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奶奶把““絕版”稀罕物”扔到村外,誰要就拿走


大家看到這個圓形的東西,上了40歲的農村人,一定很熟悉吧?80年代以前,在農村,這是家家戶戶不可缺少的生活必備品,離開它,一家人估計就會餓肚子,這個圓形物,農村人叫它“草圈”,是用來蒸饃饃的。在那個年代,物質比較匱乏,幾乎沒有現在蒸饅頭的鐵籠節、鋁籠節,不管走到那個農家,家裡都有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的草圈。圖為被丟棄的草圈。

在70年代,每逢小麥收割季節,家家戶戶的的婦女們都要拿上剪刀、鐮刀、細布條等工具進入生產隊的麥場裡,給看場的人打聲招呼,幾個人圍著麥秸垛把麥穗剪掉,把麥秸稈捆成一捆一捆的揹回家,農閒時,家裡的男勞力,把麥秸稈用水浸溼,把麥秸稈扭成一條,然後根據鐵鍋的大小再用麻繩或者窄窄的竹片紮成圓形。

根據鍋的大小和不同用途,紮成的草圈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的為了省出竹箅子,直接把竹片和草圈紮在一起,使用起來更方便。圖為奶奶丟掉的草圈就是箅子和草圈紮在一起的。


在蒸饃時,箅子上鋪上麥秸稈串成的墊子,饅頭放在麥秸稈墊子上,然後把草圈一節一節摞在一起,蓋上木製鍋蓋,為了防止草圈之間漏氣,再給鍋蓋上壓上一塊小石頭或兩塊磚頭。在饅頭即將蒸熟是,從鍋裡溢出的蒸汽裡浸滿了淡淡的麥草清香。

在那個年代,幾乎沒有農藥,莊稼使用的是農家肥,吃的食物都·是純天然,蒸得饅頭髮面使用的酵母是自制的“酵窩子”,那時人們還不知道啥是發酵粉、增白劑等。

這位奶奶說,現在都不用草圈蒸饃了,都是從饃鋪裡買,即使偶爾蒸一次饃,用的都是鐵籠節或鋁籠節,發麵用的是酵母面塊。圖為奶奶說,這幾個草圈編制好後,就沒使用幾次,還新著呢,我把它放到這裡,誰願意要就把它拿回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變遷,許多人回憶過去的生活,睹物思情無限感慨,一間老物件會引發許多美好回憶,是回憶過去傳統農耕時期簡單生活,還是高速發展時代身處他鄉對故鄉剪不斷濃濃的鄉愁和眷戀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