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些主流相聲團體很少進行商演?

米小粥粥粥


現在的情況就是沒有號召力,賣不出票,哪個演出商願意賠錢組織商演?這其中有很多原因,有的人壓根不會說相聲,進入體制了就是拿工資混日子,有的人相聲之前還是不錯的,但是那些年相聲的沒落以及體制的原因也讓他們在現在這種市場情況下沒有能力商演了。

有人拿侯寶林時期和八十年代的走穴說事就是睜眼說瞎話,不是弱智就是壞,五六十年代沒經歷過,但是那時候的社會環境只能是政府組織,至於說出國演出,那就是文化交流。八十年代改革開放,老百姓急需接觸各種文藝形式,所以走穴盛行起來,演員們各地跑場,參與大型演出,但是受歡迎的是歌曲演員,相聲演員只是參與其中,一群人湊齊一場商演,沒有一場演出是打著相聲商演組織的,為什麼說拿走穴說事的人不是傻就是壞呢?這麼多年了,在德雲社商演之前,為什麼歌手依然可以搞大型商演,相聲演員跑哪去了?就是綜合類的大型演出都不帶他們玩了,當然有轉型好的,像馮鞏那時候的電影就很喜歡看。

現在的市場環境,每一個相聲都希望能有商演的機會,甚至是個人專場商演,這是能力的體現,也是提高收入最直接的辦法。

借老郭一句話:觀眾連五毛錢都捨不得買票看你,還談什麼藝術。


記憶深處94


什麼叫“主流”?什麼是“末流”?難道由國家花錢養著,什麼事也不幹,就是主流?天天趕場,為觀眾演出,靠門票吃飯,就是末流?真不知道你這個“流”是如何分出來的?

“主流”相聲為什麼很少商演?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不用商演。“主流”相聲團隊和演員,都由國家養著,完成政府下達的宣傳演出任務就萬事大吉了。大量的時間可以通過各種公,私渠道賺外快。

二是不敢商演,沒法商演。“主流相聲”,除了公益演出,是沒法售票商演的,主要是觀眾不會掏錢買票看他們的演出。沒有票房就得虧本陪錢💰,誰願幹這種出力不討好的傻事?

為什麼呢?曲協老領導姜昆,主張把相聲弄成歌頌正能量的藝術,請問他做過一場商演嗎?相聲本來就是諷刺和批判藝術,必須說學逗唱,嘻笑怒罵俱全才有觀眾緣。相聲剔除了這些東西,能給觀眾看什麼?讓人家花錢買你說教,接受你的教育?如果商演,不餓死才怪呢!


九十度水215257285


首先想要舉辦商演,最基本的一條是要有東西給觀眾聽,而且是喜歡聽的。願不願意聽,能不能有市場是一回事,有沒有東西是另一回事。好比說我開了個飯店,來了滿堂的客人,結果我連涼帶熱湊不齊四道菜八個碗,先不說味道,這場面就夠掀桌子了。

為什麼主流相聲界很少商演?

第一、主流相聲演員喪失了觀眾基礎。無論他們能力有多大,首先自己敗壞了自己的名聲。在信息時代,很多事情一手遮天的情況是瞞不住了。首先在吃瓜群眾眼中,主流總是藉著自己有話語權攻擊非主流,標榜自己高雅,評論對方節目三俗,評論看著德雲社演出的觀眾低俗,這不是把觀眾往對立面上推嗎?

主流的領導把一些跟郭德綱作對的人紛紛網羅進曲協,又讓外界產生一種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論調;德雲社接二連三的被人揹後下陰手搞事,刺激了觀眾的正義感;德雲社的演員的能力和表演的節目還真不錯;種種原因使得觀眾和主流站在了對立面。

第二、主流相聲演員多數基本功不行。從姜昆到苗阜可以算是曲協的王炸吧,他們都連報菜名都說不全,更何談一些傳統戲曲藝術了。不是他們沒能力去學,是他們不屑去學,主觀上就不想學,因為他們大多都是半路出家,大多都只是會點嘴皮子功夫,拿著工資不求上進。

而後期招進的那些人,有的品行不行,有的道行不夠,只會黑郭德綱蹭流量。這些人雖然進了曲協,可能挑大樑的臺柱子一個都沒。去農村到國外搞個慰問演出還湊合,真開商演了,要不沒人買票,要不被人哄下臺去。
第三主流演員跟著國字號走東奔西,缺乏團隊運作能力,畢竟開商演需要很多後臺支撐,他們沒人會去運作這些。那些主流大佬以前一直髮聲相聲商演是不對的,他們拉不下臉也去商演,而那些小弟出面,票房根本無法得到保障,導致合作伙伴看到官字號退避三舍,不怎麼想和主流打交道。
第四主流相聲演員表演的內容限制了票房。畢竟說教性質的表演和紅歌類相聲普通群眾並不喜歡。這好比某些歌星演唱會門票一票難求,如果僅僅紅歌比賽就只有機關幹部和社區大媽去看了。
其實答案在郭德綱和張文順先生的《論相聲五十年之怪狀》中就已經給出了答案。

馬上封侯168


作為一個民營票務公司的前員工,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吧,是真是假各位看客自己斟酌。

某年某月某一天,部門主管找到我,讓我上架一個項目,有海報有內容簡介有時間地點有角兒有票價。我在電腦後臺把所有信息錄入以後,主管審核後,我就發不到網站上。

到了第二天,主管就告訴我,立刻把所有門票打印出來,按票價和區域分開然後給他。於是我用了差不多六個小時才操作完,因為整個演出場館一共有十幾個區域,每個區域分開打,打完後一張張剪好疊放整齊,之後讓主管驗收。主管像點鈔票一樣一張張數,並且看票面信息有沒有錯誤,然後放包裡走了。

這場演出是京劇巡演,比較有名的《蘇三起解》,當時就在我們這邊一個大劇院上演。票一張賣不出去,最後全部打出來主管拿走,應該是拿去派送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所有演出項目,只要對外公開售票的,都會在我把項目上架以後,聯繫總部進行各個渠道推廣,然後我去做一些視頻軟文之類的推廣內容發送,微博貼吧博客豆瓣(當時還沒有頭條和B站)這些都要發佈軟廣告。

但這種項目只需要掛上去,然後就直接下架出票。也就是說,這是正式的商演,並且跟票務公司合作的項目,但只需要走個流程,然後就直接送票,至於演出方怎麼贏利我們不管,因為我們只需要收成本費就可以了。


這種項目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有,一般是在中小劇場演出,而且絕對是賣不出去票的演出,但商演的所有元素應有盡有,也有紙質海報,各種宣發文案,演員劇照等。更重要的,這種項目最害怕的事情,是萬一有人無意中買了票,也是必須聯繫買家退票,因為人家只是掛在網站上做個樣子,然後所有門票都是要拿去送給指定人員的,如果有用戶不小心買了,那算是事故需要安排退票。


人家本來就不是給外界看的,而且這種項目只要走完流程,都可以保證全額報銷而且還有的賺,票務公司只是幫著走過場而已。


故事講完了,另外給大家掃個盲,之前有人發過一些某社團商演的送票,上面印著“贈票請勿出售”,這個在票務系統裡面是絕對打不出來的,內行人掃一眼就知道是P的。因為入場門票只需要驗證二維碼和票根就可以了,哪怕門票都是贈票,也不需要多此一舉打印這句話在上面。至少我操作過很多全部贈票的項目,從沒有人讓我在上面加印這種廢話,這就有點像在給誰誰誰送紅包,在每張人民幣上寫著“好處費請勿流通”一樣,實在傻透了。

綜上,主流相聲團體不是沒有商演,而是隨時隨地都有商演的項目,並且都有可以保證全部售空,因為人家不指著商演掙錢,但這種商演又確實能掙錢,就這麼簡單。


鹹魚茶館


不吹不黑,憑良心說話。主流與非主流,能不能賣出票去是檢驗相聲團體的標準,這些理念都是從德雲社那裡聽來的,老郭與所謂主流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也頗有淵源,是非曲直咱也說不清楚。但是把賣票作為衡量標準究竟合適不合適呢?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假如,我說,考試作弊有沒有被抓是衡量一個學生好壞的標準,被抓了你肯定是壞學生,沒被抓就是好學生。那你去問學霸,你怎麼不作弊呢?他會怎麼回答你?不需要!商演是商業團體的謀生手段,他要吃飯,就必須迎合市場,迎合大眾口味!老郭當年也說過一些不願說的段子上過一些不願上的節目,他得吃飯啊!現在名氣大了不需要了,可以影響市場左右市場了,所以開始輸出他的價值觀。所謂主流相聲團體為什麼不搞商演,因為不需要,他不需要指望這個掙錢不需要指望這個吃飯,所以他就不去研究市場迎合市場,才讓人覺得高居廟堂不接地氣。一味迎合市場難免媚俗,久居廟堂又曲高和寡,兩者都需要改進!文藝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文藝也必須健康向上引導人們向善向美!不能說郭德綱挽救了相聲,但他也是為相聲的傳承發展出了力的。不能說所謂的主流團體毀了相聲,但至少來說那幾年發展的不景氣。歷史自有公論。


只喝可樂的貓7428


第一,相聲沒有主流和非主流一說,不要再人云亦云了,顯得丟人。

第二,那些體制內團體每年的日常演出任務都有不少,這些由於問問題的人選擇性失明所以看不到。

第三,商演這種形式在相聲歷史上不新鮮,早在五十年代侯寶林他們就曾組織過大型演出,而且場場爆滿。在八九十年代時,由於管的不嚴,很多相聲演員也都出去走穴,像楊振華走到哪兒哪兒爆滿。石小杰個人的笑星晚會能連演一百多場,現場唱歌、互動、現掛非常多。可以這麼說,現在有些相聲演員的演出形式都是石小杰他們當年玩兒剩下的。

第四,體制內團體的大型演出遍及全國和海外,中央廣播說唱團不論去美國、東南亞、香港臺灣等地也是一票難求。所謂海外演出也是人家玩兒剩下的。

第五,不論是體制內和非體制內的相聲演員當年的演出票價都不低,三十年前的入門票價就是二十元,好座位是一百元。所以當年那些相聲演員基本上都賺大了。很多演員早就身家豐厚,比如不太出名的李嘉存,資產都上億了。比如鐵路文工團的石富寬,有人十年前給他算過,當時他就有二三千萬身家了。

所以,不要拿人家玩兒剩下的東西當做了不起的成就,不露臉


我就是個碼字的



主流相聲團體可以不用商演,他們一樣有工資可以拿。

什麼是主流相聲演員?什麼是非主流相聲演員?在我看來觀眾喜歡的才是主流相聲,觀眾不愛看的當然是非主流相聲。或者說德雲社郭德綱才是真正主流,姜昆、苗阜才應該是非主流。現在的情況是那些拿著固定工資、整天無所事事、只會到處開會、一段相聲到底的演員成了主流;那些每天創作相聲、天天表演相聲、注重傳承相聲、著力發展相聲的到成了非主流。


為什麼非主流的相聲演員,整天在為著相聲的事忙碌,而主流的相聲團體幾乎不用商演呢?因為他們不必為了生計而四處奔波,不用整天忙碌依然有工資可以拿。能夠坐享其成,何必四處奔波呢!


主流相聲團體當然不去商演,他們商演根本賣不出票去。

郭德綱說的一句話,“商演是衡量相聲演員成功與否的標準”,我是非常贊同的。商演成功,證明觀眾真心喜歡你的相聲,哪怕是花錢去看也是非常樂意的。歸根到底,還是證明你的相聲好聽,有意思!


而反觀現在的所謂主流相聲演員,只會在一些大型晚會應景,哪有一段相聲是搞笑的。確實,他們的相聲真真的夠高雅,沒有絲毫的俗的東西在裡面,已經完全脫離了低級趣味。但也把相聲的笑點也去掉了。

“相聲不好笑了,這就太好笑了”,這句話居然真的成真了。主流的相聲就是這樣,這樣的相聲去商演,主辦方必然陪的底朝天。試問,誰會花錢去看一段毫無笑點的相聲,並且還要接受普通政治課一樣的主流教育。


主流相聲團體肯定不會商演,他們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忙!

主流相聲身上的擔子還是很重的,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他們要堅持“反三俗”,說實話提倡“反三俗”我不反對,但不能為了打壓同行而“反三俗”,更不能過度的解讀“反三俗”。

他們要四處慰問演出,這已經是他們最後的陣地了,是可以提現他們價值的最後方式,當然要堅持住。而且慰問演出嘛,本身就是帶著“光環”前去,觀眾對他們的期待相對低一些,他們會更有成就感。


他們要忙著開會,現在主流相聲界最多的工作就是開會,需要將一群相聲人集中起來,表一表決心,批一批同行。我真的搞不太懂,一群說相聲的不去研究相聲,卻整天開研討會,到底有什麼意義。有點像郭德綱的相聲裡說的那樣,是不是還要出國考察一下,學習一下西方的先進經驗呀?

其實,完全可以不必分什麼主流與非主流,觀眾心中自有評判。作為相聲演員,還是把相聲說好才是硬道理!


雨天論娛樂


答案很簡單:

主流相聲團體都是有國家編制的!主流相聲演員都是按月拿工資的人,沒有必要為了點獎金績效之類的去拼命努力商演!只要保證能讓上層滿意就達到目的了!其餘的次之,觀眾更次之!因為體制內的相聲演員已經不把觀眾當成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了!

非主流相聲團體是屬於自負盈虧的民間組織,或者是非國有的民間藝術組織!沒有國家撥款,沒有體制內的種種政策,只能自生自滅,在他們眼中,臺下的觀眾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商演的收入才能夠維持生存和發展!


wowjiushiwow


聽相聲能聽出優越感,只此德雲社粉絲一家。



又是一個商演為王的偏激話題,為什麼那些主流相聲團體很少進行商演?


郭德綱自己說過,他是非主流演員。


可郭德綱也說過相聲哪有什麼主流什麼非主流,師父侯耀文是主流,教出自己這麼個非主流,根本沒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無非是體制內體制外的區別。

你們聽相聲都聽半段麼?


郭德綱當年舞臺上調侃出個主流和非主流相聲,部分粉絲當做尚方寶劍,動不動就說主流非主流,跟德雲社關係好的就是非主流,跟德雲社不合的就是主流


你看看網上老前輩們相聲視頻上邊彈幕,底下評論,什麼不如郭德綱說得好,什麼主流相聲不行,你要誇一句《虎口遐想》說的好,一大批粉絲立馬給你扣上不懂相聲的帽子,然後聽他們科普商演理論。


連流量明星粉絲都知道不在別人明星那帶自己偶像名字去比較,跌份兒,一些德雲男孩女孩怎麼不懂?


當年郭德綱屬於弱勢,你們粉絲說真理在少數人手裡,現在德雲社粉絲無比壯大,你們又不允許別的弱小聲音出現,說商演是標準,大多數觀眾都喜歡的就是好的,他們主流演員不會說相聲。


不講理啊!

按照各位的邏輯


當年各種英語補習培訓班盛行,日進斗金,賺錢無比,你們初中高中的英語老師,為什麼不開的培訓班賺錢,是怕講的不如他們好招不到學生麼?

招生是檢驗英語教的好不好的唯一標準,你不敢開演講班巡演就是教的不好


大學裡邊,各種音樂系表演系老師,你們怎麼不質疑一下為什麼這些人不出出道當歌手,當演員,能不能演出是檢驗自己有沒有實力的標準


不敢出來開演唱會,不敢當演員拍戲,肯定是你水平不行。



有意思麼?


體制內體制外都是合理存在的。


體制內沒時間去四處開商演賣門票拉觀眾,不能用商演上座率來為自己添磚加瓦,同樣,體制外的小劇團也不可能花大半年功夫專門農村或者部隊量身創作出合適的段子免費去表演,不能去偏遠山區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宣傳節目。

商人逐利,德雲社必定是以賺錢為目的發展和宣傳,而精神文明建設則需要體制內的演員來完成,他們的相聲必定是符合社會價值觀和適合精神文明,他們創作的符合商演吸引觀眾的相聲確實不多,影響力自然也不大,就這點,被你們拿出來攻擊,太過分了。



但各憑本事吃飯,可以評價相聲好與壞,人身攻擊就一點意思沒有。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相聲也可以不用賣萌耍賤,相聲也可以不用擠兌同行,相聲也可以不用屎尿屁來當笑料,體制內也有相聲說的好的演員。


娛樂圈本身就是娛樂平臺,人人心中有個善惡,非要用的你的想法強加別人,太沒意思。


四斤


沒必要呀!商演需要付出風險代價的!地位、待遇都有了,為什麼要為難自己呢?又不需要證明什麼!安逸巴適得很呢!如果、假如去商演,沒什麼人買票怎麼辦?真有捧場的買票去了,發現相聲不可樂怎麼辦?

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如近期老郭相聲裡說的:既然都進門了,水平都在入門狀態,誰也別再往上爬了,誰也別笑話誰,突然有一個破壞了潛規則,自己爬到了上邊去了,肯定其他所有的人會同仇敵愾,自覺地站在一起,共同想辦法把他拉下來!

在行業領域裡找不出辦法來,就從道德上弄他,肯定好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