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貼春聯,奶奶叮囑我別忘了在牛圈、豬圈外貼上“六畜興旺”


過年貼春聯,奶奶叮囑我別忘了在牛圈、豬圈外貼上“六畜興旺”。那時,我踮起腳尖往門上刷漿糊,同時瞄了一眼圈裡的豬,它吭哧吭哧地望了我一眼,想起身卻又被飢餓的小豬們推著重新躺下,老水牛則自顧自地嚼著它的乾草。我吸一口氣,聞到那熟悉的乾草味道——那是我記憶中遙遠的故鄉。——題記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因為父母健在,我的鄉愁被父母的愛遮蔽了現實中凜冽的部分,更多的化為詩意與溫情。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離開父母在外20多年,記憶中的故鄉是我忙碌生活中暫時停歇的港灣,那裡有我童年中的一切:人們敬畏自然,遵循自然規則,在大地上辛勤勞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每寸土地寫滿純真的自然物語及質樸的生命美學。故鄉是我所有迷茫問題的答案。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隨著機械化農耕時代的到來,農民們漸漸不再飼養六畜,而動物們僅僅作為肉食來源,被集中飼養在冰冷的飼養場。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土地的利用更為多樣化,人們對待土地的方式更為冷漠。人們拋開土地供給能力的有限性,無節制、無休止地佔有土地,甚至違背自然規律,導致了食品風險、土地的各種養分的枯竭。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土地需要去養活更多的人,更多的人也希望通過土地改善生活質量。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而生活在農村的老與幼,在時代的浪潮中或被動接受或無所適從,種種矛盾也因而產生。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青壯年逃離農村,老年人空守家園,傳統的田園牧歌式生活方式逐漸消失,我們的精神家園也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當我面對故鄉機械化耕作的田野,再也看不見牛耕作、馬拉犁、飛鳥掠過的景象,聞不到野卉的芳香,尋不到精神家園般的溫情。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田野裡滿目的蔥鬱,除了承載著人們無盡的期望之外,便是讓人窒息的寂靜,故鄉無數次讓我想接近卻又想逃離。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我將如何再次抵達記憶深處充滿靈性的故鄉?一次在連州聽講座時,中國傳媒大學一位教授,用“在場與缺失”這對哲學概念,詮釋克勞迪婭的作品《卸甲》——克勞迪婭用拍半身人像的方式拍攝古代騎士的盔甲,這些帶有裂紋的半身雕像,像缺席的歷史人物那樣再現於觀眾面前。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這給了我很大的啟迪,並找到拍攝“缺席的故鄉影像”的路徑:我要拍看不見的故鄉,用假“六畜”的“在場”,製造精神家園的“缺失”,希望再現缺失的溫情故鄉。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我把想法告訴了父親,他欣然答應幫我製作“六畜”。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父親雖只是一個農民,卻是一個學識豐富、思維敏銳的人,年輕時畫畫、拉二胡、吹笛子樣樣在行。同時也很早就開啟了我對藝術愛好的啟蒙。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如今,年過70歲的他並不一定知道“當代藝術”,並不一定理解我要製作“六畜”的用意,但源於對我的信任和溺愛,他用飽含的對缺失的農耕動物的情感,花了兩個月時間,用鐵絲、布料等材料幫我製作好了“六畜”。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之後,我便在節假日裡數次跑回500裡外的故鄉。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在父親、弟弟、兒子及族人的幫助下,把道具安置在家鄉周圍的田野中進行拍攝,再現了我夢中田園牧歌的故鄉。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我用“六畜興旺”為題,反諷冰冷的現實,同時,也想表達我們追求幸福美好的願望永不停歇。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六畜興旺》。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六畜興旺》。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六畜興旺》。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六畜興旺》。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六畜興旺》。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六畜興旺》。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六畜興旺》。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六畜興旺》。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六畜興旺》。 博圖角攝影師 羅金倩 值此抗擊“新冠”病毒期間,特發該組獲獎圖文作品,祝願天下太平,蒼生安康!讓我們的生活多一些美好的回味,可以咀嚼的遺產,少一些燥熱、悲切和磨難!-----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