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發揮“大”作用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馬俊偉 劉涵博)“您好,您可以掃二維碼填寫信息進行登記,方便也乾淨。”2月3日早上,灞橋區紡織城街道電建社區疫情檢查點的工作人員蔣媚媚一邊指著二維碼給小區居民指導登記,一邊給居民測量體溫。經過幾十秒的簡單操作就完成了登記。“我們小區比較大,在疫情防控中使用紙筆登記,不僅有時需要排隊,還可能存在交叉感染。”蔣媚媚說:“現在用街道設置好的小程序,住戶進入只需掃碼填寫信息,方便準確還安全。”

“小”程序发挥“大”作用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逐步深入,小區疫情檢查點成為了小區居民安全的“防火牆”,但居民登記人多排隊、“一支筆”可能存在交叉感染隱患等問題讓登記成了個不大不小的難題。灞橋區紡織城街道探索使用智能化手段解決問題,利用手機二維碼的便捷性替代手寫表格的繁瑣,一掃一輸入之間即可完成錄入,社區工作人員打開電腦,在後臺就能看到登記的人員總情況,其中包含了來訪人姓名、聯繫方式、體溫情況、來訪人防護照片和所到小區等等。點擊信息導出,就能將所有內容導出成電子表格,方便隨時打印、保存資料,真正達到了“觸手可及”作登記,“一鍵導出”便管理的效果。

“小”程序发挥“大”作用
“小”程序发挥“大”作用

據悉,這是一款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小程序,目前程序還在不斷完善,紡織城街辦正在轄區全面推廣。“使用二維碼登記並不是強制措施,如果群眾自願選擇紙質登記我們也同樣提供。探索這個方式主要是盡力以智能化、數據化手段暢通服務群眾工作的最後一公里!”紡織城街道辦事處主任李銳如是說。

抗擊疫情,基層是重點,小區是關鍵。針對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紡織城街道還充分發揮“網格化”在摸排中的作用,全街道共設立127個24小時值守疫情檢查點,發動1000餘名工作人員開展摸排行動,強力構築起保衛居民健康的“防火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