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人壽命長短的不僅僅是飲食和運動!另一個因素竟然佔50%

決定人壽命長短的不僅僅是飲食和運動!另一個因素竟然佔50%

國外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研究:一個人在異常憤怒大發雷霆的時候,身體內會產生足以讓小鼠致死的“壓力激素”,類似於我們醫學上說腎素、血管緊張素等可以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的物質,還有一些其他對身體各個系統和器官有毒害作用的物質。他們又把這些物質統稱為“毒性激素”。曾經的生理學諾比爾得獎者伊麗莎白,協同其他同事研究總結出長生之道的結論,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那就是:一個人要健康長壽,合理膳食佔25%,其它(遺傳、環境等因素)佔25%,而心理因素因素竟然佔到了50%。

決定人壽命長短的不僅僅是飲食和運動!另一個因素竟然佔50%

心理因素對健康這麼重要,我們應該去怎樣理解和麵對呢?怎麼做才能夠讓心理因素成為我們健康長壽的催化劑?現代科學醫學發現,許多的疾病都跟心理因素息息相關,比如說高血壓、消化性潰瘍、月經不調、癌症、動脈硬化等一些慢性疾病都與個人的心理長期不良因素有關,因此,現代醫學稱這些疾病為心身性疾病,是有其依據的。

決定人壽命長短的不僅僅是飲食和運動!另一個因素竟然佔50%

如果一個人整天處於焦慮狀態,容易發怒,遇到事情容易緊張,或者總是感到悲觀厭世,整天沉浸在不良的情緒裡面,會讓他的“毒性激素”長時間處於較高的水平,對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等都會造成打擊甚至摧毀。因而我們可以仔細觀察一下身邊,負面情緒比較多的人,他的身體健康狀況也是一塌糊塗,家庭、工作、生活,甚至整個人生,也會受到負面的影響。

相反,人在快樂的時候,大腦會分泌讓人體感覺舒適的多巴胺等一系列對人體機能有益的激素,我們姑且稱它為“益性激素”,這些激素會讓人心緒放鬆、心情愉快、讓人充滿快樂的感覺,這些激素的存在會讓人的身心都處於舒適的良好狀態。可使機體各系統、器官的機能相互協調、平衡,提高免疫力,促進身心健康,所以說益性激素分泌越多的人就越容易健康長壽。

決定人壽命長短的不僅僅是飲食和運動!另一個因素竟然佔50%

那麼如何才能夠降低毒性激素的分泌,增加益性激素的分泌,從而保持心身健康、延年益壽呢?

一、心胸豁達,知足常樂

豁達的胸襟,開朗的性格,遇事不斤斤計較,待人坦誠,少一份私心,做到知足常樂,笑口常開,才可以收穫很多知心的朋友,遇事能有人傾訴和寬慰,這樣就很少會有愁悶煩惱。

二、目標明確,勤于思考

新的研究表明,“目標感很強”對健康有益。因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決定了一個人的心態,進而決定其生理狀況。

勤于思考的人的腦血管處於舒展狀態,因此, 經常用腦可以促進腦部的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中老年朋友退休後可以上老年大學,學習書法、跳舞、唱歌、畫畫等等,讓自己的大腦保持活動的狀態。

三、助人為樂,心情愉快

研究人員發現,給予別人“物質上”的幫助,能使致死率降低42%;給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能使致死率降低30%。

因為 與人為善,常做好事,心中會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進而降低了壓力激素水平,促進了“有益激素”的分泌。

精神病流行病學專家甚至說: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是預防和治療憂鬱症的良方。

四、淡泊名利,陶冶情操

該法要求儘量做到“恬淡虛無”、“清心寡慾”,不為名利、金錢、權勢、色情所困擾,對身外之物不要看的那麼重,同時要注重培養自己廣泛的興趣愛好,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個性,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提升一身素養。

五、家庭和睦,其樂融融

家庭和睦是使人健康長壽的重要秘訣之一,美國有兩位心理學教授積20年的研究發現: 影響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際關係”。他們說,人際關係可能比水果蔬菜、經常鍛鍊和定期體檢更加重要。

而人際關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家庭關係,包括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以及和其他親人之間的關係。因此,家庭和睦、與親戚朋友相處愉快是長壽的秘訣之一!

六、待人友善,保持微笑

當你付出友善對待別人,就會收穫友善;當我們對別人微笑時,別人也會以微笑相迎。無論是和親戚朋友在一起,還是同學同事在一起,都記得都要保持微笑,付出友善。

友善包含的內容很多,比如:贊幽默、微笑、隨和、尊重、禮讓、讚美、包容、寬恕、同情、忠誠、體諒、真誠等。能做到這些,我們同樣也能收穫別人的友善,心情會大好,也有利於身心健康!

決定人壽命長短的不僅僅是飲食和運動!另一個因素竟然佔50%

所以說,決定人壽命長短的絕不僅僅是吃和運動,豁達的胸襟、愉快的心情和積極的心態也是同樣重要。如果您感覺我說的對,那就趕緊把這個重要的發現告訴你的親戚朋友們吧,希望大家能健康快樂,享受美好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