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背誦唐詩對孩子有沒有好處?

破爛酥皮


現在普遍的家長都會讓孩子讀《三字經》《弟子規》

《唐詩三百首》我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就有教三字經和弟子規,晚上吃完晚飯在客廳裡他自己很有自信的給我們揹人之初性本善……聽著還不錯,當時就在想這麼小的娃都會背這麼多這麼長的詩詞了!再想想我們那時候都有點臉紅。

1 背誦古詩問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活動,容易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有助於增強孩子們的記憶力,人的記憶力在兒童時期發育很快。可以提高孩子們的語言文字組織能力,表達能力。





小春天一家vlog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答案是肯定的。

大量背誦唐詩不但有好處而且好處極大。唐代,是我國曆史上的盛世,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政治清明,朝廷廣納賢才。文人墨客作詩賦詞,大展才華。出現了李白杜甫白居易這樣的偉大詩人,出現了各個流派的詩人。可以說群星璀璨,唐詩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瑰寶。今人背誦唐詩,是在汲取和繼承歷史的精華,怎麼能沒有好處呢?



一. 我們僅從教育部頒佈的小學生必背的古詩中看背誦古詩的好處

1. 學習詩人的愛國情懷:

看著名詩人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是經歷了安史之亂後杜甫平生第一首快詩。而之前他的詩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現在卻是“漫卷詩書喜欲狂”。



2.學習邊塞詩人的豪邁情懷。

王昌齡的《出塞》和《從軍行》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大漠戈壁的景色和詩人誓死捍衛疆土的情懷一覽無餘。

3. 學習詩人們離家辭別時不再悲悲切切,而是豪放樂觀的態度。

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那個瞭解自己性格的朋友,不是流淚送別好友,而是唱著歌來送別。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高適的《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千古名句啊。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都有千古絕句。



4. 學習詩人是如何描寫山水田園的 韋應物的《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等等。

二. 學習唐詩時應注意的問題

1. 不必要講授過深。教小學生學習唐詩,少講授多朗讀背誦。現在不少學校教孩子們學唐詩,講授過深,反而讓孩子們失去了學習唐詩的興趣。

2. 瞭解體會唐詩的韻律美。不論是絕句還是五律七律,只要你讀起來,就會被那抑揚頓挫的起伏所吸引。帶領小學生大聲朗讀起來,背誦起來,唱起來,甚至跟隨者韻律舞起來,更能感受這種韻律的美感。



3. 學習唐詩,要記住每首詩的作者和朝代,這點很重要。 教授的時候,先教詩的名字、然後說朝代、再教作者,再後教詩文。比如《望廬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樣學習唐詩,更便於小學生了解作者和歷史以及作品。

總之,小學生大量背誦唐詩好處多多,唐詩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被唐詩滋養大的孩子,錯不了。

我是寧老師 資深教育人 探討育兒 我們一起

關注我


寧老師說


我是小一王二,先說觀點:

不僅有好處,好處還相當的大。

某臺有個《中國詩詞大會》,參與者最小的好像只有6歲,但展現出來的氣場讓大人都汗顏,自愧不如。這是天生的嗎?



“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就是這麼個道理。

對於小孩子來說,他雖未必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但由於背誦了大量的唐詩,培養了良好的語感,能對其將來學習語文提供大量的幫助。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長時間受文字的薰陶,自然就能感受漢語言的魅力。大量背誦詩詞,容易給孩子樹立自信。

教育方面來講,一個孩子在小時候獲得的知識優越感,更容易在未來獲得成就。背誦詩詞就是一個最為簡單的獲得知識優越感的渠道。

一般來說,知識的來源有三種渠道:一種是經驗告訴你的,比如說燒開的水燙手;一種是別人告訴你的,比如父母老師或者書籍的影響;另外一種是博百家之長,自己總結的。

能夠自己總結得到知識的前提也是採百家之長,所以學習是很重要的事情,何況像唐詩、宋詞這樣美麗的文字、古漢語的精華呢?



從大漠孤煙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 從山水田園牧歌到金戈鐵馬陽關, 我們在吟誦著千古絕句, 我們也在體味著人間百態。 所以無論明天你將回到哪裡? 身處何方? 又將展開怎樣的人生? 不要忘了在這段日子裡我們共同體會到的 那份感動、那份沉醉、那份喜悅、那種振奮, 那是你們所綻放出來的光芒, 那也是中國詩詞永恆的魅力! ——董卿在《中國詩詞大會》結尾時的總結。


小一王二


唐詩三百首,我們是6歲開始讀到7歲結束。之前已經把四書五經除了周易下半部分和一部分詩經以外其他全部背完了。但是這些東西就算當時背出了過段時間也要忘的。所以要反覆背才能真正背熟不會忘。但就算一次背出後再也不背了最起碼就算忘記只要再稍微讀幾遍又能夠記起來了。同樣背唐詩三百首雖然可能會忘記但稍微讀兩遍又馬上就記起來。至於好處肯定是很多的。無論對你寫作文,開拓眼界和積累知識都是絕對好處多多。


shengkay


我們中國的古詩詞呢,是我們國家的一種文化傳承,是語言凝練而精準的表達,是我們中華文化和審美的幾種體現,所以不單單是唐詩,我們的古詩詞都是值得孩子背誦的。


剛開始呢可以給孩子讀一些簡單的、韻律強,讀起來郎朗上口的。

比如: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等等。

等孩子大一些了,比如在帶孩子游玩的時候,帶入詩句,給孩子解釋一下詩的意境。孩子的理解會更深刻。



我平時喜歡讀一些育兒書籍,給大家分享這方面的讀書筆記,感興趣的可以關注我哦


書之筆記


我覺得是自小培養孩子文化底蘊和內在氣質,同時也是繼承發揚中國古代文化,這些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實實在在。而且不得不承認對於中國現下的教育,背誦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在小學和中學古詩都很大,早點背誦下來,上學也會輕鬆些。同時孩子會有很好的寫字素材更有文化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