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普京不走反美路線,而是走韜光養晦親美路線,俄羅斯會怎樣?世界格局會怎樣?

用戶46465268755458


我來談談我的看法吧,從歷史上講,美蘇之間就是兩個死對頭,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他當然也是美國的死對頭。

其實普京並不是想走一條反美的路線,而是事實逼著他,必須反美,因為美國是始終跟他對著幹的,從政治上講一個資本主義,一個社會主義是兩個陣營,從軍事層面上說,他們兩個國家都是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誰都想爭奪世界第一,誰也容不下誰。

我們在這裡先做一下假設,假如普京不和美國對著幹,而是服服帖帖的聽美國的,是吧,結局會怎麼樣呢?這裡面有一個先例,就是前蘇聯的最後一個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戈爾巴喬夫上臺以後,就處處討美國的好,在削減核彈頭方面,蘇聯是美國的兩倍以上,以此來表示誠意,可事實如何呢?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並沒有因此而停止,美蘇關係也沒有得到任何緩和,甚至後來戈爾巴喬夫把共產黨都解散了,自己開始模擬西方當總統,結果又能怎麼樣呢?只能是後來蘇聯解體了。從這個例子上我們不難理解,即便是現在的普京事事依著美國,美國也不會和俄羅斯站在一條戰線上,美國就是想搞垮俄羅斯,最後吃虧的只能是俄羅斯。

那麼我們再做一個假設,假設普京走親美路線,美蘇和好,又會怎麼樣呢?那麼我告訴你,那可能就要天下大亂了,到時候美國和俄羅斯可就是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自己想打誰就打誰,誰也管不了他們了,我們國家可能就會不得安寧了。

總之我個人認為,普京反美是對的,不管是對俄羅斯還是對世界,都是有益的,一山絕不容二虎,稍微有點政治頭腦的人都會明白這個道理,普京作為政治家,他也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普京和美國對著幹,只能是三個字——必須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歡迎評論。


驕然


又是這套說辭,聽著好熟悉。提問者的潛臺詞是如果俄羅斯不這麼高調,不跟美國作對,美國就不會敵視俄羅斯。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到底敵視的原因是俄羅斯擺在那兒的國家實力,還是俄羅斯對美國的態度?請大家回想一下蘇聯解體之初的俄羅斯,葉利欽採取的全面倒向西方的政策,希望把俄羅斯變成西方世界的一員。結果呢?很快俄羅斯人就發現上當了。美國和西方從來沒打算把俄羅斯當自己人,他們的目的不過是徹底得削弱俄羅斯。在摧毀了俄羅斯的經濟,削弱了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之後,美國和西方迅速完成了北約東擴,把導彈架到了莫斯科的門口。

面對美國無休止的戰略擠壓,俄羅斯起初的一再退讓沒有換來友好相待。這種狀況直到普京上臺,俄羅斯人意識到自己的塊頭才是美國敵視自己的根本原因。這個時候,俄羅斯已經無路可退了,難道為了換來美國的“友好”就要自我解體,自我毀滅嗎?再迷戀美國,再迷戀西方的俄羅斯人也不至於糊塗到如此愚蠢的地步。提問者,你呢?


照理說事



普京的反美其實是被“逼上梁山”的,不得已而為之:他執政初期像葉利欽那樣親美,但美國並不信任世界第一大核大國的俄羅斯,依舊推行實質性消化俄羅斯,消解俄羅斯世界大國地位的對俄政策,把普京逼入絕境,不得不絕地反擊,走上了不同於美國的發展道路,從此被貼上了反美的標籤,對此,普京沒有反對,反而巧妙地加以利用,以鞏固他在國內的權力,提升俄羅斯的國際地位。

普京在第一個總統任期裡(2000年-2004年),基本上延續了葉利欽的親美政策,有兩個例子就是極好的佐證:其一,幾個月前,俄羅斯官方披露,美國“911事件”發生前的二個月,普京向美國提供了恐怖分子將對美國實施恐怖襲擊的情報,提醒美國未雨綢繆,加以防範。

其二,“911事件”發生後,小布什很快就宣佈美國帶領幾十個盟友出兵阿富汗,打響了阿富汗反恐戰爭,普京第一時間向小布什表示支持,並且向美國開放了阿富汗戰爭的“莫斯科通道”:美國及其歐洲盟友通過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這條空中與陸地通道運送軍用物資、武器彈藥。要是沒有“莫斯科通道”,美國的阿富汗戰爭是無法持續18年之久的。

其三,普京唯一相處得不錯的美國總統是小布什,普京也是小布什執政時正式訪問美國的,這些都是發生在2005年之前的,都是在兩人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發生的。

普京,包括俄羅斯,與美國的關係的轉折發生在2005年:2005年,美國在獨聯體國家格魯吉亞、吉爾吉斯斯坦、烏克蘭發動了顏色革命,並且都得手了,這三個國家都建立了親美的新政權。俄羅斯把獨聯體國家視為俄羅斯的天然的勢力範圍,美國在獨聯體國家實施顏色革命,不僅是挖俄羅斯牆腳,蠶食俄羅斯的勢力範圍,壓縮了俄羅斯的戰略空間,並且美國的顏色革命對俄羅斯形成了包圍圈,讓以普京為首的俄羅斯精英驚恐萬分,異常憤怒。

2006年,普京開始對美國針對俄羅斯及獨聯體的顏色革命作出了強勢反擊。這一年,普京的首席政治謀士、克里姆林宮辦公廳第一副主任蘇爾科夫根據普京的想法、平時的講話,提出了主權民主的政治理念,以對抗美國的顏色革命。

主權民主的核心要義是:強化俄羅斯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與文化傳統,普京的大國理想(謀求美俄的平等地位),為實現穩定與秩序犧牲民主進程,張揚俄羅斯的愛國主義、強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加強國防建設並反擊潛在的外部侵略。

蘇爾科夫為普京設計的主權民主的理念與政治體系,使俄羅斯從可控民主走向了主權民主,從此走上了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完全不同的發展模式與道路,美俄徹底決裂了(政治道路與模式),普京的親美之路

也戛然而止,美俄的全面對抗就此成為美俄關係的主旋律,延續至今,並且將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只要統一俄羅斯黨仍然是俄羅斯的執政黨。

實際上,俄羅斯的主權民主的理念與政治體制在俄羅斯國內的反對聲浪巨大,不僅俄羅斯聯邦共產黨、親西方的自由派反對,而且普京的親密助手、俄羅斯時任第一副總理梅德韋傑夫也強烈反對,他公開聲稱“如果過分強調俄羅斯民主的某種特徵(指主權民主),將會產生危害——將使我們失去方向。”

但是,俄羅斯的掌舵人是普京,他說的話才管用,他的理念與主張才能成為俄羅斯的指導思想。俄羅斯實施了主權民主的指導思想與政治體制,基本上抵禦了美國的顏色革命,不僅加強了普京的個人權力,也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俄羅斯的世界大國地位與國際影響力。

因為葉利欽的兩個總統任期、普京的第一個總統任期,俄羅斯的選擇與發展道路是親美、全方位融入西方世界,但獲得的最大的回報卻是顏色革命,而不是讓俄羅斯強大起來的新技術、貿易、投資、資金等等等。自此,美國對俄羅斯的戰略忽悠進程走到了盡頭,剩下對俄羅斯的實質性的消化、消解。

普京延續葉利欽的政策,主動親美,美國並不想就此放過俄羅斯,普京由此被動走上了反美的道路。這不是他的意願,卻是唯一的選擇。從2006年到2019年,美俄的關係就再也沒有陽光燦爛,全是烏雲密佈,這讓俄羅斯很痛苦,令普京很難受,但他不僅沒有回頭路,還必須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

2019年2月11日,為普京設計了主權民主的理念與體制的首席謀士蘇爾科夫,在俄羅斯《獨立報》發表了重磅文章《普京的長久帝國》,提出了新的政治理念:俄羅斯的“新型國家”學說——“普京國家”模式。

“普京國家”模式的主要內涵是:從本質上講,俄羅斯社會只信任國家領導人。蘇爾科夫解釋,在“普京國家”模式的這個新政治體系裡,所有的機制都服務於主要目標——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與公民之間進行可信賴的交流和互動,所有的機構、精英團體的運行價值就是緊密團結在最高領袖身邊。

蘇爾科夫認為,“普京國家”模式的獨一無二的優勢體現這些方面:善於傾聽和理解人民,參透普京的一切、整個內心深處,合理行事。

蘇爾科夫強調,“普京國家”模式具有原創性、可行性,不僅是俄羅斯民族100年生存與發展的有效手段——不僅適用於俄羅斯,也有出口潛質,俄羅斯要將“普京國家”模式推廣到全世界,就像美國向全世界推銷美式民主那樣。

普京的親美之路幻滅之後,走上了與美歐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與模式:從主權民主昇華為“普京國家”模式,加深了美俄衝突的不可調和性,從勢力範圍、霸權的競爭,升級為政治理念與體制的全方位競爭,美俄關係早已喪失了友誼的土壤、基礎。所以,即使普京卸任後,俄羅斯也不可能再產生親美的最高統治者,除非親西方的自由派全面奪取了政權,推翻了“普京國家”模式,另起爐灶,重頭再來。


飛狼


不是普京喜歡反美或者不懂韜光養晦,而是美國根本不給他親近或韜光養晦的機會。要知道,在蘇聯解體初期,葉利欽和他的“男孩幫”可是一頭扎到西方懷裡,甚至接受了西方經濟學家開出的“休克療法”藥方。但是換來了什麼呢?北約東擴。


美國深知對俄羅斯這樣有著廣袤領土、上億人口、較強工業能力和龐大核武庫的國家,必須以“痛打落水狗”的精神不斷削弱和分裂,使其徹底喪失對西方的威脅。


在熱臉貼上冷屁股多年之後,葉利欽慢慢對西方失望了,在他執政後期就調整外交政策,開始多元外交,而不是一味親西方。他挑選普京,就是看中了普京堅韌、不幼稚、不會全面倒向西方。

普京在接替葉利欽的最初幾年裡,對西方態度是很溫和的,竭力避免和西方對抗,並且還多次提出加入北約,大力支持美國的反恐戰爭。可以說,普京當時是想韜光養晦的。但是,美歐不睬普京的請求,反而將這視為普京的軟弱,變本加厲進行東擴,並且還在俄羅斯進行顏色革命。

在此情況下,普京和葉利欽一樣,知道西方這是要搞死俄羅斯才安心。於是完全收起了向西方示好的心,逐漸走上和美國為首的西方對抗的道路。歷史沒有如果,西方不會接納俄羅斯,而俄羅斯也不會始終沒皮沒臉的向西方卑躬屈膝。比如美國最忌憚的是俄羅斯龐大的核武庫,俄羅斯會如美國所願拔掉核牙嗎?不可能的事,即便是葉利欽在全面倒向西方時期也沒這麼做。所以,美俄走向對抗是一種必然。即使沒有普京,其他的接班人最終也會如此。(S)


聯合防務


假如普京不走反美路線,而是走韜光養晦親美路線,俄羅斯會輸的更慘,世界格局會更加混亂不堪。

世界上幾乎人人都明白:俄羅斯民族永遠是戰鬥民族,俄羅斯是一個民族自尊心超強的幅員遼闊大國。不論是誰當選總統,只要他智商正常,他的首要目標就是讓百姓富裕、國家強大,永遠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美國總統自然也不會是傻瓜,不會不明白俄羅斯總統的目標與追求!

不論怎樣韜光養晦,當縮頭烏龜,俄羅斯終極目標是東山再起、重振輝煌。美國心裡想的是,如何讓自己再強大100年,永永遠遠世世代代做霸主。因此,他日日夜夜時時刻刻,都在不停的提高警惕,審視盯死世界上每天發生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不論哪個國家想當烏龜,當孫子,抱美國的粗腿,舔美國的臭腳,嘗美國的糞便,是真心、是假意,美國人自然心知肚明!

美國人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明明對於你的''韜光養晦''、''陰謀詭計''一清二楚、明明白白、瞭如指掌,但就是故意揣著明白裝糊塗、裝瘋賣傻,玩得你稀裡糊塗,玩得你不明就裡!玩得你暈頭轉向!!

戈爾巴喬夫吃過這樣的虧;葉利欽上過這樣的當;普京也交過這樣的學費……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國家的領導人,掉進美國這樣下的套;落入美國這樣布的局。真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成為美國人調侃時的笑話。

但有些自以為聰明的政治家,總是認為自己的閱歷經驗高人一等。老是把美國人當傻子,自以為自己的''韜光養晦''計謀得逞。殊不知到頭來,滿盤皆輸、血本無歸,還一無所知、得意忘形!!

其實,稱霸與反霸的鬥爭,就像政變與反政變的鬥爭。這樣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是敵我矛盾,不是人民內部矛盾。沒有讓人跪著生存的可能。''韜光養晦''說穿了就是屈膝投降、賣國求榮,就是汪精衛的曲線救國。歷史的經驗早就告訴我們:只會輸得更慘,死的更沒有骨氣,更加讓後人痛恨。

還是毛主席說的話千真萬確:以鬥爭求生存,才有真正的生存!!就是勝利在望了,也必須戒驕戒躁,宜將剩勇追窮冦,不可沽名學霸王!完全、徹底、乾淨消滅敵人,斬草除根,不留後患!!











分貝民


韜光養晦?偌大個北極熊,能躲在樹後藏貓貓嗎?二戰後的前蘇聯,一直是歐洲人心頭的噩夢,也是美國人的死對頭,必欲除之於後快。好不容易出了個戈爾巴喬夫和FBI內應葉利欽,肢解了前蘇聯,取得了冷戰空前勝利。可猛一回頭,俄羅斯塊頭還是異常強大,政治經濟垮了,那幾百萬軍隊和幾千幾萬能毀滅世界n次的核武器同樣令人戰慄!不進一步肢解俄羅斯,銷燬核武器,美國人和歐洲人能睡得著覺嗎?

葉利欽雖然與歐美人穿一條褲子,但掌握政權後,面對歐美人進一步的要求,著實不敢答應啊!一方面,俺老葉好歹也是一大國領袖,聽你們的,讓俄羅斯再分裂成四五十個小國,人民不答應放在一邊,自己豈不也成一小國嘍囉了?另一方面,把核武器全交出來,你們是安全了,那我老葉放個屁還有氣味嗎?所以,後期的葉利欽,雖治國無方,回天乏術,卻找到了一個好繼承人,要不偌大的俄羅斯肯定沒有其葬身之地。

普京接下了這麼個爛攤子,韜光養晦完全沒有可能。走親美路線,把領導權拱手相讓,成為美國人的附庸,揮刀自宮,那肯定比現在的烏克蘭悽慘一百倍!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拼一把來得痛快!

也是天佑普京,國際油價忽然飈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最高到170一180,讓俄羅斯迅速恢復元氣,普京當然也有秀肌肉的本錢了。放著是你,這時也不會去跪舔特朗普了吧?



雲卷飛山


即便普京不採取反美路線,俄羅斯一樣會受到歐美的壓迫。在俄羅斯首任總統葉利欽執政時期,俄羅斯就犯過這個“錯誤”。

在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執政時代,俄羅斯為了緩和與美國的關係,曾全面奉行親美、親西方的路線,但依然處處受到美英等國的壓迫。

美英等國一直將俄羅斯視為蘇聯的繼承者,處處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而俄羅斯與美國之間的競爭也被視為美、蘇“冷戰”的延續。

因此,葉利欽的繼承者普京沒有再奉行過去那套親美、親西方的政策,而是走上了和歐美對抗的道路。如果不是手腕強硬的普京執政,俄羅斯今天的局面會更糟糕。

在當年的蘇聯819政變中,西方國家曾給予了

葉利欽巨大的支持。在西方勢力的支持下,葉利欽策劃了肢解蘇聯的運動,併成為俄羅斯聯邦的首任總統。

一開始,葉利欽為了緩和過去蘇聯時代和西方國家劍拔弩張的關係,曾以俄羅斯領導人的身份出訪歐美。在蘇聯解體後的一年多時間裡,葉利欽一直採取一邊倒的親西方政策,先後出訪了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不過,西方國家仍然處處提防俄羅斯,並拒絕俄羅斯加入北約集團。
(葉利欽與克林頓)

在美國的忽悠下,葉利欽裁減了大量的核武庫,並從1992年開始進行了政治多元化和經濟私有化的市場化制度改革,這就是以開放價格和國企大規模私有化為主的“休克療法”。結果在葉利欽執政的8年間,俄羅斯經濟總量下降了75%以上,經濟發展陷入癱瘓。在葉利欽卸任前,民間對他的支持率下降到了1.5%,這是對他長達八年的俄羅斯總統生涯的嘲諷。

“休克療法”不僅嚴重損害了俄羅斯的經濟,導致俄羅斯社會經濟衰退,國力下降,國有資產大量流失,還使得社會貧富分化,寡頭實力膨脹(七大寡頭干涉政治)。這樣的情形一直到2000年,普京開始執政後才有所轉變。


此外,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通過波黑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不斷東擴,處處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同時,北約暗地支持俄羅斯境內的車臣武裝謀求獨立,使得俄羅斯聯邦與車臣地區爆發了兩次車臣戰爭。直到普京上臺時期,才通過第二次車臣戰爭平定叛亂。如果俄羅斯中央放任車臣獨立而不管,那麼俄羅斯的其他地區難免不會像當初的蘇聯一樣進一步解體。

因此,普京接替葉利欽之後,全面否決了過去那套親美、親西方的路線,恢復了過去獨立自主的意識,走上了繼續與歐美對抗的道路。而歐美為了削弱俄羅斯,同樣對俄羅斯採取了各種制裁。即便普京不與歐美對抗,俄羅斯今天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因為對於歐美而言,俄羅斯是潛在的假想敵,所以不會真正接納俄羅斯。


歷史的荒野


普京乃克格勃出身,克格勃的“職業病”就是急功近利、不擇手段,正是普京缺乏高瞻遠矚和韜光養晦,才有今天俄羅斯這個二流國家的樣子——軍備廢弛、不僅缺人才連任人都缺,最關鍵的是人民貧窮。福垊想到,嗜酒的戰鬥民族,喝酒竟然還喝含酒精的沐浴液、洗髮水、香水,從而中毒的新聞,成為世界笑柄的事,對他這個號稱大帝的總統“職業病”感覺就更強烈了。

朱元璋的成功得益於“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勾踐的成功得益於將姜子牙的《六韜.文伐》發揮的極致“十年生育,十年教訓”,讓弱小的越國滅了強大的吳國。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正是面臨著勾踐和吳王夫差一樣的處境。俄羅斯聯邦首任總統葉利欽儘管在戰術上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在戰略上就像他的權術一樣,完全沒問題。然而,葉利欽的韜光養晦,被不少俄國人,尤其是他的繼任者普京,視為窩囊。這種感覺就連悟空,幾乎所有的答友都這樣認為。

葉利欽知道俄國最需要什麼!以及如何去做!只是葉利欽年事已高,加上百病纏身,戰術欠缺,經濟外行,也就退休了。福垊問您,俄國最需要什麼?您知道嗎?福垊認為,俄國最需要的就是韜光養晦!麻痺美國,積極發展,全力著受於人口和經濟的發展!福垊認為葉利欽也是這樣想的。葉利欽的示弱是為了未來的利益,而普京的霸氣為的是眼前的利益甚至是面子!所謂“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葉利欽好賴當過地方官,又長遠的眼光,而普京更適合去當國防部長。俄羅斯的悲劇就在於“國防部長”當了總統。

如果普京仿效勾踐和朱元璋尤其二戰前的希特勒,那麼今天的俄國將不可想象。

第一、經濟(GDP)將可能進入前三!

俄國的示弱會讓美國和歐洲放棄對他的仇視,因為俄國的順服還會得到歐美對經濟的援助尤其是扶持。俄國這個不歐不亞的橫貫歐亞大陸的國家,加上睦鄰友好,各項經貿合作,其經濟將會發生前所未有的發展。要知道俄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國家有礦,只要思路對,就的躺著擠著眼睡覺經濟也不會跌破前五的。如果普京再效仿希特勒上臺的政策重點發展經濟的政策,在周旋於歐美之間,不要說二十年就是十年,把俄國打造稱一個二戰前的德國也是沒問題的。

第二、人力和人才居世界前列。

其實俄羅斯最大的短板還不是經濟而是人口、人才。如果普京上臺後,一手抓經濟,一手抓人口。人口甚至人才也會因為俄國的經濟發展而一舉解決了俄國的老大難——人口問題,至少俄國人口能達到2億多吧!此外,還能吸引世界各地人才和人力的加入,將俄國的經濟乃至綜合實力推向新的高峰。其綜合實力不說世界第一吧,世界第二也是沒問題的。

第三、美蘇爭霸演變稱美俄爭霸

因為普京的韜光養晦,經過二十年的發展,一出手必然一鳴驚人。將會重新上演美蘇爭霸的老故事,這時將會是美俄爭霸。而這時的俄國也是耗得起,因為學習了希特嘞的好榜樣,加上起資源的優勢。別的不說,只要一給歐洲“斷氣”,歐洲就慌了。再說了,歐洲和俄國的關係早再沙俄時期都是聯姻關係,鐵的很吶!俄國以其強大的軍事、經濟實力對歐洲震懾並以天然氣和石油進行誘惑再玩什麼同一個歐洲的套路。美國必然會喪失歐洲,屆時俄國和歐洲還有其他國家的聯手,美國真的能抵擋住嗎?美國最多打個平手了不起了。

福垊認為,普京拿了一手好牌,炸彈、大小王都有,只是手頭有個3,就光出大牌。出大牌的確過癮今天平叛,明天侵略,贏得了硬漢好名聲。但民以食為天,國以民為天,你光好面子,自己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威望和權力,而俄國萎靡不振,人民連個酒都喝不上,這不是偉大!而是可怕!當然,對於美國來說,卻是好事兒!普京未來的繼任者估計也是能伸不能屈,俄國註定是沒有未來的。而韜光養晦的東方大國,未來將不可限量,就是實現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也不會遙遠的。


福垊


美國那麼發達,誰願意反美。?普京走上反美路線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俄羅斯有22個自治共和國,車臣要獨立,美國暗中支持。俄要親美,就要允許車臣獨立,車臣一獨立,別的自治共和國就要跟著學,那麼完整的俄羅斯還存在嗎?連國家都分裂了,更別談韜光養晦了。

韜光養晦的目的是重振旗鼓,以便有一天重展雄風,但這一切都需要資金,可俄羅斯沒錢啊!蘇聯解體時,美國答應的經濟援助,遲遲未見兌現,俄羅斯石油到是有,可都私有化和外國控股了,落到國庫的只是一點稅收而已,俄要親美,那麼就必須允許這種現象繼續下去,否則美國是不會答應的。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時期的大部分遺產,包括軍事裝備,可這些裝備都需要維護的,沒有錢怎麼維護?實在不行戰機、戰艦、航母,甚至導彈、槍炮還可以賣錢,可核武器怎麼賣?就是能賣,也沒人敢買,這都不需要美國來談簽署削減核武器條約,恐怕到時候只能自行削毀了,您說,這個親美路線還怎麼走下去?

有人說,如果俄走親美路線,就沒有了來自西方的經濟制裁,也就融入進了世界貿易活動之中了,不用搞軍備競賽,省下一筆軍費開資,起碼老百姓的生活會大幅度提高,聽起來好像有道理,可分析起來卻不是那回事。你想貿易是要競爭的,即使和美國關係再好,你東西比別人又差又貴,也不會有人買的。比如那個伏爾加汽車賣給你,要嗎?農產品競爭得過美國嗎?工業品有什麼拿的出手的?有什麼名牌嗎?我看,俄羅斯拿得出手的只有兩樣,一個是石油,另一個是軍工產品。



石油我剛才講過了,就不再講了,至於說軍工產品嗎,如果當俄和美是好朋友時,世界上的軍需市場就不會那麼大了,而且會受到許多限制。比如,美國要和伊朗打仗,俄還能賣給伊朗導彈嗎?現在世界上的戰爭,大都有美國的影子,俄能賣的地方會少之又少。國家沒錢?拿什麼提高老百姓的福利?這樣算來,如果俄羅斯的親美路線再繼續走下去,不但人民群眾的生活不能改善,有可能會走向赤貧,到最後連國家的統一都不保。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蘇聯走親美路線最終被解體,葉利欽走親美路線,俄羅斯一夜之間經濟上幾乎縮水一半,成了二、三流國家,這就是蘇聯和葉利欽走親美路線的下場。

普京剛開始並沒有反對美國及其西方,他致力於俄羅斯政治和經濟改革,在走一條區別於前蘇聯也不同於葉利欽的發展道路,迅速扭轉了葉利欽時期俄羅斯政治經濟惡化的局面,使俄羅斯經濟連續幾年呈百分之六的速度向前發展,化解了葉利欽時期因經濟危機引起的社會各種矛盾,讓俄羅斯和俄羅斯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按理俄羅斯的變化和發展應該得到美國及其西方國家的肯定和支持,但美國不願意看到一個死灰復燃的俄羅斯,政治外交上開始孤立俄羅斯,經濟上制裁俄羅斯,軍事上圍堵俄羅斯,面對美國及其北約的咄咄逼人,普京和俄羅斯不得不以牙還牙,以毒攻毒。

一些人只看到了普京的反擊和強硬,而沒有看到北約東擴和烏克蘭危機給俄羅斯帶來的威脅和影響,一味地把美國及其西方經濟制裁俄羅斯歸咎於普京的反美和獨裁,認為普京應該奉行韜光養晦的親美路線,只有韜光養晦,俄羅斯才能贏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和空間。

無獨有偶,許多人(主要是一些中國人)把中國四十年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完全歸功於中國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和策略,每當中美髮生摩擦甚至利益衝突時,總有個別中國人站出來替美國說話,幫美國人打圓場,希望中國犧牲自己的利益,來化解中美之間的分歧和矛盾,為中國爭取和平與穩定的發展機遇,好象中國幾十年和平與發展完全是中國人韜光養晦的結果。

我們說韜光養晦是必要的,但不能以犧牲中國的核心利益為代價。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原理告訴我們,事物是在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相互變化和發展中前進的,沒有鬥爭,一味的韜光養晦是爭取不來中國半個多世紀和平與發展機遇的,沒有當年幾十萬志願軍將士的流血犧牲,僅僅依靠韜光養晦的對外政策,中國就沒有四十多年改革開放的發展環境。

俄羅斯和中國都是世界大國,有發展和強大的基礎,不是韜光養晦走親美路線了,就能得到美國的諒解和應允,因為美國不願意看到任何國家在發展上超越美國,撼動美國唯一超級大國地位。

不要說俄羅斯和中國,就連美國的盟友日本和歐盟,美國打心底也不願意看到其發展壯大,廣場條約美國讓日本吞下了損害日本利益的苦果,至今使日本經濟還在低迷中徘徊;美國為了打擊歐元,不斷在歐洲和中東製造麻煩和軍事衝突,導致大量難民湧入歐洲,給歐洲國家帶來嚴重社會和經濟問題,使歐元區經濟到現在還緩不過勁來。

在美國強權政治和炮艦政策面前,如果世界各國保持沉默,都採取韜光養晦不予以反擊,那麼世界各國都將會失去正常的發展權和生存權,就根本談不上共同發展和進步,更不用說改善和提高本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