都會選擇尿素,這是正確的,不過建議可以在配點磷肥和減肥一塊,玉米雖然說是喜氮作物,但是磷肥、鉀肥也不可忽略,後期還會需要一些葉面噴施的,來補充其它的微量元素,玉米追肥的話,可選用高氮低磷中鉀或者高氮低磷低鉀的都可以。

3、需要追幾次的問題:一般情況下,玉米追肥一次就夠了,就是在大喇叭口期時,如果因為其它因素,追肥一次後,該田塊玉米還是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可追肥二次或多次,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4、追肥方法的問題:最正確的辦法就是刨坑深施,然後覆土,讓肥料的利用率提高(適用於地塊少的),另外在壟溝裡追肥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如果地多的朋友,可以選擇這個,不建議的就是大家經常用的撒施,雖然說,施肥快,但是浪費也嚴重,吸收率大大降低。

5、追肥量的問題,上面小幫手說了,玉米是喜氮作物,就以尿素為例,來說說用量的事,尿素用量其實不是固定的,根據土壤的肥沃程度來決定,一般情況下,每畝就是追20公斤左右,如果地塊肥力較好,可適當減少到15公斤左右,如果肥力較差一些,可適當增加到25公斤左右。

另外,再提醒一下,遇到土地乾旱時,追肥後要澆水,或者遇雨後,及時追肥,關於玉米追肥的內容,小幫手就先說這麼多,雖然看著都是很普通的點,但是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往往很多人就會犯這樣的錯誤,希望本篇文章能給大家提個醒,如果你還有更好的點,歡迎在下面評論中留言,大家一起學習探討。

【我是農民的小幫手,瞭解更多玉米種植相關知識,可關注第一時間查看哦~】


農民的小幫手


玉米施肥的最佳時間:

攻稈肥。一般在6-8葉,苗高30釐米的追肥。攻稈肥可促進玉米葉片增大,擴大光合作用面積,延長下部葉片的功能期,為促進根、壯稈、增穗奠定良好的基礎。

攻穗肥。玉米喇叭期,即抽雄前期10-15天,12-13片葉時追肥。這一階段是玉米生長最旺盛的時期。對肥料和水的需求是決定果穗大小和穗粒數量的關鍵時期。此時,大量施穗肥、肥水齊攻,不僅能滿足穗分化的肥水需要,還能提高上、中葉片的光合生產率,使輸入的果穗養分多、籽多飽滿,對增產有顯著效果。

攻粒肥。是指雌穗花絲開始抽出,並且在授粉之前和之後進行一次追肥。主要是防止後期脫肥,延長上部葉片的功能期,促進灌漿,增加粒重,增加產量。

玉米追肥應根據土壤肥力、品種需肥特性和品種生長週期等因素,以滿足玉米生長髮育的需要。有的可以在大喇叭一次做攻穗肥追施,也可以在拔節臺和大喇叭口期兩次追肥。但前一次要少追,後一次多追些,是否追攻粒肥要根據土壤肥力狀況而定。後期,對易易脫肥的土壤可少追一點攻粒肥,以免因過度追肥過多引起貪青晚熟以致減產。


歡迎到下方留言討論。覺得文章可以的希望轉發,收藏,讓更多的人受益,感謝你的閱讀,您的鼓勵和支持是我們寫作的最大動力,不妨關注,謝謝!


IT清風哥


所謂追肥是指玉米出苗以後施用的肥料。主要補充底肥和種肥的不足,及時充分地供給玉米生長髮育過程中所需要的養分,以促進玉米生長,提高產量。因此玉米追肥的最佳時期理論上應該是根據肥料在土壤中持效期長短,並保證在供給養分不足之前進行追施。

由於玉米對氮肥需求量特別大,且氮肥在土壤中持效期比較短,因此玉米追肥主要以速效性氮肥為主,常用硝酸銨、碳銨或尿素作追肥。但在土壤缺磷少鉀田塊上,採用早期追施磷鉀肥,對玉米生長髮育和提高產量均有明顯效果。常用追施的磷鉀化肥品種主要有二胺、過磷酸鈣、氯化鉀和硫酸鉀等

玉米什麼時候追肥除要考慮玉米不同生育期的需肥規律外,還要結合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供應情況而定。對於農民而言玉米需肥的關鍵生育期田間可能是把握不準的,但是頭遍追肥一吃高,二遍追肥正齊腰,三遍追肥出毛毛卻是很多種植老把式的玉米追肥經驗,並能夠很好的達到玉米攻稈攻穗和攻粒增加產量的目的。

不過當前生產中,一般底肥或種肥充足,長勢較好田塊不在追施苗肥,但是對於基肥或種肥不足,長勢不好的一般在玉米4-5葉期,結合田間定苗、除草後進行追施頭遍肥料,一般頭遍肥要早施、輕施和偏施,對於套種玉米,宜在前作物收穫後立即追肥,或前作物收穫前進行行間追施較好。頭遍肥用量不宜大,一般畝用碳銨20-30斤即可。對於玉米二遍肥,即玉米拔節肥,通常在玉米6-8葉期畝用尿素20-30斤加氯化鉀15-20斤,或選用高氮複合肥15-20斤距離植株10釐米左右深施10釐米進行蓋土,或直接用追肥器在兩株間追施。對於第三遍肥料,通常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期,即一般抽雄前15-20天畝用尿素40-50斤尿素追肥器深施,有促大穗、減少凸尖防早衰,提高粒重作用。不過對於玉米受精灌漿後發現有脫肥早熟的,還要及時用0.3%磷酸二氫鉀+2%尿素溶液噴施1-2次,七天一次,能起到促生長、促早熟提高產量目的

因此,玉米什麼時間施肥好,宜根據玉米生育期、長勢及土壤肥力和施肥情況綜合考慮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