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郵票將會失去應用價值,集郵還有意義嗎?

平凡歲月也崢嶸


這個問題牽動郵人已久。

在信息時代,歷史上一切實物溝通的付費憑證,包括郵票,都將失去原有的作用。

其主要原因包括:

①郵票的價值,首先是其使用價值。失去使用價值的郵票,必將被多數人所唾棄,稱為極小眾收藏品。由於需求大幅下降,其價值必然縮水。

②集郵總詛咒為虐,加速郵票失去其使用價值,間接推翻郵票退出大眾收藏的歷史。包裹及快遞替代信函和普通郵件,郵票的使用價值可以通過在包裹,快遞上的應用體現其使用價值,但目前情況卻是包裹貼郵票在郵寄郵局被終止(辦郵寄包裹時不讓貼),快遞根本不讓用。

③收藏是郵票的第二大用途。收藏升值是收藏者最大的願望,少部分純愛好另說。然而郵票升值作用,被濫發郵票,截流,折價拋貨等郵總做法,制度所破壞。期待收藏升值者認清形勢逐步退出(不跟郵總玩了總可以吧),純愛好者者人數太少,支撐不起養活郵總一眾寄生者的重任。

總之,在當前處於信息時代,郵票將會因為失去使用價值,以及郵總自己的壞做法和壞制度的存在,而逐步喪失愛好者群體,取而代之的將會是錢幣。





長安錢幣社


本人從八十年代開始集郵,開始不懂,只集了一些信銷的普票和一些不成套的信銷JT票,後來看了集郵雜誌,集郵報,中國集郵報等書報雜誌後,學到了許多集郵方面的知識,認識了許多郵友,豐富了我枯燥乏味的業餘生活,每到週末假期,我一天都會泡在集郵市場,和郵友交流郵票知識,交換自己喜歡的郵票,心情非常放鬆,愉悅。後來我就從一個集郵愛好者變成了一個小郵商,經歷了郵票市場行情的起起落落,近幾年,集郵愛好者急劇下降,店鋪一個星期也沒有幾個人來購買郵票。現在的年輕人基本上沒有集郵的,主要的集郵愛好者年齡大多都在50歲以上,市場沒有新鮮血液的注入,就會變得越來越蕭條。但是真正的集郵愛好者,不管市場漲跌,始終如一的愛著它,就是因為郵票給他們帶來知識,樂趣,正能量,這就是它的價值意義。投資者現在不宜大資金的投入郵票,郵票電子盤關停,市場資金匱乏,近期難有大行情。僅供參考,關注後,可免費諮詢郵票,錢幣市場行情。


郵幣錢幣收藏


我來說說吧。

失去實用價值是郵票市場低廓靡的一個方面,但不是全部。對於收藏來說也不能說沒意義,好的品種還是可以的。

那為什麼人們對郵票逐漸沒有信心了呢?那還得綜合分析,以下幾個原因是不爭的事實。

一、現在的郵票首先沒有歷史價值,收藏品沒歷史價值的話,對於藏者來說是看不到未來的。收來收去得不到合法收益是難以支撐下去的。同樣都是收藏品,拿錢幣的五銖錢來說吧,存世量依然巨大,有沒有收藏價值大家心知肚明,它依然再增值,恆定的增值,好品相好品種好坑口的五銖錢仍可賣的很高。這是因為它有文物價值歷史價值。

二、發行量巨大,物以稀為貴嘛!稀少的東西人們才會爭相購買收藏,太多的東西則會無人問津,不只是郵票,現代紀念幣紀念錢都出了同樣的問題。2000年之前紀念幣紀念鈔發行量幾千萬人們都感覺到量巨大,現在動不動只要一發行就上億幾億的量,收藏者買回來得不到合法收益,束之高閣十年以後仍然得不到合法收益,這個樣子收藏者那來的原動力?二級市場又怎麼能繁榮?。

三、這方面的原因很小,那就是郵票的實用功能喪失,沒有消耗,現在人買它回來都保存的很好,沒意外情況那就是零消耗。

那郵票有沒有收藏意義呢?那肯定是有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當人們都不把資金投入到郵市上時,這其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遇,這個時侯可以選擇一些好品種,如大版票,小型張,小版張等等。

二、不要怕發行量大,發行量再怎麼大都沒有人買的情況下,國家也會在固定時間內收回,銷燬掉。那麼也就是說其實存世量並不大。學會反其道而行之。

三、收藏就是收藏,要有不忘初心的品質,能支撐你成為收藏人。不能鼠目寸光,那樣成不了收藏大家。

綜合上面正反兩方面的分析,郵票有無收藏意義呢?自己權衡吧!


山底紅花


你好!我是方寸年華(持續更新文章、視頻分享錢幣和郵票收藏投資價值),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如果喜歡方寸年華請記得點贊、關注我的頭條號!

郵票的實用性現在是很低的,但並沒有說沒有實用性了,現在還是有一些人發掛號信和發包裹快遞的時候使用郵票,但是很少了,集郵和郵票的實用性沒有太大的關係,集郵是一種興趣愛好,並且說集郵歷史已經有一百多年了,從民國初期就有人集郵。

現在的集郵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真正喜歡收藏郵票,另一種是為了保值升值而集郵的,現在的郵票市場,如果你想保值升值的話,我個人感覺還是放棄吧,因為現在郵票市場是很低的,並且說打折郵票是很嚴重的,現在能夠不賠錢就算不錯的了。

對於郵票贏不應該停止發行一直是一個很熱門的討論話題,郵票的實用性低不知是咱們一個國家,現在世界各國都是這樣的情況,但沒有一個國家說是停止郵票發行,郵票肯定是不可能的,並且說一些偏遠地區還是使用傳統的通信方式比較多,畢竟郵政能夠到達全國任何一個地區的。

對於郵票現在打折嚴重的現象,郵政提出了振興集郵市場八項措施,但是從目前來看效果不是很大,不管郵票打折的少了很多,尤其是去年郵票,現在已經有十套郵票沒有出現打折,但也沒有漲多少,大部分都是在面值附近徘徊的。郵票的減量幅度還是有待提高的,希望郵政能夠做到減量百分之三十。

集郵是一種興趣愛好,不管郵票市場多麼慘淡,打折情況多麼嚴重都不會影響真正喜歡集郵的人來收藏郵票,集郵要看郵票的內涵,郵票所代表的意義,只看郵票價值多麼,那不是興趣愛好,那是把郵票當作保值升值來看待了。


方寸年華



用戶3979110628681


還是有意義的。

一來是它的本身意義,郵票的價格,也就是所說的郵資,是我們郵寄信件交的錢。有一些父輩人即使使用微信電話,始終離不開寫信,寫在紙上的思念與寄託。見字如面這種經典的語言,就是書信的感覺。

二來是它的背後意義,郵票本身有主題,它的主題意義是大多數喜歡它的人的主要原因。它能反應時代特色,它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它能延續人們的寄託。

三來是它的整體意義,有很多郵票都是一套多枚,而且是一輪一輪。比如生肖,比如改革開放30,40週年,比如現代科學家一,二等等。謝這些都是整體的,連續的。

四來是它的價值意義,郵票發行的多少,也是判斷是否有升值價值的主要因素之一。發行少,留存少,主題價值好的升值很快。




檸檬西柚時刻


郵票已經失去往日的繁華時代,原來有使用價值是有價證券,隨著人們生活的不斷髮展,慢慢退出歷史舞臺,書信成為過去,郵票也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功能,就像布票糧票一樣,只能是欣賞和收藏,這方面的人越來越少,集郵有就逐漸成為歷史,失去了使用價值和投資價值,再儲存大量的郵票只能是印刷品,印的多了就是垃圾印刷廢品,和廢報紙沒有什麼兩樣,郵政還繼續發現新的印刷品只能是矇騙哪些忠實的郵民來替他們儲存吧了,所以說集郵已沒有多大意義了,郵政為了養活自己和他那臃腫機構想近一切辦法,變著法的用印刷品換成鈔票,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以賺錢為目的,不管郵民的死活,可以說郵政不用出新品了,就是目前儲存於市面和他自己的庫存,就足夠全國人民使用一萬年都用不完,以前郵政處處打壓人們使用他們自己生產的郵票,現在就是號召人們使用也沒有幾個用的了,時代在發展,郵票早已失去它往日的基本功能,還是在集郵這方面少投資為妙!


美麗收藏生活


現在集郵的人根本不懂什麼叫集郵,只想一夜暴富。本身郵票的實用基本都是用普通郵票,做為愛好者誰會把紀念郵票用到貼信和包裹上。集郵想發財的人最好不要涉入其中。大家不知注意沒有凡是集郵較長的人都知道很多,也涉及知識寬泛,不管歷史:名人:名山:名樓:名閣:名花…::…等各方面知識在集郵養成興趣後,知識不斷增進,從而比一般人懂的更多,若參加考試集郵的人比一般人成績耍顯著的多。做為集郵愛好者從來就沒有考慮虧賺的問題。建議集郵應從小學生開始培養,目地不崇的人就不要參與裡面搗亂了。


劉歆珉


現實社會,己極少使用郵票了。當年的郵票,使用範圍廣,隨處可見,為集郵提供了條件,在加上火熱的兌換市場,眾多的參與群體。。。而今,這一切,都己成過去了,除了買,還是買。直至麻木。在沒有地攤市場,年輕的身影,也少了興趣,激情。


子浩1935


郵票原來的使命就是資費標準,隨著社會的發展被人們所愛好而收藏,它包含著社會,人文,民生,科技等等發展的印跡,現在科技發展了它也逐漸的退出歷史舞臺成為真正,單一的收藏品,又因有關部門放權與無計劃的大量愚印和無為的炒作,導致整個市場的衰敗,九幾年的髮型量幾千萬就是多的,你看看現在就跟印廢紙似的,印刷的市場消化不了你說能好嗎?下一步步入後塵的還有紀念幣,幾億幾億的髮型,國家到把資金回籠了,真正的收藏者有幾人,還不是炒作為了掙錢,它們的命運最終還是面值迴歸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