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市面上不論是遊戲本還是輕薄本很少有16G內存的版本?

錦某人OL


哈哈,又到了大麥聊聊筆記本行業的時候了,

關於為何目前筆記本大部分都用8G內存而不是16G內存其核心原因在於16G內存的電腦他不掙錢!至於為何不掙錢輕薄本的原因會比較複雜,遊戲本相對簡單,咱們就一個一個來說說。

輕薄本

輕薄本不同於遊戲本,他的內存都是用內存顆粒直接焊接在主板上的,所以一般用戶想要更換特別麻煩,因此基本上輕薄本用到壞也很少人會去主動加內存。

這時就有不少人會抱怨,為何輕薄本同一型號不直接出一款8G內存的一款16內存的,這樣用戶的選擇會更靈活原呀。

如果同一款輕薄本存在8G和16G兩個版本,廠商為了成本考慮肯定只會出一款主板給這兩個版本通用,只不過8G內存版會空出一個內存焊接位置。

但這就出現一個問題了,咱們且不說輕薄本的主板空間寸土寸金你空出一個位置是極大的浪費,另一方面8G版本還需要為16G版本承擔一部分主板設計的成本,這就會平白無故提高了8G版本的成本。

目前來說現在8G內存依舊是主流配置,輕薄本對於16G內存的需求並不是很大,廠商們還是經過了詳細的市場調研才會決定不推出16G的版本的。等到以後8G落伍了16G價格下降了自然16G版本會越來越多的。

遊戲本

遊戲本就簡單的多了,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的遊戲本他加內存實在太簡單了,而一般而言16G內存的遊戲本要比8G的多貴400到500,一般瞭解的玩家都更願意自己去購買內存條。

對於廠商而言用8G內存減小500元的競爭壓力也是他們樂意見到的。因此遊戲本幾乎也是清一色的8G內存。

所以呀,總的來說用8G內存就是為了壓低價格提升競爭力,再加上目前16G還沒有完全普及,所以也就簡單現在這個局面咯。


麥大麥


因為8g勉強夠用,雖然手機僅僅幾年就發展到如今10gb或者12GB的內存,但是筆記本這方面相對保守一點。

遊戲本具有很強的擴展性,換個固態加條內存條還是很輕鬆的。可能很難相信,四年前入門遊戲本的標配是還是4GB,加內存條就意味著加錢。那時候的內存條可比現在便宜不少,但是廠商還是沒有將內存提到8g。因為即使8g的內存條廠商拿到手的價格可能只有一百來塊,但是也意味著成本。

但是隨著遊戲本越來越受關注,廠商也就不留餘力地打性價比。因為入門遊戲本受眾以學生居多,哪個學生不想以很低的價格買到高性能的遊戲本。於是廠商就在能突出性價比的地方不留餘力,把內存條增加到8GB,標配128g固態+1t機械。但是系統盤能128GB就不給你256GB,內存條能8GB就不給你16GB,那些都是成本啊。

而且廠商也想拉大入門遊戲本和中高端遊戲本的差距,基本上即使是一臺高端的遊戲本16GB的內存已經能滿足絕大部分的遊戲了,如果入門就給你16GB,那高端遊戲本不得32GB,這些也都是成本。其實現在筆記本內存發展的主要原因還包括這三年來內存條價格大漲,廠商為了控制成本不上16GB也在情理之中。

入門顯卡的發展也和遊戲本標配的內存有關,10系顯卡發佈以前因為功耗的問題遊戲本採用的顯卡降頻比較嚴重,性能不足很多遊戲運行起來很吃力,只能運行一些較小的遊戲,也就意味著對內存的需求不大。目前來看對於入門顯卡能運行的遊戲而言,8GB其實已經勉強夠用了。不過隨著20系顯卡的發佈,內存條價格大跌,未來2年內有希望在入門遊戲本上看到16GB的內存。前提是內存條不漲價

至於輕薄本,即使是如今,很多高端輕薄本的標配還是4GB。對於輕薄本來說,8GB和16GB的區別在於多開幾個網頁以及文檔,對於一般以碼字為生的人而言差別不大。但是有些輕薄本有雷電3接口,有些人會通過雷電3接口外接顯卡做做渲染玩玩遊戲,高內存還是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