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好但是不說話。開學以來沒有獎狀,人也坐到了最後一排,家長要怎麼跟老師溝通呢?

安然77618


作為家長,有的地方深有同感。比如說,我們覺得自己的孩子學習好,為什麼沒有獎狀呢?

我女兒她們每次到了期末的時候,是先發獎狀,然後考完試回家的,所以說拿到獎狀的孩子並不一定是期末考試成績前幾名的。


我女兒考試成績也還行吧!她也一樣,沒有獎狀,只是因為我的女兒太愛講話了,她上課的時候有時候會和小朋友講話,這個我已經從老師那瞭解到了。所以我認為老師不給她獎狀也是應該的,因為老師對小朋友的認可是他各個方面的表現,而並不只是成績好就會有獎狀。

有時候偶爾會拿回來一個小的獎狀,是因為上課積極發言,我知道這是老師對她的鼓勵。



小朋友在學校太愛說話和不愛說話,我估計老師都不喜歡。我們家的孩子是太愛說話了,作為家長可以帶孩子多走走、多看看,多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一玩,讓他多和人溝通一下,讓他多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和見解。



關於新學期孩子換到了最後一排,你可以瞭解一下班裡邊同學的身高情況,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個子偏高?如果是這樣,換到最後一排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說自己家的孩子特別矮,被前面的同學擋著了,看不到黑板,那就應該和老師溝通一下,因為如果看不清黑板就沒辦法聽懂老師講的課,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至於具體和老師溝通的時候,也得講究點方式方法,因為現在的老師說句老實話,一旦家長說錯話了,遭罪的還是孩子。

可以如實的向老師說自己的孩子不喜歡說話,希望老師在課上的時候給孩子一些機會,也讓他鍛鍊一下。因為如果孩子不愛說話,老師提問的時候,可能孩子就不會積極舉手,這種情況下,老師自然就不會問到孩子,這種情況下也不能怪罪老師。老師上課自然喜歡學生積極得和她互動。



論不愛說話,估計沒有能比過我家孩子的,到現在高中了,人家都是獨來獨往誰都不叨叨。最初也擔心她被欺負,但後來想想多多少少遇點挫折也挺好,畢竟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至於座位,我們小學一直坐後面,一個是安靜不惹事,自覺的很,老師完全不需要操心。再來個高啊,我們那會個高的不也坐後面嗎。而且現在的學校在座位調換上都做的挺好,經常換,家長不瞭解而已吧。反正我孩子從小學到現在都是經常換的,上禮拜回來還說換了座位的。至於獎狀,有時候也不止看成績,可能是孩子們民主選的,咱孩子不愛說話,必定這方面差點。我們家這個獎狀倒是一堆,三好學生,五好學生都有,有過一兩次沒有三好,反倒是我不太適應,人家自己卻很不屑一顧。當爹媽的心態要先端正嘍😄。


八月桂花香8176


這麼辦:

還原一下事件,孩子學習好,但是不說話,開學以來沒有獎狀,人坐到了最後一排,怎麼和老師溝通?

一是孩子學習好是真好還是假好?在父母的眼裡,自己的孩子都是完美無瑕的,一點優點能放大成無數倍。不知道這個孩子是學習特別好,還是中游,還是隻是不倒數的那種呢?也就是家長給孩子的參照對象,是誰呢?

二是孩子不說話,那說明是性格的原因。這一點家長應該引起注意 性格問題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關鍵。如果孩子比較小,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說的慾望和說的能力。如果孩子大了,家長要找出孩子不愛說的原因,是孤僻內向?還是不快樂?

三是沒有獎狀?如果是小學生的話,獎狀分門別類特別多,三好學生獎,優秀團員獎,進步獎等等各種榮譽,主要目的在激勵學生。如果是高中生的話,沒有獎狀就太正常了,一個班就那麼幾個名額。所以對有沒有獎狀,真的不要太糾結,有了更好,沒有繼續加油。

四是人坐在最後一排。這麼多學生在教室裡排座位肯定有一個先後,可以和孩子瞭解一下老師如何排座位的,初衷是什麼?是不是視力不好的在前面?個子矮的在前面?個子高的在後面。調皮搗蛋需要老師重點監護的在前面?其實孩子座位在前後無所謂,只要是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周圍的同學不搗蛋,不影響學習就好。

五是可以和老師溝通一下有關孩子的學習情況,孩子性格問題,發獎狀的情況,以及孩子座位的安排情況。 當然家長要注意與老師溝通的方式方法,搞好家校合作,瞭解孩子的近況,制定出更有利於孩子發展的方案,才能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總之,家校聯合是關鍵,務必與老師隨時聯繫,攜手育人……

追求有趣,趣答教育疑難困惑,隨時交流,祝你成功。


追求有趣


成績好但是沒獎狀,不可能吧?難道這學校是不看成績只看道德的道德文明先鋒示範學校?

按學校的常規來說,成績好了能考到班級前幾和第一,或全年級第一,這個獎狀總該是當之不愧的,這獎他不拿還有誰能拿。至於三好學生獎狀,那就不好說了,能得三好學生獎的學生,最起碼是讓老師喜歡的(尤其是班主任),

但這個喜歡有幾大因素:

就是家長和學生要跟老師相處融洽,搞好關係。至於怎麼搞好關係,那就要看各位老師的喜好和品性來決定,只有能迎合到老師的喜好性情,學習成績就算不是撥尖的,也有可能成為三好學生。

評三好學生道德評價位列第一,但道德這東西沒有很精準的標準模板,道德的好壞認定,往往會隨著各人的不同身份地位和審視衡量道德的不同角度,而得到不同道德觀。也就是說道德這東西水太深了,滿口仁義道德的人,不一定就是真正道德高尚的人。直言不諱,口無遮攔的人,在某種角度來看,並不一定就是道德低劣之人。


瑞氣沖霄


不同的班主任安排座位的方法不一樣。座位確實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坐在最後一排的原因家長先不要隨意猜測。

★按照成績和學生個頭安排座位。

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排座法。學校要考查老師的績效,老師會想各種辦法保證優秀率、及格率等。班主任把成績好的學生排在前面,便於時刻關注他們的學習狀態。受到老師關注多的學生自然學習就會認真些。

當然,班主任按照成績排座時也會參考學生的身高。

★抓鬮排座,再微調。

這種方法在高中更多。班主任先給學生和座位編號,然後抓鬮,抓到哪裡就坐哪裡,然後根據具體情況再微調一下。比如,愛講話的調開,特別不願意坐在一起的可以互相協調。

這樣排座,優點是民主,學生沒意見;缺點是太隨機,有人經常靠後,有人老在前面,有時候喜歡講話的幾個學生剛好抓到一起,等。

配個圖,開心一下。

★按照性別排座。

有個高中的老班主任就喜歡這樣安排。女生全部坐在前面,男生靠後。

這樣做,有點女生優先的意思,便於管理。

♥孩子被調到最後一排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家長可以去問老師,可以打消疑慮,也可以和老師溝通一下,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退一步說,孩子坐在最後一排也不一定是壞事。我兒子高中時長期坐最後一排,成績也一直不錯。老師讓他坐前面,因為個頭太高,他不願意坐前面,怕擋住後面的同學。

小學生可能沒那麼自覺,家長更希望孩子坐在前排是可以理解的。那麼,去問問老師吧。如果不問,就要聽聽孩子的想法,做做孩子的工作,給他講講像我兒子類似的故事來激勵孩子。

加油!


語文林


一般來講,一個班裡的學生大致可分為優等、中等、差等三個類別。老師關注最多的往往是優等和差等,因為優等生既學習好,還能幫老師做許多諸如紀律衛生學習管理方面的工作,是那種人人喜愛的角色。差生經常給班裡惹事生非,整天調皮搗蛋,是那種讓任何老師都頭疼的角色,所以不得不整天和他們打交道,也就關注得多。中等生平是默默無聞,優點不突出缺點也不多,基本上沒有什麼事與老師特別打交道,在班上省心省力,所以老師們就關注得相對較少。題主所說得這種情況可以分析為孩子性格比較內向,不愛出頭露面,有點自卑心理,不自信,是介於優等與中等生的交界處。我建議兩點:一是家長單獨與老師溝通,讓老師多多關注孩子,多給他佈置一些學習外的工作,鍛鍊一下孩子的性格。二是家長多鼓勵孩子戰勝自卑,戰勝自我,找到自己的自信點,我想這個孩子以後絕對由一個內秀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孩子。




臥軒聽雨3


01

多年的班主任和德育主任的生涯,在題主這個問題上我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斷,也願意就此進行分享交流。

但由於題主所提供的信息有限,我無從知道孩子的具體情況,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身高在班上偏矮還是很高?現在只能根據題主所說的“孩子學習好但是不說話”這一點,來推測孩子在人際交往能力方面可能有欠缺。

我們知道,學校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培養一個會讀書的人,除了你所看到的知識技能方面之外,學校教育培養的內容還有很多,比如情感態度價值觀,比如健全的人格體格、良好的品格性格、強大的自信心、獨立思考能力、乃至責任心等等不一而足,學會人際交往也是孩子應該具備的一個重要能力之一。

從中可以看出,

單純學習好並不表明就是真正優秀。既然不完全是優秀,那你所說的“開學以來沒有獎狀”這種情況也很正常。因為老師評價學生絕非只參考學生的成績分數!而是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考量。

02

還有一點,就是不知道你的孩子不和老師同學說話是個怎樣的情況?還有不說話的成因也是未知數:是從小就這樣?還是中途發生了什麼事情突然性格大變而不說話?又或者是性格內向使然?但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這都是孩子身上的一個“硬傷”,需要引起家長和老師的共同重視。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和老師進行充分的溝通,打開孩子的心結。家長只有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和孩子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朋友,孩子才會敞開心扉,心扉若被打開,解決他不說話的問題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此外,你對自己孩子坐到教室最後一排提出了質疑,因為我不知道你孩子的身高情況,也不知道孩子的班主任你孩子是如何評價的等,在此不好妄加猜測。

我自己從事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自然知道座位前後的安排是家長所關注的問題之一。

可以肯定的是,普通中小學教室一般不是階梯教室,大家都處在同一個平面上,坐到前排學生的個子如果比坐到後排的學生還高,肯定會影響後排學生的上課視線,進而影響上課效果。因此,為了照顧到後排同學看黑板的視線,當然也為了給家長們一個公平交代(現實中幾乎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坐到前排,面對這個那個打招呼的家長,老師一般都感覺很難辦,只能定一個大家都比較認可的標準——按照學生身高來安排前後座位)。

所以,在通常情況下,班主任都是按照學生身高進行座位的安排,很少會出現把一個偏矮的學生安排到最後一排的情況。除非是這個學生很調皮,經常在課堂上搗亂,老師為了保證教學秩序不得已把他“發配”到最後一排。

但這種非正常安排會出現一個問題,只要有領導巡視或外校老師進教室聽課交流,一看到這種場面肯定很尷尬,無論是班級還是學校面子上都很難看。對老師來講,這種把個子矮的學生放到最後一排只是下策而已,很少會用的,至少我就從來沒有用過“這招”。而從你孩子的情況來看,你孩子可能內向有餘,外向不足。不大會出現因影響課堂教學秩序而要被老師趕到教室後面的行為。

03

當然,最好的方式是你可以先和孩子做個深度溝通和了解,掌握必要資訊並取得孩子的信任後,再把孩子的相關情況及自己的種種顧慮向老師反饋,最好能抽時間一起坐下好好聊一聊。只要雙方都能坦誠,相信孩子的問題能夠很快得到解決!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通過有智慧的教育去改變孩子自身,這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提供幫助。


敖爸聊教育


關於這個話題,我有觀點經驗告訴你。我曾經提到過多次學生座次問題,大家為什麼要那樣想呢?近些年不知哪兒來這麼股歪風,非讓孩子坐前排!並且直接造成買座的歪風。在我這多年的親歷講臺積累,我們這兒基本都是淘氣的在前邊,小個在前邊,近視眼在前邊。真正好學生都按我說的在最後邊。家長認為得老師輔導等機會多,完全錯了,在最後邊最安靜不受干擾。包括對聽力視力都有極大的好處。我的好學生基本都在後邊,除非小個的。……


李文彬531


和老師搞關係。物慾橫流的社會,不適應就被淘汰。如果學生,家長有決定老師去留權,老師會給學生,家長送禮。讀課文。沉默,沉默,不是在沉默中爆發,就是在沉默中死亡。


用戶8513368616434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具體問過學生和老師,或者和別的家長側面瞭解過。

像沒有獎狀這事,是別人有,你家孩子沒有嗎?有的老師不是用獎狀來鼓勵孩子,而是發橡皮、鉛筆這樣的文具,或者是允許學生把圖書角的書借回家看幾天。

坐最後一排,如果孩子比較高,紀律也好,坐得靠後是正常的。如果孩子不是很高,有被其他同學擋住的問題,可以直接和老師溝通。

如果沒有切實的證據,最好不要帶著“因為孩子不愛說,老師不重視他”這樣的預設去和老師交流。可以直接聯繫老師,問問孩子學習、紀律如何,有沒有需要提高的地方,需要家長做什麼配合。相信能從老師那裡得到更多信息,你也可以幫助孩子再做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