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肥料怎麼施用才能提高肥效利用率?

客家小析


先解釋一個關於微量元素間的化學原理 ,就是”失效“。

我們在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一種元素跟另一種元素或者另幾種元素之間的反應,兩種元素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會出現化合或者分解反應,形成沉澱,不被作物吸收,或者形成氣體揮發,使得養分流失。我們通常稱之為”失效“。也就是專業人士常講的元素間的”拮抗“。

那麼微量元素肥料怎麼施用才能提高肥效和利用率呢?我想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闡述。

一、簡單瞭解微量元素間的作用”失效“

微量元素,一般是指鐵、錳、銅、鋅、硼、鉬、氯。當然還有其它一些微量元素,這裡不一一表述。而這7種微量元素裡,相對比較常用的就是鋅、硼、鐵了。這裡簡單看一下他們與什麼元素間能出現失效的情況。

1、鋅

硝態氮利於鋅吸收,鎂鉀互相可幫助吸收;

磷過量會導致缺鋅,鋅過量會導致缺鐵;

鉀鈣過多影響鋅吸收。

2、硼

鉀多會使硼缺乏,缺鉀會使硼中毒;硼隨著大量元素的缺乏而缺乏;

硼對鈣鎂比和鈣鉀比有控制作用;

錳對硼的吸收不利。

3、鐵

氮、磷、鈣過多會引起缺鐵;鉀不足會引起缺鐵;

硼多會影響鐵的吸收;硝態氮也會影響鐵的吸收;

二、怎麼施微量元素肥料

我們看到了,元素之間的關係比較複雜,可以說滿足了這個要求,那個又不一定滿足。若想使作物元素平衡,我們只能做個一般性的肥料配比 ,不可能做到精確。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一般可分為根部施肥和作物體噴施兩種。

1、根部施肥,就是往土壤中施肥。

一般伴隨著大量元素的施入而施入,也有單一根據作物情況施肥。

也可以伴隨下種做伴種、浸種,也可以對作物根系進行蘸根、灌根。

2、作物體噴施

一般是通過觀察葉片情況和果實情況,確定哪種微量元素缺乏而特意噴施的,一般往作物葉片或者果實噴施。缺鐵時也可以將硫酸亞鐵直接注射進作物體內。

三、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注意事項

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我們建議不將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微量元素混合施用 。

建議少噴多次噴施,以便觀察作物生長狀況和效果。

要注意噴施時間。比如果樹在落葉前噴施鋅硼,為來年萌芽做準備;花芽分化前後噴施鋅硼,促進花芽分化。

在噴施微量元素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與大、中量元素的配合,還要注意土壤酸鹼度情況,做到心裡有數。

做到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是關鍵,分析土壤情況和作物習性也是關鍵,綜合分析,從根到葉到果,隨時觀察有訣竅,少施多次施是最穩妥的辦法。


農資人實錄


鐵、銅、鋅、錳、鎂、硼等在作物生長髮育過程中需求量很少,所以統稱為微量元素(也叫微肥)。



雖然植物對微肥的需求量不大,但是微量元素對植物的生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作物缺少任何一種元素時,都會對作物正常生長、產量、產品品質造成影響。例如植物缺錳時,葉子就會發黃,且有褐斑,影響作物的光合作用。缺鐵,葉綠素不能正常合成,造成幼葉片黃化等等。所以,在植株生長期要勤觀察、細思考,做到“缺什麼,補什麼”。



那麼施用微肥要注意什麼呢?1,不同的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是不同的,所以要根據土壤含量的多少,控制好各種元素的使用量,切忌盲目增施。否則會造成肥害,影響作物正常生長。2,微量元素在植物生長中起著“酶”的作用,它能調節和控制著作物吸收氮、磷、鉀等營養物質的能力,從而增加作物的抗逆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幾率。因此可以與複合肥混使。3,我們知道,有機肥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及植物所需的氮、磷、鉀等多種營養成分,基本能滿足植株生長的需要,因此在施用有機肥時,可以微肥的使用量或者不施。以免微肥過量,導致微肥害,造成植物生長異常。



使用方法;(根據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土壤酸鹼度和植物的需求,來確定使用哪種微肥,使用多少微肥。)1,條施或者穴使。和氮、磷、鉀大化肥或者腐熟的有機肥混合均勻,一同施入。2,噴施。直接將微肥配置好的溶液噴灑在葉片上,讓作物吸收利用。經驗表明,噴施的效果要比地下使用效果要好。因為噴施不需要轉化,直接被葉片小孔吸收,被植物體利用。
以上就是關於微肥使用的見解,歡迎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