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動心”是最高的善?

範才茂


您好;史文今很高興回答您問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解釋起來卻很難,因為這要分為兩部分來解釋,一是,什麼是不動心?二是,什麼是最高的善?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第一點什麼是不動心?不動心也分為幾種情況,1.死心,就是說;我生活已經沒有希望了,對什麼都沒興趣了,所以當然對什麼都不動心。2.認命,這一點和了凡四訓差不多,了凡先生就是因為孔先生給他算的命運都對,他知道再怎麼努力也沒用了,這時就無慾無求達到一種不動心的情況。

3.空觀,雖然達到空觀但這不是上善,在六祖壇經裡有位僧人見到六祖慧能大師,用臥輪禪師的偈表明心跡,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鏡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大師一聽就知道是錯誤的,所有大師對了一偈: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鏡心數起,菩提作麼長。這也就是接下來要說的什麼是真正的不動心。4.無住,無相,無念,以眾生心為心。這一點才是真正的不動心。

下面說第二點什麼是善?老子說上善若水

,水利萬物而不爭。就是表達的這個意思。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把善惡的很明白。意思是;無善無惡才是我們的本心,有善有惡只是我們意念所動,當你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善來知來,惡來知來,這就有進步了,也慢慢了解自己的念頭了。當達到不隨一切境界所轉的時候,這才是大善。佛說;一切唯心造,諸位大德也說;本心無善無惡。這才是不動心的最高善。

最後把一首六祖慧能大師的偈送給大家,望參考:

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來立功課。個人觀點。謝謝!


史文今


這裡的不動心,是指一個有修為的人,面對種種的境界,始終不會有貪婪,分別,執著,比如一個人吃著饅頭就這鹹菜,當看到另一個人,在大魚大肉的胡吃海喝的時候,內心始終平靜如水,不起一絲漣漪,只有面對境界始終保持一顆,不取,不捨的心,本自具足的智慧才會顯現出來,說起來,做起難,看看這個花花世界,誰能做到如如不動,就是現在,我在回答問題,如果看到別人在悟空問答,掙到了錢,而我的心能做到不動心,那麼我有何必回答問題,果真做到了如如不動的人,絕不會在這裡逞口舌之能。



手機用戶遠山的風


不動心就是心如如不動,不去不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時,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不動心沒有見聞覺知,什麼都沒有,顯得清淨無為,無慾無求,解脫自在祥和。


用戶和言悅色


為什麼“不動心”是最高的善? 我這人回答問題不喜歡“引經據典”,書也讀了些,人生幾十年就是記憶力不好,記不住那些先聖聖言、名人名言、金玉良言,又懶於查閱詞典、資料什麼的,所以,答問一般就憑自個的認識來簡單的談論。 首先,把題主的問句分割開來,談一下“不動心”。有人說,“不動心”就是無慾無求,我卻不這麼看。凡人既有欲又有求,“無慾無求”,那是不食人間煙火,超然於人,“神”的境界:空、虛、假。我對“不動心”的理解無心借用先哲們的至理名言,任性獨立思考而答之。“不動心”,可從三個方面來談:一是對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感興趣,無論有怎樣的能振奮人心的人或事,都漠然視之,無動於衷,無心為之;二是凡事不動腦子,不用心思考,感情用事,無理性思維,生活中呆板,一根筋;三是為人正直豁達,坦誠率真,從不算計矇騙別人,簡而言之就是沒有心機(無壞水)。我理解的“不動心”大致就上述三種情形。至於“最高的善” ,我想,無非就是不損人利己,不騙人害人,尊老愛幼,以禮待人,樂善好施等。 現在我把題主的問句整句聯繫起來分析,我以為,“不動心”相對“最高的善” ,應該是指我上述所提到的第三方面的情形,即:沒有心機(無壞水)。就一個人而言,善良的方方面面我們暫且不說,如果真正做到了不動心機去損人利己,騙人害人,這就是最高的善,遵循了做人的基本準則,無論對家庭,對社會,對他人 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至於其他方面的道德行為和善舉,與這種“不動心” 也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具備了這樣的“不動心”,也就具有了人性的本質,這,就是最高的善!


東方白542


“不動心”出自《孟子.公孫丑上》篇第二。講了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問孟子是否會在聽到自己將出任卿相後動心,孟子回答“否。我四十不動心。”又說“告子先我不動心。”在公孫丑追問他的不動心和告子的不動心有何區別時,孟子表示告子的不動心是靠社會的外部規則來約束,而自己的不動心主要是來自內心的力量,孟子也強調了人內在這種德性自身是有判斷力的。


古代名臣最講究每臨大事有靜氣,遇事不亂是儒家學者共同追求的個人修養。

人在世間浮沉,難免遭遇波折,既有順境,也有逆境,而無論面對勝利、追捧,還是失敗、屈辱,精神和心理狀態能夠不被情緒影響、左右,是一個人能夠活出自我、走向成功的關鍵。這種內心不被情緒所動的狀態,一般稱之為“不動心”。

說到“不動心”,或許會讓人想起蘇東坡和佛印和尚的故事。有一次,蘇東坡在家中禮佛,突發靈感,隨即作詩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誇讚自己已經達到了八風吹不動的境界(八風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好詩當然要分享,蘇東坡立即派書童過江,專程送給自己的好友——金山寺主持佛印和尚欣賞。誰知佛印看後一笑,只批了兩個字,便交給書童讓原封帶回。蘇東坡滿心歡喜等到書童迴轉,拆開一看,卻見詩後只寫了二字:“放屁”,不由憤怒,於是乘船過江,親自去找佛印問罪。等到了金山寺,卻見禪堂緊閉,門上帖一紙條,寫的是“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至此,蘇東坡恍然大悟,慚愧不已。

故事當然只是故事,從中可看出明顯的揚佛痕跡,但說起不動心,估計很多人馬上想到的也就是佛教高僧,似乎只有他們才有修行“不動心”的法門,才能達到“不動心”的境界。


而在心學中,據王陽明大弟子錢德洪《徵宸濠反間遺事》記載,陽明先生曾經明確談到用兵和“不動心”的關係。

德洪昔在師門,或問“用兵有術否?”,夫子曰:“用兵何術,但學問純篤,養得此心不動,乃術爾。凡人智能相去不甚遠,勝負之決不待卜諸臨陣,只在此心動與不動之間。昔與寧王逆戰於湖上,時南風轉急,而命某將為火攻之具。是時前軍正挫卻,某將對立矍視,三四申告,耳如弗聞。此輩平時智術豈有不足,臨事忙失若此,智術將安所施!”。

譯文:
(正德十二年至十五年,陽明在江西平亂時取得多次重大軍事勝利)有弟子問陽明先生用兵之術,他說:“用兵哪有什麼絕招,只要你學問紮實純粹,修養到此心不隨外物而動,這就是絕招了,普通人智商能力基本都差不多,勝負的結果不由對戰時的預測算計來決定,只看你的心動與不動罷了。 過去和寧王本來逆風對戰於鄱陽湖上,適時剛好南方轉急,我命令某將準備火攻的器具。當時,我方前軍正進攻受挫、稍有退卻,某將與敵軍相對而立,驚慌地看著戰況,我派人告訴他三四次(準備火攻器具的事),而該將好像聽不到一樣。此人平時智商能力哪裡有不足的呢,只是在面對事情的時候如此的失魂落魄,才智和計謀又如何能夠得以施展呢!”

可見,“不動心”的修養境界,在儒學中不但源遠流長,而且決定著事功的實現(“勝負之決不待卜諸臨陣,只在此心動與不動之間”)。傳承中華文明血脈的儒學,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思想資源,能夠從根本上給人以力量,使開創屬於自己的,有價值、幸福的人生,成為可能。


燚燊焱炎火


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

公孫丑曾問孟子,如果你做了齊國的宰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功成名遂的時候,你動心不動心?孟子說:我在四十歲的時候,已經不動心了。換言之,我們會認為,他在三十九歲的時候,也許還會動心。這個“動心”,就是“自豪”。而不動心,就是當功已成、名已就的時候,自己並不會因而沾沾自喜而影響到自己的素行,甚至連私生活也不會發生改變。

由於孟子與公孫丑的對話提到“不動心”的問題,自秦漢以後,一直到十九世紀末期,兩千多年的中國文化體系中,談修養,講事功,或多或少都受到孟子所謂“不動心”這句話的影響。尤其是宋明以來,以儒家正統自居的理學家們大多數更是如此。其實,自漢魏以後的道家和佛家,也受到這句話很大的影響。因為佛道兩家的修養方法,所謂講究修持、注重修為工夫的內涵,基本上和孟子講的“不動心”異曲同工。

王陽明心學,就是不動心學,即觀察自己的內心世界,然後放棄原有的內心世界,並以此行動和做事。王陽明所主張的“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及“致良知”等等,都是在致力於如何認識與改變自己的內心世界。這裡的內心世界,用當代人的話語講,就是人的思維與認知。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就是認為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及態度,是由原有的認知模式及特點所決定的,而非由該事物本身所決定。因而,可以說,我們有什麼樣的內心,就會看到什麼樣的人與事物。雖然,陽明心學,作為一種方法論,能幫助人們做到不為心動,最終走出心役。然而,陽明心學,對大多數人來說,過於艱深晦澀,難以操作實踐。

一個人開始時對功名富貴不動心,還比較容易;但是當功成名就時還要自己不動心,那就很難了。人在功成名就、躊躇滿志時,就以為自己最偉大了,這一念就是動心。所以唐末詩人有一首詩說:

冥鴻跡在煙霞上,

燕雀競誇大廈巢。

名利最為浮世重,

古今能有幾人拋。

這詩裡的“冥鴻”,出自《莊子》的典故。所謂冥鴻南飛,又有“鴻飛冥冥”的成語,是說有一種高飛的巨鳥,經常展翅在白雲上面,自由自在,任意飛翔,弓箭羅網都捕捉不到它,甚而它棲息在哪裡人們也不能確定。所以詩人把冥鴻比做不為功名富貴羈絆的高士,寄跡在天空輕雲彩霞之上,偶爾能看見它的身影,忽然又飛得無影無蹤了。而一般追名逐利的人,就和那些築巢在大房子樑柱上的小燕子一樣,一天到晚嘰嘰喳喳亂叫,自誇居住的房屋有多麼偉大,樑柱雕刻得多麼華麗,而事實上它們只是築巢在那裡棲身而已。這就等於一般世人棲身託命於名利,而對自己的功名富貴自誇一樣的可憐。

現在我們看歷史,批評別人容易,一旦自己身臨其境,要做到富貴不動心,功蓋天下而不動心,真是談何容易!



平安順遂a


樓主好!這是佛學的般若思想,也是佛教的實修功夫。動心叫“有心”,故不動心也叫“無心”。下面從中國傳統“儒道釋”三家文化的角度,簡析幾句,供參考。

【1,“無心思想”在儒家叫“大公思想”】

如《禮記,禮運篇》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儒家的根本價值觀。個人要實現這個願望,需靠“八德”,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國家要實現這個願望,需靠“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棄者,皆有所養。”可見,公而無私,仁而無別,親而無間,義而無利,交而有禮,官而有責,教而有方,恤而有愛,以身作則,用善德使天下歸心臣服,就是“大公”的定義。故公心者,能齊、治、平天下,是為“至善”。

【2,“無心思想”在道家叫“公道思想”】

如老子在《道德經》說,“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即悟道的聖人無私、無求、無得、無我,因無而大,因悟而公,因道而智,才能做“”天下師和天下事”。《陰符經》把這個意思進一步概括為“天之至私,用之至公”,與上述儒家幾乎一樣。可見,證道需要的“無慾、無為”,最終必然落實在“公道”上,這也是為何說“大隱隱於朝”的原因。小善施利,中善施教,大善施國,至善施道。

【3,“無心思想”在佛家叫“般若思想”】

如《心經》講“菩提薩埵心無掛礙,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此處的心無掛礙=無心。同理,佛在《金剛經》說“菩薩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處的無住生心=無心=不動心。怎樣做到“不動心”?就是“觀自在”這三個字,達到“離一切諸相”的程度,“即名諸佛”。可見,不動心=成佛!

佛是怎麼為善的?《地藏經》裡講,“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或有利根。聞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或有業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輩眾生。各各差別。分身度脫。或現男子身。或現女人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脫。或現天帝身。或現梵王身。或現轉輪王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國王身。或現宰輔身。或現官屬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其前。”可見,佛有能力化身無量,同時在一切處、以無量身份、無量方法幫助無量有緣人,實在是行善的最高點。

【4,“無心”能當下獲得無量功德】

佛在《金剛經》說,“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佈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為何?無相勝於有相,無心勝於有心,而無相=無心=不動心,故無心者頓得不可思議的無量功德,即為成佛。可見,無心=極善=無上正等正覺,是一切善的總根源。佛是法界最大的善人,人能不動心,就滿此願。

【5,對“善”的常見誤解】

主要是四類:(1)只把“施財”當善行,其實還包括施身、施時、施智。(2)只把“給與”當善行,其實人的首善是反省改過,信聖奉行。無此前提,善小、善私、善有漏,不圓滿。(3)只把“積德”作為行善的目的。其實,有心行善,善微;無心行善,善廣。同理,為得行善,善為私;無得行善,善為真。(4)不懂“成佛是最大的善”。佛家三寶是眾生福田,自心有無量法財可用,怎麼開發?“立志作佛”是法界第一大願,“普賢行”是法界第一大行,“文殊智”是法界第一大智,如是如教的落實,以“無心”最終實現。

總之,公者無私,道者無為,智者如佛,同向無心,至善無窮。無心即佛心,而“天上天下無如佛”,所以“無心或不動心”就是最大最高的善,沒有之一。


本然堂講席


一般的善是有取捨的善,而真正純一圓滿之善,是遠離了善惡兩邊,也就是所謂“善惡到頭都不著”,才是最高的善。

作為凡夫人來說,一切的取捨都不離執著狀態,心就無法做到自在而轉,而是隨著他自在而轉。處於這樣一種流滯或者被境牽而無法自在的狀態,即使是善也是處於取此舍彼的相對狀態,無法做到純一圓滿,得到的善也只是有對待的善,而不是遠離了對待的絕待善。

因此,要得到最高的善,必須要遠離一切對待執著,而一切的對待執著都是由於心對境產生之追逐取捨後產生。欲遠離對境之追逐取捨,必須要做到對境不起心或者說不動心。這也就是為何要將“不動心”安立為最高善的根本原因。


心智之道


不動心,是真心!是法身佛,是真佛!是不生不滅!是至善!凡夫心,時刻有動,是無常心!有時善,有時惡。即使全是善事,也是有為的善法,不是至善!無動心,無始劫以來都是善,無始劫未曾惡!所以是至善!


無生無滅無相無為


動 不動 高 低 善 惡 …… 都是兩邊,都是邊見,都是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