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健身訓練糾正脊柱側彎?

用戶6744776435


要相信,只要問題出現了,總會有解決的辦法。
給你一些我的建議,希望能夠幫到你:
1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難處或者非常惱人的問題,你遇到的身體的問題確實不小,但也不是最大的。
我認識的就有一個和你“同病相憐”的女孩子,她是14歲,也是45度的脊柱側彎。但看上去,和正常人一模一樣,她沒有高低肩、沒有含胸駝背、沒有任何姿勢異常,顯得很落落大方。
因為她媽媽經常糾正她的姿勢習慣,也會鍛鍊,所以她的體態很好,身體素質也不錯,從外面根本看不出來。
我不知道你的外在體態現在有沒有異常,但即使有,也是可以慢慢糾正的,讓自己看上去和正常一樣,並且你成年後,再大幅惡化的風險就會降低。
2 多多學習脊柱側彎的知識,你知道的越多,恐懼會越來越少。
多讀書,讀書會讓你的內心強大起來,會讓你認識更多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你與他們志同道合。
要鍛鍊,不要覺得自己不能動,不動只會讓你的肌肉越來越沒勁兒,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其實,你更加需要強有力的肌肉來保護你的脊柱。但要科學,你可以吊單槓、游泳、快走等,一會兒我還會具體謝謝你可以做哪些動作。
3 給你一些你平時可以做的動作,這會幫助你改善脊柱側彎問題,提高身體素質。
(1)吊單槓
吊單槓可以依靠自己的重力,把脊椎關節間隙打開一點,不那麼僵緊,為糾正做準備。
你在吊的時候可以腳著地支撐,這樣會輕鬆很多,不累。
(2)翻書
這個動作可以活動胸椎的旋轉靈活性,也可以改善胸椎段的側彎。
這個動作很早之前拍過視頻,給大家附上:
翻書動作活動胸椎
(3) 髖旋動作
這個動作可以活動到腰椎關節,對腰椎側彎糾正有幫助。
同時對腰痛也很有幫助,你在做完之後會很舒服。
小視頻演示:
髖旋動作
(4)如果你是胸椎向左側側凸
你可以做動作糾正時,打開凹側。
你看下方這個姿勢,上半身向左側偏,是在把右邊凹側打開,起到一個糾正的作用。
可以在這個姿勢下保持兩分鐘。
同時你可以趴下來,抬起上半身和左側胳膊。
每組做12個,做4組。
平時要注意自己的坐姿,站姿,走路的姿勢等,不要出現歪斜,時刻提醒自己。

李明威運動康復


脊柱側彎不僅影響體態美觀,而且還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影響,比如會造成胸部疼痛及一些很難根治的腸胃病等。關於脊柱側彎的形成原因及矯正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什麼是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指脊柱的一個或多個節段在冠狀面上偏離身體中線向側方彎曲,形成一個帶有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還會伴有矢狀面上後突和前突的增加或減少。

一般來說,無論從正面還是背面看,脊柱左右兩側都應是對稱的。如果在站姿狀態下脊柱彎向了一側,就可能是脊柱側彎。除此之外,脊柱側彎還會導致左右手臂與軀幹之間的空隙不對稱或右側肩膀偏高。

脊柱側彎經常發生於頸椎、胸椎或胸部與腰部之間,另外也可單獨發生於腰背部。側彎出現在脊柱單側呈“C”型,如果雙側都有出現則呈“S”形。脊柱側彎會減小胸腔、腹腔和骨盆腔的容積,降低身高。大多數的脊柱側彎並不單單是脊柱傾斜,通常還會伴有脊柱旋轉,並影響肩胛骨的動作,導致肩關節活動受限。由於胸肋骨和脊柱相連,脊柱側彎還會造成胸肋骨外翻。所以,在糾正胸肋骨外翻時,必須同時處理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的危害

從體態上看,脊柱側彎會導致脊柱變形、肩背不平、頭部側傾、胸廓畸形、骨盆傾斜以及長短腿等情況。從功能上看,脊柱側彎會造成肩關節功能受損、呼吸模式出錯等問題,嚴重的還會造成神經受損或受壓、椎間盤突出、下肢麻木等症狀

經研究發現,早發性脊柱側彎患者的肺泡數量要低於正常人,肺動脈直徑也遠低於同齡人。側彎還會影響氣體交換,易發生氣短、氣喘等呼吸障礙。脊柱側彎還會引起神經系統對內臟調節功能的紊亂,導致腹腔容積減少,進而引起消化不良等腸胃反應。

造成脊柱側彎的原因

先天和後天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脊柱側彎,最常見的情況是不明原因,脊柱向旁側彎曲超過10度就可稱為脊柱側彎。脊柱側彎按性質可分為先天性脊柱側彎、神經肌肉型脊柱側彎、退化性脊柱側彎和特發性脊柱側彎。先天性脊柱側彎形成於出生前的脊柱發育期,這主要是由於一個或多個脊椎的結構未完全形成或脊椎沒有正常分節。先天性脊柱側彎大多會伴有其他類疾病,比如心臟或腎臟的畸形等。

特發性脊柱側彎的脊柱結構沒有功能異常,是由神經肌肉力量失衡造成的病理性彎曲,如原有的胸椎後凸變成了側凸等。這種情況主要是由長期的不良姿勢及不良生活習慣引起的。

不良的生活姿勢和習慣會造成肌肉發展不平衡,累及神經和肌肉導致脊柱側彎。另外,一些與神經和肌肉相關的疾病,如腦癱、肌萎縮和脊髓損傷等,也會造成脊柱側彎。

不良的生活姿勢如長期低頭等,會導致脊柱兩側的肌肉和筋膜受力不平衡,造成肌肉疲勞、僵硬。長此以往會形成慢性肌筋膜炎,脊椎也會因此而變形形成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的測試

保持站立姿勢,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合十並向前俯身,如果背部有不對稱的突起或兩側高低不平,即為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的矯正

脊柱的四個生理曲度決定著人體姿態,曲度變化除了會影響身體姿態外還會累及身體健康。所以

脊柱側彎等脊椎性疾病一般都與頸曲、腰曲有關,或在這兩個地方有所反映。

無論哪種類型的脊柱側彎,都應避免大重量的負重訓練,另外還要避免過多的後彎類動作,因為這些都不利於恢復,甚至還會加重側彎。在側彎矯正中,經常會用到一些輔助訓練工具,比如毛巾,健身球、彈力帶等。這些輔助工具可以方便地調整訓練角度和位置,另外還有助於提供合理的訓練負荷加強肌肉力量,而健身球的不穩定性訓練還能鍛鍊身體的核心穩定性。

脊柱側彎的程度不同,矯正方法也不同。如果側彎比較嚴重(超過40度),就要考慮進行手術矯正了;對於中度脊柱側彎(20~40度),可通過一些康復運動來矯正;而輕度脊柱側彎(不超過20度),僅通過康復訓練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通常來說,大多數人都屬於輕度脊柱側彎,所以80%~95%的脊柱側彎病人都可避免手術矯正,只需從運動角度配合治療就可以有很大改善。康復訓練可分為多個部分,主要有改變呼吸方式、改善不良姿勢、改善機體平衡、改善脊柱旋轉等。

改變呼吸方式

脊柱側彎會壓迫心肺引起呼吸障礙,可通過口部縮唇呼吸來糾正凹側吸氣量少的症狀。

改善不良姿勢

不良的生活姿勢會引起或加重脊柱側彎,所以要想控制脊柱側彎,必須對不良姿勢加以糾正,在工作生活中養成挺胸抬頭、不彎腰駝背的好習慣。對於長期久坐的辦公族,可通過健身球代替座椅的方法糾正不良坐姿。因為坐姿一旦嚴重變形,身體就會滑落下來,從而強迫自己始終保持正確的坐姿。

通過日常姿勢矯正

脊柱側彎可通過合適的日常姿勢加以改善,比如在側臥狀態下使凹側在下、凸側在上,並在腿下放枕頭予以支撐;在側彎訓練中,腰大肌緊張縮短是形成脊柱凹側的重要原因,所以除了放鬆凹側腰大肌外,還應通過訓練加強腰部隆起側(凸側)腰大肌的力量。

改善肌力不平衡

肌力不平衡大多是由肌肉過度緊張造成的,可通過泡沫軸、健身球或瑜伽訓練來放鬆肌肉,使上身肌群的力量更加勻稱。常用於矯正脊柱側彎或改善脊柱柔韌性的動作如下: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脊柱側彎對身體姿態和健康狀況的影響很大,應主要以預防為主,從糾正不良姿勢習慣做起。除此之外,經常對脊柱進行拉伸或練習與脊柱有關的瑜伽動作,對改善和預防脊柱側彎也有重要作用。


jianxing2000


側彎有先天性脊柱側彎和特發性脊柱側彎之分,能通過鍛鍊恢復的只有特發性脊柱側彎,從目前的實踐來說,能起到矯正作用的鍛鍊方法只有施羅斯體操,施羅斯體操是由德國卡塔琳娜.施羅斯女士於1921年創立,經過施羅斯家族三代人近100年的傳承與發展(卡塔琳娜.施羅斯→女兒萊赫納.施羅斯→外孫Weiss醫生),形成現在由施羅斯矯形體操和施羅斯GBW支具構成的施羅斯脊柱側彎矯形體系,放當患者處於身體發育期的時候,採用支具+體操的黃金組合來減小度數、矯正體表,當患者成年後,可以通過施羅斯體操的練習來穩定度數、矯正體表。施羅斯體系從三維關係來對特發性脊柱側彎進行矯正,全世界所有有效的保守治療方法都是借鑑施羅斯原理髮展而來,施羅斯體系的發明和發展為脊柱側彎保守治療產生了決定性的深遠影響。以下圖片第一張是配置施羅斯GBW支具後立即拍攝X光片檢查支具效果,第二張是成年人單純練習體操穩定度數和矯正體表的案例,第三個圖是小朋友參加施羅斯體操強化班訓練,第四張圖是短期的強化訓練對身體體表的影響效果,左邊是訓練之前,右邊是5天訓練之後,最後一張圖是老師在指導基礎班學員學習施羅斯體操。最後想說的是,只有方法正確了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輔具大師談


脊柱側彎又稱脊柱側凸,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幹兩側對稱,如果正位全脊柱X線片顯示側彎角大於10度,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彎。輕度的脊柱側凸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較重的脊柱側凸則會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髮育,使身體變形,嚴重者可以影響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癱瘓。輕度的脊柱側凸可以通過康復訓練加以糾正,嚴重者則需要手術治療。

脊柱側彎分先天性脊柱側彎和特發性脊柱側彎。先天性脊柱側彎是指脊柱結構發生異常,即出生後有三角形半椎體、蝶形椎、融合椎,還有肋骨發育的異常,導致脊柱發生傾斜,形成側彎或後凸畸形,臨床較少見,多需要手術矯正。特發性的脊柱側彎是指脊柱結構基本沒有異常,由於神經肌肉力量的失平衡,導致脊柱原來應有生理彎曲變成了病理彎曲,即原有的胸椎後凸變成了側凸等。臨床常見,多由於長期不良姿勢,不良生活習慣引起,多數可以通過康復治療取得理想效果。

那麼如何自我矯正脊柱側彎呢?以下是建議樓主進行的自我糾正方法:

1、俯臥向前伸單臂。在墊子上俯臥挺身,使脊柱凹側的手全力前伸,對側手後伸,同時做抬頭挺胸動作。如有胸椎後凸者,可俯臥腿和臂同時上舉,俯臥在墊子上,用脊柱凹側的手和同側腳,同時做挺身和上舉的動作。重複20-30次,共練習3-4組。

2、體轉動作。兩腳開立,扭轉軀幹,做向脊柱側凸的同方向的體轉運動。完成一次體轉後,兩臂輕置體側,再重複上述動作(不要做另一方向的體轉動作),在動作過程中強調雙腿伸直,不要移動雙腳,以免減低練習效果。重複20~30次,共練習3-4組。

3、單腿臀橋。仰臥在墊子上,脊柱凸側腿支撐,將身體抬起離地面,同時盡力上舉同側手臂,對側腿伸直抬起,至身體呈一條直線後保持5秒。重複20-30次,共練習3-4組。

最後,在平時的生活習慣中要注意:(1)提重物注意左右交替,保持正確的姿勢。(2)書包不能太重,最好背雙肩包或用習慣側對側來背。(3)睡低的枕頭和硬板床,側臥位睡覺時建議睡脊柱凹側面。


小冉哥運動康復


脊柱側彎通過運動進行康復是有效的方法,但之前要經過詳細的檢查與評估,根據具體情況做出有針對性的訓練,不可盲目模仿別人的訓練方法,訓練不當會加重病情。

脊柱側彎,是三維的,脊柱側彎和旋轉同時存在,如果在胸椎,會影響到胸廓,就是能發現胸廓有隆起或凹陷,也有的影響到呼吸。在腰部側彎,骨盆可能會有傾斜或旋轉。

通過x光片測出側彎的cobb角,角度小於10度,通過姿勢調整就可以糾正,10度至25度,通過手法和運動訓練可改善,25度至50度根據情況需要支具,同時運用手法和運動療法糾正。50度以上,視情況,其它方法無效可選擇手術方法。

根據題主的提問,沒有詳細描述,側彎是c型還是s型,也沒有說明是胸椎彎還是腰椎彎或是胸腰彎,也沒有標明側彎的角度,也沒有旋轉的角度,對骨盆和胸廓也沒有具體的描述,肌肉的狀態也沒法具體判斷,所以無法給出針對性的運動康復方法,也不敢給出籠統的方案。

最後,善意提醒,脊柱側彎的矯正是較為複雜需要系統的訓練,訓練時,動作的設計是要求:糾正一處側彎或旋轉而不應該加重其它部位的旋轉與側彎。

脊柱側彎糾正最好找專業機構專業人員,詳細評估,針對性訓練。訓練動作與正常人普通的訓練動作是截然不同的。


運動康復—王平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我是賽普健身康復導師馬文慧。

脊柱側彎,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面、矢狀面和水平面的序列異常。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幹兩側對稱。如果從正面看有雙肩不等高或後面看到有後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的治療目的是矯正側彎畸形且制止其進一步進展,恢復脊柱的生理彎曲,獲得穩定,維持軀幹平衡,改變外觀畸形,儘可能減少融合範圍,減輕或解除腰背部疼痛,最大限度的改善和維持心肺。

通過凸側的豎棘肌、腹部肌群、髂腰肌、腰方肌等肌肉的訓練調整。改善兩側的肌力平衡。另外還需要調整骨盆以及脊柱的失衡問題。

進行骨盆的調整

骨盆作為脊柱椎體的基座,對於影響脊柱的形態與位置事關重要。如果骨盆不能夠在很好的位置上,那脊柱自然也不會相對好的位置上,所以我們需要先對骨盆的位置進行評估和調整。

評估骶髂關節,確定骨盆是否發生前後旋。

評估方法:讓會員仰臥位,採取放鬆舒適的位置。找到髂前上棘,雙手大拇指橫置於患者雙側髂前上棘,向下划動,向上卡在髂前上棘下放的窩內,觀察兩側髂前上棘是否在一條橫線上。髂後上棘同上。

如果骨盆出現了兩個髂棘不在一條直

線的情況,髂前上棘高的一側說明出現了後旋,髂後上棘高的一側說明出現了前旋。

前旋的一側訓練伸髖肌群,後旋的一側訓練屈髖肌群。

訓練方法:患者仰臥位屈髖屈膝90度,在這個體位下進行屈髖和伸髖的對抗。(時間與組數根據會員的時間情況而決定。)

調整核心功能與呼吸模式

脊柱側彎的患者通常膈肌與盆底肌都是不對位的,這樣

就會產生呼吸模式以及核心功能的紊亂。我們儘可能的通過呼吸模式的訓練去調整患者核心區域的功能,以糾正患者肋骨外翻的情況。同時也可以好的核心功能也可以幫助緩解下腰部疼痛,減少椎間盤的壓力。使得腰椎區域支撐性更好,更加穩定。

桶式呼吸的訓練

訓練方法:吸氣將腹部和胸腔同時撐開,維持腹內壓,呼氣腹部和胸腔緩慢下沉,收緊核心。訓練的時候可以將雙手放在患者下腹部兩側進行引導,吸氣頂開手指,呼氣緩慢下沉收緊核心。

進行脊柱靈活性與柔韌性的改善

脊柱的靈活性與柔韌性決定了脊柱的形態與運動時脊柱是否可以保持中立。如果脊柱的柔韌性和靈活性不足,就會導致含胸駝背等不良體態的產生。提升脊柱的柔韌性與靈活性對於調整脊柱側彎以及體態問題非常重要。

改善訓練1:TYWL訓練 可以幫助到你的胸椎後突,圓肩也能改善。

改善訓練2:三點支撐位+旋轉(這個動作對於你的圓肩駝背,和骨盆的問題做一些這樣的動作很有幫助。而且即加強了核心穩定也加強了胸椎旋轉能力)

訓練方法:患者三點位支撐,收緊核心,胸椎帶動一側手臂向同側進行旋轉,同時頭部也要跟隨一起旋轉。兩隻手交替進行。

脊柱側彎的調整,不能只關注脊柱本身的問題,更應該從多個方面綜合去考慮。找到造成患者脊柱側彎的原因,才是改善脊柱側彎的根本。不良的日常生活習慣,不良的工作環境,不良的

訓練模式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有可能導致脊柱側彎。引導患者正確的工作,訓練,生活,幫助患者改善問題。

脊柱側彎一旦存在,就不會自動好轉,只會保持不變或加重。如果脊柱側彎早期得不到妥當的處置,畸形容易繼續發展,引起外觀畸形加重,久站久坐後容易出現腰背痠痛,進一步發展可出現呼吸困難、進食困難,部分患者還可出現下肢麻木、肌肉萎縮,重者可能出現截癱。由此可見,脊柱側彎給人類的身心健康均帶來極大的危害,需早期發現早期康復。

更多健身康復知識,請大家關注我們!


賽普健身學院官方賬號


只有這一個圖片,看不出來你有駝背、肋骨外翻、翼狀肩、骨盆前傾,只能看出來你是典型的C型脊柱側彎,彎曲主要發生在胸腰段,應該伴隨著小關節紊亂!

先表揚你一下,小夥子身材練得不錯,看的出來應該是健身房的常客,你也不要考慮太多,不知道你拍的是什麼片子,不可能發現這麼多問題,不知道是不是你又遇到傳說中無敵的坑爹健身教練。

一知半解的人

很多健身教練,基本不會姿勢評估,在健身培訓的時候,學過幾個不良體態,然後見到人就往上套,主要是為了賣課,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不是生活在標準姿勢之下,我們要做的從不是把每個人都矯正成標準姿勢,是阻止不良姿勢的進一步發展。

側彎矯正

當然你的脊柱側彎已經非常明確,這個時候我們必須採取一些辦法來矯正這個問題,尤其你現在已經出現下背部痠痛,更應該處理,我教你的不是健身來矯正,只健身效果是很差的,我教的是直接處理。

先處理肌肉

你的左側胸腰段肌肉是緊張的,應該高於右側,觸診的時候會發現疼痛,深層放鬆之後會發現條索狀的粘連,要處理脊柱的側彎,兩側的肌肉必須做到基本平衡和對稱,這是第一步,不然矯正也穩定不住。

按摩球滾壓

可以通過按摩球來滾壓左側腰部肌肉,先放鬆下來,解除痛點,以疼痛感覺舒適的力度進行,大概要花費7~10分鐘,每天做一次即可,放鬆之後,以胸腰段為中心,做脊柱的左側傾,對著鏡子,找到脊柱的正常位置,保持。

矯正紊亂的小關節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你下背部之所以痠痛,和脊柱側彎是有關係,可是關鍵點是你有腰椎小關節紊亂,脊柱側彎的人多數都會伴隨這個問題,放鬆肌肉之後必須要讓錯位的小關節回到正常位置,你的腰部痠痛就可以解除。

結語

如果你處理得當,1~2個周應該會有明顯的變化,如果效果不佳,一個是自己領悟和操作有問題,再一個可能由於時間較久,身體長期記憶在這種狀態,要堅持一段時間,總不進步,最好去就診,找專業的人幫你處理,!


喬棟談健康


今天的我們處於信息爆炸而節奏又超快的社會里,每天早上一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微信查看各種消息。面對著各種各樣的信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面臨著一些壓力。比如:青少年課業壓力大???

成年人工作壓力大???

但是,壓力大的同時我們一定要注意調節,放鬆自己;要注意我們的姿勢問題。否則的話,脊柱側彎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聊聊脊柱側彎那些事。

01

什麼是脊柱側彎呢?

脊柱側彎是一類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疾病,有一些成年人也有這個問題。美國脊柱側彎研究協會(SRS,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將脊柱側彎定義為:在站立位脊柱後前方(PA,postero-anterior)的X射線片中,脊柱的側向彎曲角度大於10度(Cobb角>10°)

常見的脊柱側彎類型有:

通常情況下按照側凸方向的不同可以分為:C型側彎、S型側彎;另外也可以分為結構性脊柱側彎和功能性脊柱側彎

功能性脊柱側彎不伴有脊柱旋轉及椎體楔形變等椎體自身形狀改變,單純的脊柱側方彎曲

;這類脊柱側彎如果解除原因,側彎可以消失或縮小

結構性脊柱側彎存在不能完全自身矯正的側方彎曲、椎體楔形變、椎體向凸側旋轉。下面將重點討論功能性脊柱側彎。

02

發生脊柱側彎的原因有哪些呢?

目前的研究表明,脊柱側彎的產生大部分原因不明,好發於青春發育期的青少年,百分之八十為女性

  • 雙下肢不等長

  • 肌肉不平衡

  • 姿勢不良

說完了原因,想必大家最為關心的便是如何進行保守治療了?

脊柱側彎的康復治療主要從肌力訓練、泡沫軸放鬆以及姿勢糾正三方面進行。

03

康復方案

肌力訓練

一般情況下,脊柱兩側的肌肉不平衡是脊柱側彎發生最為常見的原因。主要包括脊柱兩側表層的豎脊肌肌力不平衡;以及深層的局部穩定肌群肌力的不平衡

  • 豎脊肌力量訓練

  • 腰方肌力量訓練

  • 核心力量訓練

平板支撐

卷腹

雙腿背橋

單腿背橋

泡沫軸放鬆

放鬆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牽拉、按摩、洗熱水澡、打DMS以及使用泡沫軸放鬆。今天我們介紹一種自己就可以完成的放鬆方法——泡沫軸放鬆。主要是利用重力作用來回滾動從而使肌纖維伸展放鬆,達到消除乳酸的目的

主要放鬆的肌肉有:豎脊肌、臀大肌以及腰方肌

當豎脊肌存在扳機點時,可以用網球在局部進行滾動放鬆,消除疼痛

改良姿勢

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我們自認為很“舒服”的姿勢屬於不良的姿勢。這些姿勢會導致脊柱受力不均勻,從而為脊柱側彎埋下隱患。比如:不良的坐姿,包括盤腿坐、蹺二郎腿; 不良的睡姿 ; 長時間低頭看手機; 蹲馬桶看手機等等。

因此,為了脊柱的健康,我們應遠離這些不良姿勢,迴歸健康生活。

當然,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今天我們所說的脊柱側彎的治療只針對情況比較輕的患者,若是較為嚴重的建議就醫進行矯正治療。


銳博運動康復陳老師


首先,日常生活中對自己的體態不重視而造成的很多錯誤動作,時間一久就會引起脊柱側彎。

從下往上看,從腳踝開始,脊柱側彎有可能是因為單側足弓塌陷而另一側不塌陷導致的長短腿,在長短腿長期的影響下導致骨盆側傾,從而導致脊柱側彎。如果腳踝沒有問題,那我們考慮是否因為X/O型腿導致的骨盆旋轉,最終導致脊柱側彎。這也有可能是腰疼的一個原因。

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都應該先鬆解緊張的肌肉,再結合普拉提動作去靈活整個脊柱,一般脊柱都是因為胸椎段的脊柱不夠靈活而導致的腰椎和頸椎出現代償,建議大家多去練一些普拉提動作去靈活胸椎,讓整條脊柱變得更加靈活,讓整個核心變得更穩,加強脊柱兩側肌肉,從而得到改善。


壹健身


這個側彎非常明顯,需要你拍一個站立位的全脊柱x光片。可以學習施羅特操來矯正的。看你的照片你應該是有運動基礎的,學習起來應該也更容易接受。

施羅特(Schroth)脊柱側彎矯正訓練法是德國著名的理療康復專家Katharina Schroth女士發明的,她是韋斯醫生的外婆,他的女兒Christa Lehnert Schroth傳承了施羅特並有其兒子韋斯醫生髮揚。

施羅特(Schroth)方法經歷了近一百年、Schroth家族三代人的不斷努力、不斷改進,經典傳承。

施羅特年代

施羅特年代

韋斯醫生在2008年開始致力優化施羅特的治療方法,使患者無需入院,也可以接受有效的治療。在他外婆那個年代,大部分病人的脊柱側彎都超過70度,需要入院治療。但今天,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提高以及醫療水平的快速發展,大部分的病人都可以在早期發現,且都少於40度。保守訓練已足夠改善他們的病況。現在施羅特方法已傳遍世界。

施羅特訓練法包含訓練動作流程本身、擺放位固定動作教學、旋轉呼吸等幾個大項。

每一個動作都是針對患者的X光片來設計。因此,如果你想要學習施羅特訓練法,你必須要去醫院拍攝清晰的站立位全脊柱X光片並提供給你的治療師查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9351735de31ab5a5dbfe6b25fb0d2a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