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談及武漢落淚:英雄只不過比你多一份勇氣和執行力

鍾南山院士談及武漢落淚:英雄只不過比你多一份勇氣和執行力

英雄落淚

因對生命敬重

2020年這個春節,大家過得異常艱難,但也展現著全國人民上下一致的團結力。

截止2020年2月3日00:19,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

全國確診14501例,比前一天增加2590例;疑似19544例,比前一天增加1556例;死亡304人,比前一天增加45人;治癒434人,比前一天增加85人。

連西藏這片淨土都已出現病例,整個華夏大地,全部被疫情點亮。

鍾南山院士談及武漢落淚:英雄只不過比你多一份勇氣和執行力

1月28日,在武漢“封城”的第7天,新華社對鍾南山院士進行採訪,在鍾老隻身前往武漢這短短十天裡,鍾老的臉上已浮現出因休息不足而造成的疲倦。

這位84歲卻毅然決然挺身抗疫一線的老人,臉上還是帶著不服輸的堅毅,以及對受難者的心疼。

他在採訪中對疫情做出了這樣的研判:

很難估計疫情什麼時候達到高峰,不過應該在一週或者十天左右,不會大規模增加了。

潛伏期過去了,發病的及時治療,沒發病也就沒病,所以不會因春運返程出現大傳染。

這個判斷是院士及醫療隊伍對目前疫情的分析而定,這算是一個好消息,給了大家不少信心。

然而在採訪最後,鍾老提到這樣一件令人動容的小事:

“我有一個學生,他昨天晚上給我一個信息,他說他聽到街道上老百姓唱起國歌,很感動。”

此時,這個為國操勞一輩子,和病毒戰鬥了一輩子的國士,不顧自己生死安危也要奔赴一線救人的英雄,卻動情到哽咽落淚了。

鍾南山院士談及武漢落淚:英雄只不過比你多一份勇氣和執行力

想起十多天前,這位老人給全國人民建議: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然而就在18日傍晚,他自己卻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抗疫最前線。

也許是看到病床上的病人對生命的渴望,也許是聽到武漢人民一起唱起的國歌。

他在採訪最後雙眼含淚深情地說:“這個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夠解決,大家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鍾南山院士談及武漢落淚:英雄只不過比你多一份勇氣和執行力

一個城之所以能被冠以“英雄”之名,是因為這座城裡出現了像鍾老這樣令人敬仰的英雄,連英雄都為一座城落淚了,這座城會永遠銘記住這個助它度過劫難的英雄。

一個真正的英雄,有戰士的勇猛,有國士的擔當,秉承著對生命最真摯的敬重,才會不捨晝夜拼盡全力從死神手裡搶回更多生命。

鍾南山院士談及武漢落淚:英雄只不過比你多一份勇氣和執行力

每一個英雄都很平凡

只不過有更大的執行力

鍾南山院士在最新的採訪中提到:

“春節前我說過,請大家目前不要到處跑。現在我還是強調大家不要出行,特別是武漢一帶的,這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也是全社會的事情。”

目前,全國上下都已執行儘量不出門措施,尤其是各地村長、村幹部,表現出超強的執行力。

在河南許昌市某村莊入口處,村幹部調來了一輛挖掘機將進出村子的路封了起來,外地車輛一律禁行。

不僅是許昌,在新鄉衛輝市一村莊入口處,則是直接用一輛大貨車將路封了起來。

重災區湖北的各個鄉村裡,由各級政府發佈的關於防控疫情的通告在村內隨處可見。沒有往日走親訪友的熱鬧場景,村民都待在家中。

村委會的電子屏幕上,播放著“抗擊疫情,全民參與”的紅色字幕。

村幹部每天都要在微信群裡提醒大家“儘量不出門,出門戴口罩”,各組組長也每天入戶為返鄉人員登記信息、測量體溫,村民都積極配合。

這個春節,農村大街小巷的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宣傳橫幅已經成為了一大抗疫特色。

“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著二選一”

“省小錢不戴口罩,花大錢臥床治病”

“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會”

“發燒不說的人,都是潛伏在人民群眾中的階級敵人”

“今年過年不串門,串門的是敵人,敵人來了不開門”

鍾南山院士談及武漢落淚:英雄只不過比你多一份勇氣和執行力

有網友說:“這些土味標語橫幅像泥石流一樣無情,但是又十分硬核,既達到了防疫宣傳的目的,也讓我們一起提高了防範意識。”

然而在農村,還有一個強大的宣傳工具,那就是喇叭,為了防止村裡的人扎堆兒、串門,各地村長開啟廣播大喇叭硬核怒懟不聽話村民模式。

河南輝縣的村長在廣播裡怒懟村民:

“有些人不是非得要廣播說著不好聽話,有些人就是死皮不要臉,如果是明天,我再去街裡頭轉,你在三五成群,你給我聚堆兒,我就對你不客氣。”

在河北保定,村長在廣播裡說:“關於新型肺炎,政府正在研究對策,在這個非常時期,一切造謠生事的人,你們都歇歇吧。”

鍾南山院士談及武漢落淚:英雄只不過比你多一份勇氣和執行力

在天津薊州,村長奉勸村民們:“你不要以為你上別人家去,人家就很歡迎你,你別太自信了!”

各個村的村幹部都在大街上督促村民們不要到處亂跑,不要串門,好好待在家裡。

他們也有家,但是為了村民們的生命安全,卻戴著口罩在村裡一家家查看,即使天氣寒冷,也在村口守路,在大喇叭裡扯著嗓子告誡村民管好自己。

每一個英雄其實都是我們身邊的平凡人,只不過他們有更強的執行力,把責任擔在肩上,把人民的安危放在心上,才讓平凡的人生變得不平凡。

鍾南山院士談及武漢落淚:英雄只不過比你多一份勇氣和執行力

英雄難當

一份勇敢永不忘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空軍軍醫大學抽組人員成立醫療隊馳援武漢。

女軍醫姜華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然而她的女兒尚且年幼,近兩週來還一直在生病,姜華一咬牙將她託付給了愛人。

家裡還有年邁的父母,姜華不忍心告知實情,只說春節期間醫院工作忙,暫時不回家住了。

在疫情剛剛開始時,姜華就是唐都醫院呼吸內科第一個主動請纓去發熱門診出診的人。

她憑藉過硬的專業素質和敏銳的職業敏感,篩查出了唐都醫院就診的第一例冠狀病毒陽性患者,並及時將患者隔離治療,阻止了局部的擴散。

鍾南山院士談及武漢落淚:英雄只不過比你多一份勇氣和執行力

發熱門診每天患者聚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大到超乎想象。

1月24日除夕凌晨,已經連續工作了十幾個小時的姜華近乎虛脫地回家休息。凌晨三點電話響起,姜華接到了即刻出徵武漢的命令。

疫情發生後,姜華總是會想起17年前的2003年,她還在四醫大上學的時候,同學們列隊在校門口歡迎抗擊非典的英雄隊員們凱旋。

也是因為經歷過非典,姜華才在此次疫情發生時毅然決然選擇奔赴抗疫一線。

像姜華這樣勇氣可嘉的英雄還有很多,其中一位便是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

他身患絕症,妻子被感染,依然堅持抗擊疫情最前線奮戰30余天,在接受採訪時,他平靜地提起那個埋在心裡的秘密:

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

他隱瞞了身患漸凍症的病情,顧不上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妻子,不忘初心勇擔使命,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和希望。

在疫情中“逆行”的29天裡,張定宇往往凌晨2點剛躺下,4點就得爬起來,接無數電話,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鍾南山院士談及武漢落淚:英雄只不過比你多一份勇氣和執行力

張定宇的雙腿每況愈下,上下樓已經越來越艱難,當有人問他腿怎麼了的時候,他總是大手一揮搪塞說:我膝關節不好。

全院沒有一個人知道,他高低不平的腳步,是因為漸凍症的折磨,這種罕見的絕症,又稱肌萎縮惻索硬化,目前無藥可治,但他全然忘了自己的病況,全力救治他人。

為什麼我們祖國總能挺過每一個難關?

因為在關鍵時刻,我們身邊總能湧現出無數英雄,他們雖然也是跟我們一樣的平凡人,但他們身上卻有英雄的英勇,他們身上有一份勇氣,鼓舞著他們勇往直前。

一個平凡人身上,一旦被賦予了英雄的勇氣,心中的理想信念便被激發觸動,他會光芒萬丈,他能戰勝一切,感動生命。

我們看到的英雄,如鍾南山院士這般,一生為國,危急時刻挺身而出。

17年前非典時,他喊出了那句著名的“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

17年後的今天,新的疫情來襲,84歲的他再次披掛上陣。

正如大家最近都想起魯迅先生說過的一句話:“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民族的脊樑。”

所謂的英雄,只不過是比我們多了一份勇氣和執行力,因為他們肩上的擔當,因為他們心中的仁慈,對生命的敬重,才會義無反顧,為“大家”而舍個人。

在英雄的保護下,倒不了的民族,站起來會更強大。

希望大家在特殊時期管好自己,一起平安地等待春天來臨,再和英雄們一起慶祝這場民族之戰的勝利。

鍾南山院士談及武漢落淚:英雄只不過比你多一份勇氣和執行力

作者簡介:仙貝,富書專欄作者,個人成長領域創作者,專注個人成長,和3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