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已成風口!(+書店、餐飲、菜場、服務...)

“便利店+”已成風口!(+書店、餐飲、菜場、服務...)

“便利店+”成風口。多場景多業態成為重要的增量因素,而以便利店為網點的及時配送將成為新零售助推器。@零售商業評論

近年,我們看到“便利店+”的商業模式越來越多,比如,書店、花店、烘焙、化妝品、菜市場...


“便利店 +”已然成了新風口。今天,我們來聊幾個的“便利店 +”模式。


No.1

“便利店+”的新風口


便利店+書店


最近商務部官網發佈《關於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我們注意到:發展文化主題的“書店+便利店”將成為重點。


可以看出,“書店+便利店”的模式,將在2020年備受關注。


那麼,我們先來看下目前這個模式走在探索前列的711。


“便利店+”已成風口!(+書店、餐飲、菜場、服務...)

“便利店+”已成風口!(+書店、餐飲、菜場、服務...)


此前,7-11 開了家聯合書店,命名為 Big7。當然,它是首次將臺灣線上最大的書籍銷售平臺博客來搬進門店,打造了一個舒適閱讀角落。


在我們看來,它是一種全新的店型,它集合了書店、糖果屋、咖啡店,更是包括了美妝K口Seren、麵包烘培概念等。


站在市場的角度來看,書店+便利店其實也是消費升級下的一種新場景消費。大家想在家門口找到一個清淨的地方閱讀。這樣其實是增加了消費者的社交和閱讀空間。


同時,給便利店帶來2個方面的影響,佔地面積的增大,會加大經營成本。但同時,會帶來更高的消費粘性。


便利店+餐飲


便利店+餐飲事實上,已經成了品牌連鎖便利店的標配。但這裡我們要注意一個點,就是餐飲在整個業態的佔比比重。

以往我們看到的便利店內餐飲基本是配角,小吃和快餐為主。


但現在也有便利店在嘗試以更多堂食為核心的餐飲融合業態。


“便利店+”已成風口!(+書店、餐飲、菜場、服務...)

“便利店+”已成風口!(+書店、餐飲、菜場、服務...)


比如逸刻EGO,2019年由百聯集團和阿里巴巴聯合持股、注資10億元成立的新零售公司。


其打破了傳統便利店的概念,其中三分之二左右面積是鮮食或熱食區域,可以提供現制咖啡、烘焙麵包,還有熱菜、關東煮等,另外三分之一的區域銷售瓶裝飲料和包裝食品。


它們還配有堂食區,做1日5餐,從早餐、午餐、晚餐、下午茶到夜宵。


這也是目前便利店沒有的。可以說,逸刻更像是餐飲的便利店。


這種模式來看,有其好處。就是多場景、多業態,消費頻次要遠比單一的便利店或餐廳更高。但現在還需要更多的打磨。


便利店+菜場


除了便利店+餐飲,便利店+菜場也成了2019年的一大熱點。


去年8月,全國首家蘇寧小店3.0模型店在南京開業。


這家便利店,佔比300平的面積內,涵蓋了蘇寧菜場、生活幫、社區金融、蘇寧有房等增值服務區。其中餐飲是一個大類,規劃了近60個餐飲類SKU,包括麵點小吃、粥湯麵飯等,並可以“先點後取”和“即拿即付”。


“便利店+”已成風口!(+書店、餐飲、菜場、服務...)


我們注意到其中的一個大亮點,就是“蘇寧菜場”。


自提一大核心。這個功能在蘇寧小店APP平臺上線,用戶通過APP或微信小程序當天21點前下單完成付款,次日早上8點至21點的時間區間內即可到門店自提。


SKU方面,蘇寧菜場增至近300個,同時還有幹調類、鮮花、快捷菜等品類。蘇寧菜場目前已在11個市轄區上線。


蘇寧菜場的亮相,也預示著實體便利店+賣菜的業態或將全面爆發。(此前,多以互聯網純賣菜的方式為主,比如叮咚買菜的前置倉模式等)。


蘇寧小店賣菜也不是“便利店+賣菜”的首創。這其中,711、羅森,國內的好鄰居等此前都有瞄準這一領域。


711從2014年6月就開始在北京的社區店面內試水時令蔬菜。蔬菜水果均用塑料盒裝並以保鮮膜精心包裹著。2017年,又在東直門店內,多出了三列蔬菜水果貨架,其中包括多款淨菜種類。但均未持續推廣。


而羅森卻搶先要開社區生鮮便利店。2019年3月,北京首農與羅森宣佈共同進軍社區生鮮便利零售事業。並預計首批社區生鮮便利店將於2019年內開出。


好鄰居農科院店以“便利店+生鮮”為主,120平方米的店裡大概有1300個SKU,除了常規的便利店商品,還可以買到200多個品項的水果、菜肉、半成品...


便利店+賣菜或成為接下來2-3年內“最後一公里之爭”的熱門領域。


便利店+服務


便利店的核心在於“便利”二字。便利除了日常用品,服務也絕對是個大頭。


基於便利店的網點做社區服務其實是最好的。因為它離消費者最近,而且信任度也更高。


像快遞、洗衣、維修、配鑰匙等都是社區服務的剛性需求。但考驗的是商家如何履約?


“便利店+”已成風口!(+書店、餐飲、菜場、服務...)

“便利店+”已成風口!(+書店、餐飲、菜場、服務...)


比如此前便利蜂推出打印服務、洗衣服務,覆蓋京津等地200餘家門店周邊的社區及商圈。


操作過程主要在線上完成。在已經開通服務區域,打開便利蜂小程序,點擊“便利蜂洗衣”按鈕,就可以進入預約界面。下單後,騎手會上門收取衣物,約在3天至5天送還。


而且這種服務,便利蜂還是有一定價格優勢。此前從試運營來看,訂單數週環比增長超過160%。


當然,便利店+還遠不止這些。據我們瞭解,目前日本便利店為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多達1000多種,包括零售、公共、金融、健康等服務。


No.2

我們終究需要怎樣的便利店?


我們仍以711在日本為例。日本7-11是個神奇的地方。其人均創造利潤接近120萬元人民幣,比肩阿里巴巴。


日本的7-11便利店大多都很小,但提供的日常生活用品達3000多種。7-11就像是一個加油站,不僅能應對日常用品的需求,還有好多好吃的食物可以吃。

“便利店+”已成風口!(+書店、餐飲、菜場、服務...)

除了好吃的,7-11所提供的日常生活用品,涵蓋範圍非常廣。從襯衣、領帶到面膜、洗面奶,幾乎生活中用到的東西在這裡都能買到。


你還可以買到電影票、遊樂園的門票,也可以買到JR票和飛機票。


711便利店為老年人提供房屋清洗、修補及店內徒手體操設施等服務。還有諸如下水道堵塞、處理遺失鑰匙、搬運大型垃圾、更換燈泡這些繁雜生活瑣事也歸7-Eleven來幹。


沒錯,這些都是7-11所提供的服務,但只是它1000多種服務功能的一小部分。當然還有收發快遞、打印複印、收發傳真、沖洗照片、物品寄存、代繳個人所得稅和年金保險等費用、洗衣服務……


711確實有很多值得國產便利店學習的地方。但未來中國的便利店市場到底是誰的呢?


一方面,我們要學習它,從另一層面,我們更期待本土便利店能夠超越它。


No.3

彎道超車的機會


2019年,中國便利店行業銷售額約為2812億元,較上一年增長24.2%,以及2020年銷售額將接近3500億元。


“便利店+”已成風口!(+書店、餐飲、菜場、服務...)


“便利店+”已成風口!(+書店、餐飲、菜場、服務...)


國內便利店的機會,在新零售的快速發展。一刻鐘的生活圈,是我們的機會點。


“便利店+”絕不是簡單的業態相加。背後一定是基於人流考量的整合和疊加效應。怎麼提高坪效人效、怎樣多業態復購,關鍵有如何讓消費者對新業態的滿意的多面思考。


「零售商業評論」認為,從目前的趨勢來看,2019年便利店的賽道也已經注入了一劑興奮劑。“便利店+”是爆發口,多場景多業態成為重要的增量因素。而便利店為網點的及時配送將成為新零售助推器。但這麼多業態融合並非易事,仍需要更多時間打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