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應不應該請外面老師給銷售做培訓?為什麼?

老羅說銷售


在公司費用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請。但凡公司到一定規模請外面的商業講師來培訓都是一個趨勢,在大公司裡面培訓費用預算一年佔到人力資源成本5%,也就是說一年幾個億營收的公司請老師的培訓費用預算也有幾十萬。這一方面體現了請外面老師的高成本,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本身請專業講師是培訓人才的一種專業思路。

請外面的商業講師來授課其好處體現在3個方面:

1、授課領域的知識經驗豐富

我們請老師來講課,甚至在公司裡面自己的內訓、領導和員工的談話都屬於培訓,培訓的目的是傳遞有用的信息,幫助改造員工、升級員工。而外面的講師(真正意義的講師,而不是隨隨便便一個掛羊頭的野雞講師)本身其背景上就具備了其授課領域的專業背景,比如講銷售類課程的都是在大型著名企業裡面做銷售管理的高層、比如講管理類課程的都在500強企業裡面做管理度過金,這些讓他們在專業學識、能力背景上有保證。

另外,他們長期的授課經驗也融合了不同行業、不同公司的專業領域經驗進來,這種經驗是一般我們企業內部的人所沒有機會觸碰到和掌握到的知識信息。

所以這兩方面就足以讓外面的講師有資格、有能力給企業內部開展授課,幫助員工提升。

2、授課的方法專業

術業有專攻,任何領域都有自己領域內專業技術,講課也一樣。曾經看到過一些企業自己做內訓,其管理人員就拿著網上下載的PPT對著念,這樣就算完成了一場培訓,其實這樣的培訓浪費員工時間、浪費講課的人的時間,還完全沒有任何效果,員工評價也差。

真正的專業講師是會針對所講課內容進行系統性的課程開發。課程開發本身就會涵蓋心理學、邏輯思維、演講呈現的技術,如何在演講演繹中通過方法吸引學員注意,讓學員思考,然後讓學員對知識進行自我應用場景的整合,最終轉化成為學員自己的知識。而商業講師就是具備這樣專業能力、專業方法的專業人士,所以他會更比企業內部授課人員更有方法讓學員收穫更多。

也就是常說的: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3、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企業內部講得再好,太熟悉了,員工就會覺得是身邊人,缺乏專業、缺乏權威、講的都是平時看到的東西,最終員工接納程度低,效果差。

但是外面的講師本身經過包裝,再經過企業本身的引進和渲染,會營造一種專業、權威的形象,這就先天讓學員本身就把注意力和信服程度提高,更容易實現培訓目標。

以上供參考。


職場教練李麟


公司要不要請外面的老師給銷售做培訓,這個要看是什麼銷售?個人覺得大部分銷售崗位內部跟崗鍛鍊培訓即可,無需找外部講師來做培訓,原因如下:

首先,做銷售崗位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要有客戶資源並達成交易,黑貓白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不管用什麼手段,只要在合情合法的範圍內把產品銷售出去就是個好銷售。顯然,培訓給不了你客戶資源,更不可能達成交易。外部的銷售培訓講師,基本上灌輸的都是銷售經驗,交談話術,過程控制,案例分享等等,有人說灌輸銷售經驗很重要啊,可以讓一個銷售新人快速成長,少走幾年彎路,其實,外部講師講授的銷售經驗,大多都是理論上、理想化的場景,具體到現實,不同的客戶不同的場景,千差萬別,需要銷售員機靈應變,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溝通交流談判,完全沒有固定的套路和模板。

其次,做銷售需要了解市場,分析競爭對手,於是有人說外部講師站在圈外面,看的更深更遠,培訓正好可以帶來這些知識。其實,現在的信息化社會,市場上有個風吹草動,網絡上早就公開分析的透透亮亮的,只要你能用心去留意,善於摸索總結,都是現成的幹活,就怕人懶,天天刷手機,刷的都是八卦。另外競爭對手的信息,網絡和市面上能夠了解到的就不需要培訓,市面和網絡上了解不到的,外部培訓師一樣不清楚。

再次,銷售員對於產品的瞭解和最基礎的銷售禮儀、溝通技巧等等,內部跟崗訓練效果最好,實踐出真知,真正適合做銷售的人才稍微點播就很容易上路,如果不適合做銷售,再多的培訓都很難提升太多,重點還是要靠個人摸索,多學習,多查資料,多思考,見多了碰多了自然就老練了。

外部培訓師,其實我覺得只是把已經公開的信息進行深入解讀研究,分析出一些預知的觀點

,但是這些觀點是不是市場的方向,誰都無法保證。

以上只是個人的見解,不知道有沒有道理,還請參考斟酌。


夏雨雪xyx


我的圈子B2B銷售比較多,我們也會經常交流一些問題。經常會聽到銷售講,最近公司請外部老師來做銷售培訓了,這個時候我經常會問一句培訓效果怎麼樣。得到回答有3種:第一種說還可以。第二種是基本沒什麼用。第三種是老師挺能吹。其實得到潛在回答是對銷售培訓的不認可。

中國的銷售培訓界基本經歷了三個階段:

階段一,把成功學當成銷售培訓,培訓的核心其實就是一個觀點,無知者無畏,只要堅持就能成功。這種培訓俗稱打雞血,有用嗎?不能說一無是處,對於售賣課程,傳銷等有用。但聽多了,人會失去判斷能力,會迷信會變傻。

階段二,國外的一些工具課,比如spin、aida、FABE等。這些課程提供了一套方法或者一套溝通體系。這些課程當時價格昂貴,落地執行如果沒有結合實際改造,很難有不錯的效果。

階段三,國內不同行業出來一些有實戰經驗的老師開始做銷售培訓,這些老師的培訓帶有自己從事行業的很深烙印,同行業或者類似行業採用他們的培訓會收到一定的效果。

我們自己開玩笑地講把這三個派別叫做雞血派、理論派、實戰派。

那麼到了目前這個階段,重要的銷售培訓方法論有哪些呢?

1.產品型銷售培訓,這種培訓方法的基本理論來源於我上面所說的ADIA、FABE等銷售方法論。ADIA基本是在講一個銷售流程,FABE是產品介紹的一種方法。

2.顧問式銷售,其實顧問式銷售經典的理論有下面幾種(也許有人不認可我把他們放在一起),解決方案銷售、SPIN、概念型銷售、策略銷售。SPIN和概念型銷售是講溝通和影響技巧的、解決方案銷售裡面包含SPIN,其實他更像是描述銷售流程,但是他會很多銷售工具來幫助銷售、策略銷售更像是一套邏輯思維方法幫你透徹的去分析項目和客戶。

3.項目型銷售,也叫MEDDIC,這種銷售方法我認為是最簡練直接的一種銷售方法,這種方法更瞄準人關鍵人去做工作,缺失是對客戶的採購流程有所弱化。

4.價值型銷售,這是近兩年了來銷售培訓行業正在研究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提倡所有的銷售行為應該從給客戶創造價值開始。

那麼既然有這麼多銷售方法論,為什麼銷售能力通過銷售培訓提升還不理想?答案是因為改變一個人是很難的,改變一個老銷售更難。

為什麼改變一個人會很難?因為一個人的改變會經歷3個過程:

1.認知改變,一個人的認知是和其出生環境、生活背景、工作環境、所處時代有著很深的關係,而認知的形成又是經歷+學習+領悟的一個綜合產物。人只有經歷挫折才會反思,才會對引起認知的改變。

2.行為改變,行為改變其實也就是習慣的改變,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習慣的養成需要很長時間,但是習慣的改變會很痛苦,沒有很強的自制力和動力幾乎不可能。

3.結果改變,結果之所以能改變,一定是認知和行為發生了變化,而我們銷售培訓老闆們往往希望最直接的就是結果改變。

既然改變如此艱難,那麼銷售培訓應該怎麼做?

1.寫,通過先寫出來,找到他認知的問題。

2.講,通過聽他講出來,發現他認知的問題。

3.聽,就是聽老師把正確或者適合的原理和理論講出來,去影響銷售認知的改變。

4.練,認知發生改變後,通過不斷的練習產生行為的改變,最後才能導致結果的改變。

最後肯定大家都很關心,認知、行為、結果都有所改變,那銷售業績能改變嗎?

我只能說銷售通過以上的改變。只能說個體行為不斷在提升,而銷售業績不光是個體行為提升的結果,更需要組織不斷去提升才能產生好的業績結果。


老羅說銷售


我是小葛,您職場的小秘,我來幫您解答!

產品銷售量是由產品質量+客戶資源+廣告運營+銷售團隊+銷售策略等多個關鍵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人是關鍵因素。培訓、培養銷售人員有助於提升銷售業績的!外請師資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1.市場在變化,我們需要了解市場。誰敢說這個廣袤無垠、變化無限的市場,自己完全瞭解和掌握?最多隻是熟悉一個或者多個領域而已。無論公司業務是什麼,請外來專業師資幫助銷售瞭解市場動態、分析市場變化、預判市場走向都是可行的。銷售團隊如果只是埋頭苦幹不會抬頭看路,或者只是依靠經驗或者老客戶,長遠來看會有短板侷限。

2.人需要學習,我們需要學習的員工。人處於每一個階段都會有新的學習需求。新招來來的銷售是需要基礎銷售知識和素養的培養,普通銷售需要進階學習,資深銷售更需要不斷學習更高端更前端的領域知識。滿足不同階段銷售的學習需求,成就自己的銷售團隊!

3.培訓是投資,我們需要從長遠來看。我經常說,培訓是一個長期收益的過程。培養銷售,如同華為投資新的手機程序功能開發是一個道理。當下花費很大,但收益也很大。何況投資的是人!

當然投資會有有回報。這個回報可能不一定是利潤。

建議不要認為自己身處這個市場自己就有多瞭解這個市場。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是一個好做法!培訓也是一樣。當然師資可以是內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這個需要根據你的培訓內容而定。內在結合,兼容幷蓄,培訓才是全面的。


小葛閒聊


為了提升公司的業績和知名度,適當的給員工做一下培訓,這未必是一件壞事,說不定還能提升一下銷售的某種技巧,這樣對員工,對公司自身是件好事,這是一種雙贏的,何樂不為呢?


一個追夢人理想成長記


對員工進行培訓可以提升員工的技能和素質,內部培訓和外部請老師同樣不可少。在企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從外部聘請老師,為員工提供更多新的職業技能知識和理念。


閆明陽律師


當然可以,要請能夠承諾結果的機構,凡是不能馬上把新手變成手,(必須教做法,現場測試)不能馬上多盈利(明確對比衡量標準)的培訓都是耍流氓!


唐朝溝通教練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安排2-3次培訓學習!增長員工各方面的知識、瞭解除自己公司以外的最新情況,更有利於自己身的工作!


80後的老瘋子


我不在其行,不知其事,不敢妄語。抱歉。


松鼠快樂翁


無可無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