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耳子炒糊了還能食用嗎,有毒嗎?

取消註冊確認修改


讀者問蒼耳子炒糊了還能食用嗎,有毒嗎?特作解答

首先要搞清楚蒼耳子不是食物,它只是一味治病的中藥,而且生品有劇毒,經嚴格炮製後也只能按處方規定的安全劑量下配伍,根本不可以隨意超量當食品食用,否則極易過量中毒。

據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蒼耳子主含蒼耳子甙(苷)、脂肪油、ⅤC、生物鹼等。從蒼耳子果實中可分離一種黃白色結晶狀,具有甙類性質的物質,名為AA2,是蒼耳子的主要毒性成分。在動物試驗中,中毒後可使血糖急劇下降;對心臟有抑制作用,能使心率減慢,收縮力減弱。

蒼耳子植株圖



引起蒼耳子中毒的途徑和表現有以下幾方面:

1、新鮮生蒼耳子除含蒼耳子苷有毒物質外,還有其它毒性,所以不能用新鮮生蒼耳子入藥,要用陳年蒼耳子炮製後才能供藥用。

蒼耳果實圖



2、新鮮生蒼耳子毒性最強,中毒後會出現抽搐、倒地、甚至死亡的可能。

3、炮製不當毒性未去幹淨,可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咖啡色物、全身不適、腹瀉、腹脹等症狀。

4、如果超量服用可引起中毒,中毒重者可出現暴躁、嗜睡、口渴、尿少、黃疸、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成熟生蒼耳子圖



蒼耳子輕者中毒有上腹脹悶、腹痛、腹瀉、噁心、嘔吐、頭痛、煩躁,應立即送醫院急救。輕微者中毒早期可用綠豆甘草湯,或板藍根解之。

5、蒼耳子中毒嚴重可引起肝臟損害的氮質血癥、肝臟充血、脂肪變性、肝功能急劇損害,繼發腦水腫,引起強直性痙攣,最後導致死亡。

蒼耳子的規範炮製方法:清炒:取蒼耳子除去雜質,用文火炒至深黃色,刺焦,一定要炒透、熟透,內部淺黃色時取出晾涼,輕碾去刺,篩淨刺屑,同時搗碎。

炒蒼耳子飲片圖



蒼耳子為菊科植物蒼耳的乾燥成熟帶總苞的果實。性味辛、苦,溫。有小毒。歸肺、肝經。生品有大毒。功能:解表通竅,除溼止痛,祛風解毒。多用於風溼痺痛、風寒、鼻淵、頭痛、傷風、頭風、牙痛、疔毒、痔瘡、風疹、瘡疥瘙癢等證。常用量3一9克炒熟透蒼耳子。入湯劑,也可入丸、散。

凡血虛頭痛不宜服用;久服有散氣耗血傷陰之弊;虛人慎用;不可超量使用,謹防中毒。《本草備要》評價“善發汗,散風溼,上通腦頂,下行足膝,外達皮膚,治頭痛、目暗、齒痛、鼻淵、去刺。”

不論生熟蒼耳子決不能作食品隨便食用!!明白了嗎?答讀者疑問,傳岐黃仁術。欲知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一葉輕舟85將為你的諮詢解答,感謝閱讀和熱心贊評。未經允許,不得搬。



一葉輕舟85


一,什麼是蒼耳

名稱和分類地位:蒼耳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爾雅》,在《中國植物誌》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別名有老蒼子、粘頭婆、蝨馬頭、蒼耳子、野茄子、道人頭、胡蒼子、豬耳、菜耳等等。為菊科蒼耳屬植物。

分佈和生長環境:蒼耳廣泛分佈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南、西南地區各省區;通常生長在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旁、農田邊等處,很普遍。

外形特點:一年生草本,高20-80公分,植物體有白色粗糙伏毛;單葉互生,葉片三角狀卵形或心形,葉邊有不規則缺刻或粗鋸齒;


頭狀花序單性,雌雄同株,花朵小,花冠簷部五裂;瘦果倒卵形,肥厚。七八月開花,九十月份結果。

二,什麼是蒼耳子

人們通常把蒼耳的果實叫蒼耳子,它的形狀卵形或橢圓形,表面有比較密集的帶鉤的硬刺,實際是由囊狀苞片組成的。


根據醫學書籍記載,蒼耳子供藥用,性味苦、辛、甘、溫、有小毒,具有發汗通竅、散風祛溼、消炎鎮痛等作用。其主要成分為酚酸類、水溶性苷類、倍半萜內酯類、揮發油、脂肪酸、噻嗪二酮和生物鹼等,現代藥理學認為,它具有抗菌、抗炎鎮痛、降血糖等作用。

題主問蒼耳子炒糊了能食用不,有毒嗎,答案是蒼耳子生的和炒糊的都不能食用,是有小毒的。它的用途除了藥用,種子可以榨油工業用。幼苗也是不能吃的,有毒。


老姚談植物


有毒的,蒼耳子也被稱之老蒼子、蝨馬頭等、屬於菊科的一種。是蒼耳中結出來的果實,屬於一種中藥材,服用之後具有散風除溼的作用。在意大利蒼耳子屬於一種外來並且有害的物種,對於農業還有林業都會造成嚴重後果。所以,如果蒼耳子沒有放在正確的位置,就會產生害處。蒼耳子中含有一些有毒物質,這些物質會對我們的神經以及肌肉造成影響。如果身體已經中毒,那麼會表現出噁心、嘔吐、全身無力,頭昏眼花還有肚子痛、呼吸困難、心情焦慮、手腳發涼等症狀。



徐俠記


蒼耳子炒糊了還能食用嗎?有毒嗎?

1,如果炒糊失去藥性肯定不能食用。

[藥性]:辛,苦,溫,有毒。

中醫用其治療:外感風寒,通鼻竅,風寒頭痛等症。

2,蒼耳子有一定毒性。主要對腎臟的損害,能引起氮質血癥,使肝臟充血,脂肪變性,肝功能急劇損害,引發腦水腫,強直性痙攣,腎功能衰竭,最後導致死亡。

3,蒼耳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用量過大(一次超過30g或10枚)和炮製不當。

要嚴格控制劑量,入湯藥劑以3一10g為宜,並嚴格炮製規範,遵循去刺的原則。


老劉105751014


炒糊蒼耳子已經失去藥用功能,不能食用,但可以生用或炒用。它是本身有毒,具體介紹如下:

1.蒼耳子的別名:野茄子、刺兒棵、疔瘡草、粘粘葵。

2.它鮮的整株特點:為一年生草本,30~90cm。莖粗糙,有短毛。葉互生,三角狀卵形,長6~10cm,寬5~10cm,先端銳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缺刻或3~5淺裂,有不規則粗鋸齒,兩面有粗毛;葉柄長3~1lcm。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雌雄同株;雄花序在上,球形,花冠筒狀,5齒裂;雌花序在下,卵圓形,外面有鉤刺和短毛。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3.採收方法:9~10月割取地上部分,打下果實,曬乾,去刺,生用或炒用。

4.蒼耳子果實特點:紡錘形或橢圓形,長1~1.5cm,直徑0.4~0.7cm。表面黃棕色或黃綠色,有鉤刺。頂端有2枚粗刺,基部有梗痕。質硬而韌,橫切面中央有縱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呈紡錘形,一面較平坦,頂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縱紋。種皮膜質,淺灰色子葉2枚,有油性。氣微,味微苦。

5.化學成分:含蒼耳苷。葉含蒼耳醇、異蒼耳醇、蒼耳酯等。

6.藥理: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丙酮或乙醇提取物對紅色毛癬菌也有抑制作用。

7.性味:性溫,味辛、苦;有毒。

8.功能主治:散風除溼,通鼻竅。用於風寒頭痛,鼻淵流涕,風疹瘙癢,溼痺拘攣。

9.配伍應用①風寒頭痛,鼻淵流涕:配辛夷、白芷、薄荷。②風痛,配成靈仙、蒼朮、川芎等。




行夢想


蒼耳子是一個祛風溼中藥,有發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溼和止痛作用。因其生藥有毒,需要放置容器中用火炒制去除毒牲。一般炒製成表面深黃色剌焦為宜。如果操作時間或火侯不當的話很可能炒糊,這樣不僅影響藥物成色還會影響藥物效果。所以炒糊的蒼耳子儘量不要再服用。


看海景0618


蒼耳子是藥物,不是食物。

蒼耳子宣風透竅,常用於治療鼻塞頭痛等症。因其有小毒,入藥時多用炒制,以降低其毒性。若炒糊了,可能會增加毒性,傷害身體,不能食用。


薛應來


蒼耳子本身就有毒的,這又是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一般醫生都建議外用,不宜內服,而且不可以長期用。炒糊了只會雪上加霜,而且很可能已經改變了物質成分,下次遇到這種情況直接扔了,不要問為什麼。再說了,這種藥田間地頭都有,又不是什麼名貴藥材,何必呢?


神遊五洲


蒼耳子本身就有小毒,炒糊了就沒法用了,治鼻炎炒黃就可以。


心曠神怡樂哈哈


蒼耳子本身有毒,燻蒸療法對鼻炎效果蠻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