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個漢語詞組“AB”換過來“BA”它的意思變成完全相反的?為什麼?

修行72


這多麻煩呀,中國漢語中通過“語調”就能將一個詞的意思完全顛倒。比如“姥姥”這個詞,一般讀時表示敬語,問候長輩。如果讀音不準確,那就是罵人了。


jhy1024


變成相反的意思,是我理解的這樣嗎?

AB變BA不難,像:牛奶~奶牛 前面~面前

水流~流水 情感~感情 天藍~藍天

進行~行進 蜂蜜~蜜蜂 現實~實現

但是,意思變成相反的,真是少:大小~小大

多少~少多……

這樣一般的太過於簡單,可是深一些的又難以尋找——實在找不到。

但是,儘管如此這還是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偉大之處,反過來,倒回去,都有意義可言,不信你看:good~doog,這嘛都不是。

OK~KO,好像……


淨月明風清


這種詞太多了。比如:“給你”三百元和“你給”三百元就完全相反,“欠你”三百元和“你欠”三百元也完全相反。

非但如此,不用翻個也有完全相反的,有些鬧到法庭也沒弄清楚。比如“借你”三百元,是誰借給誰?

再有,反義詞使用意思可能會完全一致。比如:中國隊以3:0大“勝”日本隊與中國隊以3:0大“敗”日本隊就是一個意思。

中文,並不是個適合準確記述的文字,在很多時候需要“意會”,離開語境,意思往往難以表達。


眾裡尋她仟百渡


肯定有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兩個字反過來有意思大變的,也有意思不怎麼變的,也有反過來詞性也發生變化的。

不怎麼變的一掛比如:語言——言語;感情——情感;替代——代替;戀愛——愛戀;喜歡;歡喜;家國——國家

意思變了的一掛比如說:上海——海上;路上——上路(這個詞可不吉利)咱中國人民喜歡吉利討個好彩頭的詞;

愛心——心愛;上車——車上; 婚假——假婚(這組詞可別亂換)度量——量度

1.仔細看看,這些詞互為交換後,很多詞性發生了變化由名詞變為了動詞,或者有動詞變為了形容詞(喜歡——歡喜)也有由名詞變為了介詞等(上海——海上),哈哈詞類活用。

2.感情色彩,字面意思發生了變化(由中性色彩變成貶義詞:也有由褒變貶。



於是我見


前後置換,意思相遠的詞有:

計算一一算計、發揮一一揮發,

現實一一實現、生產一一產生,

中心一一心中、女子一一子女,

黃金一一金黃、科學一一學科,

海上一一上海、當家一一家當,

中國一一國中、法國一一國法,

岸上一一上岸、上馬一一馬上,

牛奶一一奶牛、蜂蜜一一蜜蜂,

名人一一人名、書包一一包書,

山東一一東山、山西一一西山,

情調一一調情、手下一一下手,

水下一一下水、自私一一私自。

……



銀河流嵐


我中學時候語文老師讓我們判斷一個病句:有三個醫學院的學生參加了這支巡迴醫療隊。說這是一個病句,全班人除了我沒有一個人答上來。這個病句是概念不清晰,是三個學生還是三個醫學院的所有學生無法判斷。


燕趙金光


如果未加以限制,單純由"AB"變成“BA”實在太多,許多網友也是這麼回答的。之所以這麼回答,是忽略了設限條件,按照意是前後置換後,兩者意思截然不同,成了反義詞。這樣就相對狹小了許多。嘗試舉幾例:

請我→我請。前者,請我是對方請我幹什麼…,而後者我請,則與原意截然相反,變成了我請對方幹什麼……。它們分別是你請我,我請你的省略,均屬動賓詞組,因動賓詞組中名詞位置的置換而改變了詞意,類似:詞組中主謂置換而改變詞性的在動賓詞組中才會出現,:

再如你給→給你……等等,均出現在動賓詞組中。

姑妄說之,姑妄聽之。可指教,但勿噴。


l湖湘客


火柴,柴火。手鼓,鼓手。事故,故事。山東,東山。山西,西山。湖南,南湖。湖北,北湖。


五行缺不行


看了那些回答,不勝感慨。讀不懂題的大有人在。還是我來說一個吧,AB式的與BA式的意思截然相反。咫尺天涯與天涯咫尺。前者是說雖近卻遠,後者是雖遠卻近。


achao12345


女:發大水了,鄰居院裡有些泡沫,趕緊進去拿來分給老人小孩,救急也不能算偷,“是嘛”。

男:“嘛是”?“人家”的東西怎麼可以拿來分給“家人”?他們用什麼?

女:他們冇得人在家,先拿來用下。

男:好好好,你趕快帶小孩上山。我去看廚房的水有沒有“我高”?拿點吃的等下可以吃。

女:小心

男:哎呀,水“高我”了,漲得真快。

女:吃的東西都“沉沒”了嗎?

男:“沒沉”,裝袋子裡的浮起來了。

女:沒出“事故”就好,吃的是小事。

男:虧得我會游泳,撈了那麼多回來,以後就可以講“故事”給孩子聽了。

女:人能安全“xi歸”就好,你要是“歸xi”了,我跟孩子怎麼辦?(方言:生死的反義詞)

男:老子命硬專“制鬼”的,怎麼會被“鬼制”?

(真無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