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拿以前作業代替現在作業怎麼辦?

冰山雪蓮9625


首先不要責怪他,慢慢和孩子溝通逐漸引導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一個良好的習慣和認證的態度很重要。


優樂曉曉


發現大家的回答都是一邊倒:

  1. 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2. 孩子有錯!


我就不這麼覺得啊!

如果讓在結果導向的角度來說,我反而覺得孩值得表揚,因為高效正確的滿足了作業的需求啊!(因為我們自己早已發現,現在成年人的世界大部分都是結果導向)

在充分理解了題意後,準確找到符合要求並完成了的作業。

在這過程中體現了好些不錯的能力:

  1. 記性不錯,不然想都想不起來就別提了

  2. 理解能力不錯,能準確理解本次作業的意思

  3. 融匯貫通,舉一反三的能力不錯,能類比相同的作業,這是一種抽象能力,而且很重要。因為只有理解了,掌握了,才能抽象,轉化為自己的能力。當再次碰到類似的問題時,都可以迎刃而解。

  4. 高效,我們練習的目的很多時候就是為了高效,當再碰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有經驗的人提供的價值就是縮短了時間,節約了成本,不管是人力成本,還是機會成本。

  5. 圓滿,老師開心,因為佈置的作業得到了正確的答案,說明我教得不錯,孩子學的也不錯,掌握了,孩子也開心(內心os,就像你在考試的時候看到最後一道題,自信滿滿的對自己說:這道題我會!)。


在這個過程中,為什麼就家長不開心?

是因為抄作業?何抄之有,活學活用也算抄?那自己的錯題集是不是萬惡之源?

是因為不誠實?題目有說必需得重心創建,並不能基於以前的經驗嗎?如果是這樣,這老師到底出題的時候是什麼心態?

是因為練習不夠?就是要重頭到尾再來一遍?我讓你把建好的房子,拆了建,建了拆,你是什麼感受?


我理解我們的擔心還是擔心孩子沒有掌握該掌握的知識點,而不是用了之前的作業。那如果是這樣,能不能和孩子溝通一下,讓孩子說一說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說不定孩子們比咱們掌握的還要通透。


相信自己的孩子,做一個自信的父母。


仲謀說


孩子拿以前的作業,代替現在的作業該怎麼辦?


首先做家長的,不要急於指責孩子,更不能簡單粗暴地打罵。家長如經常性地因為學習上的事,指責、打罵孩子,不但於事無補,還反而會讓孩子有牴觸情緒,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其次,遇到這種情況,任何家長都會著急、生氣,為此產生家暴可能性也很大。這時,家長應該壓住怒火,保持淡定心態,不用急。然後找個孩子心情好的時機,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交流,與孩子共同查明原因,比如:①是作業量太多,②貪玩,忘了做作業,③投機取巧心理,等等。


第三,與孩子共同探討,討論這種做法的危害性,以及今後如何糾正這種錯誤做法。每個人都有做錯事的經歷,關鍵在於如何面對,如何糾正,不再犯同樣或類似的錯誤。人生,即是在糾錯中成長,這很正常,孩子犯錯,無需大驚小怪,而是多想辦法幫助孩子糾錯。

時代不同了,棍棒之下出不了孝子,嘮嘮叨叨,簡單粗暴,恨鐵不成鋼,是做家長的通病,切忌。放低姿態,與孩子交心,陪伴孩子成長,才是正道。


廈門老新


孩子拿以前的作業代替現在的作業怎麼辦?

作為家長,首先應考慮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是什麼?是家長自身的原因還是孩子的原因?如果是父母本身的問題,請看一看文章下面的圖,父丶母丶孩子才能組建一個完整的家,其中父丶母丶孩子之間都有共同的空間,也各自有各自的空間,父與子之間有共同空間,母與子之間有共同空間,夫妻之間有共同空間,如果三個圓圈來表示這些空間,應該怎樣畫才能達到平衡呢?我想有很多人都不會畫,畫圖都那麼難,那麼在實際生活要做到平衡就會更難,比如說忙於工作丶忙於麻將丶忙於玩手機,就是忘了和孩子勾通,忘了陪伴孩子,孩子有事找不到人,孩子範點錯不是打就是罵,這樣時間久了孩子很壓抑,產生厭學的問題,表面上看起來很聽你的話,但揹著父母不知他會幹些啥,因為你不瞭解他內心的真實想法,所以孩子拿以前作業代替現在作業,這隻能說明父母對孩子的關心不夠,或者是根本就不關心,他才會想出這招騙你。我們家長應怎麼做,才能讓孩子主動與你交流呢?家長要放低姿態,以孩子打成一片,以子交朋友,打入敵人的內部(即孩子的內心世界),急時發現孩子的不足,一起想辦法補救,有小錯就開始糾正,一句話,有時間多陪陪孩子,一起玩,一起遊戲,一起運動,一起談天說地,因為這樣就會從他們的言談舉止中發現內心究竟在想些什麼,如發現有不正常,父母不是指責丶責怪,而是有技巧性的引導,人不免要範錯,範錯能改就是好事,因不範錯就不會成長。

如果是孩子的問題,首先要分析是孩玩過頭了沒有做作業,這是孩子忘了,不是做不起。還是作業多根本就做不完,還是題太難了,還是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還是不想做,這是厭學不想做,這些都是處於怕家長打或罵的表現,實在沒辦法才拿以前作業代替現在作業。也說明家長對孩子平時不會很關心。

家長要根據實際情況,找出真正的原因,對症下藥,找出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有意識的去克服面臨的困難,改掉以前的不良習慣,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心願,但每個孩不能如每位家長的願,但能推近每位孩子達到他力所能及的人生最高點,這些都離不開你對孩子的陪伴。家長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師,現實的很多家長,雖然人離孩子很近,心卻離孩子很遠,整日手機不離手,如離了手機,比丟了孩子還心痛,這是普遍的的社會現象,如果多陪孩子,孩子會用以前作業代替現在作業嗎?這是值得很家長思考的事。

如果感興趣就多觀察一下配圖,怎樣才能找到父母孩子家庭的中點(即平衡點),這是我開家長會時一個教育專家繪的圖,都來分析一下,怎樣畫才能達到家庭平衡,個人空間都會大於共同空間,所以要珍惜在一起的共同時光,你做到了嗎?






思宇中醫


作業是完成作業最省時、最省力的辦法,但同時對學習的鞏固也是最無效的。

老師佈置作業的目的是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但學生往往意識不到這一點,總會覺得完成作業是給別人完成任務,而忽略了自己學習上的鞏固。

無論是來不及做作業,還是忘記了做作業,都不應該用抄來應付,不如向老師坦誠沒有做完作業的原因,後面找時間補上。

抄作業是害怕懲罰選擇逃避的一種方式,反映出學習態度的不認真。

2 老師適當佈置,家長負責監督

孩子出現抄作業的現象,就已經說明他學習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老師的批評和家長的苛責,並不能從根本上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老師的反省——任課老師在佈置作業的時候,要進行合理的規劃:自己佈置的作業,量是多少,完成時間大概是多少。老師佈置的作業應該在學生的處理能力內,才能夠讓學生保持認真仔細的態度,如果作業超量,那孩子就可能不會保證作業的質量。

老師的檢查——"反正做的作業老師也不檢查。"很多抄作業的同學都會有這樣的心理想法,如果老師對作業完成的質量並沒有進行仔細的檢查,那麼同學就會出現應付作業的情況。作業做得好和做得壞、做和不做,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沒有任何的影響,那學生大多數都會把時間用在其他方面。


亮亮記錄生活


孩子拿以前的作業代替現在的作業,這可能是重複性的作業,不然沒法代替,小學語文作業會出現這種情況。作為家長我們應該這樣辦:

首先,要和孩子心平氣和的溝通,告知這樣做是投機取巧,是自欺欺人,對學習毫無益處。要讓孩子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學習就是要溫故而知新。孩子如果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保證以後不這樣做,家長就要及時鼓勵。千萬不要喋喋不休,抓住不放,更不能打罵懲罰孩子,如果你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頓打罵,會在孩子幼小心靈裡留下陰影,不利於孩子的今後的成長。

其次,在開家長會的時候,如果老師徵求家長意見,特別是關於留家庭作業的意見時,我們可以建議老師儘量少留簡單重複性的作業。



奎瓜美騏爺


遇到這種情況先控制自己的情緒,然後找原因,再想方法解決。

熊孩子的招數真的還挺多的,只有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出的,家長看到估計會火冒三丈,尤其有時候看段子說輔導孩子作業真的是要命哈哈,但是換位思考一下,我們都是從小時候過來的,在作業方面也都是耍過小聰明的,所以即使自己的孩子偶爾有些不夠勤奮的地方,還是多多理解吧。

那下一步就要看看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做了,是單純的偷懶了,還是作業量太大,還是在某些知識段落沒學會而不會做呢?必要的話也可以和他們的老師做一個溝通。

弄明白原因後,耐心一點,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還是以鼓勵的方式吧,教會他下次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應該怎樣解決。

千萬別低估孩子的認知能力,總之做孩子的榜樣,他聽到的看到的你的樣子很重要。

祝順利!



強迫策


不要直接斥責孩子。瞭解情況後,可以和孩子推心置腹的討論一下作業要不要做。先向老師瞭解一下孩子這方面的知識掌握情況,如果孩子掌握的好,那可以不用太大管制,如果掌握不好,可以讓老師出另一樣相關的題型作業,讓孩子來完成。家長可以在旁監督指導。


沉素言


這些年都是出門在外,孩子寫作業都是靠他自己,我也從來沒輔導過,孩子也很自覺每天都能認真的完成作業。


胖小妹的開店日記


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要責罵孩子!然後跟孩子講清楚他(她)這種做法的後果是什麼,告訴她(他)如果這樣做自己應當承擔什麼樣的責任,要跟孩子講清楚利弊,要從思想上讓他(她)認識到這樣做是錯誤的,然後再讓他(她)糾正錯誤,千萬千萬不能通過打罵解決這種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