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雷峰塔,杭州西湖的一處顯著地標,雷峰夕照,自南宋開始就是西湖十景之一。

雷峰塔,始建於公元977年,至今逾千年,我們現在看到的雷峰塔,建成於2002年10月。

雷峰塔的千年變遷,是一部寫滿歲月滄桑的歷史書。

每次到西湖,無論遠觀或近看,都會重讀一次雷峰塔。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千年以前,雷峰塔,是誰主持修建的呢?

五代十國時期,杭州隸屬吳越國,公元923年,錢鏐被封為吳越國王,正式建立吳越國。

公元932年,錢鏐病逝,經歷了文穆王錢元瓘,忠獻王錢佐和忠遜王錢倧的朝政更迭。

公元948年,19歲的錢俶即位,“縱民耕之,公不加賦”,民心大悅,深受吳越之地的百姓擁戴。

錢俶為人儉素,常服大帛,衣無羅綺,與妃子孫太真齋僧佈施,崇尚佛法,廣為造寺立塔。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北宋政權,日漸興盛。

公元975年,宋軍攻佔南唐都城金陵(今南京),後主李煜投降,南唐覆滅,君王成俘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至今流傳。

宋軍直逼吳越,唇亡齒寒,吳越國危矣。

公元976年,錢俶為保一方平安,讓吳越人民免受戰亂之苦,決定向宋稱臣,每歲朝貢。

錢俶的稱臣之舉,既使吳越人民免遭生靈塗炭,又使北宋疆域擴大,宋太宗大加封賞。

錢俶先後被封為淮海國王、漢南國王、南陽國王、許王、鄧王等,其夫人孫太真則被封為吳越國皇妃。

封孫太真為皇妃,宋朝大臣普遍反對,因為異姓諸侯王妻從未有封妃先例,但宋太祖為籠絡人心,繼續擴大疆域,堅持破例封孫太真為吳越國皇妃。

成文於北宋初年的吳越地區的《百家姓》,趙錢孫李排在前四位,這就是原因。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錢王錢俶,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為供奉佛螺髻發舍利,在西湖南端的中峰山上擬建塔,原擬建13層,因時事動盪,財力不濟,擬改7層。

公元977年,最終竣工時,只造了5層。

中峰又稱回峰,回峰之回字,舊作雷,故稱雷峰塔。

錢俶為感謝皇室封孫太真為皇妃之恩,於是將所建的雷峰塔,稱為“皇妃塔”。有詩云:

一枝龍蕊施禪關,法苑珍逾旖旎山。

更與真妃留塔記,細書經尾禮華鬘。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公元978年,錢俶哭別吳越,到北宋都城開封,正式向宋太宗趙光義,納土歸宋。

十年後,公元988年8月,錢俶六十大壽,宋太宗特賜酒祝壽,錢俶與使者宴飲至夜。

是夜,錢俶暴卒,民間多有猜測,是為毒死,並且與宋室後來的作為,似乎可以得到映證。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宋朝為了鞏固皇室權威,消除錢氏在吳越之地的影響,下令將吳越原境內有關錢氏的石刻,全部剷除,因此,“皇妃塔”之名也被摘除,稱為雷峰塔。

但是吳越人民依然口口相傳,稱雷峰塔為皇妃塔,隨著年代推移,人們再寫皇妃塔時,錯寫成了“黃妃塔”,還以為是黃姓的妃子,其實不然。

“西湖南岸夕照山,夕照山上雷峰尖。白蛇留在湖南岸,誰知塔為黃妃添!”

古詩中的“黃妃”,其實應為“皇妃”。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公元1120年,即宋徽宗趙佶宣和二年,方臘起義軍攻入杭州,雷峰塔因戰亂遭到嚴重損壞。

公元1138年,宋高宗趙構將都城從應天府遷至杭州,“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寧宗趙擴慶元年間,即公元1195-1200之間,重修雷峰塔。

雷峰塔黃昏時與落日相映生輝的景緻,受到南宋著名畫家李嵩的賞識,在《西湖圖》中稱之為“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從此流傳,列入著名的西湖十景。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即公元1555年,倭寇入侵杭州,疑塔中有伏兵,縱火焚燒雷峰塔。

被焚燒後的雷峰塔,僅剩磚砌塔身,通體赤紅,依然屹立,一派蒼涼。

雷峰塔因此也被稱為西關磚塔。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明朝末年,著名劇作家馮夢龍在白話短篇小說集中,收錄了民間故事《白蛇傳》。

《白蛇傳》講述的是,南宋紹興年間,千年修煉的蛇妖,化作美麗的女子白素貞,與侍女小青,在西湖與許仙邂逅相遇,相愛,而後遭法海阻撓,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許仙,被法海鎮壓在雷峰塔下,後來小青苦練法力,終於打敗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貞獲救。

《白蛇傳》的故事,為雷峰塔憑添了神話色彩。

《白蛇傳》和《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傳說》、《牛郎織女》,並稱為中國四大民間愛情故事。

雷峰塔被焚燒後的將近400年之中,一直沒有重修,其原因就在於,人們受《白蛇傳》故事的影響,讓白娘子獲得自由,雷峰塔倒掉更好。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到了清末,民間流傳,說雷峰塔的塔磚塔土,可以熬水驅病健身,因此,雷峰塔底層的磚土不斷被民眾挖取,漸成危塔。

1924年9月25日下午,雷峰塔身突然倒塌,塔倒那一刻,圍觀的人群居然一片歡呼。

魯迅曾連發兩篇雄文,《論雷峰塔的倒掉》。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徐志摩則在《再不見雷峰》詩中,抒寫了塔倒後的無限憂傷:

再沒有雷峰,

雷峰從此掩埋在人的記憶中,

象曾經的幻夢,

曾經的愛寵。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雷峰塔倒掉後,淪為廢墟。

直到1999年7月,浙江省作出了重建雷峰塔、恢復“雷峰夕照”景觀的決定。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2000年12月26日,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奠基。

2001年3月11日,雷峰塔遺址和地宮開始發掘。

地宮的洞口就位於塔心部位,距塔首層地面2.6米,地宮口用一塊方型石板密封,石板上則壓著一塊重達750公斤的巨石,地宮體積不大,長約0.5米、寬約0.5米,深度約1米,出土了包括吳越國純銀阿育王塔、鎏金龍蓮底座佛像等在內的60件珍貴文物和數千枚“開元通寶”古錢幣,轟動海內外。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2002年10月25日,雷峰塔重建竣工正式落成,新塔建在原塔的遺址之上,保留了舊塔被燒燬之前的樓閣式結構。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重建之後的雷峰夕照景區,佔地面積8公頃,通高71.679米,由臺基、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其中塔身高49.17米,塔剎高18.25米,臺基為9.8米,由上至下分別為:塔剎、天宮、五層、四層、三層、二層、暗層、底層、臺基二層、臺基底層。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登上雷峰塔,俯瞰西湖全景,蔚為壯觀。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千年變遷,皇妃塔

千年變遷的雷峰塔,歷經滄桑,終於重現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