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市首日創記錄:3209只股票跌停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孫庭陽 | 北京報道

開市首日創記錄:3209只股票跌停 | 證監會:不會改變中長期走勢

插圖:《中國經濟週刊》美編 劉屹鈁

A股市場在2月3日(春節假期後的第一個交易日)開市,上證指數、深證綜指開盤分別下跌8.99%、8.73%,這一開盤跌幅創出23年來最大開盤跌幅紀錄。全天交易中,股指雖有反彈,但拋盤踴躍,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和深證綜指的跌幅分別為7.72%和8.41%,成交額較前一交易日亦有所萎縮。

3209只股票跌停,創記錄

上一次開盤如此大跌還是在24年前。1996年12月中旬,經歷了連續上漲的股市,開始實行了10%漲停板制度,這一政策被投資人解讀為重大利空。1996年12月16日、17日,上證指數開盤跌幅都超過9%。

而距今最近的股市劇烈下跌,是被投資人稱為“千股跌停”的2015年7、8月份,那時上證指數開盤跌幅也只有3%左右,而且是在盤中才陸續下跌。

據Wind終端統計,2月3日滬深兩市有3209只股票跌停,佔比為83%,上一次如此大面積跌停是2015年8月24日,有2187只股票跌停,佔比為79%,那時是因股票市場流動性緊張所致。

在今年A股春節休市期間,全國上下一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基於這樣的宏觀情況,多家研究機構都預測,春節後開市的A股,將有一波風險釋放過程。並且,在A股春節休市期國際股市也疲軟,MSCI全球指數在春節前後兩週急劇下跌,歐美日等發達市場股指跌幅普遍在3%以上。

在A股開盤之前,香港市場已於前一週開盤,在連續兩天低開後,第三天跌幅收窄。截至2月3日A股收盤時,恆生指數上漲0.16%。

值得注意的是,2月3日,A股市場仍有160只股票上漲,其中以醫藥保健行業的股票居多,生物醫藥指數遠遠跑贏大盤指數。科創板股票有9只股票紅盤,不過,科創板股票上市前五個交易日內無漲跌停限制,此後漲跌停限制是20%,近一半科創板個股跌停或跌幅超過20%,風險快速釋放。

對比此前兩次A股市場大跌的情況,1996年12月16日、17日,兩天之中均只有2只股票上漲。而2015年8月24日也只有16只股票上漲。

證監會:疫情對市場的影響短期,不改中長期走勢

2月3日股市開市是證監會權衡各種因素的結果。受疫情影響,在股市開盤前,市場上已有延遲開市的建議。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2月2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不論是2月3日開市還是繼續延遲,均有利有弊,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人民銀行、財政部、證監會等五部委已經公佈了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通知,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對疫情嚴重地區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給於差異化信貸支持、對受疫情影響嚴重企業到期貸款還款困難的可以展期或者續貸等方面,提出了30條務實舉措。疫情對市場的影響是短期的,不會改變中長期走勢。

證監會總結,2月3日股市開市,是權衡各種因素的結果,從一個側面表明了對市場、對規則的尊重和戰勝困難的信心。

疫情流行對A股擾動難免。2003年SARS疫情期間,A股市場從6月份開始到10月份連續跌了5個月,上證指數在這5個月內下跌15%。而當疫情受到控制不再擾動證券市場時,A股又開始了連續5個月的上漲,漲幅達29%。這樣的上漲,不僅將前5個月的跌幅完全填平,更比下跌前高了11%。

上證指數月線圖(2003年1月至2004年11月)

開市首日創記錄:3209只股票跌停 | 證監會:不會改變中長期走勢

上證指數月線圖(2003年1月至2004年11月)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表示,市場短期走勢將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發展所主導。

而對中期行情研定,中銀基金認為,考慮到中國採取的嚴格防控措施及天氣轉暖將抑制病毒傳播等因素,疫情發展雖然短期有不確定性,但在4、5月份前趨於平息是大概率事件,屆時伴隨著經濟活動恢復,市場將迎來明顯的反彈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