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霍去病初次帶兵打仗就這麼厲害?

葛大小姐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霍去病第一次帶兵,就一鳴驚人

霍去病第一次參加戰鬥,是在公元前123年,這年他十八歲。他向漢武帝主動請纓,要追隨舅父衛青,征戰沙場。

當時大將軍衛青正準備發動對匈奴的北伐,這時,霍去病前來報到。霍去病第一次來到塞外,衛青很關照這位外甥,任命他為票姚校尉,選拔八百名勇士,組成了票姚營。但幾乎沒有人預料到,霍去病會如此快地展露鋒芒。

十八歲的票姚校尉霍去病帶著八百名勇士,出發去尋找匈奴人。他發現一支匈奴軍隊正在撤退,竟然不顧兵力不足的事實,奮勇追擊。在遠離漢軍大本營,沒有後援的情況下,橫穿匈奴腹地數百里,如入無人之境。

在整個戰鬥過程中,霍去病的八百名騎兵至少遭遇到五千名以上的匈奴軍隊,最後的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霍去病大獲全勝,殺死、俘虜二千零二十八名匈奴人。光這個數量,就是他自身兵力的二點五倍。在擊斬與俘獲的匈奴人中,有被封為藉若侯的欒提產,有匈奴的相國(宰相)、當戶(匈奴高級軍官),還有匈奴伊稚斜單于的叔父羅姑比。

當霍去病返回兵營時,包括衛青在內的所有人,都被他的英勇表現與輝煌戰果驚呆了。衛青的十萬大軍取得殲敵一萬的戰果,而霍去病僅僅憑藉著八百人,就斬俘二千多敵人,在所有將領中,獨領風騷。

霍去病的名將生涯,就以這種輝煌的方式開始。他一戰受封冠軍侯,由此開始平步青雲。

第二,為什麼霍去病第一次打仗就這麼厲害?

我分析有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與霍去病的性格有關。

霍去病的性格堅忍不拔,這與私生子的身份有關。

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私生子的父母,都是敢於挑戰生活常軌的人,在血管中跳動著不安分的血液,充滿著追求的渴望,這種激情也遺傳到下一代人身上。從後天的因素分析,私生子由於沒有名份,心理上往往跟常人有所不同,有些人消沉,有些人則奮進,像衛青、霍去病都屬於後者。他們沒有陷入自卑中,反而有一種出人頭地的動力,培養出堅忍不拔的優良品質。

其二,霍去病胸懷大志

霍去病比舅舅衛青要幸運得多,沒有遭遇很多坎坷。在霍去病出生第二年,由於衛子夫受寵,衛家開始飛黃騰達。霍去病的母親,就是衛青的二姐衛少兒,雖然她未婚先育,生下了霍去病,可到了京城後,依然成為搶手貨,最後嫁給陳平的曾孫陳掌。

據史書載,霍去病身體壯碩有力,意志堅強,善於騎射。當時衛氏家族雖然權傾天下,但是這畢竟是個新興的家族,光靠皇后衛子夫是撐不起家族的榮光,因為衛子夫再美,也有人老珠黃的一天。衛氏要捍衛家族權勢,惟一的路就是在戰場上建功立業。

長大成人的霍去病,走上與舅舅衛青一樣的路,征戰沙場,建立功業。一個人的成就與志向是成正比的,志向越大,成就越大。霍去病有一句名言: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正是偉大的志向,給了他偉大的激情與動力。

其三,霍去病的軍事天才從哪裡來的?

我認為天才是存在的。所謂天才,就是極高的領悟能力。軍事天才,就是對軍事有著極高的領悟能力。而霍去病,就是這樣的軍事天才。

霍去病比別人幸運的,是有一位偉大的舅舅。在霍去病出道前,衛青就打過很多次勝仗,是漢朝將領中,為數不多能打敗匈奴的名將。很顯然,衛青把自己與匈奴的作戰心得與經驗,都一五一十地傳授給了霍去病。

與其他名將不同,霍去病是不看兵書的。後來漢武帝覺得他軍事理論水平低,想要讓人傳授霍去病孫子兵法與吳起兵法,沒想到霍去病居然不以為然,回答武帝說:“行軍作戰,關鍵要看謀略如何,沒必要學習古代的兵法。”所以霍去病不是紙上談兵的人,而是非常注重實戰的經驗。他的許多軍事知識,不是來源於書本,而是來自舅舅衛青。

我覺得,衛青在教育霍去病時,一定是貼近實戰的教育。霍去病很可能在年輕時就常在衛青的兵營,參加各種實戰演習。他吸收衛青軍事指揮藝術的精髓,加上自己超凡絕倫的勇氣以及雄視天下的霸氣,這些因素揉合在一起,成了一個別人無法模仿的軍事天才。


君山話史


霍去病是西漢時期傑出的軍事將領,主要軍事成就包括平河西,智取渾邪休屠王,漠北之戰消滅匈奴主力,封狼居胥。

霍去病的戰績,大家耳熟能詳,尤其是他的千古名句“匈奴不滅,何以家為”,當時漢武帝要把一所大宅子獎給霍去病,霍去病拒收時,說出這句豪氣萬丈的千古名言。

霍去病不貪錢財,個性勇敢而內斂,甚至有些木訥,戰法不拘於兵法戰書,以及他的奔襲與智謀,這些一切的一切,簡直就是另一個人的復刻版,這人就是西漢第一名將,讓匈奴聞風喪膽,敬畏如神的李廣李將軍。從當時李廣在漢軍中的至高無上的聲望來說,霍去病很有可能是李廣的學生。

有一點先要糾正問題提問者,霍去病首次出戰並不出彩,800斬獲2000是第二戰。

不得不說,霍去病的戰力比起李廣來說,差距還不小。李廣正面對戰匈奴,數量1比5,李廣能妥妥戰勝匈奴,1比10時艱難取勝。霍去病最多是1比2,河西之戰首戰甚至打平。800斬獲2000,那是因為對方是普通護衛和家眷。

不論李廣還是霍去病都是西漢將領的傑出代表。這點是衛青望塵莫及的,人以群分,物以類聚,霍去病和李家關係好,和衛青一般般,甚至因為李敢事件,霍去病因衛青誤會李敢,錯殺李敢,追悔莫及,霍去病的英年早逝和這種悔恨交加的心情,也應該不無關連。

霍李兩家在李敢死後,反而感情升級,關係更勝從前。而和衛青則更加疏遠。甚至保護他們共同的利益關係太子劉據,霍去病與衛青也不同步和交流。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霍去病作為我國曆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軍事將領,其年少有為,軍事能力強悍,取得的戰績輝煌,無一不被後世人傳頌,那麼,霍去病為什麼這麼厲害呢?

小哥獨家客觀分析一下這個情況。


為什麼霍去病初次出征就如此厲害?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了解一下霍去病初次帶兵打仗是那一次戰役。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在司馬遷所著的紀傳體史書《史記》中,對於霍去病的事蹟有非常詳細的描述。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漠南之戰,霍去病主動請纓,武帝遂封他為驃騎校尉,隨軍出征。

在戰場上,霍去病憑著一腔熱血,帶領八百驍勇戰士,在茫茫大漠奔馳數百里尋找匈奴的蹤跡,結果他獨創的“長途奔襲”作戰策略,襲擊了一個匈奴的營地,斬殺兩千多名敵人,而匈奴單于的兩個叔叔,一個斃命一個被活捉,同時還俘虜了單于的多名高官大臣。





霍去病為什麼受寵?

霍去病當時才未滿十八歲,但是他深受漢武帝喜愛,因為這個年輕人非常有活力,思維敏捷,身手矯健,特別是對於匈奴屢次侵擾漢界一事頗有看法,認為匈奴雖然厲害,但是我大漢也不是好欺負的,每次匈奴肆意妄為,洗虐邊境漢民,長期如此,勢必會讓人產生匈奴不可戰勝的錯覺,同時讓匈奴更加肆無忌憚。

因此,有必要和匈奴正面對戰。

而霍去病時刻都為這件事做準備,因此他勤學苦練,修兵法,學武功,入軍營和士兵一起實操。

而霍去病的這種言論,對於漢武帝而言,可謂是“深得朕意”,因為西漢王朝經過文景之治,漢武帝時期有勵精圖治,政權更加集中,經過多年的韜光養晦,內已安,是時候和外敵正面交戰了。

當然了,霍去病的身份也很特殊,他是衛青的外甥,而漢武帝是衛青的姐夫,所以說,漢武帝是霍去病的姨夫。

霍去病初次帶兵的軍隊狀況

本身智勇雙全的霍去病,只帶領800勇士就打殺四方,那麼他所帶領的這800勇士有什麼特別強悍的地方呢

在電視劇《漢武大帝》中,歷史上著名的外交家張騫同志,在西域躲避匈奴追擊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西域兵器鍛造過程中,加入一種黑色的粉末,加入這種粉末後,武器的韌性,硬度,鋒利度都有很大的提升,而由於匈奴對西域的封鎖,漢軍是不知道這項技術的,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們漢軍的大刀遇到匈奴的大刀,可以用“不堪一擊”來形容。後來張騫千辛萬苦帶回來這種粉末和技術,使得我軍軍械裝備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霍去病初次出征的時候,張騫還沒有回來,因此這個時候,霍去病兵團所用的軍械,雖然是漢軍中最好的,但是和匈奴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而霍去病兵團800勇士都是騎兵,他們所配置的戰馬都是甲等戰馬,這點毋庸置疑。漢武帝為了和匈奴一戰,單單是在戰馬這個大項目的投資,前前後後就花了十幾年,因為匈奴對於和中原地區的馬匹貿易,是限制的非常嚴的。

綜合分析,此次霍去病兵團,可以說是集結了漢軍最優秀的戰士,配備了質量最上乘的軍械,提供了最優質的戰馬。


霍去病的戰略思想。

霍去病此次採取的戰術,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因為他採取“閃電戰”+“長途奔襲戰”的策略!

閃電戰大家都知道,速戰速決。而長途奔襲戰在西漢以前其他朝代的軍事行動中就有,比如“圍魏救趙”,這個用的就是“長途奔襲戰”。

霍去病率軍800勇士主動出力,深入大漠,遇到小股的匈奴,迅速斬殺,就地補給,稍做停留後繼續前行。沒有人知道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那裡。

可以說,此刻的霍去病,作為一名優秀的作戰指揮官,其前衛的作戰策略,打破了人們固有的思維,這也註定了霍去病兵團最後斬殺匈奴2000多人的大捷。

(在後來的漠北戰爭中,霍去病北進,被一個匈奴集團軍探測到了,然後他又東行,匈奴集團軍因此放鬆警惕,而霍去病繞行兩千多里,出其不意的再次出現在這個匈奴集團軍面前,匈奴發現的時候,為時已晚)。



因此,霍去病初次帶兵就大獲全勝,一方面得益於漢武帝的鼎力支持,同時,也源自於霍去病一腔熱血,文武齊全,才智過人,軍事素質過硬,軍事才華高超。

相交於霍去病,衛青在此次戰役中相對來說是失敗,也就是說,漢軍在第一次和匈奴的交手中,實際上是輸的,但是霍去病一枝獨秀,為漢軍樹立了榜樣,這對於提升漢軍士氣,穩定國內各方面的壓力來說,意義重大。

因此,在論功行賞的時候,衛青沒有獲得任何賞賜,而霍去病不僅被越級提拔,並且賞賜了府邸,同時獲封號“冠軍候”,賜食邑兩千五百戶。

面對賞賜的府邸,霍去病豪氣凌雲的說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斷然謝絕了賞賜。漢武帝備受感動。

很多人都把漢武帝提供的優質裝備大談特談,殊不知霍去病本身的實力也是關鍵,縱觀歷史,名將無數,但是有霍去病如此輝煌戰績的,可謂是大海撈針,難得其一。

謝謝大家。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好文轉發分享給朋友,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古梁鏞


霍去病是西漢有名的將領,他在那個時代可以算是橫空出世的一個人物,他的成就也遠遠高於同時期的將領,包括他的舅舅衛青、他在十七歲的時候就跟隨他舅舅衛青抗擊匈奴,去實現他心中的夢想--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而且他第一次帶兵出征匈奴就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僅以八百騎兵斬殺敵人2000餘人,包括匈奴各類官員,單于祖父輩籍若侯產,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並以此次戰功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可謂是一戰成名,少年得志。那麼為什麼霍去病能在十七歲就能夠自己帶兵而且還取得了如此的成績呢?

漢武帝和衛青一個在暗一個在明的扶持

首先漢武帝對於外戚的態度還是比較扶持的,他可能是為了讓自己喜歡的女人寬心,有意無意會在朝廷中扶持外戚勢力。比如衛青就是一個很好例子,還有後面的李廣利。衛青是漢武帝寵妃衛子夫的弟弟,武帝寵愛衛子夫,對於衛青也及其信任,起先封衛青為建章監和侍中,跟隨皇帝左右,和他一起聽聞朝政,後又成為太中大夫,可見對衛青的信任。等匈奴南下侵犯漢朝邊民的時候,又被任命為車騎將軍北擊匈奴,讓衛青能夠在軍事上嶄露頭角,開始了抗擊匈奴的事業,而且衛青七次抗擊匈奴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對於霍去病,作為衛青的外甥,漢武帝也是有意支持他去建功立業的,也是希望他能夠取得和衛青一樣的成就。

其次就是舅舅衛青在明的扶持。霍去病在年僅十七歲就能夠統領八百騎兵,這肯定是衛青特意安排的,衛青其實也不會想到霍去病會在這次戰役中取得如此大的成績,起初的想法就是先歷練歷練再說。八百人什麼概念呢?相當於現在一個加強營的兵力,誰能第一次當兵就能當加強營的營長的,肯定是集團軍司令的允許嘛,這算是衛青給自己的外甥走的一個小後門吧!

霍去病長途奔襲的戰法和運氣好

在古代打仗,沒有像現在有GPS定位,特別是在茫茫大草原上或者沙漠中行軍,很容易就迷路。有嚮導還好一些,但有時也會有偏差,而霍去病就不擔心這些,他最喜歡的戰術就是長途奔襲,直搗敵人後方,一擊致命。

在這一次的戰鬥也是如此,他帶著這八百騎兵離開大部隊長途奔襲數百里,深入敵境,也是藝高人膽大,加上運氣實在是好,終於被他發現有一個匈奴駐紮的營地,於是就帶著這八百騎兵直衝營地,趁敵人不備斬獲頗豐,史書上記載是“斬捕首虜過當”,這裡的“過當”就是指殺敵人數要多於自己軍隊人數。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我想一個就是歸結於霍去病藝高人膽大的長途奔襲戰法,要知道假如這八百騎兵碰上的不是這一個匈奴營地而是匈奴的主力部隊,那結果基本就是全軍覆沒的大概率事件。還有一個就是霍去病這個運氣實在是好,其實看他的經歷就發覺他的運氣比同時期的好多名將在戰場上運氣都要好,比如李廣要麼就是迷路,要麼就是遇上了匈奴主力。衛青也是要麼找不到匈奴主力,要麼友軍配合不力,總之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而霍去病就沒有,幸運女神總是站在他這邊,或者是把運氣用的多了,才導致他英年早逝的原因吧。

總之,霍去病初次帶兵就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既有漢武帝和舅舅的幫助和扶持,也有自己的能力體現,還加上一點點的運氣,最終造就了一代名將的橫空出世,有他在的那幾年,對於匈奴來說就是一個噩夢般的存在!


山中茅店


公元前123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隨著衛青擊匈奴於漠南,這是霍去病第一次帶兵實戰,800輕勇騎在他的帶領下,深入敵後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處逃竄,共斬獲敵人2000餘人,包括匈奴的相國、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活捉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一戰成名,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

在此之前,霍去病在舅舅衛青的帶領下,參加過一些小規模的戰鬥,而這次漠北戰役,是霍去病第一單獨指揮戰鬥,一戰封侯,這是李廣到死都沒有得到的榮耀。

在歷史上,很多人都對此提出過質疑,十七歲的霍去病初次帶兵打仗就這麼厲害,難道打仗的本領也有天生的嗎?或者他是漢武帝樹立的典型,在其他人的配合和支持下,才獲得如此大的軍功呢?

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霍去病的生平

霍去病是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出生於一個奇特的家庭,它是平陽公主府的女奴衛少兒與陽平縣小吏霍仲孺的兒子,霍仲孺不敢承認,霍去病就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幸運的是,衛少兒是衛青同母異父的姐姐,也就是說,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衛青的三姐衛子夫嫁給了漢武帝,衛青隨機得勢,並立下大功封為大將軍,反過來,衛青又娶了漢武帝的大姐平陽長公主(也就是說,漢武帝和衛青互為對方的小舅子,真亂!),這關係夠鐵吧,憑藉這層關係,霍去病能夠接近漢武帝,他的才能很早就被漢武帝發掘了。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十九歲的霍去病被封為驃騎將軍,兩次出兵匈奴,殲敵4萬,幾乎把匈奴的皇宮連窩端掉。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霍去病率兵5萬,深入漠北,殲敵7萬,從此改變漢朝一直以來的守勢,保證了漠南的安全。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封大司馬,與舅舅衛青的官階和俸祿相等,掌管全國軍事。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僅24歲(虛歲)的霍去病因病去世,諡封“景桓侯”。漢武帝非常悲傷,讓鐵甲兵從長安排列到茂陵東的霍去病墓,並把他的墳墓修成祁連山模樣,彰顯他的功績。

為什麼霍去病初次帶兵打仗就這麼厲害呢?

1、霍去病的確是天才。

我們現在都承認,這個世界上的確有天才存在,他們在各個行業成為領軍人物,但是,霍去病這個天才是後天練出來的。

霍去病剛出生不久,衛家就開始飛黃騰達了,他從小就接受了非常全面的教育,在衛青身邊長大,耳濡目染,練就了他張揚而果敢的個性,年輕的霍去病很早就受到漢武帝的關注,對於霍去病來說,漢武帝亦師亦父,不能親臨戰場的漢武帝想把自己的軍事才能在霍去病身上實現,而霍去病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2、霍去病有獨特的用人術。

漢武帝授予他自行在漢軍中挑選士兵組建團隊的權力,這是很多將軍們的夢想,只有霍去病才有這份殊榮。

這位少年將軍挑人的方法很奇特,不通過比武選人,也不按地域、血緣和親疏關係來選拔人才。

他專門挑選那些家裡有幾個兄弟但不是嫡長子而無法繼承家業或爵位的人,選擇那些在家鄉犯事急於靠戰功洗涮恥辱的人,選擇那些有特別技能渴望一展所長的人,然後才是武功高強的人,也就是說,他把那些有最大動力去殺敵立功或是有專門技能(養馬、偵查、識天氣)的人選了出來。他不因兵少而放低標準,所以,他的隊伍少而精。他特別注重賞罰分明,而且仗著衛青和皇帝的寵愛,他的賞賜非常豐厚,而且立馬兌現,如果立下大功,士兵們碰上一次就能一輩子吃穿不愁了,所以,很多人都願意跟著他,尤其是那些野心勃勃的英才,一聽說是霍去病領軍,都嗷嗷叫地跟著他往前衝。

3、霍去病的戰術使用正確

匈奴之所以難對付,最大的原因就是,塞外面積大,匈奴居無定所,馬匹多,都是步兵,一天可以機動300裡,精銳騎兵可以跑到500裡(好馬,一人配多馬),而漢軍以步兵為主,各種補給、輜重多,一天只能行軍30裡,最多50裡,再快不但補給跟不上,部隊也散了。

漢軍將領多善於陣地戰和攻城拔寨,衛青有了一定的突破,當上大將軍後逐漸趨於保守,仍然採用傳統戰術,以營地為中心,採用包抄、誘敵戰術,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碰到快進快出、打一仗換一個地方的匈奴兵,根本無法發揮特長,經常被動挨打。

而霍去病年輕氣盛,敢於冒險,完全採用匈奴戰法,帶領精銳騎兵一路跑,一路殺,不要底盤,殺完一處就到下一處重複這個過程,不攜帶重物資,是要隨身補給即可,殺到那裡就在哪裡補給。不過多考慮地點和目標,以極其迅猛的速度在草原上到處奔殺,由於速度太快,匈奴兵來不及反應和集結部隊圍攻,草原上零零星星的匈奴兵都是霍去病的目標,所以,每次都能殲敵數萬,匈奴人口本來就不多,經過這麼反覆截殺,很快就難以為繼,無法承受戰損。

4、能得到最好的補給。

漢武帝具有雄才大略,為徹底打垮匈奴,已經進行了多年的積蓄和練兵,而霍去病由於深受漢武帝喜愛,每次出征都可以得到最好的士兵、裝備、馬匹,補給(霍去病的部隊通常情況下是一人配三匹馬),勝利後可以領到最高的封賞,待遇也特別的優厚,所以,霍去病的部隊戰鬥力特別強。在戰場上,他善於劫掠匈奴兵的馬匹,加上購買西域好馬和漢朝先進的武器鍛造技術,所以,在武器裝備和後勤補給上佔據優勢。

5、善用匈奴降兵。

匈奴內部部落分支眾多,並不是每個部落都喜歡打仗,而且,還有的部落並不是匈奴,也被他們脅迫加入戰鬥,所以,這些人都匈奴兵有著較大的仇恨,霍去病的隊伍中就有一部分匈奴降兵,這些人能很好地照顧馬匹、認清地形、尋找水源和匈奴定居點,霍去病就帶著他們去報仇雪恨,這些降兵從內心是擁護的,作戰也比較勇敢。

所以,霍去病的戰法就是在帶路黨的引領下,在草原腹地發動閃擊戰,注重殲滅敵有生力量。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唯快不破,雖然說霍去病比較幸運,沒有遇到匈奴主力,從另一方面說,由於他主動進攻和轉場速度太快,沒有給匈奴形成大兵團圍剿的機會。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葛大小姐每天與你分享精彩歷史故事!


葛大小姐


霍去病雖然從小“善騎射”,不過他一直只是漢武帝身邊的一個近侍,從來沒有帶兵作戰過。可是,17歲時,他第一次參加漠南之戰,就取得了“斬首虜二千二十八級,及相國、當戶,斬單于大父行籍若侯產,生捕季父羅姑比”這樣的戰績。由於他功冠全軍,因此漢武帝封他為“冠軍侯”,賜給他1600戶食邑。

(霍去病劇照)

那麼,本身毫無戰場經驗的霍去病,為什麼一上來就這麼能打仗,取得這麼了不起的成就呢?在這裡,我可以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霍去病指揮作戰的特點。

一、霸。

霍去病指揮作戰,身上有一股強大的霸氣。這種霸氣,來自於兩個方面。

一是他從小就在貴族家庭長大。雖說他的母親衛少兒只是個女奴,他父親霍仲孺是個小吏,而且後來還長久沒有聯繫,相當於把霍去病母子拋棄了。但是霍去病從小就受到平陽公主的照顧。而且,隨著衛少兒的妹妹衛子夫被漢武帝寵幸,霍去病一下就成了皇親國戚。不僅如此,霍去病很早就到了漢武帝身邊,一直跟隨著國家最高統帥。可以說,霍去病是從小就見過大場面的人,骨子裡有一股相當大的霸氣。

二是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衛青那時候已經在抗擊匈奴中打出了威名,而且身居高位。霍去病作為衛青的外甥,因此身上自然聚集了衛青的霸氣。

由於霍去病身上有著天然的霸氣,因此,他在軍隊中非常有威信,官軍都很很聽找的招呼,使得他指揮的軍隊有統一的意志。而有了統一的意志,就有了勝利的保障。

(衛子夫劇照)

二、快。

霍去病打仗,有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動作迅速,靈活機動。

古代冷兵器時期,打仗靠的是兵力和武器。但是,兵力和武器其實是個相對值。也就是說,也許你的總兵力很多,但是在局部戰爭中,投入的兵力有限,可能這仗就打不贏。歷史上很多以少勝多的戰爭,往外都是這樣的。

而想要在局部戰爭中投入足夠的兵力,因此就需要對軍隊進行快速移動,快速集結。讓在相對的時間段裡,你相對的兵力變得更多,這樣就能夠打敗敵人。

比如後來的河西之戰中,霍去病6年就快速前進了一千多里,這樣的速度,在古代的整個戰爭史上都是奇蹟。

可以說,霍去病每次都是依靠快,迅速地集結了軍隊,集中有生力量,打擊敵人薄弱環節,從而調動敵人,最終取得全面勝利。

(衛青劇照)

三、活。

打擊匈奴的戰爭,最困難的一點就是戰線非常長。比如霍去病最多的一次是行進兩千多里,一直打到貝加爾湖邊上。在古代,貝加爾湖被稱為“北海”,古人認為這裡是最北邊了。

戰線拉得這麼長,最大的問題是糧草問題。騎兵當然可以快速行進,快速集結。但是糧草卻跟不上。糧草跟不上,軍隊就沒有吃的,因而就打不贏。

我們看看後來三國時期,諸葛亮一生組織了五次北伐。這五次北伐,基本上都在缺糧。原因就是戰線太長,糧草總是跟不上。

霍去病要想打快速機動的戰爭,糧草跟不上,他也打不了。

但是,為什麼霍去病又能打呢?原來,他採用的是完全不要糧草,就地取材的方式。雖然說這種方式有搶劫的嫌疑,不太“文明”。但是,戰爭本來就是不“文明”的,要是像宋襄公那樣打,哪裡還打得贏呢?

實際上,霍去病的這種方式,後來也被蒙古人學到了。而蒙古騎兵也依靠這一點,橫掃歐亞,戰無不勝。

四、勇。

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在霍去病指揮作戰的時候,表現得最明顯。

霍去病多次率軍深入敵後,尋找敵人的主力決戰,沒有勇氣,是無法打勝的。

公元前121年,他在河西和匈奴作戰的時候,在兩軍列陣中,他突然率軍衝進敵陣,俘虜敵人囚首,從而輕鬆打敗匈奴,殲敵3萬人,這就是霍去病打仗十分英勇的的一個證明。

總之,霍去病是一個戰爭奇才。可惜,這樣一個傑出的將領,像流星一樣,過早就去世了,沒能創造出更多的戰爭奇蹟,也算是很可惜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元朔六年(前123年),年僅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兩次跟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年輕的霍去病一鳴驚人,僅率八百騎兵甩開大軍長驅數百里襲擊匈奴,大獲全勝,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因功被封為冠軍侯。

這兩次出征,漢武帝對霍去病都沒有抱有太大的期望。因為霍去病畢竟只是初出茅廬的新人,漢武帝讓他出徵的主要目的,還是跟隨大將軍衛青歷練和學習。因此,這兩次出征不存在“用國力堆出軍功”。

可見,霍去病確實是個能征善戰的名將。這點出乎漢武帝的預料,漢武帝雖然素知霍去病驍勇,但沒想到他首次出征便能功蓋三軍。於是,兩年後,漢武帝便重用年僅十九歲的霍去病,讓他獨當一面討伐匈奴,終於成就了一代名將。

那麼,霍去病為何能夠做到首戰便一鳴驚人呢?

其一,這與霍去病的軍事天賦分不開。不得不承認,打仗是需要天賦的,而有的人天生就是軍事奇才,無師自通。霍去病無疑就是這樣的軍事天才。漢武帝曾想教霍去病孫吳兵法,霍去病卻拒絕道:“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

霍去病應該學過兵法,只不過他不拘泥書本知識,善於根據戰場實際情況,靈活使用戰術。霍去病的作戰特點,注重大略,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而且還“因糧於敵”,這簡直讓匈奴防無可防。

其二,霍去病受到了良好的軍事環境薰陶。霍去病的舅舅衛青是名將,霍去病從小和舅舅走得很近,這從兩人關係非常親密可知。在舅舅的影響下,霍去病從小便具有極強的尚武精神,史書上說他“善騎射”,可見他受過嚴格的訓練。

其三,漢武帝的悉心栽培。據史書記載,霍去病領兵作戰前,先是擔任漢武帝的侍中。侍中是個什麼官職呢?在漢代,侍中是天子近臣,侍從皇帝左右,出入宮廷,與聞朝政,顧問應對。

漢武帝喜歡將器重的新人提拔為侍中,予以培養。霍去病既為漢武帝的侍中,想必沒少受漢武帝栽培。從漢武帝欲教霍去病孫吳兵法也可看出端倪(霍去病雖然沒學,但不代表他拒絕了漢武帝的所有教育)。

其四,兵員與裝備上的優勢。據《史記》記載,霍去病每次出征前,漢武帝都讓霍去病自己挑選部屬,把最好的士兵和武器裝備分給他。但不得不說,司馬遷玩了個文字遊戲,這樣表述,乍一看,似乎霍去病能建功立業,完全在於漢武帝的偏重。

其實,漢武帝讓霍去病挑選部屬,也是霍去病本身實力所致。而且,這種做法在軍事上也十分正常,既然讓霍去病的軍隊充當抗匈主力,深入漠北一兩千裡襲擊敵人,當然需要最好的士兵和裝備。否則,讓霍去病率領殘兵老將充當主力,你當漢武帝是腦殘?


周知惟


說起霍去病,那可是得豎起大拇指的,初中學習古代史的那會,小弟我也是羨慕的不要不要的。要說他的軍事才能是天生的,有點扯了吧,誰也不是天生就會打仗的;要說不是堆出來的,好像也不對,沒有西漢那強大的國力打造出來的軍隊,再有能耐的將軍也是白費。到底咋回事,我們姑且隨便嘮嘮:


01 先說霍去病在軍事上受到了怎樣的培養

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他自小跟著舅舅混。衛青那時候是幹嘛的,在平陽公主府就是騎奴,後來因為姐姐的緣故到宮裡當差,那也是當兵去了,一直都是軍人,霍去病那時候的小不點能不受到影響嗎?可以肯定,這小子基本從小就把自己當成軍人了,根本沒別的想法,就想著長大當將軍了。一個人一旦愛好並且唯一愛好一件事的時候,那將來他在這個領域的成就肯定低不了。


02 再說第一次參加打仗是什麼戰役

公元前123年,漢武帝決心大展神威,一吐胸中悶氣,對匈奴發起了河南-漠南之戰,這也是西漢對匈奴第一次去的大規模作戰勝利的戰役。

霍去病隨衛青出征,率領800勇士兩次出擊,取得了全軍最不可思議的戰果,這一戰後就被封冠軍侯了。


03 為什麼他第一次打仗就這麼厲害:

一是膽大,別人不敢深入草原,他敢,還是深入草原腹地,直接進入匈奴窩裡邊,可以說舉世皆敵;

二是戰術正確,充分發揮騎兵的特點,保持機動,戰場指揮靈活多變,讓敵人測不透;

三是以自己機動靈活的優勢,出其不意的襲擊沒有機動優勢的草原部落,以有備打無備;

四是兵員素質和武器裝備那都是槓槓的,漢武帝把精心挑選的兵員和新式的武器裝備都給了霍去病,加上他們就食於敵,沒有後顧之憂,打仗打得可以說是拿著核武器的土匪差不多。


總結:誰也不是永遠幸運的,沒有實力墊底的成功是不可靠的,不管霍去病是天生的,還是堆砌出來的,霍去病作為民族英雄是當之無愧的。


文史探客


霍去病母親是衛少兒,衛少兒是皇后衛子夫的姐姐。霍去病年少時,衛家相當有勢力,打小他一直在漢武帝身邊。受漢武帝的影響加上他自己的喜好,使的他的軍事才能尤為突出。漢武帝對霍去病特別喜歡,允許他自己挑選士兵加以訓練。霍去病挑選的是什麼人呢?家裡長子的不要,長子一般要繼承家業的,要沒希望繼承家業的,需要自己打拼掙家業的人。還有就是犯過錯誤需要軍功抵過的人,最後就是武藝高強的人。

霍去病十七歲時,漢武帝決定主動派軍隊對匈奴進攻。當時漢朝經文景之治後,國家富裕,庫裡穿銅錢的線都能自己爛了,國庫裡有花不完的錢。漢武帝派兵打匈奴千里奔襲時,一個士兵騎著一匹戰馬,後面可以保證緊跟著兩匹到三匹戰馬拖著糧食。

霍去病此次出征與他舅舅同時去的,以八百騎在無有後援的情況下,斬殺匈奴兵兩千多人,立下大功。


崔志勇港灣


有一種人叫做天才,就是生而知之者,一出世就表現的與眾不同,這些人想成就一番事業簡單的不行,還有一種人是天道的私生子,一生有常人無法企及的運氣,不管是好事壞事最後都會變成大好事,霍去病就是這兩種人的結合體。除此之外他還有名將衛青的教導,有這種天時人和想輸都難。
(霍去病劇照)

霍去病年少領兵,第一次跟隨舅舅衛青出征的時候只有17歲,當時他就帶著800餘人單獨行動,一路西進把匈奴人殺得節節敗退,在他行軍的過程中沒有遇到大股的匈奴兵,這就是他的運氣,上天都在眷顧著他,在這次戰役中霍去病功蓋三軍,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

在他19歲的時候。“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同樣實行相同的戰術,依舊帶領騎兵深入大漠,然後直接殺了匈奴五萬餘人,還把匈奴的王室都抓了無人,渾邪王無奈之下只好投降大漢,帶領著部族南遷。


(霍去病大破匈奴,圖取其意)

到了21歲的時候,霍去病和衛青各自領著五萬精兵北上,霍去病一路西進,直接到了居胥山上,也就是今天蒙古國的杭愛山,霍去病在這裡鑄臺封禪,表彰自己的功績,這也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戰了,回國後霍去病擔任大司馬一職,但過了一年就因病逝世了。

同樣為西漢名將的李廣就沒有他這個運氣,論帶兵打仗李廣還是不輸於任何人的,但是他一生未得封侯的原因就是運氣太差了,在打匈奴最後一站中只要他按時到了地方那麼封侯就穩了,可是他走在沙漠裡面迷路了,不但封侯不成反而被問罪,這就是運氣。

(封狼居胥,圖取其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