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萬萬個《賣炭翁》的悲劇

千千萬萬個《賣炭翁》的悲劇

唐德宗當了二十五年的皇帝,自己的小金庫——大盈庫,早就經不起他這種毫無節制的花費了,於是他發明了很多小兒科式的摟錢新方法。

千千萬萬個《賣炭翁》的悲劇

第一種方法:宮市。

白居易曾經寫過一首敘事詩《賣炭翁》,講的是兩個宦官內侍(黃衣使者白衫兒)拿著皇帝的赦令,強行以“半匹紅綃一丈綾”,換走了窮苦賣炭老人的一車炭。

《賣炭翁》的故事,記述的就是典型的宮市。

以前,宮廷裡需要的日用品,由官府向民間採購。唐德宗年間,為了滿足日益浩繁的宮中用度,經常有宮裡的內侍拿著一些不值錢的東西在京城市場上跟商人強行做交易。他們不攜帶任何文書和憑證,看到所需的東西,打著“宮市”的名號,隨意給點錢就拿走了,有時候拿走數千錢的貨物卻只給人幾百錢,還要商人送到宮內,並向他們勒索“門戶錢”和“腳價錢”。

剛開始的時候,每隔一段時間朝廷還會發布一份採購物品名單,要求商人參與宮市,並規定宮市的價格必須足以償付商人的本錢。後來,皇宮的採購名單不見了,償付本金也成了不可能的事情,至於那些內侍手裡所謂的“皇帝赦令”是不是真的,也只有老天爺知道。

白居易的《賣炭翁》中那些內侍已經很仁慈了,他們起碼還給了賣炭翁一些補償,也只要了煤炭,沒有直接把賣炭翁的牛車拉走。而現實中的內侍更加野蠻,我們以當時一個著名的治安事件說明。

這是一場以少勝多的群架,打人者是一個與賣炭翁類似的賣柴翁,被打的是一群皇宮裡的內侍。這個賣柴翁遇到了更加貪婪無恥的內侍,他們說是買柴,卻是一分錢都不給,還要把賣柴翁的驢車也一起拉走。

賣柴翁對這些“大人”哭訴:“我有父母妻兒,一大家子人都要靠這頭驢吃飯,現在我已經把自己辛辛苦苦砍來的柴白白給你,你還執意要斷我生路,那我只有以死相拼了!”

不怕死的人一定是有力氣的,拼了命的賣柴翁居然能以一敵十,把來搶劫的內侍都打了。事後,負責治安的官吏(街吏)不但擅自放掉了這位賣柴翁,還從內侍身上搜出十幾匹絹賞賜給了這位賣柴翁。

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朝廷對賣柴翁和街吏的處理意見一直很不統一,最後,這起治安案件居然鬧到了唐德宗面前。不能說唐德宗不知道宮市的壞處,因為他最終沒有懲罰賣柴翁,也沒有懲罰那個街吏,反而是貶黜了那幾個內侍——畢竟為了幾個小嘍囉犯眾怒是不划算的。

這個處理結果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但是,天下又有幾個賣柴翁能得到皇帝的特別對待呢?終德宗一朝,宮市都沒有被廢除,結果就是開元年間輝煌的長安市場現今門可羅雀,人們只要聽說有“黃衣使者白衫兒”來了,就連賣煎餅果子的都趕緊收攤走人了。

千千萬萬個《賣炭翁》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