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時候婆婆根本不管,現在她卻時不時的給孩子點小恩小惠籠絡孩子,該怎麼辦?

你好,我是希媽,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0-6歲育兒知識分享,如果你有育兒困惑,歡迎關注、留言哦!小時候,我媽就經常在我面前說我奶奶的壞話,說小時候她不哄我們,都是我姥姥哄我,光照顧我叔叔家的弟弟,怎麼滴怎麼滴,反正不是什麼好話,目的就是損壞我奶奶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讓我跟奶奶不要親,跟我媽親,跟我姥姥親。

回到題主的問題,是不是跟我媽一個情況呢?老是覺得婆婆做的不夠,然後就開始對著孩子說婆婆的壞話,希望孩子不跟他奶奶親。

可見,現在的很多女性儘管文化水平提高了,但在情商上跟我們上一輩的情商差不多,甚至我覺得比我們上一輩的情商還要差。我們上一輩的媽媽們至少在家裡都是要聽婆婆的話,老實伺候婆婆的,現在呢?大部分情況都反過來了,婆婆要好好伺候兒媳婦。


對於題主的問題,無非是兩方面原因:一是怕奶奶搶走孩子的愛,二是看不慣婆婆的行為,想復仇,報復奶奶之前不照顧孩子。

這兩個原因,拋棄情感因素,從邏輯推理上來說,無論從哪方面考慮都是不經推敲,站不住腳的。

一:孩子愛爸爸,愛媽媽,也能愛奶奶,愛爺爺,這有什麼搶不搶這一說呢?再說,有一個人對孩子好,不好嗎?為什麼要拒絕呢?

二:讓老公孩子左右為難,破壞家庭和諧。天天在孩子面前說奶奶壞話,讓孩子憎惡奶奶,孩子就要選擇站隊;對老公,那畢竟是你老公的媽,你的所作所為,只會讓老公夾在中間左右為難。這對於整個家庭都是不和諧因素。

三、控制孩子,挾私報復,自私自利的表現。以孩子的名義,行自己的報復之實。你可以告訴孩子他奶奶對你多麼不好,但你沒權力要求孩子必須跟你站同一戰線報復奶奶。孩子有自己選擇的權力。用孝道來裹挾孩子,逼著他跟你一起對付奶奶,這是最自私的媽媽。這樣的媽媽發展到以後,孩子不聽你的話就是不孝,就是白眼狼。假如跟孩他爸離婚了,也會天天在孩子面前說他爸的不好,不讓爸爸見孩子。只顧為宣洩自己的仇恨,而絲毫不顧及孩子內心感受。

最後,婆婆對你不好,你可以也不對她好,這是你們二者之間的關係,你沒權力也沒必要牽扯到孩子。奶奶對孩子好是天經地義的,誰讓孩子叫她奶奶呢。你要覺得是小恩小惠,不屑於接受,那是你的事,但你不能組織孩子接受奶奶給予的愛,有本事你別讓孩子叫她奶奶。

所以,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女性,不妨退一步,只要奶奶不影響孩子的教育,給孩子買吃買喝又有什麼不好呢?

寫了篇文章,來了一群道德婊謾罵。你可以評論,但請理性評論。別在這上來就給我扣高帽子,謾罵,我不慣著這樣人,誰罵我,我罵誰。別覺得自己是女的就可以不要臉。


神通奶爸


聽得出來,題主的心結在於婆婆之前不幫忙。所以,才對婆婆如今的熱絡行為生怨。

我從兩個角度說說我的經歷和觀點吧。

1.怎樣看待婆婆不幫忙帶孩子?

我全職帶娃兩年,算下來婆婆幫忙的時候不超過四個月。她即便從老家來了,直接帶孩子的行為也不多。孩子拉了尿了,她會喊我處理。

起初,我也對婆婆心存怨言。但是一個人帶孩子久了,痛也快樂……我慢慢地想通了幾個問題。

①恰是婆婆的不積極不樂意,成全了我做媽媽的體驗,讓我享受到了為人父母的苦與樂。

②婆婆前半生養大了兒子,她沒有理由把後半生搭進來為我養兒子,除非她樂意。

③即便我和婆婆關係不夠好,但這世上,她屬於最願意對我們一家三口好的那類人,這類人少之又少。

④她偶爾過來,也總是很勤快地幹家務,這份幫助還是讓我在那幾天輕鬆不少。

想通了這幾點,我更願意審視我和婆婆之間應有的界限。同時,對婆婆也多了一份尊重和體諒。

2.孩子大了婆婆來了,我該生氣嗎?

這個問題其實是依附於第一個問題的,換句話說,你對婆婆的態度決定了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此外,我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孩子。因為,對孩子真好還是假好,孩子自己最清楚了。

如果孩子接受甚至享受,大人就該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要讓婆媳間的矛盾干擾祖孫關係。如果“挾孩子以令公婆”,那麼受傷最深的一定是孩子。

其實,作為孩子的媽媽,不妨這樣想,多個人來愛你的孩子也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啊!


東籬澄子


婆婆與媳婦是一家人,住在一起難免起各種糾結。一下子真的難以調和,我姐嫁人了。婆婆對她不好,彼此之間一點小事吵幾句。過年過節也靜不下來,每次去姐姐家總感覺氣氛不好。有時候姐姐說婆婆聽村子裡幾個婦女,說我姐各方面不好。傳到我姐耳朵裡就不開心了,我總是說我姐不要計較。說幾句話沒什麼,肚量大一點。姐姐默認了一些,心裡還是有解不開的結。姐姐婆婆有時候自己遇見,她比較客氣互相問候一下打個招呼。其實彼此之間有心結沒打開,時間過去好久了。她們倆人不冷不熱相持著,大家見怪不怪了。婆婆對孫子孫女比較好,有時候照顧不周。心還是向著孫女,長輩對小孩的喜歡各方面可以感受到。後來發生一些事情,親家母對我姐好一些了。姐姐的一對兒女比較優勢,己經成人了。家裡多了幾個說話的人,兒女維護媽媽。姐姐無形之中實力大增,親家母感覺自己平日裡要求太高。也有許多缺點,開始改變了。彼此之間慢慢消除各種誤會,有什麼好東西互相送給對方。節日大家在一起吃飯,彼此之間和諧溫馨。消除各種負面影響,互相理解祝福攜手同行。走到這一步,經歷了好長時間。誰對誰錯說不清楚,小孩子長大了。是一個化解矛盾的方向之一,十幾年解不開的心結。有時候不經意間解開了,彼此之間誰先誰後只要謙讓一下各退一步海闊天空。其實沒有那麼多矛盾,以誠相待互相理解。遠親不如近鄰,春風化雨只要有心。相信總有一天春暖花開的季節,久違的陽光依然是燦爛的微笑……





範正偉


我覺得你這話肯定摻雜了個人情緒,就中國的國情來說,隔代親是最突出的,沒有哪個爺爺奶奶不喜愛自己的孫輩。子女小時候淘氣不聽話,有時還會打罵,孫輩們再淘氣玩皮,爺爺奶奶都捨不得點一指頭。

我說個真實的故事,我們村子裡有一家兒媳跟公公婆婆吵架,把老倆口氣得不行,發誓再也不管你們的事了。結果兒媳就拿孫子作要挾,說:你們今後再也別想帶孫子了,我生的兒子不許你們碰。結果,沒過三天,老倆口實在熬不住了,只好跟兒媳服軟,好話說盡,才允許帶孫子玩。如果不是為了多抱抱孫子,老倆口絕不會這麼快就認軟服輸的。

孫輩們就是爺爺奶奶的開心寶,為了孫輩再苦再累都覺著幸福,只要身體健康,都是非常願意帶孫輩的。


草堂信步慢行靜思


我婆家的大哥離婚。孩子才幾個月判給前妻,不過他一次付了十萬左右的撫養費。算是以後再也不聯繫了,不過離婚後這七八年確實也沒聯繫,從來沒看過孩子一次。不過每次一起吃飯時候他哥總是很牛逼的說,我做生意,有錢。不怕孩子長大後不找他。等孩子成年後,不管女方同不同意。反正有人可以找關係。把孩子戶口弄過來,跟女方斷絕關係,我當時就想,就算女方家庭條件不算太好,但是養了一二十年,為了一個從來沒見過面的爹不要養自己一二十年的娘。那就是個白眼狼,我真的會看不起她。為了錢跟自己媽斷絕來往,老了沒錢了也不一定養這個爹。真不知道他哥怎麼是這個思想,現在二婚還是有了一個孩子,還是離婚了。這次他把孩子留家裡讓我婆婆看著,還是很牛逼的說,有錢不怕娶不到。孩子跟她斷絕關係,不發照片給她看。而且還總教育他這個女兒跟你媽走沒好東西吃。沒錢花,總說她媽的壞話。孩子才兩歲啊!我偷偷跟我老公說,你哥這樣子,他就算再結婚,可能還會離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