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酒店正在“消失”

在這次的疫情之下,我們看到了科技+住宿的另一面。

1月28日,華住集團要求旗下 5700 多家酒店即日起強化推行智能化無接觸服務,包括自助入住、機器人送物、零秒退房、華住會遠程辦理入住等,以儘可能減少疫情期間人與人的面對面接觸和客人在公區的逗留時間,降低病毒傳播和交叉感染的風險,保障酒店客人與一線員工在住宿環節的安全。

在杭州隔離的酒店裡,工作人員用16位送餐機器人,減輕工作人員壓力,也節約了防護用品。

從酒店的應對疫情的方式,我們不難看出,科技正在滲透住宿業,未來的住宿業一定是科技融合的產業。科技會變成一種常態化工具,被運用到住宿空間的各個角落,未來,人人都是科技酒店,“科技酒店”將不再成為住宿業的一種類型,“科技酒店”正在消失......

往日,在住宿業的智能科技剛剛起步的時候,因為新鮮感而被大做文章,科技酒店成為一時之熱,被拿來當做吸引客人的武器,他們也的確吸引到了大批酒店人以及消費者的關注。爾後,科技開始在行業內深化,就出現了質疑的聲音:人工智能冷峻、機械、無感情投入,會不會反而讓人們的體驗感下降,產生其它的服務障礙;同時也衍生出一批追崇自然的原生態酒店,它們提出了反科技主張,智能酒店,變得不再如從前吸睛。再後來,到了2019年末,又有一些觀點開始闡述科技的優勢,尤其是備受科技助力的連鎖酒店,不少聲音指出人工智能是基於人的智能服務,把機械的工作交給人工智能,把人性化服務交給人來做,這樣,人們就可以從反人性的機械工作中脫離出來,投入到更復雜多變的人性化服務當中去。這一理論彷彿具備強大的綜合性,讓人們對智能和人工的認知抵達基本上的和諧,抵消了大部分的衝突。

然而,這依然不夠先鋒與全面。從驚豔,到懷疑,再到迴歸理性,這大概是任何新事物的發展路徑。然而,智能科技,是一個多麼變幻莫測的課題,科技具備無限的可能性,相信屬於科技的行業後續應該是:迴歸理性,永遠驚豔!!那麼,行業對待智能科技,到底應該有一個什麼樣的先鋒視角?本文給出幾點思考,望能助力行業,更準確的理解科技的力量和意義。

世界越“互聯網”,人們則越需要“實體”

網絡科技愈加發達的當下,我們可以從互聯網上尋覓到各種新鮮事物的痕跡,做深入的瞭解剖析,也可以通過視頻、圖像等視覺體驗,達到一種虛擬現實,世界變得觸手可及。然而真實,卻變得愈加遙不可及。儘管真相與虛假,都集中展現在那個開放的平臺上,但誰又能真正觸摸到事物真實的本質呢,空間距離的遙遠,切身感受的忽視,讓人們與世界、與事物處於一種長期的疏離之中。

沒有人能脫離現實而存在,世界越“互聯網”,人們則越需要“實體”。實體才是互聯科技、應用科技、藝術科技共同的載體,實體才是人們賴以生活的空間場。

大住宿業,是科技的實體演練場,近幾年則是愈發熱烈的展開了空間的科技應用討論,且方向日趨正向。科技是基於人性,基於人類需求的智能轉化,科技只有實現人類理想,才有意義,任何脫離人的需求的智能展現,都是華而不實的泡沫,並不長久。科技歸於自然,它是工具,幫助人們迴歸感性的科技展現,才能體現其真正的價值。而在酒店業的運用中,空間是它生存的土壤,科技需要通過空間的融合展現,才能與人形成有效傳遞。

住宿業的科技遠征

在過去,人們覺得科技是一個玄乎的話題,因為距離人們的日常生活十分遙遠;之後,我們可以從一些小眾雜誌中看到,國外一些高檔酒店中所實現的人工智能,彼時,在人們的意識當中,智能科技彷彿離我們不再那麼遙遠,但依然很有距離,並且科技二字本身就彰顯了某種高端莫測。事到如今,科技在住宿業中的常態化運用,才讓人們真正近距離“觀賞”到了科技的魅力。

酒店的科技運用,預示著未來人們日常生活的狀態,換句話說,酒店空間,是未來生活空間的模擬展示——在酒店中被成熟應用的一些科技展現,未來會越來越多的被帶到家裡。這是一種“逆向考古”,人們先在酒店中看見未來生活的可能,再到日常中去實現。因此,酒店的科技運用,對推進科普進程有著重大作用。

儘管如此,依然有一些酒店,他們摒棄科技,以自然原生態的生活主張自持。作為小眾定位的空間,也無可厚非。但更多的是,不少酒店品牌在沒有充分了解空間需求的情況下,過分崇尚智能科技,生搬硬套,運營者只是做了智能產品的搬運工,導致科技的使用處在一種極其尷尬的狀態。究其原因,片面的科技解讀是讓空間科技展現生硬的主要原因。這些空間為看起來智能而科技,為新鮮感而科技,他們忽視了所有空間的主體,是人,科技是服務於人的存在,而不是人類依附於科技。這就像成年人藉助於電腦完成工作,青少年被網絡誤入歧途。很多人接納科技,但不一定用得好科技,這是目前行業內普遍存在的問題。

而那些擔心科技的冰冷、硬朗、單向性影響品牌理念、空間服務傳達的運營者,他們缺乏的則是對藝術科技的認知。在我們談及藝術科技之前,我覺得有必要梳理一下,科技在酒店當中實際運用的版塊有哪些。5G、人工智能、大數據、AR/VR、物聯網、雲計算等等詞彙,我們已經耳熟能詳,當科技運用以一鍋亂燉的形式被籠統介紹時,它被冠以某種強勢與衝擊,卻阻礙了人們對其切實的理解。

科技的運用視角

# 隱性科技 #

科技在酒店當中的運用其實要分兩個模塊來看待,並且,一定不能混為一談。一個是隱性的運用,一個則是顯性的運用。先來說隱性科技,隱性科技是指助力於酒店管理運營的、不對外展示的那部分科技運用。

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曾表示,中國酒店行業已從早期追逐做增量市場,進入到深挖存量市場價值空間的新階段。而在哪裡可以挖掘出前人未曾擁有的價值?——在那些可以被互聯網改造的地方,這就是華住正激活中的酒店效率。這個“酒店效率”,就是隱性科技的實現。

信息革命帶來的變化越來越快,在雲計算與物聯網技術升級後,酒店內部管理和人機交互均開始實現數字化。在住宿體量快速增長的背景下,酒店集團的加速擴張需要快速構建高可用性、高彈性、安全穩定並可以支撐保持業務連續性的基礎平臺。基於一系列行業需求,互聯網的技術支持就變得迫在眉睫。很多酒店開始實現“雲上”操控。對於酒店來說,“大數據”“雲服務”“AI”這些都是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關鍵詞,“上雲”就是一種隱性科技的植入。像OYO這樣大體量工程的酒店品牌,更加需要活用科技,藉助互聯後臺,來實現真正的運營落地,也只有藉助於科技才能實現管理、運營、品牌理念的傳達與有效互動。

除此之外,原本需要人工處理的大量機械化繁瑣的“幕後人員”,也得以解脫。這些隱藏於背後的科技運用,我們可以統稱為隱性科技。

# 顯性科技 #

有了相關雲服務的加持,以及 5G的推動,各類高新技術的融合應用也變成可能。譬如當下十分熱門的酒店機器人,它的運作大都需要與雲端有著數據關聯,未來更多的科技產品嫁接,均需要以相關的雲科技作為後臺技術支持。而諸如機器人、自助辦理入住等設置,就是科技的顯性展現——那些展示在客人面前的科技應用,就是顯性科技的範疇。

藝術科技,酒店業的終極挑戰

無論是顯性還是隱性,都將在住宿業普及,目前市場上存在的科技酒店其實是一個偽IP,籠統意義的科技是開放的科技,科技本身無法私有化,所以很難會是一個可持續、生髮文化的酒店IP。未來,每一個空間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科技植入,它只能是一種手段,而不能是一種基因,即使是倡導返璞歸真的自然生態空間,也需要科技的介入來為其“環保系統”貢獻力量。科技可以幫助你更好的彰顯你的服務理念,更充分地表達酒店的品牌主張,而不應該被拿到臺前來炫耀,它在那裡安靜地發揮作用即可,品牌主張才是你的IP顯現。

隱性科技其實是一種系統工具,它本就躲藏於幕後,甚少跟消費者面對面接觸,作為酒店的基礎配備而存在,是基於酒店管理和運營效率的運用。而未來,會給消費者直接衝擊的科技表達,重心是在顯性科技的版塊,因為有目共睹、可圈可點,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如果說2019,是智能科技的舞臺,那麼2020年代,將會是藝術科技的主場。

提起“藝術”,你會想到什麼?或許是如同畢加索、梵高、達利等大師的繪畫雕塑;那再試想一下“科技”—— 可能會聯想到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智能手機或電腦。藝術與科技看似是無甚關聯的領域,但若縱觀人類發展歷史,我們便會發現藝術一直在伴隨科技發展而演進。藝術家其實也好比科學家,都在探索不同時期的材料技法、人文歷史和地理環境,並將獲取的知識進一步轉化為不同形式的創作。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列奧納多·達·芬奇,可謂是將藝術實踐和科學探索精神完美結合的典例。博物科研思維的持續傳承也驅動了視覺與色彩理論等研究,在19世紀末應運而生的攝影技術,更是徹底改變了藝術家看待世界的方式。及至20世紀60年代,藝術家 Andy Warhol 創作手法中最為核心的絲網印刷技術,也是在借鑑20世紀60年代平面設計領域新興技術的前提下得以完成。

藝術想象力的無拘無束,為科技激發了更多可能性;反之,科技也為藝術提供了多樣表達的可能。其實在今天,藝術與科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相依。科技為創造提供了機遇,卻也帶來各式挑戰。在不久的將來,設計師再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外觀打造的層面上,而需進行更深層的調研與想象,構思人在空間中可能產生的新體驗。這種改變也將對住宿行業即有的審美與設計帶來全面性的革新,同時更能從安全、環保、便捷、舒適等面向,帶來創新的解決方案。

這也意味著,酒店再也不能如同過去一樣,只做一個“科技的搬運工”,而是需要從自身角度出發,對科技提出要求,完成科技的“定製展現”,用以實現初衷與設想。酒店空間將從“被動科技”向“主動科技”進化——從選擇熱門產品到從需求出發反推科技解決方案。只有主動科技的出現,你的科技運用才會與眾不同,也是實現藝術科技的前提。

左手科技,右手設計

科技的發展,絕不是取代人性,而是能進入每個人生活中,成為協助人類將想象力發揮的更為極致的得力助手。藝術科技的本質其實就是“左手科技,右手設計”,科技抵達“實現”,設計抵達“以藝術的方式實現”。可以關注一下,那些出類拔萃的建築空間,往往都是科技與藝術的聯姻成果。

比如位於北京大興區的世界最大空港航站樓(由ADP Ingenierie 建築事務所與 Zaha Hadid 建築事務所攜手打造的世界第一大機場),充分展現藝術科技的魅力。中心加六翼設計使機場內每個目的地的距離都基本接近,中心區域透光穹頂的六角輻射方向指向了地面六條主要流線,在自然光的輔助下,引導人們的去向。網格設計也使自然光線更多地進入建築內部,降低了能耗。大興國際機場投入使用、中信大廈的落成,改寫了北京的建築版圖,這座城市亦充滿了人文藝術活力。

另外,由Serie Architects打造的新加坡NUS School of Design &Environment 4 是世界上首個零能耗建築。KWK Promes 事務所設計的酒店(波蘭,Quadrant House)引入新科技,使得整座建築對太陽運動作出回應;由 Olson Kundig 設計的樹屋(哥斯達黎加,Treehouse)旨在在這種溫帶的半熱帶環境中呼吸並保持開放……

智能機器人、感應燈、聲控電視、自動窗欄、智能浴室、自助入駐等等,這些則是我們目前在酒店空間中常見的科技運用,相比於建築空間的大科技情懷,這些設置略顯兒戲。不用到未來,就在眼前,這些設計就已經司空見怪,不足為奇,主張科技的酒店運營者則需要高度警惕,他們需要提煉更多除科技以外的基因文化,以備萬全。

科技並不是一定要光怪陸離的去渲染,相反,未來的住宿空間,倡導的主流還是自然、舒適、環保、美好。Ikea開設的SPACE10開放空間,是未來生活實驗室和產品創意孵化器,這裡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科技產品,比如可謂無所不能的智能廚房用桌,不但保溫、解凍、烹煮樣樣都行,甚至還能給你的手機充電、提示你下一步該放什麼佐料……還有智能花灑,水龍頭旁邊的燈會根據使用量亮藍燈或紅燈,以提醒使用者節約用水;看起來文藝清新的裝飾畫也藏了科技的小能量,它會根據用水量或用電量發生變化;還有一旦當你坐太久就會自動升高傾斜的椅子,它負責提醒你何時該活動一下......

儘管SPACE 10主打了大量的科技產品,這些產品卻都以人的生活為出發點而存在,整個空間依然親切和諧,不僅如此此,它還是一片藝術家、設計師、科學家等人物相遇和創造的綠洲,像一個永不停歇的創意永動機,也如同一處城市公共客廳,散發著迷人的吸引力,引來城市四處的充滿活力的有趣人類,充滿好奇,令人愉悅。

因此大科技與小科技,皆可實現藝術展現,科技絕不是將實體推向冷峻的工具,而是實現人類需求的武器。

從建築空間設計,到科技產品及設置,科技以可循環的思維書寫了新的詩意。當人們處於一個空間中,從第一印象到深入理解,最終會形成一個綜合感受,這種感受也許是疊加的,也許是具備脈絡的,因人而異,但空間設計的藝術展現,會給人帶來不自知的精神愉悅,而這種愉悅感,往往能對其它事物的判斷產生極大的影響。

從前,酒店是做住的生意,如今是做空間的生意,而整個大環境,都在關注這個充滿誘惑的“空間市場”,所以酒店的競爭對手,可能不僅僅只是同行,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也可以從非住宿業的品牌空間中,尋得更多的靈感。比如星巴克:19年11 月,全球最大的星巴克烘焙工坊在芝加哥拉開帷幕,這是星巴克全球第6家烘焙坊。芝加哥烘焙工坊同樣在門店中央位置準備了咖啡烘焙和保存的大銅罐,超過 17 米的罐子像是立著的火箭貫穿了整個門店,從當中也伸出了各種“咖啡交響管”來運送豆子。而店鋪的內外又絕對敞亮,門店“充分擁抱了自然光”。

顯然,這個項目是星巴克“空間生意”的昇華,同樣以空間作為主體的酒店業,在空間的打造上文化力、科技感、藝術值的輸出依然比較匱乏。住宿空間的主動科技意識依然薄弱,大都還停留在將即成的參考樣本中提取信息,然後搬運到自己的空間,缺乏轉化,缺乏創造,缺乏活用。

未來,科技會越來越隱蔽,但它又無處不在,人人都是科技酒店,也就不存在“科技酒店”等諸如此類的類別。科技酒店正在消失,但科技將成為每一個人的日常夥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