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需要排胎毒嗎?

蘇打_vison


在北方地區很少聽到胎毒的說法,但是在南方經常可以聽到,在西醫裡沒有胎毒的說法,而在我們中醫來量,胎毒就是孕媽在孕期的內熱,孕媽如果在孕期裡面,出現內熱的話,那麼胎兒出生以後容易出現黃疸、嬰兒痤瘡、溼疹等等。

西醫上為什麼不存在胎毒一說呢!因為他們覺得胎兒出生出現的黃疸、嬰兒痤瘡、溼疹,都是因為胎兒出生後,因為環境和護理不到位導致的,而且黃疸是70%寶寶都會出現,和胎毒沒有啥關係。



孕媽在孕期裡,體內如果比較溼熱,對胎兒的發育會有影響,所以在孕期如何清熱解毒呢!

第一、飲食要特別的注意,孕媽不要吃特別熱死的東西,特別是燒烤、油炸、辛酸辣的東西,都是比較容易出現上火,而且體內的熱氣會有一個積累,如果積累過多,輕度是牙齦上火,重複的話會導致孕媽內分泌失調,長痘痘和發燒。



第二、孕媽在孕期保持愉快的心情,很多孕媽特別容易生氣,特別是早孕期,因為孕吐反應比較強烈,吃不好、睡不著、聞到什麼、看到什麼都想吐,而生氣容易導致肝火旺盛,導致體內熱氣越來越多,而且孕媽生氣的話,體內的體內皮質醇含量會升高,從而抑制黃體酮的分泌,最後容易觸發便宮縮。

孕媽經常生氣,還容易導致胎動頻繁,造成臍帶繞頸,最重要是孕媽生氣,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導致孕媽的子宮和胎盤的血液循環出現暫時性障礙,胎兒容易缺氧。



第三、南方地區習慣用綠豆煲鴿子來排毒,也可以採用艾葉煮雞蛋,都是起到清熱解毒的功效,但是什麼東西都有一個度,孕媽不能吃太多,一個星期吃一次就可以了,但是孕媽最好不要通過冰飲來清除內熱,因為冰飲容易導致孕媽腹瀉,在孕後期腹瀉的話,非常不利於孕媽,而且也會影響孕媽進食,胎兒在猛長期需要的營養比較多,不容孕媽有過多疾病。

第四、孕媽不要整天躺在沙發上,睡在床上,孕媽經常不出門運動的話,那麼身體的代謝功能比較大,身體的很多推積的毒素也沒有排出來,而經常運動、散步的話,身體的毛孔張開,毒素隨著汗液排體內,讓孕媽神經氣爽,而且還可以提高身體素質,為順產工作做準備。



孕媽在飲食、心態、運動方面做好,那麼身體的內熱就可以接觸了,這樣更加有利於胎兒的發育,讓寶寶在臨產的時候,達到指標,而且沒有疾病,這就是我們孕媽應該做的。


藝跡育兒


想要寶寶出生的時候皮膚好,黃疸少應該吃什麼去胎毒呢?

我在孕期的時候並沒有刻意的去排過胎毒,聽說排胎毒,去黃疸。我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可以排出胎毒,我兒子現在五個多月,剛出生的時候臉上啥都沒有,乾乾淨淨的,就是紅彤彤的,剛出生的嬰兒皮膚很嫩,皮膚下的毛細血管很明顯,所以紅紅的。頭上也沒有啥黑的那種油垢。

現在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飲食也比較講究,我聽我媽和婆婆說從前她們懷孕的時候哪有什麼水果吃,那個時候水果是很珍貴稀少的,根本捨不得吃,當時我媽懷我的時候,我爸當時幫別人做事,人家給了一個蘋果給我爸,我爸拿回來留給了我媽吃。

我孕期就特別喜歡吃水果,像李子,蘋果,香蕉,梨,火龍果,櫻桃,橘子,橙子。這些水果都吃,孕早期的時候涼性的水果少吃,到了孕中期就都可以吃了。

那麼有人會說橙子,橘子吃多了會不會造成寶寶黃疸高,當時我也害怕擔心會這樣,但是我的經歷告訴我根本不會的。

我是3月底生的寶寶,之前秋冬剛好是橘子的季節。又特別喜歡拍那口酸酸甜甜的味道。隔三差五就去買。當然其他的水果我也搭著吃。還有孕媽媽可能會擔心吃多了水果自己血糖高,我的經驗吃了水果後多散步,可以消耗掉很多,當然不要把水果當飯吃。如果本來血糖就高的那就另外說了。

我每天都吃水果,基本是五六個橘子,一個蘋果,一根香蕉,或者火龍果一個,加一個梨。這樣寶寶出生皮膚很好。也不黃。

每個寶寶出生都會有一兩個禮拜左右的黃疸時期,不會很黃,微黃的,這個是正常的,每天曬下太陽,後面就會退下去的。出月子之前寶寶生理性黃疸就會消的。

還有我孕期沒有特別忌口,像辣條,飲料,漢堡之類的偶爾會吃一些,凡事不要每天過量吃都可以的。

我說的這些不一定都是對的,但這就是我的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下圖是我兒子月子照和百天照,還有剛剛在午休的照片





軒寶媽媽呀


從我個人經歷看,沒多大必要。

懷老大的時候,孕晚期買過鵝蛋去胎毒。鵝蛋好大一隻,但是口感比較粗糙。但我還是堅持吃了一段時間。結果生老大的時候羊水混濁,生產中間助產士把門外的老公叫進來,還讓我簽了字。(老公不明所以,但是覺得好像很嚴重的樣子,後來據他說出去後都在發抖)。羊水太混濁就得趕快生了。我拼了老命生下老大,出院那天黃疸升高,又照藍光,硬是滿了月好久才逐漸消退,看起來白淨起來。

後來懷老二,很多事情顧不上。等想著去胎毒的時候孩子比預產期提前半個多月出生了。在產房,助產士給我人工破水的時候,我特意問了下羊水情況,她說還可以,是清的,我放下心來。不過老二也有黃疸,沒有老大那會嚴重,但也是滿月了才慢慢好。

所以,個人覺得,去胎毒也就是圖個心理安慰吧!胎毒與否與孕媽媽的個人體質,飲食習慣,作息習慣關係更大,更重要的是,孕期要保持良好的心情。


宇小蟲


有必要的,在我有寶寶的時候,身邊的老人告訴我一定要在孕晚期吃點去胎毒的食物,這樣寶寶出生會很乾淨,我嘗試了一下,效果確實很好,我家孩子生下來情況非常好,一點兒黃疸和溼疹都沒有,每次兒科醫生來產科給新生兒測黃疸,我家寶寶都是最低值。

我孕晚期吃過的去胎毒的食物就三樣,孕媽們可以試試。

① 養肝湯:

養肝湯做法(可在生產前一個月,提前製作這個湯來喝,可天天喝,避免寶寶出生後照黃疸,可以洗產婦的肝毒) (1)用水洗紅棗,以剪刀剪七個口子(紅棗選紅色的,不要黑色的),要七顆。(2)放在容器中,用熱開水400ML衝下,加蓋悶一夜(8小時)(3)第二天早上溫火(最小火)煮一個小時,然後吃紅棗喝湯。


② 蓮蓬煮水喝:

藥店或產蓮區買一些幹蓮蓬,每次取兩三個蓮蓬煮水,煮好之後可以加點糖調味,每次喝一杯,一週喝三四次即可。

③ 玉米鬚泡茶:

玉米在中醫裡又被稱為龍鬚,具有清熱、消腫、去溼毒的作用,孕媽們去藥店或農家買一些乾的玉米鬚,每次取一把,洗乾淨之後放杯子裡泡水當茶喝。一週喝三四次,就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惠媽育兒說定期更新孕產育兒知識,歡迎大家關注🙏


素心食記


胎毒是什麼?

胎毒其實只是一種民間說法,很多人懷孕的時候,婆婆或者媽媽都會讓你吃這樣或者那樣去胎毒,那麼胎毒真的如大眾所理解的那樣,是懷孕產生的毒素嗎?


其實胎毒是產後過敏重症,和孕媽媽的體質有關,如果是過敏體質的孕媽媽,或者體熱的孕媽媽,生出的寶寶比較容易出現這種症狀,其實就是一系列的皮膚問題比如皮炎、溼疹、黃疸等。

孕期需要排胎毒嗎?

孕期是需要適時排胎毒的。


因為孕期孕媽媽的飲食與胎寶寶的健康息息相關,有的孕媽媽會食用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導致上火、肺熱,有的孕媽媽是內熱體質,隨便吃一點熱性的東西,就容易上火,孕媽體熱上火會使胎寶寶出生的時候,長皮炎和溼疹,所以孕期要注意清淡飲食,不要過量食用熱性的食物,或者致敏的動物高蛋白食物,比如蠶蛹、蜂蛹等。

如何排胎毒?

1、玉米鬚茶

玉米鬚有清涼降火、輕身利尿、促進膽汁排洩的功效,孕媽媽孕晚期容易出現水腫的情況,這時候喝玉米鬚茶,有助於減輕孕晚期水腫問題,而且可以清熱解毒、利尿,可以有效防治胎兒出生以後的皮膚問題。

2、鵝蛋

鵝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孕期吃鵝蛋不僅可以補充孕婦所需營養,還可以去胎毒,鵝蛋清有治療瘡瘍的作用,孕晚期最後兩個月,可以每週吃一到兩次鵝蛋,寶寶出生之後皮膚光滑白嫩,不易患皮膚類疾病。

最後希望所有孕媽媽遠離胎毒,生一個白嫩嫩、滑溜溜的寶寶!


楊謐說


孕婦生產前去胎毒,不是必須的。

說句實話,我生了倆孩子,一直到最近一兩年接觸了頭條育兒板塊,才明白了原來還有胎毒一說,原來還有產前去胎毒一說。

我兩次懷孕生孩子,沒有去胎毒,孩子一樣健康可愛,白白胖胖的。所以,對於去胎毒的說法,並非是必須的。

胎毒一說,多流行於南方地區,因其環境溼熱,人們多喜食辛辣食物,很多寶寶出生之後,容易出現溼疹、長瘡、紅疹等情況,被稱為胎毒。比較科學的解釋是懷孕期間母體內熱,致使胎兒出生之後容易出現過敏情況,多與孕婦孕期飲食有關。

至於去胎毒,南方地區多采用讓孕婦食用一些食物與藥物結合的方法,比如吃鵝蛋、玉米鬚水、黃連水等等,這些方法其實對孕婦都會有一些副作用,所以不建議食用。
正確做法是從根源避免所謂胎毒產生,孕期飲食避免食用高糖高脂高熱量、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胎毒自然離你而去。所以胎毒不去也是沒問題噠。

我是欣然育兒,我是優質育兒創作者,一個愛搗鼓美食的二孩媽媽,歡迎關注,更多育兒輔食知識與您分享


欣然育兒


“去胎毒”可能很多準媽媽都是從老一輩人的口中得知 ,其實我們所說的胎毒,中醫的解釋是內熱,如果沒有在寶寶出生前“去胎毒”,出生後則容易出現溼疹,紅斑等。而這種現象母體的內熱體質有關係。

如果您懷疑體內有胎毒的準媽媽,不妨對照一下,有沒有如下特徵:1.常常口乾舌燥 2.睡眠質量差 3.手心常感覺發燙 4.經常便秘 5.小便量比較少 6.嘴唇容易發乾,起皮 7.自感發熱,容易發燒 8.容易長痘痘

“去胎毒”不可盲目,比如你本身寒性體質,切不可隨大流吃民間秘方了。否則沒去的了胎毒,反而增加了對孕婦的傷害。孕期是女人的特殊時期,建議大家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合理安排飲食,睡眠等。

綜合而言,屬於燥熱體質的準媽媽們有胎毒的幾率比較大,最後祝願每位準媽媽們生一個健康可愛的寶寶,歡迎大家關注我喲。

ps:圖源網絡,若侵聯刪


米朵拉


題主,且聽我一句:胎毒理論不靠譜。

以前還真沒聽過“胎毒”這個詞。看了題主的問題我就去搜索了一下,嚯!還真不少,連百度百科都給建了詞條。

仔細看了一下,胎毒是中醫的說法,然後看上圖胎毒叫做“產後急性過敏症”,但是英文翻譯是fetal toxicity ——直觀翻譯胎兒的毒物,我拿這個英文搜了WHO歐洲的網站、美國兒科學會的網站、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的網站、都沒什麼收穫。看來這個詞語屬於漢語直譯英語,有點僵硬。

仔細閱讀這個詞條,我們看下詞條裡提到的理論依據的兩本書《幼科概論》和《幼幼集成》。

《幼科概論》

《幼幼集成》

兩書成書比較早,一個明朝一個清朝。

我們再看詞條,可以看出是胎兒出生後的症狀,症狀有,粟米粒大的痘痘,破了流膿,膿水會感染其他好皮膚balabala……咋看起來症狀就是水痘啊?!

水痘現在有明確的成因——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所致。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屬皰疹病毒科,為雙鏈的脫氧核糖核酸病毒,僅有一個血清型。這個有疫苗可以打二類自費的。

還有網上這樣說:

這個我也不專業,到底是水痘還是溢脂性皮炎我也沒法說,但是我想說:

明朝清朝屬於古代,那時候的人哪裡懂什麼是細菌什麼是病毒啊?沒有疫苗,小兒死亡率高。因為不懂嬰兒病因,於是嘗試從孕婦身上找原因,讓孕婦背黑鍋——懷孕不排毒,所以嬰兒因毒而死。

現在的我們呢?嬰兒常見病幾乎都找出原因了,各類病都有完善的醫療指南。實在難治的還有疫苗預防。都這樣了,題主,你還想為寶寶排胎毒?亂吃什麼中藥,中藥不是沒毒性,只是還沒系統的測試出毒性結果。前段時間爆出馬兜鈴酸的腎毒性……嚇死人!

題主你能提出這個問題,就說明你對育兒群裡那些說法持懷疑態度。這很好,希望你能加點高質量的育兒群,退了這些充斥著愚昧思想的群。

嘿嘿,看她們瞎聊還不如關注我,咱們一起學習科學育兒知識。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篩坡兒德


“胎毒”就是熱毒

《幼幼集成》:“凡胎毒之發,如蟲癤流丹、溼瘡癰癤結核,重舌木舌,鵝口口瘡,與夫胎熱、胎寒、胎搐、胎黃之類是也……”中醫認為“胎毒”是寶寶在胎中受媽媽體內熱毒的影響,導致出生後寶寶發生疾病的現象,胎毒既是寶寶生病的原因,又是一些疾病的總稱。

胎毒的行成原因

中醫認為“胎毒”的行成與下面三個方面的原因有關:

飲食:媽媽在懷孕期間過渡進食高營養食物,過度食用辛辣和煎炸的食物;

情緒:媽媽在孕期情緒異常,過渡急躁或者抑鬱;

藥物:懷孕的時候吃了某些溫燥的藥物。

中醫認為,上述因素都是造成孕媽媽內熱的因素,形成胎毒而傳給寶寶。所以,孕媽媽在孕晚期要吃一些去胎毒的東西,比如吃鵝蛋、喝綠豆湯、煮玉米鬚水等,來避免寶寶出生後生某些疾病。

現代醫學說“胎毒”

當你問西醫有沒有“胎毒”的時,醫生可能會給你一個大大的白眼,並且回你五個字“沒有,不要信”。

沒有“胎毒”說法

因為在現代醫學醫生的字典裡是沒有“胎毒”這一說法,一些被大家誤認為的“胎毒”的疾病,實際上是新生兒溼疹、黃疸、脂溢性皮炎。

西醫遵循的是循證醫學,講究的有依有據,講究的臨床實驗,在西醫的醫學書籍裡並沒有“胎毒”這一說法,所以自然而然也沒有任何“去胎毒”的方法是靠譜的了哦,因為沒有臨床實驗。

中醫?西醫?理論各不同,到底該聽誰的?

其實作為一名中醫院校卻學的是西醫學科的營養師,本應該遵循循證醫學,講究有理有據,認為 “胎毒”不靠譜。但博大的傳統中醫文化,哪是我這種只是學皮毛中醫知識的人就去評判靠不靠譜的。

雖然我不去評判是否有“胎毒”,但對各位媽媽諮詢的“去胎毒”的問題,我一般還是建議不要去相信那些所謂的“去胎毒”的偏方。

因為很多媽媽甚至家裡老人,都會誤解:她們往往會覺得既然這個方法可以“去胎毒”,那每天在家吃,一天吃7、8個鵝蛋,一天喝幾大碗綠豆湯,哪怕吃到吐,也得堅持吃,為了寶寶好。

其實鵝蛋、綠豆湯都是可以作為日常飲食去食用,鵝蛋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夏天喝點綠豆湯還可以解渴、利尿,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呢。但是不建議大量、不開心的去吃,身體可能不是受益,恰恰相反會損害身體健康。

舉個例子,鵝蛋本身是好的食物,但是大量吃7、8個(每100含15.6g脂肪),通過營養攝入來看,你算算一天攝入多少脂肪,長期會不會增加三高、肥胖等風險呢。從中醫角度,如果吃的食物,身體不能吸收,那多餘的都是毒素。

所以關於“胎毒”這件事,如果你是信中醫的,我建議你不要信偏方,最好找個靠譜的中醫醫生諮詢,再採取措施;如果你是信西醫的,那你就忽略這件事,好好吃,好好喝,安心養胎即可。


更多最新孕產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如果有孕產和育兒方面的問題也可以私信我幫你解答。


芝士媽媽


十分的不靠譜!

但是看著我家婆煮的綠豆糖水--那叫一個滋味啊~

綠豆煲乳鴿--那個十里飄香啊~

算了算了,為了寶寶好、出來沒有胎毒,我就隨便多吃兩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