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母親有哪些美好品質影響了你?

愛因書坦


母親,離我而去到這個月25號就三年了。在她離開以後三年的日子裡,我一直很想寫一段懷念她的文字,總是怕自己控制不住會嚎啕大哭,雖然這種現象在我的生活中一直存在。

我是一個女孩子,小時候總是想不通,為什麼母親每次做飯都要把我叫到廚房同她一起,不是燒火,就是幫她遞東西。我總是很反感,為什麼別的小朋友可以無憂無慮的玩耍。有很多次因為這個事情和她吵架。直到她離開之後,鄰居覺著我們吃飯都是問題的時候,我去廚房順手拈來就是幾個菜的時候,我才明白。為了我的後知後覺,我懊悔了很多很多次。她把她能給的愛都給了我。雖然我很想接著寫下去,但是我真的控制不住了。千言萬語,我想你。


張大臉在流浪呀


我孃的品質影響我一生

我娘是個斗大的字不識,沒文化的人,但他知道有文化沒文化是不一樣,一定讓自己的兒女學上學唸書,做個有文化的人,1951年在當時住的村,成立了學校,3月1號開學,娘就讓16歲的哥哥和8歲的我,報名上學。我念一年級,哥哥沒念一年,直接上二年。那時剛土改,各家各戶單幹,每逢春種丶夏鋤丶秋收季節,老爹一個人幹活忙不過來,就讓哥哥耽誤課,幫爹幹農活。我娘就和老爹爭吵,有一回爭吵激烈,老爹打了老孃幾巴掌,剛頒佈的《婚姻法》,娘上村裡告我爹,並要"離婚",村上進行調解,我爹道歉,我娘才原諒我爹。

在我娘重視學文化的影響下,我自幼學習勤奮,刻苦,小學二至四年級,考試都在全班前5名,有時第一。初小畢業已考上5年級,老孃怕我累壞了身體,又讓我重讀。為了學習更好,老孃和老爹在我14歲,6年下學期時轉學,回到城市上學。

老孃一生善良,勤勞,節儉,在家裡對我爹的急脾氣,忍讓寬宏,一日三餐,儘管生活困難,也儘量做點好吃的,可爹吃,可我和妹妹吃,自已吃點剩飯剩菜。老孃以好的家風,影響5個子女。5個子女和睦相處,無論是爹孃在時,還是爹孃故去,都念一奶同腦,骨肉情,生日互相祝福,孩子結婚到場賀喜,正月初二5兄妹在哥哥家一起過年,侄外甥一二十人團聚,其樂融融。

我也老了,但老孃的好品質,傳承的好家風一定傳下去,發揚光大。

(他:應為"她")


用戶6096一帆風順


我的母親已經離我而去了,但母親的美好品質卻變成了我的人生格言。


勤勞

母親從來都是勤勞的,我就基本沒有見她怎麼閒過。父親是普通工人,母親是家屬。為了貼補家用,母親一直以來都是在做各種零工。做過小生意,賣賣蔬菜水果,我在五、六歲的時候就陪著母親在街上賣菜,早晨母親去批發蔬菜的時候,就讓我坐在小板凳上耗著那個攤位。她回來就會帶我去吃5毛錢一碗的現做湯圓,或者給我買那種白餅粑粑,類似現在的酥餅上面有一層白沙糖。

等到我上初中的時候,母親去我們那裡的私人焦煤場打零工,一般都是7、8個人包車計件,一車做完了能分到50塊左右,通常是要做2、3小時。就算是春節,休息沒有事情做的時候,忙完一家人的飯菜,飯後圍坐在爐火旁看電視的時候,她要麼在幫我織毛衣,要麼在做布鞋。到我上到初高中住校的時候,放寒暑假休息回家,睡到8、9點的時候,母親早已把水挑好,早點做好了,她想我平常學習辛苦,休息的時候不想打擾我,讓我多睡一下懶覺。對於母親的愛,我只能以優異的學習成績來回報。


節儉

基於當時家庭情況,家裡開支,母親總是省著花。但在我讀書上,卻從來沒有吝嗇過,母親不願我在學校吃不飽、穿不暖,生活費都會多給一些。而母親自己,總是那麼幾套衣服,來回的穿。當我畢業工作了,回家過年的時候,我把自己存下來的工資交到母親手上,並絮叨母親,不要太過節儉。

但當我節假日回去的時候,並沒有看到母親花錢為自己買什麼東西,母親總是說你還沒有結婚,錢要省著用,我雖然生氣了但眼角流下了眼淚。

後來我就換了策略,就算在遠,我也要買好東西帶回去,母親再說我亂花錢的時候,我就說買都買了,商家不讓退的,你不用才是真的浪費,母親雖然生氣,但也只能穿上新衣服、新皮靴。對我來說,回家的路途儘管麻煩,我卻是高興的。


堅韌

生活的艱辛,並沒有讓她屈服。儘管讀書是費錢的事情,母親卻重來沒有猶豫過。曾經因為上大學的事情,需要花費不少錢,父親有過放棄的念頭,但母親卻始終堅持讓我讀書。她不想讓自己的後代,重複他們曾經走過的路,能過的幸福一些,少一些苦難折磨。就是母親的堅韌,讓我能順利讀完大學,讓我開啟了不一樣的人生。


母親去世了,母親的慈愛和恩情,我未能報答萬分之一,這變成了自己此生永恆的痛。母親的美好品質,卻是需要我去堅守的諾言。


曉晨知秋


去年農曆年底,老婆說家鄉的石磨豆腐好吃,過春節想回家做點家鄉豆腐。

幸好家裡還有近八十歲的老孃,又聽說叔叔家有一套現存的工具,於是回家做豆腐的事很快變成了現實。

老母親聽說兒子回家做豆腐,自然高興,跑上跑下的張羅,柴火,過濾豆漿的粗布袋,石膏粉…,準備得一應具全…

做豆腐最費時費力的一道工序就是手工磨豆漿,它需要兩個人配合,一個推轉石磨,一個往石磨眼裡填黃豆,石磨轉一圈,填料的用小勺子將泡在水裡的黃豆帶水裝一舀子,倒進磨眼裡。我推著磨,母親幫著喂料。剛推磨時,覺得無所謂,挺輕鬆的,半個小時後慢慢感到很吃力,氣喘吁吁,不知道是血壓偏高的問題還是眼晴總瞅著磨盤的原因,再往只感覺頭暈糊糊的,天地也在旋轉,突然一個趔趄,竟然差一點摔倒,不得不停下磨盤,母親見狀,連忙說,不要緊吧!沒做貫事的人,做一點累得受不了…,她邊嘮叨著,地舀子給我,從我手裡接過磨盤木頭推把,推了起來,意想不到的是,七十八歲的人了,推磨時竟然沒有負重的感覺,我真佩服,她邊推著,邊有一嗒沒一嗒的閒聊,從她做童養媳說起,她懂事的時候就放牛,後來長力氣了就開始推磨,那個時候以大麥為主,整個大家庭每天


蟻議


我的母親是一個平凡的女人,但她的堅強、善良、執著,影響了我們的一生。


母親出生於上個世紀40年代初一個小商家庭,思想開放的外公外婆讓所有的子女都要進學堂學習,因此,母親得以畢業於師範學校。母親的一生經歷了中國近代最動盪的歲月——抗日戰爭、抗戰勝利、第二次國共內戰、新中國成立、三反五反運動 、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幫”、改革開放等,人生歷程70年有餘。

"解放"初期,外婆家的成分定為小商,在那個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裡,母親的青少年是悲愴的。由於家庭成份的問題,柔弱的母親只能去農村鍛鍊!於是我們姐弟四人都出生在鄉鎮。在那個物資的貧乏、醫療落後的年代裡,極度的精神和生活的雙重重壓下,年僅34歲的母親得了重病。母親到城裡看病期間,由於父親工作的失誤導致一場火災,父親受到了嚴重的處分,每月的工資只發二十五元,當時,父母兩人的工資總共只有六十元左右,卻要養活一家六口人!

世人的指責,心理的不安,全家人都揹負著巨大精神壓力,在夾縫中艱難地生存。為了供四個孩子上學,母親在重病中操持家務,親手給我們做鞋、織毛衣、縫衣服等等。重病時期,母親出門都很困難,但她卻堅持幫別人縫衣服補貼家用,而且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通宵達旦,白天卻拖著病重的身體去上班。

記得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睡夢中醒來的我,見母親拖著重重地身體,咬著牙,極力的支撐著,用手工一針一線地縫製我們的過年新衣。當時家中的鬧鐘已指向凌晨5點,頓時覺得很心酸!而母親卻要踐行著她對孩子的承諾——保證我們在大年初一早上穿上新衣服。

母親還有很多生活細節,讓我們永遠難忘,但介於篇幅的關係,再這裡就不贅述。在母親的一生中,生活的艱辛,痛苦的磨難,從來沒有撼動過母親戰勝困難的鬥志。在那個年代裡,母親用她病弱的身軀,為一個家庭撐起蔚藍的天空;母親用她的智慧,開啟了一個家庭積極樂觀的大門,保證每個孩子身心健康;母親用她的堅持和信心,陪伴著我們慢慢的成長。這些品質是母親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影響著我們的一生。

每逢佳節倍思親!母親節要到了,此刻更懷念母親了。


敏之視界


轉眼之間,母親已去世五年。

今年清明時節,專門飛越數千公里,去祭拜了父母以及列祖列宗。

回到家時,老宅依舊,好想叫聲,媽,我回來了。可惜老宅已經荒寂,再沒了勤勞善良的雙親。

我們姊妹幾個,能夠健康成長,最該感恩的是我們的母親!六零年,是過不去的坎,老奶、大爺爺、奶奶相繼餓死,爺爺之前已經去世。年底了,小姑也出嫁了,我們家裡只剩下孤苦伶仃的父親一個人。當然,這都是母親講給我們聽的!

母親不顧外婆、她表姐的反對,自己背個小包袱,就嫁到我們家了。

其實,當時是不能叫家的,沒有女主人的孤家寡人的父親一人。怎麼能能叫家呢?

我們有家,是在母親下嫁父親之後。

為了我們家,母親操勞了大半生,由於父親身體動過手術,一家的重擔都落在了母親肩上。

白天去種地,夜晚來紡棉,隆冬時節,好多個夜晚醒來,看到母親還在煤油燈下紡棉。我就說。媽,你咋還不睡覺啊?母親說,你睡吧娃,媽要紡棉線織布給你們做棉衣穿啊,這天都這麼冷了,白天要去生產隊幹活,只好晚上做了。

家是貧困的,但勤勞善良的母親從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勇敢面對,一家人其樂融融。

母親因為是長女,要照顧舅舅、小姨,所以讀書不多。但是,我們兄弟姐妹幾個,無論怎樣,都讓我們去讀書。儘管每次的學費都是東拼西借的,但我們姊妹幾個都沒輟學。特別是三爺看著我們讀書就搖頭,唉,家徒四壁的還讀什麼書?識倆字會算賬就好了,浪費錢啊!

母親沒有改變供我們讀書的心願,倒是父親有些動搖,守著十幾畝薄田,家裡確實供不起這麼多學生!所以,初中畢業時父親建議我讀中專,那時候包分配,但我的志願是大學,外面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在母親的堅持下,哥哥、姐姐,弟弟初中畢業,都脫離了農業,在城市安家立業。

由於我想上大學,母親是鼎力支持的,但那時溫飽解決了,但錢還是缺,假期去工地幹活、去飯店端盤子,學費是解決了,但日常的飯菜錢總是要的,母親也從沒讓我缺過。我知道,那是勤勞的母親搞種植、養殖攢下來的。週末上學走時母親都會給我一週的費用。

後來,我終於如願以償,考上省城的大學,於母親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收穫!

好女人,富三代,此言不虛,

我母親就是一位!

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我們也都成家立業,讓我們的孩子讀書是必須的,大哥家的兩個孩子都大學畢業,參軍工作,二哥家的孩子前年考上985/211/雙一流天津大學,我兒子去年考入中南大學,985/211/雙一流大學。侄女今年參加高考,祝願她金榜題名!

感恩母親,緬懷母親!

願父母得享天國!





張玉文412928


一直以來,媽媽都是我的偶像。她善良,質樸,勤勞,勤儉持家,孝順父母等等,這些都影響著我,也無時無刻在引導著我。

記得小時候,爸爸總是在外打工,媽媽自己在家拉扯我們三個孩子,還要種地,家裡還養過豬,後來還種塑料大棚,每樣活媽媽都沒落下。那會爺爺奶奶還多病,還要照顧,爸爸也不出去遠門打工了,就在村裡做些泥瓦工,家裡的雜活都是媽媽在幹,記得有一年,放假回家,剛好大棚裡的西紅柿都紅了,我們孃兒三用了一下午,還有一早上,摘了足足兩千多斤西紅柿,一點都不誇張,大夏天,渾身都溼透了,自己也就幹幾天,而媽媽每天都在裡頭忍耐高溫,還必須幹活,其苦其累只有媽媽最懂。

自己成家後,也發揚媽媽的傳統,節儉,不亂花錢,勤勞治家,孝順公婆,從善如流。

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媽媽最近被評為鄉里的“最美妯娌”“最美媳婦”,政府給頒發了證書,還發了獎品,一如既往的向媽媽學習!

明天就是母親節了,祝媽媽節日快樂,幸福安康!





大人在呼吸


吃不窮穿不窮,不會算計一世窮。

母親常會用這句話教育我。

也許這句話是別人說的,母親借用了這句話。這句話裡算計,就是計劃的意思吧。

因為我的父親好和酒,家裡的錢,總會用一部分來買酒喝,他儘管蓋著救濟的被,家裡連個枕頭都沒有,(提起這事我就覺得不好意思,我是上初中,才用舊被裡做的枕頭。

聽我母親說,因為父親是復員軍人,政府曾給個優惠價批給他一些木頭,留蓋房子用。可是他沒買,讓給了別人。等我家蓋房時,買木頭比那優惠價多花不少的錢。

她總會在我跟前嘮叨,我們的父親不會算計。以至於我們家這麼困難。

記得有一年她聽說鄰村有人賣母豬,要一百塊錢。家裡沒有錢,母親就和父親商量,賣了一些穀子,得六十塊錢,他們再去割草賣,因為父親要出工。主要是母親割多,碰上我們放假,她就帶我和大弟去割。那時我讀五年級,大弟讀四年級。

後來那頭母豬生不少窩小豬。賣這些小豬後。家裡的生活貧窮有所緩解。

我成家後,因為夫家窮。開始那幾年,我計劃養豬,他不準。也不建豬欄,後來在我的多次勸說下。才蓋了豬欄,我們養了好幾年的豬。我們的生活比某些沒養豬的人家要好一些。我用養豬的錢回了遠在廣西的孃家。還用大約一千錢去參加魯迅文學院的作家短訓班學習。

雖然因種種原因,我的寫作水平依然很低。因這次學習我見識了世面。

人生會記劃很重要。


胡蘭英


母親的勤勞

我的母親吃苦耐勞。從我記事起,母親一直是忙碌的,每天家裡最早起床的是母親。我們還在睡夢中,母親就趕到早市把菜買回來了。先做好早飯,叫小孩們起床,幫我和姐姐梳好辮子,洗漱完,書包裡放好飯盒,再給打發去學校。她自己胡亂吃幾口就忙著去上班。下班回來先做晚飯,等我們吃完,母親收拾完,還要批改學生的作業到深夜。


那時候我想著每個母親都一樣,並沒有覺得不妥。但是母親的善良卻是別人所不能及的。

母親的善良

我家住過很多親戚。遠的近的,奶奶家的,外婆家的 ,打工的,上學的,從來沒有斷過,一直到母親去世。最多的時候有過七個孩子(平時住校,週末回家裡吃飯)。無論是哪邊的親戚,母親一視同仁。買菜做飯,噓寒問暖,把他們當做家人,從來沒有怨言。



母親的寬容

從我家走出去的孩子,長大後工作了,有的逢年過節會回去看看母親,買些禮物。無論貴賤母親都很高興。而有的卻所謂人走茶涼,不知感恩。母親卻也不計較,只要聽說他們工作、生活都挺好,就很放心了。

母親就是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讓我們保持著正直寬容、誠實善良、樂觀淡泊的品質。


懷念我的母親!


小西媽媽講故事


媽媽給我留下的美好質樸的回憶簡直無法用語言所能表達的,從兒時咿咿呀呀會說話到扶牆蹣跚學步,到上學,到參加工作結婚有孩子等等都有媽媽所留下的身影。

兒時,我是在媽媽的懷抱里長大,出門總是在媽媽背上。無論在哪裡,我總是媽媽的小跟班,形影不離,而她總是不離不棄陪伴我。

媽媽告訴我,從小教會我要有顆善良的心。雖然自家生活都非常清貧,甚至好幾天都吃不上面食。儘管如此,有過往的乞討者來到我家,媽媽總是毫不吝嗇的施捨一些糧食或者食物,總之遇到什麼都不會讓來者空手離去。總是說人活著不容易,做乞討者也有難隱之痛。

媽媽喜歡幫助別人,在我家媽媽是頂樑柱,爸爸常年在外教學,回家的時間屈指可數。家裡的農田全是媽媽承擔。家裡邊養了耕牛,每年除了耕種自家的田地,還要免費幫鄰居耕地。總是說,誰家沒個難事呢?人人都說她是熱心腸。

勤勞節約是媽媽一輩子的標籤,無論是過去多麼艱苦歲月還是後來的富裕生活,媽媽總是忙忙碌碌的一天又一天,從未見過她有空閒的時候。吃飯從來不講究什麼花樣,穿衣服從來講究乾淨利落整潔就行,從來沒有要求為自己買新衣服。相反要求我們穿好點,說出門在外體面些。

無論條件多麼艱苦,媽媽總是咬緊牙關讓我們上學,從沒有因為交不起學費而退學。因為她自己沒有文化,總希望我們有文化,所以在苦在累都讓我們上學。

做個誠實上進的人,是媽媽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人可以笨,但不能懶,更不能沒上進心。一個人沒上進心就很懶散荒廢。所以媽媽經常敲打我們要上進。

做事要有拼勁,要有責任感。隨著我們慢慢長大了,媽媽經常給我們說,長大了幹事要有拼勁,不要遇到困難就想著躲避,前面的路很長,誰也看不到頭,能躲到什麼時候。所以遇事要冷靜,要有責任感,學點擔當。這是我們常常聽到她的囑咐。

多少年過去了,但是這些話,卻常常在耳邊纏繞,記在心裡。特別是如今我們也是人父人母,深深體會到了作為家長教育孩子的良苦用心。

媽媽你的教導兒子永遠永遠都不會忘記,你永遠在我心裡,有你我永遠幸福,感謝你教會我做人的最基本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