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何有想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

哲清语兰


简单说,这是李世民的制衡术,为了大唐的江山,为了李治的皇位,李世民倾其一生都在布局。

第一,李治是被权臣抬上太子之位的。

李治能被立为储君,元老大臣的意见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李泰之所以出局,正是因为褚遂良的一句“安有陛下百年之后,魏王执权为天下之主,而能杀其爱子,传国于晋王者乎”,暴露了李泰恶毒的心机。不久之后,李治被立为了太子。

褚遂良为什么要反对?除了李泰的心术不正,更多的是政治利益的冲突。

  • 李泰身边聚集的都是以刘洎、薛万彻等“二等"团体为代表的人物,还有房遗爱、柴令武等功臣之子为代表的青年团体,他们都和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派势不两立。所以,元老派势必要努力扭转局势,引导李世民立下李治。

第二,太子之争暴露权臣问题,李世民启用李恪,制衡权臣。

但是另一个问题又来了,李治性格软弱,怎么能让他坐稳皇位,不被权臣左右?带着这样的问题,李世民启用了李恪。

在李世民心里,压根就没有考虑过李恪。如果李世民真心想立李恪,李泰被废后,就应该提出来,何必要在立下李治后再改立呢?李恪身上流着前朝的血脉,这样的身份注定走不远,索性,李世民便利用他的身份,这更是制衡权臣的最好利器。

李世民是怎么利用李恪的呢?据记载:

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曰:“公劝我立雉奴,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无忌固争,以为不可。上曰:“公以恪非己之甥邪?”无忌曰:“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储副至重,岂可数易!原陛下熟思之。”上乃止。

高手对决,都是话里有话。这段话表面看,是李世民担心李治太弱,社稷不保,想立个强势点的,而长孙无忌死活不同意。但是仔细想来,软弱的李治为何会守不住社稷?无外乎担心权臣篡权,这就是在警告长孙无忌,不要欺负李治,要不然我还要启用李恪。

随后李世民又问,不立李恪,是因为他不是你外甥吗?长孙无忌回答的也很巧妙,全然不提亲戚关系,而是夸李治是守成之君,这也是他在回答李世民,他并没有想利用外戚的身份,辅佐李治是他应该做的。一场内心戏就这么落下帷幕,双方都表达了自己实际的想法,也得到了对方的回答。

第三,李世民告诫李恪的画外音,证明他不过是一颗棋子。

李世民找长孙无忌谈过话后,又找了李恪,对他说:

“父子虽至亲,及其有罪,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汉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图不轨,霍光折简诛之。为人臣子,不要不戒!”

李世民的大意是,你我虽然是父子,但是你要是犯罪,天理不容。他还把李恪比作燕王刘旦,一旦有不法行为,权臣霍光就会出来收拾他。

那么李世民是把谁比作霍光呢,当然是长孙无忌。这就是李世民告诫李恪,不要有越轨行为,不然长孙无忌也不会饶了他。

这就是李世民的一箭双雕之计,长孙无忌和李恪,都是为李治平衡朝廷势力的两颗棋子。


历史秘姬


李世民想立李恪,只是因为这个儿子最出色、最像个皇帝样子。

举个例子,毛主席就对李恪有很高的评价: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有些长孙皇后的后妃粉,难以面对李世民居然有意把那几个嫡子全国端的念头,非要踩李恪“打猎践踏老百姓的庄稼”,但是我们看看嫡子们都做了什么——

根据史书记载,李承乾整天胡作非为,他的老师苦心劝谏,李承乾居然恼羞成怒派人刺杀老师。

再说说李泰,为了太子的位置居然对李世民扬言要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相比之下,嫡子们的错误都是违背人伦、违背常理的,践踏庄稼这么点错误能相提并论吗?

由此可见,李恪文武双全,而且总体上没有像李承乾、李泰那些荒唐而违背人性的错误,李世民考虑立他为太子,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给给李治翻案的声音。

这种翻案没什么意义可言。首先,李治长期体弱多病,朝政都是由武则天把持。

李治那些“开疆拓土”的功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吃了李世民的老本,不能一味归功在他的头上。

如此“精明”的李治,居然让唐朝的基业被武则天所撺掇,李唐宗室几近殒灭,这是愧对祖宗的罪过。

总而言之,如果李恪成为太子,这些破事都可以避免。


HuiNanHistory


简单来说,为了给李泰挡箭。

李世民一共有14个儿子,他最喜爱的有三个——李承乾、李泰和李治,都是长孙皇后生的。而李恪呢,尽管在电视剧中他也被塑造成了李世民的爱子之一,但历史上李恪的待遇在兄弟中间属于垫底。

李恪生于武德二年(619年),最迟到贞观七年(633年),他就去了封地,李世民给出的理由是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也就是爸爸很爱你,可国事更重要。

问题在于,仅比李恪小一岁的李泰,却一直待在都城,李世民还想让他“入居武德殿”,被魏征力谏劝止。更小的李治,在长孙皇后去世后,一直由李世民亲自抚养,别说从未就藩,连皇宫都不曾久离。这两位都是太子李承乾的同母弟,对太子之位的威胁更大,更应该就藩才是,可李世民却是说一套做一套。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在李世民心目中,李恪的地位是远远不如李承乾三兄弟的,既然如此,在太子之位空缺时,李世民为什么要把李恪抛出来呢?

李世民改立太子是出于无奈,因为皇子之间的争斗超出了他的限度,李承乾竟敢谋反!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谋反失败后,跟李世民有一段对话。

《旧唐书·太宗诸子》载:承乾曰:"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但为泰所图,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之事。今若以泰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太宗因谓侍臣曰:"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泰,便是储君之位可经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李承乾谋反事泄,李世民对他再怎么好,也不可能保留他的太子之位,而李承乾跟李泰兄弟俩的纷争李世民看的是清清楚楚,他自己就是皇家争斗中夺得的帝位,自然清楚一旦让李泰上位,别说李承乾没有好下场,就是李治因为嫡子身份,也难以保存。

该如何同时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儿子呢?李世民想出来让宽厚的李治继位,再把李泰派往外地。至于其他儿子,其实都不在李世民担心的范围之内,尤其是李恪顶着个庶长子的名头,反被李世民拎过来挡箭。

别小看了庶长子的名头,比如李渊庶长子荊王李元景,武德元年(618年)才出生,对唐朝可谓全无功劳,可李世民登基之初就给了他实封2500户,要知道当时一般亲王实封才600户到800户而已。

后面李治登基之初,对李元景与李恪也是一人司徒,一人司空,以示对宗室的安抚,因为这两人,在宗室诸王是排前两号的。

出于这个考虑,李世民专门把李恪拿出来敲打一番。

《资治通鉴·唐纪十三》载:(贞观十七年十一月)敕选良家女以实东宫;癸巳(十七),太子遣左庶子于志宁辞之。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曰:“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无忌固争,以为不可。上乃止。十二月,壬子(初六),上谓吴王恪曰:“父子虽至亲,及其有罪,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汉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图不轨,霍光折简诛之。为人臣子,不要不戒!”

以上就是李世民欲立李恪的全过程,把太子的死忠叫来问一句太子换人好不好,比起四月份立李治时在一干重臣面前秀自杀,可谓天上地下,而且以庶代嫡,明显是比以幼代长更困难的事,找一个不可能支持的人有用吗?

十一月十七说完想法,十几天天后,十二月初六,李世民把李恪叫来,说你不要学燕王旦呐,不然会被霍光诛杀的哦。

谁是“霍光”呢?

《旧唐书·禇遂良传》载:二十三年,太宗寝疾,召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卧内,谓之曰:“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葛亮,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

很显然,李世民是想让自己安排的“霍光”把目光从李泰等人身上转移对准李恪身上,进一步保证自己宝贝儿子的安全,至于李恪会有什么结局,他不考虑。

这样看来,李恪最终被长孙无忌等人冤杀,岂不是遵循了李世民的遗志!


平沙趣说历史


历史证明,从竞争中走出来的王朝,通常都更宽容和更有胸襟。

大唐王朝本是鲜卑血统,北周八柱国,隋朝的外戚姻亲,隋炀帝杨广与唐太祖李渊是表兄弟,所以,李渊在太原起兵,才能获得关陇贵族的支持,最终夺取帝位。

李渊诸子各有所能,长子李建成善于政务,行为也颇得民心,加之其嫡长子的身份成为太子。李世民东征西讨,不仅百战百胜,具有人格魅力超群,招揽众多良将。即便是被忽略的李元吉也有着自己的实力集团。

正是在诸子的竞争中,唐高祖李渊甚至设想过李世民为太子,甚至裂地封王的打算,为玄武门之变埋下了伏笔,最终李世民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李渊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禅位。

当李世民继位后虽然天下逐渐走向稳定,但为稳固政权的稳定,李世民诸子逐渐参与到政务的决策与地方的治理当中,而嫡长子长孙皇后所生的李承乾成为太子。

唐太宗数度出征高丽,参与平定各地的动乱,朝政在李承乾的带领下却并未见起色,反而受制于关陇勋贵与长孙无忌,令李世民十分忌惮会出现外戚专权。

随着李世民心意的变动,更英武的魏王李泰模仿玄武门之变,却被李世民所同时治罪,只至于长孙皇后所嫡出仅有看似懦弱的李治,所以才有了立李恪为太子的争议。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及所应对的复杂局势,在唐太宗李世民心中是不具备嫡庶之分的,诸子皆其所出并无嫡庶,但考虑到背后的势力,李世民还是放弃具有贤明的李恪。

李治背后是长孙无忌和唐朝的开国功勋集团,这虽然威胁到唐朝的皇权,却也证实了其强大,而李恪的母亲杨妃虽然出身高贵,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女,但随着隋王朝的土崩瓦解,其势单力孤根本难以与关陇集团所抗衡。

李世民权衡再三,不愿因此爆发唐王朝的内乱,何况李治柔弱的外表下隐藏着雄心,唐王朝疆域的鼎盛征服高句丽与青海诸羌都是在唐高宗时期完成,并且削弱了关陇集团对李唐皇室的威胁。

唐太宗李世民考虑立李恪应该是有可能的,但现实却不允许做这样的决定,因此李世民于公于私都会选择李治作为继承人。


多臻贵


大唐王朝对下一位继承者也要分嫡子为主,嫡庶子为副这种选择模式展开。太子李承乾被废,把李泰、李治都留在京城,把李恪发到外地封藩。后来李世民想要以赞赏式的“英果类我”提出立李恪为太子之时,受到长孙无忌等人的反对,就此作罢。确立李治为太子后,李恪还受到李世民的戒鉴敲打日后不以乱来争权。

李恪所处的环境局势不利势单力薄

李世民总共有14个儿子,他最喜爱寄希望的儿子有三个:李了三水乾,李泰和李治为嫡子,为长孙皇后所生,李恪为庶子,成了这几个兄弟最垫底的。在几兄弟分别被贬庶治罪后,李世民虽然心中不区分嫡庶同视为诸子,考虑到每个儿子个性和背后的势力情形,只好放弃李恪。

李治有长孙无忌和开国功勋集团支撑着,其势力更强大,李恪母亲虽为隋炀帝李广的孙女,但随着王朝的土崩瓦解势力单薄,难以抗衡关陇集团,剩下的李治为唯一选择继承者。

李世民立太子处各方势力所牵绊

就李治被立为太子之后,李世民也犹豫想改立李恪为太子,主要是赞赏李恪说:“英果类我”的话,遭到长孙无忌的反对,就放弃了这个想法。想要让李泰住在武德殿,这时遭到魏征等人的反对,李世民也未再坚持,考虑到李泰为人过于阴险,也有深厚的感情,还是被贬逐。李治智商有限,性格懦弱,但是待人诚实仁厚,既希望与他。

以霍光诛王敲打李恪

李世民最后选择立李治为太子,就要为他扫清障碍,这时李承乾和李泰被贬,又要把李恪逐外封地,他心里还有些不放心,就借以霍光保汉昭帝诛王以戒鉴李恪。

“十二月,壬子(初六),上谓吴王恪曰:父子虽至亲,及其有罪,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汉以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图不轨,霍光折简诛之,为人臣子不要不戒。”——《资治通鉴》

结语

李世民立太子经历几次风波后,权衡再三,不愿看到像当年他弑兄逼宫坐帝位时的效仿,引起朝廷的血腥。为了李治帝业稳定扫清了一系列障碍,最终还是让李治继承。登基后李治从外表看去很懦弱,内在却隐藏着雄心,后来征讨高句丽和青海姜氏族都已完成,并且削弱了关陇集团对皇室的威胁。

李世民当时想要改立李恪为太子,从李恪本身所具备的性格能力来看的继承皇位是最佳人选,但是他所拥有的支持势力却比较单薄,考虑到将来能否把帝位坐稳,可能会引起几兄弟的纷争混乱,李世民各方权衡,还是最终把李治确定为继承者。


斌哥居丹霞


这就是一时冲动。

李世民想立李治的时候,找了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和褚遂良这四个没理由反对立李治的大臣,说自己的儿子和弟弟们做出这种事,我活着没意思,拿佩刀刺自己,大臣们赶紧劝阻、夺刀,问陛下您想做什么呢,李世民说,我想立晋王。就这样越过了李泰,立了李治。

想立李恪的时候,跟最不可能同意的长孙无忌露了个口风,完了。事后也就是写信叫李恪守法,临终要李治保全李泰和长孙无忌,根本没要李治保全李恪。虽然死后管不了那么多,虽然即使他嘱咐了,李治也可以像对长孙无忌一样当时装死不应事后该干嘛干嘛,就像后来李恪被告发谋反时他一边说“现在告发吴王不嫌晚了吗”一边假惺惺求个情算数,但李世民连生前能为李恪做的事都没做。

所以这个欲立李恪的事,水分太大。更可怕的是,李世民警告李恪别学燕王旦被霍光杀了,又要长孙无忌做李治的霍光,所以后来嘛……

那么为什么是李恪而不是别人呢?因为当时李世民的冲动是李治太年轻,是不是该立个年长的储君呢?然而年长的皇子里,实在没人可选了。嫡子们除了李治以外,都已经获罪出局;庶子要么像李宽一样早夭,要么像李祐一样作死,要么像李愔、李恽一样德行太差,要么像李贞、李慎一样和李治年龄差不多。相比之下,李恪虽然表现平平也犯一些小错误,却是唯一的人选了。

无论李恪之前为何不被立储还是此刻被提名立储,都跟隋朝血统毫无关系,礼法就是偏向嫡子,李世民这个当爹的也就是爱嫡子。前朝或别朝血脉从来没影响石世、宇文觉、杨昭们成为储君乃至登基为帝。后来李治杀长孙无忌也轻松得很,李世民立储何以需要看长孙无忌脸色?

再掉一些书袋,说一些小细节:

1.李恪表现平平,还有打猎踩庄稼、赌博及因此受罚的劣迹,在史书也没有具体的正面政绩,却除了“英果类我”以外,还有“有文武才”之类的好评,这是为什么呢?友情提示,李恪的好几个后人担任过唐朝的宗正卿,就是管理皇族资料的职务。中晚唐战乱,资料散失很多,偏李恪家相对齐全。

2.李恪的长子李千里的墓志用第一人称表述大概是这样的:我太爷爷是高祖皇帝,叔叔是天皇大帝,我是吴王房的。他爷爷李世民那么金光闪闪,为什么他墓志上偏偏一字不提,自行体会吧。


代牧益州阎文平


李世民为何有想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

  李世民有过立李恪的想法吗?有的。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提议过立李恪为储君的事,但随即被长孙无忌等人反对,此事作罢。李世民当时为什么会想到立李恪呢?是因为李恪太优秀,还是李恪太受宠?其实都不是。李世民就是那么一想,根本不是真心的地想把这个庶子扶上位。

  那为什么提李恪?因为没啥合适的。当时的李承乾就不用说了,李宽也挂了,李泰犯事被贬,李佑谋反被诛,李愔“禽兽不如”(圣上金口批的),李恽太贪财被弹劾,李贞李慎比李治还小,还有几个更小的,而李恪,却比李治大九岁,也没犯过太多的事,多合适的孩子啊。

  可是,就是这么合适的条件,大臣们一反对,李世民也就下了台阶,不提这事了,过了两天,李治的长子出生,李世民高兴地在宴会上舞了起来,并封李忠为亲王,要知道李忠还是个皇孙,再受宠按制也是封郡王呢,李恪高不高兴,不在他考虑之内。

  要是真的有心,至于这样打人脸吗?看看当年的刘邦,想立爱子刘如意,没少和大臣们争辩,提了好多次,实在没成回去还伤心得要死,后来为了保住爱子,让周昌去相国,还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回来不要回来,听说樊哙要举屠刀杀戚姬母子,让陈平去杀了这个老伙计——对比下看看,李恪没当成太子,也没保镖,还被老父亲一顿告诫,好好好遵纪守法,不要想些有得没得,万一不听话,燕王刘旦就是你的下场,我也救不了你的!

  就这么滴,李恪的太子梦,做了那么一小会儿就灭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去了地方上。

  相较而言,长孙皇后的孩子们,实在是太受宠了。李承乾就不用多说了,李世民的宝贝蛋,天生的接班人,可惜后期自己不争气,把太子位给弄没了。李泰一出生就封王(李渊封的),九岁时即贞观二年改封越王,受封扬州大都督与越州大都督,督十六州军事,后加六州,共二十二州,还不用去地方,李恪同年受封,封地八州。贞观五年,李泰还兼领左武侯大将军一职,贞观六年,李泰受封鄜州大都督及夏、胜、北抚、北宁、北开五都督,余官如故,仍旧并不之官。贞观八年,以上都不变,加雍州牧一职。雍州是大唐王都所辖地,贞观十年,李泰封魏王,再遥领相州都督,如此,李世民还想让他搬进武德殿,武德殿什么地方?咱们什么都不用多说了。

  哪怕就是他后来谋事,李世民也没舍得弄死这儿子。李治呢,除了年龄上稍有不足,不是长君之外,其他方面没有任何毛病。出身高贵是长孙皇后的儿子,是他李世民一直以来宠着长大的,是他每天带在身边好好学习的有长者风范的好儿子,所以李世民才会骄傲地说“皇太子自幼在朕膝前,常常看到朕虚心纳谏,所以潜移默化之下,便有了今日之谏。……”

  如此,前有李承乾,后有李泰,再后来又有李治,这一个个地,哪一个不比李恪要受宠?

  相比较兄弟们的得宠,李恪的人生其实充满了悲伤,他犯点小错就被罢官斥责,改封吴王后又被各种教训,外出打猎踩了老百姓的庄稼,被人弹劾,和奶娘的儿子赌博,几次犯下错来,连都督的头衔都没了,甚至还被削去食邑三百户(亲王实封八百户)。

  李恪,从来就不是李世民考虑的重点,他远没有影视剧里的风光,短暂被提议,也不过是父亲心血来潮,如此而已……

  珠玉在前,巴拉几句,期待朋友们的关注。


叶之秋


因为李治是皇后的儿子,李恪是其他妃子的儿子,封建王朝都是按照身份来确定皇位继承人的,所以没有选择李世民更为出众的另外一个儿子李恪作为君王。这是封建王朝几千年来的制度,不是看他继承人的能力,而是看继承人的身份。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大臣都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所以大家都认可嫡长子制。

李世民原来的继承人是李承乾,但是后来被废掉了。太子的位置就出现了空缺,李世民也是想把李恪扶植上位,但是他在试探性的询问大臣的意见之后,竟然发现大家都不同意李世民的做法,李世民虽然是唐朝的君主,有选择继承人的权利,但是这个继承人如果得不到大臣们的支持,恐怕也很难控制朝中的局面。

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儿子,按照身份尊卑来说,李治的身份要比李恪高。很多大臣也是支持李治,所以朝中众位臣子都举荐李治,而且当时长孙无忌在朝中也是掌握着很大权力,而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也是从中做了很多的努力,最后李世民不得不立李治为太子。

后来李世民看李治真的是培养不起来,又想立李恪为太子。长孙无忌又怎么会让外人得到这个至尊之位,他知道只要李恪存在一天,李治的位子就会受到威胁,后来长孙无忌抓到了李恪的把柄,按照唐朝的律法将李恪处死。


乡村老四记录美好时光


这个题干应该分解为两问题来回答,一、李世民为何想改立太子?二、李世民为何将李恪作为备选?

李世民为何产生二次易储的念头

李世民之所以产生二次易储的念头,其实是为第一次易储的仓促打补丁。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曾经想立最钟爱的李泰为太子,后来才发现,李泰竟然背着他做了那么多兄弟相煎的事。爱子心切的李世民不得不将李泰,从候选人名单中删除。

一般情况下,立储君考虑的因素只有一个:谁对国家的未来更有利。不过,对李世民来说,他不得不考虑另外一个问题:立谁将来对其他的儿子们不会形成伤害。李治之所以上位,原因就是:

“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也就是说,李治上台其实是第二个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而第一个条件被忽视了。当李治被正式立为太子后,心情逐渐平复的李世民才发现,李治过于柔弱。这个弱点让李世民担心,李治将来又没有能力成为合格的君王,能不能镇得住各大政治势力。

李世民指望长孙无忌能为李治保驾护航,可是长孙无忌跟皇权也不是铁板一块,他本就是关陇集团的利益代表人,与皇权存在冲突。从北周取代北魏、隋朝取代北周、大唐取代隋朝,背后都是关陇集团的黑手操控结果。

江山永固大于父子之情,冷静下来的李世民,不由将储君的能力放在第一位,这就是他产生二次易储念头的原因。

李恪为何成为李世民的备选方案

李世民为何选择李恪作为候选人?他自己的解释是李恪“英果类我”。意思说,李恪英武果毅,很有自己的风范。

不过,从史书记载来看,李恪的形象其实很干瘪,除了简单的履历,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在封地纵情游猎,踩踏庄稼,被免去安州都督,并减封三百户。李恪吃一堑长一智,后来他在纪万权的管束下,再也没有犯过错。

这些事迹只能说明李恪还算是一个好孩子,懂得吸取教训,但是跟“英果”没有半点关系,李世民的话,多少有点给儿子贴金的意思。

其实李世民选择李恪,更多的恐怕是矬子当中拔将军。

李世民的几个儿子,嫡长子李承乾被废,次子李宽早夭,四子李泰被囚禁,五子李祐刚刚阴谋犯罪被杀,六子李愔德行不彰被李世民骂作禽兽不如,七子李恽贪财罚罪被弹劾。其他的儿子们都未成年。

这一年李恪二十四岁,虽然有过“前科”,但相对于其他儿子们,无疑是最合适的。

另外李恪并非嫡子,与长孙无忌并不亲近,由他来完成对关陇集团的打击,比李治更无所顾忌,更符合李唐的利益诉求。

二次易储带来的是是非非

不过,李世民的这个打算并未付诸实行,原因就是遭到了长孙无忌的激烈反对。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李恪做太子,显然不符合长孙无忌的利益诉求。李世民遭到反对的时候,就赤裸裸地责问长孙无忌:“公岂以非己甥邪?”

其实李世民也知道可能是这个结果,所以,他并未将易储之心公之于众,而是私下与长孙无忌商量,无法是在试探他的态度。在长孙无忌的反对下,李世民不再坚持自己的想法,他也深知关陇集团的厉害,他不想自己驾崩后,皇权立刻与关陇集团发生激烈的冲突,所以李世民只能妥协。

不过李世民这个不成熟的想法,给李恪埋下了祸根,从此他成了长孙无忌的眼中钉:“无忌常恶之。”

永徽四年的房遗爱谋反案,受到长孙无忌的指使,房遗爱诬陷李恪谋反,李恪被长孙无忌陷害致死,临死前,李恪大骂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果然,多年后,坐稳了江山的李治,联合武则天,也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长孙无忌,全族被流放边地。

所以,李世民想改立李恪为太子,就是因为立李治为太子时的感情用事,考虑到政治需求,李世民企图通过二次易储,希望更“英果”一些的李恪作为接班人,来对抗关陇集团。

只是李世民没料到,小九李治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不堪,李世民还“悄悄”给李治留下了一个厉害的角色做帮手——武则天,武则天联手李治,完成了李世民都没有完成的心愿——消灭关陇集团!


寻根拜祖


李世民得一句生子如羊,不如生子如狼或许能够给我们答案。

李承乾的造反,李泰的狠辣给了李世民敲了一个警钟。而立李治为太子也充满着李世民得无奈,当时的李世民最钟意的无疑是李恪,因为李恪像李世民,也就是对于国家更有利。

但是显然当时朝堂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对这个都是不同意的。长孙无忌有自己的考虑,毕竟皇帝还是要亲外甥,而大臣们也有自己的考虑,一方面是对于长孙无忌的讨好,另一方面也是李恪是隋炀帝外孙这个身份造成的。

放弃李恪个人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李世民得皇位就是流血而来。他对于这个充满忌讳,不希望自己儿子也是这样。

在整个朝堂对于李恪都不支持的情况下,以及李治性格软弱可以使得继位之后几个儿子有个好结果,这些都导致李世民选择了李治。

但是这些原因是李世民选择李治的原因,而对于李恪。在李世民去掉了太子李承乾,和最宠爱的儿子李泰之后,作为三皇子的李恪无论是能力还是性格都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不仅是因为李恪和李世民得最像,还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就是皇家快没有拿的出来的人了。至于说的警告长孙无忌,这个其实是没必要的,太子的立废,有时候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决定。

是整个大臣和勋贵群体的决定,就像汉高祖刘邦想要换太子,作为开国皇帝,当大臣都反对的时候,也是无法实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