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何有想立李恪為太子的想法?

哲清語蘭


簡單說,這是李世民的制衡術,為了大唐的江山,為了李治的皇位,李世民傾其一生都在佈局。

第一,李治是被權臣抬上太子之位的。

李治能被立為儲君,元老大臣的意見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李泰之所以出局,正是因為褚遂良的一句“安有陛下百年之後,魏王執權為天下之主,而能殺其愛子,傳國於晉王者乎”,暴露了李泰惡毒的心機。不久之後,李治被立為了太子。

褚遂良為什麼要反對?除了李泰的心術不正,更多的是政治利益的衝突。

  • 李泰身邊聚集的都是以劉洎、薛萬徹等“二等"團體為代表的人物,還有房遺愛、柴令武等功臣之子為代表的青年團體,他們都和長孫無忌、褚遂良等老臣派勢不兩立。所以,元老派勢必要努力扭轉局勢,引導李世民立下李治。

第二,太子之爭暴露權臣問題,李世民啟用李恪,制衡權臣。

但是另一個問題又來了,李治性格軟弱,怎麼能讓他坐穩皇位,不被權臣左右?帶著這樣的問題,李世民啟用了李恪。

在李世民心裡,壓根就沒有考慮過李恪。如果李世民真心想立李恪,李泰被廢后,就應該提出來,何必要在立下李治後再改立呢?李恪身上流著前朝的血脈,這樣的身份註定走不遠,索性,李世民便利用他的身份,這更是制衡權臣的最好利器。

李世民是怎麼利用李恪的呢?據記載:

上疑太子仁弱,密謂長孫無忌曰:“公勸我立雉奴,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無忌固爭,以為不可。上曰:“公以恪非己之甥邪?”無忌曰:“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儲副至重,豈可數易!原陛下熟思之。”上乃止。

高手對決,都是話裡有話。這段話表面看,是李世民擔心李治太弱,社稷不保,想立個強勢點的,而長孫無忌死活不同意。但是仔細想來,軟弱的李治為何會守不住社稷?無外乎擔心權臣篡權,這就是在警告長孫無忌,不要欺負李治,要不然我還要啟用李恪。

隨後李世民又問,不立李恪,是因為他不是你外甥嗎?長孫無忌回答的也很巧妙,全然不提親戚關係,而是誇李治是守成之君,這也是他在回答李世民,他並沒有想利用外戚的身份,輔佐李治是他應該做的。一場內心戲就這麼落下帷幕,雙方都表達了自己實際的想法,也得到了對方的回答。

第三,李世民告誡李恪的畫外音,證明他不過是一顆棋子。

李世民找長孫無忌談過話後,又找了李恪,對他說:

“父子雖至親,及其有罪,則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漢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陰圖不軌,霍光折簡誅之。為人臣子,不要不戒!”

李世民的大意是,你我雖然是父子,但是你要是犯罪,天理不容。他還把李恪比作燕王劉旦,一旦有不法行為,權臣霍光就會出來收拾他。

那麼李世民是把誰比作霍光呢,當然是長孫無忌。這就是李世民告誡李恪,不要有越軌行為,不然長孫無忌也不會饒了他。

這就是李世民的一箭雙鵰之計,長孫無忌和李恪,都是為李治平衡朝廷勢力的兩顆棋子。


歷史秘姬


李世民想立李恪,只是因為這個兒子最出色、最像個皇帝樣子。

舉個例子,毛主席就對李恪有很高的評價: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聽長孫無忌之言,可謂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有些長孫皇后的后妃粉,難以面對李世民居然有意把那幾個嫡子全國端的念頭,非要踩李恪“打獵踐踏老百姓的莊稼”,但是我們看看嫡子們都做了什麼——

根據史書記載,李承乾整天胡作非為,他的老師苦心勸諫,李承乾居然惱羞成怒派人刺殺老師。

再說說李泰,為了太子的位置居然對李世民揚言要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

相比之下,嫡子們的錯誤都是違揹人倫、違背常理的,踐踏莊稼這麼點錯誤能相提並論嗎?

由此可見,李恪文武雙全,而且總體上沒有像李承乾、李泰那些荒唐而違揹人性的錯誤,李世民考慮立他為太子,那是再正常不過了。

當然,近些年來出現了一些給給李治翻案的聲音。

這種翻案沒什麼意義可言。首先,李治長期體弱多病,朝政都是由武則天把持。

李治那些“開疆拓土”的功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吃了李世民的老本,不能一味歸功在他的頭上。

如此“精明”的李治,居然讓唐朝的基業被武則天所攛掇,李唐宗室幾近殞滅,這是愧對祖宗的罪過。

總而言之,如果李恪成為太子,這些破事都可以避免。


HuiNanHistory


簡單來說,為了給李泰擋箭。

李世民一共有14個兒子,他最喜愛的有三個——李承乾、李泰和李治,都是長孫皇后生的。而李恪呢,儘管在電視劇中他也被塑造成了李世民的愛子之一,但歷史上李恪的待遇在兄弟中間屬於墊底。

李恪生於武德二年(619年),最遲到貞觀七年(633年),他就去了封地,李世民給出的理由是父子之情,豈不欲常相見耶?但家國事殊,須出作藩屏。”也就是爸爸很愛你,可國事更重要。

問題在於,僅比李恪小一歲的李泰,卻一直待在都城,李世民還想讓他“入居武德殿”,被魏徵力諫勸止。更小的李治,在長孫皇后去世後,一直由李世民親自撫養,別說從未就藩,連皇宮都不曾久離。這兩位都是太子李承乾的同母弟,對太子之位的威脅更大,更應該就藩才是,可李世民卻是說一套做一套。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在李世民心目中,李恪的地位是遠遠不如李承乾三兄弟的,既然如此,在太子之位空缺時,李世民為什麼要把李恪拋出來呢?

李世民改立太子是出於無奈,因為皇子之間的爭鬥超出了他的限度,李承乾竟敢謀反!

貞觀十七年(643年),李承乾謀反失敗後,跟李世民有一段對話。

《舊唐書·太宗諸子》載:承乾曰:"臣貴為太子,更何所求?但為泰所圖,特與朝臣謀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為不軌之事。今若以泰為太子,所謂落其度內。"太宗因謂侍臣曰:"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泰,便是儲君之位可經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

李承乾謀反事洩,李世民對他再怎麼好,也不可能保留他的太子之位,而李承乾跟李泰兄弟倆的紛爭李世民看的是清清楚楚,他自己就是皇家爭鬥中奪得的帝位,自然清楚一旦讓李泰上位,別說李承乾沒有好下場,就是李治因為嫡子身份,也難以保存。

該如何同時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兒子呢?李世民想出來讓寬厚的李治繼位,再把李泰派往外地。至於其他兒子,其實都不在李世民擔心的範圍之內,尤其是李恪頂著個庶長子的名頭,反被李世民拎過來擋箭。

別小看了庶長子的名頭,比如李淵庶長子荊王李元景,武德元年(618年)才出生,對唐朝可謂全無功勞,可李世民登基之初就給了他實封2500戶,要知道當時一般親王實封才600戶到800戶而已。

後面李治登基之初,對李元景與李恪也是一人司徒,一人司空,以示對宗室的安撫,因為這兩人,在宗室諸王是排前兩號的。

出於這個考慮,李世民專門把李恪拿出來敲打一番。

《資治通鑑·唐紀十三》載:(貞觀十七年十一月)敕選良家女以實東宮;癸巳(十七),太子遣左庶子于志寧辭之。上疑太子仁弱,密謂長孫無忌曰:“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無忌固爭,以為不可。上乃止。十二月,壬子(初六),上謂吳王恪曰:“父子雖至親,及其有罪,則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漢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陰圖不軌,霍光折簡誅之。為人臣子,不要不戒!”

以上就是李世民欲立李恪的全過程,把太子的死忠叫來問一句太子換人好不好,比起四月份立李治時在一干重臣面前秀自殺,可謂天上地下,而且以庶代嫡,明顯是比以幼代長更困難的事,找一個不可能支持的人有用嗎?

十一月十七說完想法,十幾天天后,十二月初六,李世民把李恪叫來,說你不要學燕王旦吶,不然會被霍光誅殺的哦。

誰是“霍光”呢?

《舊唐書·禇遂良傳》載:二十三年,太宗寢疾,召遂良及長孫無忌入臥內,謂之曰:“卿等忠烈,簡在朕心。昔漢武寄霍光,劉備託葛亮,朕之後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須盡誠輔佐,永保宗社。”

很顯然,李世民是想讓自己安排的“霍光”把目光從李泰等人身上轉移對準李恪身上,進一步保證自己寶貝兒子的安全,至於李恪會有什麼結局,他不考慮。

這樣看來,李恪最終被長孫無忌等人冤殺,豈不是遵循了李世民的遺志!


平沙趣說歷史


歷史證明,從競爭中走出來的王朝,通常都更寬容和更有胸襟。

大唐王朝本是鮮卑血統,北周八柱國,隋朝的外戚姻親,隋煬帝楊廣與唐太祖李淵是表兄弟,所以,李淵在太原起兵,才能獲得關隴貴族的支持,最終奪取帝位。

李淵諸子各有所能,長子李建成善於政務,行為也頗得民心,加之其嫡長子的身份成為太子。李世民東征西討,不僅百戰百勝,具有人格魅力超群,招攬眾多良將。即便是被忽略的李元吉也有著自己的實力集團。

正是在諸子的競爭中,唐高祖李淵甚至設想過李世民為太子,甚至裂地封王的打算,為玄武門之變埋下了伏筆,最終李世民誅殺李建成與李元吉,李淵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禪位。

當李世民繼位後雖然天下逐漸走向穩定,但為穩固政權的穩定,李世民諸子逐漸參與到政務的決策與地方的治理當中,而嫡長子長孫皇后所生的李承乾成為太子。

唐太宗數度出征高麗,參與平定各地的動亂,朝政在李承乾的帶領下卻並未見起色,反而受制於關隴勳貴與長孫無忌,令李世民十分忌憚會出現外戚專權。

隨著李世民心意的變動,更英武的魏王李泰模仿玄武門之變,卻被李世民所同時治罪,只至於長孫皇后所嫡出僅有看似懦弱的李治,所以才有了立李恪為太子的爭議。

唐朝的開放與包容,及所應對的複雜局勢,在唐太宗李世民心中是不具備嫡庶之分的,諸子皆其所出並無嫡庶,但考慮到背後的勢力,李世民還是放棄具有賢明的李恪。

李治背後是長孫無忌和唐朝的開國功勳集團,這雖然威脅到唐朝的皇權,卻也證實了其強大,而李恪的母親楊妃雖然出身高貴,是隋煬帝楊廣的孫女,但隨著隋王朝的土崩瓦解,其勢單力孤根本難以與關隴集團所抗衡。

李世民權衡再三,不願因此爆發唐王朝的內亂,何況李治柔弱的外表下隱藏著雄心,唐王朝疆域的鼎盛征服高句麗與青海諸羌都是在唐高宗時期完成,並且削弱了關隴集團對李唐皇室的威脅。

唐太宗李世民考慮立李恪應該是有可能的,但現實卻不允許做這樣的決定,因此李世民於公於私都會選擇李治作為繼承人。


多臻貴


大唐王朝對下一位繼承者也要分嫡子為主,嫡庶子為副這種選擇模式展開。太子李承乾被廢,把李泰、李治都留在京城,把李恪發到外地封藩。後來李世民想要以讚賞式的“英果類我”提出立李恪為太子之時,受到長孫無忌等人的反對,就此作罷。確立李治為太子後,李恪還受到李世民的戒鑑敲打日後不以亂來爭權。

李恪所處的環境局勢不利勢單力薄

李世民總共有14個兒子,他最喜愛寄希望的兒子有三個:李了三水乾,李泰和李治為嫡子,為長孫皇后所生,李恪為庶子,成了這幾個兄弟最墊底的。在幾兄弟分別被貶庶治罪後,李世民雖然心中不區分嫡庶同視為諸子,考慮到每個兒子個性和背後的勢力情形,只好放棄李恪。

李治有長孫無忌和開國功勳集團支撐著,其勢力更強大,李恪母親雖為隋煬帝李廣的孫女,但隨著王朝的土崩瓦解勢力單薄,難以抗衡關隴集團,剩下的李治為唯一選擇繼承者。

李世民立太子處各方勢力所牽絆

就李治被立為太子之後,李世民也猶豫想改立李恪為太子,主要是讚賞李恪說:“英果類我”的話,遭到長孫無忌的反對,就放棄了這個想法。想要讓李泰住在武德殿,這時遭到魏徵等人的反對,李世民也未再堅持,考慮到李泰為人過於陰險,也有深厚的感情,還是被貶逐。李治智商有限,性格懦弱,但是待人誠實仁厚,既希望與他。

以霍光誅王敲打李恪

李世民最後選擇立李治為太子,就要為他掃清障礙,這時李承乾和李泰被貶,又要把李恪逐外封地,他心裡還有些不放心,就藉以霍光保漢昭帝誅王以戒鑑李恪。

“十二月,壬子(初六),上謂吳王恪曰:父子雖至親,及其有罪,則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漢以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陰圖不軌,霍光折簡誅之,為人臣子不要不戒。”——《資治通鑑》

結語

李世民立太子經歷幾次風波後,權衡再三,不願看到像當年他弒兄逼宮坐帝位時的效仿,引起朝廷的血腥。為了李治帝業穩定掃清了一系列障礙,最終還是讓李治繼承。登基後李治從外表看去很懦弱,內在卻隱藏著雄心,後來征討高句麗和青海姜氏族都已完成,並且削弱了關隴集團對皇室的威脅。

李世民當時想要改立李恪為太子,從李恪本身所具備的性格能力來看的繼承皇位是最佳人選,但是他所擁有的支持勢力卻比較單薄,考慮到將來能否把帝位坐穩,可能會引起幾兄弟的紛爭混亂,李世民各方權衡,還是最終把李治確定為繼承者。


斌哥居丹霞


這就是一時衝動。

李世民想立李治的時候,找了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和褚遂良這四個沒理由反對立李治的大臣,說自己的兒子和弟弟們做出這種事,我活著沒意思,拿佩刀刺自己,大臣們趕緊勸阻、奪刀,問陛下您想做什麼呢,李世民說,我想立晉王。就這樣越過了李泰,立了李治。

想立李恪的時候,跟最不可能同意的長孫無忌露了個口風,完了。事後也就是寫信叫李恪守法,臨終要李治保全李泰和長孫無忌,根本沒要李治保全李恪。雖然死後管不了那麼多,雖然即使他囑咐了,李治也可以像對長孫無忌一樣當時裝死不應事後該幹嘛幹嘛,就像後來李恪被告發謀反時他一邊說“現在告發吳王不嫌晚了嗎”一邊假惺惺求個情算數,但李世民連生前能為李恪做的事都沒做。

所以這個欲立李恪的事,水分太大。更可怕的是,李世民警告李恪別學燕王旦被霍光殺了,又要長孫無忌做李治的霍光,所以後來嘛……

那麼為什麼是李恪而不是別人呢?因為當時李世民的衝動是李治太年輕,是不是該立個年長的儲君呢?然而年長的皇子裡,實在沒人可選了。嫡子們除了李治以外,都已經獲罪出局;庶子要麼像李寬一樣早夭,要麼像李祐一樣作死,要麼像李愔、李惲一樣德行太差,要麼像李貞、李慎一樣和李治年齡差不多。相比之下,李恪雖然表現平平也犯一些小錯誤,卻是唯一的人選了。

無論李恪之前為何不被立儲還是此刻被提名立儲,都跟隋朝血統毫無關係,禮法就是偏向嫡子,李世民這個當爹的也就是愛嫡子。前朝或別朝血脈從來沒影響石世、宇文覺、楊昭們成為儲君乃至登基為帝。後來李治殺長孫無忌也輕鬆得很,李世民立儲何以需要看長孫無忌臉色?

再掉一些書袋,說一些小細節:

1.李恪表現平平,還有打獵踩莊稼、賭博及因此受罰的劣跡,在史書也沒有具體的正面政績,卻除了“英果類我”以外,還有“有文武才”之類的好評,這是為什麼呢?友情提示,李恪的好幾個後人擔任過唐朝的宗正卿,就是管理皇族資料的職務。中晚唐戰亂,資料散失很多,偏李恪家相對齊全。

2.李恪的長子李千里的墓誌用第一人稱表述大概是這樣的:我太爺爺是高祖皇帝,叔叔是天皇大帝,我是吳王房的。他爺爺李世民那麼金光閃閃,為什麼他墓誌上偏偏一字不提,自行體會吧。


代牧益州閻文平


李世民為何有想立李恪為太子的想法?

  李世民有過立李恪的想法嗎?有的。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提議過立李恪為儲君的事,但隨即被長孫無忌等人反對,此事作罷。李世民當時為什麼會想到立李恪呢?是因為李恪太優秀,還是李恪太受寵?其實都不是。李世民就是那麼一想,根本不是真心的地想把這個庶子扶上位。

  那為什麼提李恪?因為沒啥合適的。當時的李承乾就不用說了,李寬也掛了,李泰犯事被貶,李佑謀反被誅,李愔“禽獸不如”(聖上金口批的),李惲太貪財被彈劾,李貞李慎比李治還小,還有幾個更小的,而李恪,卻比李治大九歲,也沒犯過太多的事,多合適的孩子啊。

  可是,就是這麼合適的條件,大臣們一反對,李世民也就下了臺階,不提這事了,過了兩天,李治的長子出生,李世民高興地在宴會上舞了起來,並封李忠為親王,要知道李忠還是個皇孫,再受寵按制也是封郡王呢,李恪高不高興,不在他考慮之內。

  要是真的有心,至於這樣打人臉嗎?看看當年的劉邦,想立愛子劉如意,沒少和大臣們爭辯,提了好多次,實在沒成回去還傷心得要死,後來為了保住愛子,讓周昌去相國,還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回來不要回來,聽說樊噲要舉屠刀殺戚姬母子,讓陳平去殺了這個老夥計——對比下看看,李恪沒當成太子,也沒保鏢,還被老父親一頓告誡,好好好遵紀守法,不要想些有得沒得,萬一不聽話,燕王劉旦就是你的下場,我也救不了你的!

  就這麼滴,李恪的太子夢,做了那麼一小會兒就滅了,他還是老老實實地去了地方上。

  相較而言,長孫皇后的孩子們,實在是太受寵了。李承乾就不用多說了,李世民的寶貝蛋,天生的接班人,可惜後期自己不爭氣,把太子位給弄沒了。李泰一出生就封王(李淵封的),九歲時即貞觀二年改封越王,受封揚州大都督與越州大都督,督十六州軍事,後加六州,共二十二州,還不用去地方,李恪同年受封,封地八州。貞觀五年,李泰還兼領左武侯大將軍一職,貞觀六年,李泰受封鄜州大都督及夏、勝、北撫、北寧、北開五都督,餘官如故,仍舊並不之官。貞觀八年,以上都不變,加雍州牧一職。雍州是大唐王都所轄地,貞觀十年,李泰封魏王,再遙領相州都督,如此,李世民還想讓他搬進武德殿,武德殿什麼地方?咱們什麼都不用多說了。

  哪怕就是他後來謀事,李世民也沒捨得弄死這兒子。李治呢,除了年齡上稍有不足,不是長君之外,其他方面沒有任何毛病。出身高貴是長孫皇后的兒子,是他李世民一直以來寵著長大的,是他每天帶在身邊好好學習的有長者風範的好兒子,所以李世民才會驕傲地說“皇太子自幼在朕膝前,常常看到朕虛心納諫,所以潛移默化之下,便有了今日之諫。……”

  如此,前有李承乾,後有李泰,再後來又有李治,這一個個地,哪一個不比李恪要受寵?

  相比較兄弟們的得寵,李恪的人生其實充滿了悲傷,他犯點小錯就被罷官斥責,改封吳王后又被各種教訓,外出打獵踩了老百姓的莊稼,被人彈劾,和奶孃的兒子賭博,幾次犯下錯來,連都督的頭銜都沒了,甚至還被削去食邑三百戶(親王實封八百戶)。

  李恪,從來就不是李世民考慮的重點,他遠沒有影視劇裡的風光,短暫被提議,也不過是父親心血來潮,如此而已……

  珠玉在前,巴拉幾句,期待朋友們的關注。


葉之秋


因為李治是皇后的兒子,李恪是其他妃子的兒子,封建王朝都是按照身份來確定皇位繼承人的,所以沒有選擇李世民更為出眾的另外一個兒子李恪作為君王。這是封建王朝幾千年來的制度,不是看他繼承人的能力,而是看繼承人的身份。這也是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大臣都受到儒家思想的薰陶,所以大家都認可嫡長子制。

李世民原來的繼承人是李承乾,但是後來被廢掉了。太子的位置就出現了空缺,李世民也是想把李恪扶植上位,但是他在試探性的詢問大臣的意見之後,竟然發現大家都不同意李世民的做法,李世民雖然是唐朝的君主,有選擇繼承人的權利,但是這個繼承人如果得不到大臣們的支持,恐怕也很難控制朝中的局面。

李治是長孫皇后的兒子,按照身份尊卑來說,李治的身份要比李恪高。很多大臣也是支持李治,所以朝中眾位臣子都舉薦李治,而且當時長孫無忌在朝中也是掌握著很大權力,而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親舅舅,長孫無忌也是從中做了很多的努力,最後李世民不得不立李治為太子。

後來李世民看李治真的是培養不起來,又想立李恪為太子。長孫無忌又怎麼會讓外人得到這個至尊之位,他知道只要李恪存在一天,李治的位子就會受到威脅,後來長孫無忌抓到了李恪的把柄,按照唐朝的律法將李恪處死。


鄉村老四記錄美好時光


這個題幹應該分解為兩問題來回答,一、李世民為何想改立太子?二、李世民為何將李恪作為備選?

李世民為何產生二次易儲的念頭

李世民之所以產生二次易儲的念頭,其實是為第一次易儲的倉促打補丁。李承乾被廢后,李世民曾經想立最鍾愛的李泰為太子,後來才發現,李泰竟然揹著他做了那麼多兄弟相煎的事。愛子心切的李世民不得不將李泰,從候選人名單中刪除。

一般情況下,立儲君考慮的因素只有一個:誰對國家的未來更有利。不過,對李世民來說,他不得不考慮另外一個問題:立誰將來對其他的兒子們不會形成傷害。李治之所以上位,原因就是:

“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

也就是說,李治上臺其實是第二個因素起了決定性作用,而第一個條件被忽視了。當李治被正式立為太子後,心情逐漸平復的李世民才發現,李治過於柔弱。這個弱點讓李世民擔心,李治將來又沒有能力成為合格的君王,能不能鎮得住各大政治勢力。

李世民指望長孫無忌能為李治保駕護航,可是長孫無忌跟皇權也不是鐵板一塊,他本就是關隴集團的利益代表人,與皇權存在衝突。從北周取代北魏、隋朝取代北周、大唐取代隋朝,背後都是關隴集團的黑手操控結果。

江山永固大於父子之情,冷靜下來的李世民,不由將儲君的能力放在第一位,這就是他產生二次易儲念頭的原因。

李恪為何成為李世民的備選方案

李世民為何選擇李恪作為候選人?他自己的解釋是李恪“英果類我”。意思說,李恪英武果毅,很有自己的風範。

不過,從史書記載來看,李恪的形象其實很乾癟,除了簡單的履歷,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在封地縱情遊獵,踩踏莊稼,被免去安州都督,並減封三百戶。李恪吃一塹長一智,後來他在紀萬權的管束下,再也沒有犯過錯。

這些事蹟只能說明李恪還算是一個好孩子,懂得吸取教訓,但是跟“英果”沒有半點關係,李世民的話,多少有點給兒子貼金的意思。

其實李世民選擇李恪,更多的恐怕是矬子當中拔將軍。

李世民的幾個兒子,嫡長子李承乾被廢,次子李寬早夭,四子李泰被囚禁,五子李祐剛剛陰謀犯罪被殺,六子李愔德行不彰被李世民罵作禽獸不如,七子李惲貪財罰罪被彈劾。其他的兒子們都未成年。

這一年李恪二十四歲,雖然有過“前科”,但相對於其他兒子們,無疑是最合適的。

另外李恪並非嫡子,與長孫無忌並不親近,由他來完成對關隴集團的打擊,比李治更無所顧忌,更符合李唐的利益訴求。

二次易儲帶來的是是非非

不過,李世民的這個打算並未付諸實行,原因就是遭到了長孫無忌的激烈反對。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親舅舅,李恪做太子,顯然不符合長孫無忌的利益訴求。李世民遭到反對的時候,就赤裸裸地責問長孫無忌:“公豈以非己甥邪?”

其實李世民也知道可能是這個結果,所以,他並未將易儲之心公之於眾,而是私下與長孫無忌商量,無法是在試探他的態度。在長孫無忌的反對下,李世民不再堅持自己的想法,他也深知關隴集團的厲害,他不想自己駕崩後,皇權立刻與關隴集團發生激烈的衝突,所以李世民只能妥協。

不過李世民這個不成熟的想法,給李恪埋下了禍根,從此他成了長孫無忌的眼中釘:“無忌常惡之。”

永徽四年的房遺愛謀反案,受到長孫無忌的指使,房遺愛誣陷李恪謀反,李恪被長孫無忌陷害致死,臨死前,李恪大罵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良善,宗社有靈,當族滅不久!”

果然,多年後,坐穩了江山的李治,聯合武則天,也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長孫無忌,全族被流放邊地。

所以,李世民想改立李恪為太子,就是因為立李治為太子時的感情用事,考慮到政治需求,李世民企圖通過二次易儲,希望更“英果”一些的李恪作為接班人,來對抗關隴集團。

只是李世民沒料到,小九李治並不是想象中那麼不堪,李世民還“悄悄”給李治留下了一個厲害的角色做幫手——武則天,武則天聯手李治,完成了李世民都沒有完成的心願——消滅關隴集團!


尋根拜祖


李世民得一句生子如羊,不如生子如狼或許能夠給我們答案。

李承乾的造反,李泰的狠辣給了李世民敲了一個警鐘。而立李治為太子也充滿著李世民得無奈,當時的李世民最鐘意的無疑是李恪,因為李恪像李世民,也就是對於國家更有利。

但是顯然當時朝堂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大臣,對這個都是不同意的。長孫無忌有自己的考慮,畢竟皇帝還是要親外甥,而大臣們也有自己的考慮,一方面是對於長孫無忌的討好,另一方面也是李恪是隋煬帝外孫這個身份造成的。

放棄李恪個人認為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李世民得皇位就是流血而來。他對於這個充滿忌諱,不希望自己兒子也是這樣。

在整個朝堂對於李恪都不支持的情況下,以及李治性格軟弱可以使得繼位之後幾個兒子有個好結果,這些都導致李世民選擇了李治。

但是這些原因是李世民選擇李治的原因,而對於李恪。在李世民去掉了太子李承乾,和最寵愛的兒子李泰之後,作為三皇子的李恪無論是能力還是性格都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不僅是因為李恪和李世民得最像,還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就是皇家快沒有拿的出來的人了。至於說的警告長孫無忌,這個其實是沒必要的,太子的立廢,有時候不是皇帝一個人的決定。

是整個大臣和勳貴群體的決定,就像漢高祖劉邦想要換太子,作為開國皇帝,當大臣都反對的時候,也是無法實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