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服用高血壓藥,會使血管變得越來越脆嗎?

P148225368


降壓藥是起擴張血管作用,從而使血液在血管內壁狹窄處能順暢供血至狹窄處前方之需。長期的作用,血管彈性易耗掉。


星空22915564


被這種說法坑了的人,可以說不是一個兩個。我老公的舅舅就是堅信高血壓不能吃藥,吃了藥就沒辦法停藥,而且會把血管給吃得越來越脆,於是堅持不吃藥,終於成功地給自己整出了腦出血,四十歲出頭就半身不遂,到現在走路都還不利索!

你血壓高,不去控制血壓,卻非要迷信什麼血管脆,卻不知道真正讓血管變脆甚至破裂的,應該是不加控制的血壓才對!在高血壓長年累月的影響下,血管內皮細胞不斷受到損傷,最終導致了血管越來越脆,一旦破裂,就是各種嚴重後果!

所以,關於吃高血壓藥物會讓血管變脆。根本就是謠言,高血壓藥物不僅不會破壞血管,把血壓控制好,控制在正常的水平,反而會保護我們的血管,降低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率,是在改善和保護我們的血管才對!

所以,千萬別被謠言坑害了,也不要再盲目去抵制什麼高血壓的藥物。本身很多慢性病都是需要終身服藥的,並非只有高血壓患者一個。而終身服藥,控制良好,和年紀輕輕嘴歪眼斜,癱瘓在床相比,到底哪個更好一些呢?!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長期服用高血壓藥物,會使血管變得越來越脆嗎?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從這個慢性疾病我們就可以看出它目前是無法徹底治癒的,因此需要終生服藥,估計會有一部分人會心有疑慮:長期使用高血壓會使血管變得越來越脆嗎?今天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1.高血壓是一個使血管變脆的重要因素:

我們平時說的血管變脆主要是指血管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

它的發生最首要的因素是血管壁的損傷,其損傷的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吸菸、喝酒等,這時候低密度脂蛋白會攜帶脂肪到受損的血管表面,這時候人體的巨噬細胞跑到那裡去吞噬脂肪,吞噬到一定程度,巨噬細胞就死亡了,從而誘發一系列免疫問題,最終形成了動脈粥樣硬化;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高血壓是使血管變脆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2.降壓藥會使血管變脆嗎?

很多人有這樣的疑慮,主要是擔心降壓藥物的不良反應,其實和高血壓對人體的損害來說,降壓藥物的副作用壓根就不值一提;而且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降壓藥能使血管變脆,相反有研究表明正是因為降壓藥物的存在,高血壓病人的預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果高血壓藥物真的有使血管變脆的不良反應,那早就被停用了,所以大家不必擔心這個問題。

最後小結:長期服用降壓藥物不會使血管變脆,相反它的存在延緩血管壁變脆的速度。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很多朋友都對長期服用降壓藥有一定的牴觸情緒,於是各種各樣的謠言讓他們深信不疑——人家說了,長期吃降壓藥傷肝傷腎;人家說了,長期吃降壓藥會產生耐藥性,以後血壓再高就沒有藥可以用了;人家說了長期吃降壓藥會使血管變脆……。最後這個“人家說”最離譜,想破頭也想不明白,長期吃藥,會使血管變脆,到底是什麼科學道理?

血管會變脆嗎?

血管變脆是一種很形象的說法,當血管硬化到一定程度,特別是細小的腦動脈血管,在某些誘因的影響下,有很大風險會出現血管破裂,出現出血性腦卒中等這樣的問題,這種情況下,說血管變脆,好像也挺有道理的,但我們一般在醫學上更多的強調是血管的硬化和狹窄等方面的問題。

但真正的血管是由彈性纖維,膠原蛋白,平滑肌細胞等多種物質組成的一種具有良好彈性的管路,在某些慢病,身體衰老等多方面的影響下,血管的彈性會受到影響,甚至出現硬化、狹窄,甚至梗塞等問題。高血壓就是導致血管硬化,失去彈性的重要影響因素,血壓升高,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人的動脈血管,動脈血管長期承受過高的壓力,一方面會對血管的彈性形成影響,另一方面,高血壓也會對血管壁內膜細胞形成損傷,這種內膜細胞的損傷會影響血管內壁的完整平滑,使血液中的脂質細胞更易於沉積在這些受損部位,逐漸的這些沉積於血管內壁下方的脂質會被氧化,這些被氧化的脂質泡沫會逐漸融合聚集,形成黃色粥樣的脂質核心,而血管壁內膜也會增生出纖維帽覆蓋這些脂質核心,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這就是動脈形成硬化,狹窄的主要過程。

因此,要說血管會硬化,會變脆,高血壓才是罪魁禍首之一,真正導致血管變脆的原因,不是長期服用降壓藥,而是長期的高血壓控制不好。

長期的血壓控制不好,不但會加速動脈血管的硬化變脆,還會加大心梗,腦梗,腦出血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我們一再強調高血壓患者,如果生活調理控制不好血壓的前提下,還是要堅持長期服藥控制血壓,控制血壓平穩,才是保護好心腦血管,減緩血管“變脆”進程的重要方面。

高血壓長期服藥會有什麼後果?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我一個朋友,就是長期吃高血壓,最後出現腦出血了,這不就是吃藥吃的嗎?!這樣的邏輯也算是比較奇葩了,這樣的情況確實存在,但為什麼一定就是降壓藥導致的呢?之所以出現腦出血,有可能這位朋友雖然吃著藥,但血壓並沒有控制達標,也從來並不瞭解自己的血壓控制情況;還有可能是這位朋友,除了有高血壓,還有高血脂,糖尿病等導致動脈硬化的其他問題,但他卻沒有好好的控制;還有可能他本身就有家族遺傳的出血性腦卒中風險,在某些誘因的影響下,發生了腦出血,僅僅怪到長期服藥頭上,這個鍋,降壓藥背不起。

不管是調節血壓,還是調節血脂血糖,吃藥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控制好這些疾病,減少心腦血管以及其他靶向器官的健康危害,因此,在長期吃降壓藥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血壓的監測,只有確認降壓藥藥效達到了平穩控制血壓的效果,長期吃降壓藥,才能夠讓身體獲得最大的健康獲益,不光降壓藥如此,服用降糖藥、調脂藥,都應該注意定期監測血糖、血脂水平,確認藥物的有效性。

服用降壓藥就沒有光是好,沒有副作用了嗎?當然不是的,不同的降壓藥也有著這樣那樣的不良反應風險,但目前臨床上所有的一線降壓藥物,都沒有時血管變脆這樣的副作用風險。在長期用藥的過程中,關注藥物的副作用風險,瞭解藥物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並根據情況定期評估用藥的安全性,權衡好用藥安全,有效以及身體健康獲益,身體耐受性之間的平衡,正是我們高血壓用藥追求的高境界,如果我們服用一種或幾種降壓藥,血壓控制達標且平穩,用藥安全性高,沒有出現身體不耐受的不良反應,這樣的降壓藥,長期服用,還需要過多的擔心什麼呢?


李藥師談健康


很多高血壓的朋友,不願意吃降壓藥的一個原因就是覺得降壓藥副作用太大,傷肝傷腎,會把血管吃脆了。

結果呢?

結果就是更多的高血壓患者發生腦梗死、腦出血、心衰、心肌梗死、腎衰等等惡性結果,本來很簡單隻需要好好的控制血壓,完全可以減少這些疾病的發生,甚至可以避免這些惡性結果,但就是因為害怕降壓藥把自己吃壞了,不敢吃,這就叫丟了芝麻也丟了西瓜。

降壓藥會不會導致肝腎功損害,導致血管變脆呢?

目前的所有的降壓藥都有副作用,這一點必須肯定,但在常見副作用中,並沒有把肝腎吃壞,更沒有說把血管變脆。我們在醫院,有那麼多高血壓患者,也沒見誰吃藥把肝腎吃壞,反倒是不吃藥的人常常出現各種併發症。

目前常見降壓藥常見副作用:

地平類:心動過速,足踝水腫,頭痛,臉紅,低血壓,眩暈等,個別患者會有噁心、胃部不適,過敏反應。

沙坦類:相對副作用較小,需要提醒腎動脈狹窄、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重視。

普利類:有刺激性乾咳和血管性水腫,高血鉀症,妊娠和雙側腎動脈狹窄者禁用。

洛爾類:心動過緩、乏力、四肢發冷、男性勃起障礙;對急性心力衰竭,、支氣管哮喘、病態竇房結綜合徵、房室傳導阻滯禁用。

利尿劑:電解質紊亂、低鉀血癥;引起尿酸、血糖代謝異常。

這就是常見降壓藥的最常見副作用,我們在服用期間確實需要觀察,如果發現副作用,及時聯繫醫生進行調整。而且降壓藥副作用並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能及時發現更換降壓藥,那麼都能避免。


而不會造成肝腎功能損害,至於引起血管變脆,更是無稽之談,因為本身血管變脆,沒有這種說法,我們只是說動脈硬化,但降壓藥不但不會造成動脈硬化加重,甚至可以說隨著血壓正常,能夠降低動脈硬化的發生,有些降壓藥還能夠預防和降低動脈硬化。因為長期高血壓會導致動脈硬化加重,所以高血壓會導致腦梗死、心肌梗死等等。如果血壓降到正常,自然因為高血壓導致的動脈硬化會明顯受到抑制。同時像普利類、沙坦類降壓藥本身就能延緩和控制動脈粥樣硬化,有利於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控制。

總之,降壓藥,不會導致血管變脆,但如果不積極控制血壓,血管還真的會變“脆”。


心血管王醫生


長期服用高血壓藥,血管會變脆嗎?

血管變脆是一種很形象的說法,當血管硬化到一定程度,特別是細小的腦動脈血管,在某些誘因的影響下,有很大風險會出現血管破裂,出現出血性腦卒中等這樣的問題。因此,要說血管會硬化,會變脆,高血壓才是罪魁禍首之一,真正導致血管變脆的原因,不是長期服用降壓藥,而是長期的高血壓控制不好。

在中醫眼中,血壓與人體肝、腎的陰陽平衡失調或痰溼壅盛有密切關係,可分為以下3種類型

1.肝陽上亢型高血壓

此類型高血壓表現為平時火氣偏大,急躁易怒。中醫認為肝主怒,所以怒則傷肝。此類高血壓伴有面紅耳赤眩暈、頭痛、口苦、大便幹、小便黃等症狀。

治療上:以平肝潛陽,滋陰清火為主要治療原則。

2.腎虛肝亢型高血壓

此類型高血壓多為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中醫認為,肝腎同源,肝陽需要腎陰的制約,才不會過亢。當由勞累過度、性生活過頻、營養缺乏、沒有充足休息等原因造成腎陰虛時,就會使肝陽上亢,出現高血壓。

治療上:以滋補肝腎,填精益髓,滋陰降火為主要治療原則。

3.痰濁內阻型高血壓

此類型高血壓與平時飲食有關。主要表現為平時飲酒過量,喜吃大魚、大肉等脂肪含量過高的食物。肥甘厚味吃的過多,則影響消化吸收,過量脂肪停留體內,日久則生痰、生熱、生溼,出現高血壓。

治療上:以息風化痰,祛風除溼為主要治療原則。

大家在用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的過程中應密切監測血壓,如果中藥降壓效果理想,即可繼續服用。如果效果不理想,則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加服西藥。

臨床上,用於治療高血壓的藥物西藥大致分為以下3類:

1.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的降壓療效好,單藥治療達標率高,能有效控制輕中度高血壓。《中國 2010 年版高血壓防治指南及中國高血壓基層管理指南(2014年修訂版)》均推薦硝苯地平為高血壓一線治療藥物。

2.沙坦類

沙坦類降壓藥長達24小時的穩定降壓,為高血壓患者的治療帶來很大便捷,與降壓要求契合的非常理想。

3.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可以通過擴張外周小動脈和冠狀動脈,減少總外周血管阻力,解除冠狀動脈痙攣,降低心臟的後負荷,減少能量消耗和對氧的需求,從而緩解心絞痛。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黃芪中的黃芪皂苷具有雙向調節血壓的作用。因此,在臨床上也常用降血壓藥物+黃芪成分中成藥聯用,達到平穩降壓、調理身體的作用。

黃芪保存不易,其中的有效成分——黃芪甲苷、黃芪多糖等有效成分,也較難通過日常泡水析出。對於普通消費而言,想要隨時補氣,就可以選擇好好黃芪。顆粒袋裝,服用攜帶都很方便;選料精良,結合現代提取工藝及指紋圖譜質量控制技術提取,效果更放心。


好好說健康


這個問題問的好,不管怎麼回答都會有人反駁,所以還是瞭解了高血壓藥的工作原理,自己判斷比較好。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所謂繼發性高血壓,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需要找到病源,治癒之後,高血壓自然也就沒了。原發性高血壓就是我們常說的高血壓了,就是單純的血壓升高,這個就是需要控制的。

目前醫學認為,高血壓是因為血管的彈性差了,該收縮時不收縮,該舒張時不舒張,就是血管的順應性變差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醫生的選擇就是降壓藥,降壓藥的工作原理就是擴張血管,既然通行不暢了,那就擴張通路。但是這種擴張並不是血管的自然擴張,而是用藥物刺激的,藥效過了之後,血壓又會升高,就要繼續吃藥;過段時間就要加大藥量、甚至換藥效更強的藥物,使得血管時時保持擴張狀態。

本應有良好彈性的血管被藥物強行擴張,時間長了,自然就累了,其結果不言而喻。


燕然居胥


經常有患者會問:“大夫我現在頭不暈了,可以不用吃降壓藥了吧?”要知道高血壓一般是需要長期服藥的。又有人要問了:“長期吃降壓藥,會不會對血管有損害?”
其實,真正對血管造成損害的是高血壓疾病本身。


【1】高血壓也稱血壓升高,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值持續高於正常的現象。大多數患者可以在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下發病。常見的是頭暈、頭痛、頸項板緊、疲勞、心悸等。僅僅會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後發生血壓升高,並在休息後恢復正常。並且隨著病程延長,血壓明顯的持續升高,逐漸會導致冠心病腦卒中等嚴重疾病。

【2】真正對血管造成損害的是高血壓疾病本身。血管有一定彈性,可以維持一定的血壓, 血液通過血管運行於全身。如果血壓持續增高,勢必會造成血管損傷,而且影響全身。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彈性會越來越弱,而長期的血壓升高會加重血管的病變,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3】高血壓患者在服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堅持長期服藥,血壓控制稍稍高於正常血壓,服用降壓藥後,血壓降到正常,並不是高血壓病痊癒了,而是降壓藥物作用的結果。

(2) 不可間斷服藥及頻繁換藥:不久會導致血壓控制不穩定,還會進一步使病情發展。

(3)血壓不可降得太低太快。更不可隨意停藥,需在醫師的指導下減少服藥量。

(4)降壓藥應從小劑量開始服用,不可隨意加大劑量。

(5)服藥期間定期測量血壓,特別是清晨血壓的管理。


轉載請註明出處:註明作者信息、網站信息,告知作者本人。


針魂姜興鵬


高血壓目前是一種無法根治的疾病,而且也是需要終生服用藥物的疾病,所以這一點導致很多人都認為長期服用降壓藥物會導致出現一系列副作用,所以有些人群不吃藥,因此導致引發一系列的併發症,所以到了併發症都出現的時候在服用藥物治療可能為時已晚。

長期服用降壓藥物是不會導致血管變粗的,降壓藥物主要是擴張血管來達到降壓的作用,而並沒有改變血管本身的結構,而且降壓藥物對於心血管有一種保護作用,並不是破壞血管,所以不按時服用藥物會導致血管壁的壓力過大,導致血管內膜損傷,使得一些脂質類物質沉積在血管壁上,進一步加速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傷。



所以容易造成血管脆性的主要是由於血壓沒有控制得當,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及血脂升高,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就去變緩,而且一些脂質類物質沉積,導致血管容易出現粥樣硬化,使得人體血管失去原有的彈性及韌性。

降壓藥物主要作用是通過減少血液水分,擴張血管及減小血液體積來減少血液對於血管的壓力,雖然減壓藥物對血管不會導致血管變脆,但是是藥三分毒,所以長期服用會導致肝腎功能受影響及損壞,所以血壓藥物的服用從小劑量開始,重者需要聯合用藥,但是千萬不能私自停藥。

關注小克,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識,謝謝!


小克大夫


長期服用高血壓藥,會使血管變得越來越脆嗎?

醫生看到這樣的問題肯定會思緒萬千,血管越來越脆是什麼概念?

仔細想想是不是基於高血壓患者全身小動脈會發生病變、管壁硬化,並且長期血壓高及伴隨的危險因素可以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展,會增加血管硬化、鈣化、老化的風險,從而會導致血管變得脆弱。

1、要想知道問題的答案,首先我們來看看高血壓患者為什麼要服用降壓藥?

大多數高血壓患者認為服用降壓藥物的目的,不就是單純降壓使之達標嘛!其實不然,服藥降壓的最主要目的在於防治高血壓併發症,包括心、腦血管併發症,及眼、腎、腦等相應靶器官的損害,當然,要達到這一目的,降壓達標是最基本的。

2、降壓藥物不僅不會使血管變得越來越脆,反而有助於延緩血管硬化。

長期服用降壓藥通過控制血壓,努力降壓達標,不僅可以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而且可以減緩動脈硬化的速度、程度,防治冠脈血管硬化引起的冠心病;防治腦血管硬化引起的腦梗死;防治腎臟血管硬化所引起的腎功能衰竭等等。

所以綜上所述,高血壓藥物不僅不會使血管變得越來越脆,反而能夠延緩血管硬化,帶來更多益處。

3、吃藥的基本目的是為了控制好高血壓,最終目的減少心腦血管以及其它靶器官的危害。因此,在長期吃降壓藥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血壓的監測,只有確認降壓藥藥效達到了平穩控制血壓的效果,長期吃降壓藥,才能夠讓身體獲得最大的健康獲益。

4、當然單純依靠藥物,忽略生活方式改善也是不行的。

許多高血壓患者認為,只要堅持長期、規律服藥就可以,而忽視自身生活和飲食結構的調整,一邊服用藥物,一邊繼續抽菸喝酒。事實上,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戒菸限酒、適量運動、心理平衡)是治療高血壓的基礎,應長期堅持;藥物治療必須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上。資料顯示,患者體重下降10kg左右,血壓會降低5~20mmHg,控制糖分和鹽分的攝入,並保持適量的鍛鍊,維持合理的膳食結構,也能控制血壓的上升,可以更好地防治血管硬化。

綜上,服用高血壓藥物不會讓血管越來越脆,恰恰相反,對於高血壓患者的血管硬化有更大的益處,可以減少心腦腎等臟器併發症,延緩血管硬化、老化,避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關注健康,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