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比猩猩、猴子聰明,為什麼他們反而在3萬年前滅絕了?


貝格爾號


其實咱們對於達爾文的演化論有個誤區,這和當時翻譯成中文《進化論》有關,我們總以為生命是進化的,生命是從單細胞生命進化到多細胞生命;低級生命演化成高級生命的過程。

其實生命的演化並沒有路線,只要能存活下來,無論採取什麼樣的生存方式,都是成功者。

從這個角度來看,尼安德特人也好,猴子也好,在自然環境面前,無論是否演化出智力,只要不能適應環境,就會被環境無情的淘汰。古往今來,地球歷史上太多這種事情發生。

不過,尼安德特人為什麼會滅絕,倒是值得我們研究一下。

先說明一下,嚴格來說,尼安德特人並沒有滅絕,今天我們體內還含有2%-4%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為什麼看起來“更高級”的尼安德特人會滅亡,而猩猩猴子在今天依然存在呢?

其實,這不得不涉及到一個演化問題。

人屬與猿類的分家

我們今天都知道:人類起源於非洲,但是你想過沒有,為什麼人類會起源於非洲呢?

我們來看一下非洲的地圖,在今天的非洲,有一個比較著名的景點,叫做東非大裂谷,這個大裂谷大概在3000萬年以前,由於地質運動的原因,逐漸形成了一條天然峽谷,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峽谷變得越來越寬。

在東非大裂谷形成之初,整個非洲的生態環境都非常相似,這裡遍佈著大量的猿類,其中就包括人屬與猿類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隨著板塊運動的發生,東非大裂谷把非洲割裂成東西兩個互不相連的大陸,並且氣候也互不相同。

東非大裂谷的西部,當時植被豐富,因此猿類可以繼續停留在樹上。

東非大裂谷的東部,由於氣候原因,以稀樹草原為主,部分猿類不得不下樹以謀求生存。人類最早就源於這一支下樹的猿類(較強壯的猿類佔據樹上,下樹的猿類屬於弱勢)。

由於食物競爭關係,下樹的這一支猿類為了更好的節省能量,慢慢的演化出了直立行走方式,科學家研究發現,直立行走比四肢行走節省了75%的能量,最早可以直立行走的是地猿,人類也是從這一支演化而來的。

地猿直立行走之後,由於解放了雙手,因此雙手可以做更多創造性的工作,比如使用工具,製作工具,這些工具的誕生,也能幫助個體更好的捕食或者挖掘植物塊莖。因此地猿又逐漸演化成為南方古猿——能人——匠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以及現代人。(注意,同一個時期演化時並不是只有一個物種,這裡把其他物種省略了)

尼安德特人的出現其實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結果,而不是說尼安德特人演化路線比猩猩或者猴子“高級”。

瞭解了這些,我們就知道尼安德特人為什麼會滅絕,而猩猩或者猴子至今仍能在地球上生存。

尼安德特人的滅絕

尼安德特人走出非洲的時間比智人較早,早期尼人由於體型佔優勢,甚至還把早期走出非洲的智人趕盡殺絕。

但是當智人第二次走出非洲後,尼安德特人的好日子才算結束,這是因為智人和尼人的食物結構相同,存在著食物競爭的關係。

在剛開始,由於尼人和智人的人口數量都較少,因此當地的食物可以維繫兩個種群生存。但由於在3萬年前全球氣溫變冷,當地可供使用的食物減少,再加上智人和尼人在食物競爭時處於上風,導致了尼人數量減少,直至滅亡。

不過,目前這個說法還沒有被最終證實。

還有科學家認為,尼安德特人的滅絕,和繁衍有關。因為智人一年四季均可繁衍後代,大大提高了繁衍的速度,有利於人口增長,但智人的人口增長到一定程度時,自然就擠壓了尼人的生活環境,導致尼人滅絕。

還有說法是,智人靠武力征服了尼安德特人,這個說法今天來看並不奇怪,因為從古到今因為人類導致生物滅絕的事情時有發生。

不過,無論尼安德特人以什麼方式滅絕,都或多或少和智人有些關係。

從這個角度來看,為什麼猩猩和猴子沒有被滅絕,就是因為猴子和猩猩一直生活在樹上,沒有和智人搶奪食物,食物的來源以及生存模式都不相同,因此人類的繁衍對猩猩的影響較少,當然,從今天來看,無論生物處於什麼生存模式下,都會因為人類棲息地的增加而導致自身種群數量的減少,或者滅亡。


鍾銘聊科學


尼安德特人為什麼滅絕不清楚,但恐怕和現代人類的祖先智人脫不開關係,尼安德特人比智人更早走出非洲,它們在40萬年就陸陸續續進入今天的歐洲,中亞,以及地中海一帶,那麼尼安德特人的身體素質強大,它們的骨骼更強壯,脂肪的代謝能力以及肌肉含量都要比智人要強大。

所以在短短的數萬年時間當中,它們的活動範圍一度擴大到今天新疆地區,但在之後的時間當中,尼安德特人的分佈範圍開始急劇收縮,並且在3.5萬年之前突然滅絕,至於為什麼滅絕沒人知道,但考慮到人類祖先智人,正好是3.5萬年前進入歐洲以及中亞一帶,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智人的出現恐怕是尼安德特人消失的直接原因。

那麼智人到底幹了什麼,我想正常的人都能想到,但我們要討論的是,為什麼尼安德特人的身體素質更強,卻輸了給了身體素質更差的智人,那麼一些科學家是這麼解釋的,智人還沒有走出非洲的時候,就演化出了一套強大的語言體系,而複雜的語言可以讓智人形成更大的原始部落。

於是當智人在進入歐洲和中亞的時候,雖然尼安德特人的身體素質更強,但部落的體量要遠小於智人,於是智人憑藉著龐大的人口數量,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消滅了大量的尼安德特人,所以雖然尼安德特人的身體,智商以及大腦發育都和智人差不多,甚至是有些方面還強一些,但語言體系的落後,是尼安德特人滅絕的直接原因.......


種植恆星


不僅比猴子猩猩聰明,尼安德特人這種早期智人比我們的祖先晚期智人的腦容量還大,力氣更大,身體更能適應寒冷氣候。藝術方面他們對於音樂美術方面都有涉獵,就這樣他們還是絕種了,為什麼?

因為大自然並不是以誰高等誰智商高作為誰能活下去的標準的。我們的祖先第一次從非洲出來被尼安德特人打回去了。幾萬年後第二次出來以後看一下雙方對比,我們祖先的身體條件除了身高比尼人高(同時更加瘦弱),跑的比尼人輕鬆且快,其它都弱於尼人。但是我們有自己的優勢,首先是喉嚨聲帶的進化導致可以說出具有複雜含義的語言,在配合溝通狩獵上有了更強的組織性,可以利用群體優勢,大兵團作戰,投擲長矛標槍,以弱勝強,耗死獵物,消滅巨型動物,從而獲得更充分的熱量食物。因為身體構造有利於直立行走耐久跑,可以用同樣的能量跑的更久更遠,導致人類成為當時地球上狩獵效率最高的哺乳動物。一路吃過去吃光沿途的大型動物,把尼安德特人和其他地區更古老的直立人種的地盤佔個乾淨,原來的尼人和直立人不是被排擠到生活條件更差的地方就是在對戰中被消滅,最後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當然因為同屬於智人,生殖隔離不強,他們有一定的交配,留下了自己的一點基因給現代人,我們現在很多遺傳疾病都是來自於尼人,包括抑鬱症、糖尿病、癲癇……很多疾病在當時是適合環境的優勢基因,到了現代社會就成了疾病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