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紅會”壟斷捐贈物資調配,有違《公益事業捐贈法》嗎?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郭芳 | 北京報道

在過去的這些天,湖北省紅十字會和武漢紅十字會正在經歷一場重大的信任危機。

2月1日下午,湖北省紅十字會終於表示對物資分配中存在的問題深感痛心、自責和內疚,將對直接責任人依紀依規追責。

話音剛落,媒體又曝光一輛武漢市政府辦公廳的公務用車在同一天下午從武漢市紅十字會的借用倉庫領取一箱3M口罩配給領導。

一邊是一線醫生的防護物資極度緊缺而得不到調配,另一邊卻是堆滿倉庫的捐贈物資被疑任意支配,其中的巨大反差強烈刺激著公眾,也深深傷害了大家的感情。

同一天,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工作組趕赴湖北武漢,將指導湖北省紅十字會、武漢市紅十字會做好捐贈款物的接收使用管理工作。

這是一場戰役,紅十字會對一線醫生的防護物資調配是否得當將極大程度上決定著這場戰役的勝負。既然這是關乎勝負的一環,僅靠目前的紅十字會團隊是否足以勝任?要知道,在17年前的非典時期,這項工作主要是由民政部門、衛生部門完成的。

當下,公眾對湖北省紅十字會和武漢紅十字會的不信任已經成為一個無法迴避的、尖銳的矛盾,如果湖北省紅十字會和武漢紅十字會無法重拾信任必將給疫情防控帶來難以估量的破壞。

而要重拾信任,以下一些問題還是很有必要向公眾做出澄清的。

一問:“所有捐贈的物資一定要通過紅十字會”,這有法律依據嗎?

武漢市從一開始就要求所有的物資捐贈都一定要通過紅十字會。凡向武漢市紅十字會捐贈急需物資的運輸車輛均可進入武漢市。

而據媒體報道,從1月29日起,物流公司針對武漢開通的綠色渠道也只能和紅十字會對接,不再接收個人業務,直接發往醫院的渠道關閉。

然而,從目前結果看,捐贈支配權高度壟斷之下卻無法實現高效、有序和公平,不僅無法滿足抗擊疫情的需要,相反,一定程度上耽誤了一線醫生治病救人。那武漢市為什麼要這麼要求呢?

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專門對此作過解釋:我們強調所有捐贈的物資一定要通過紅十字會,它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捐贈者、捐贈的東西能夠及時準確登記在案,捐贈的物資、資金的使用能夠登記在案。

初衷是好的,但武漢市政府這麼要求有法律依據嗎?

根據《公益事業捐贈法》的規定,公益性社會團體和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都可以作為受捐的主體接受捐贈。

而這裡的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指的就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教育機構、科學研究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等。也就是說,湖北救治新冠肺炎疫情的所有醫療機構依法都可以作為受捐的主體接受捐贈。換而言之,任何直接給醫療機構捐贈醫療物資的行為都應該得到法律保護,地方政府也無權干涉。

但事實上,民間定向捐贈醫院的物資被官方攔截運送紅十字會的新聞卻不斷見諸媒體。

武漢市有權力指定所有捐贈一定要通過紅十字會嗎?至少從包括《公益事業捐贈法》在內的現行法律看,均沒有授權地方一級政府來指定必須先捐贈給紅十字會再統一分配。除非是國務院授權。

在2003年非典時期,國務院辦公廳曾下發《關於加強防治非典型肺炎社會捐贈款物管理工作的通知》,授權民政部門、衛生部門負責接受社會捐贈款物,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華慈善總會也可接受社會捐贈。

在既無法律依據,也無國務院明確發文授權的情況下,武漢市規定“所有捐贈的物資一定要通過紅十字會”的依據何來?

最新的消息是,2月1日,武漢市政府官網發文稱,武漢市紅十字會對定向捐贈流程作出了適當調整。境內外單位或個人如有定向捐贈醫院,可直接與定向捐贈醫療機構對接,確認後可直接將物資發往受捐單位。

但民間定向捐贈的物流渠道等方面是否暢通仍有待觀察。

二問:分配權是否被濫用?分配不公問題是否存在?

這些天,紅十字會激起憤怒的問題主要歸結於兩點:一是效率底下,二是分配的公平性存疑。

一方面是全國的物資源源不斷運往武漢堆滿了倉庫,另一方面一線醫務人員物資告急的消息在網絡上滿天飛,一線已經十萬火急,但在媒體的報道中,醫務人員去紅十字會領取物資卻處處碰壁。

在央視新聞的直播中,協和醫院的一位醫務人員面對鏡頭說,他們整個科室,前一天僅領到了2件防護服。

有媒體在現場目擊:有醫院等了三小時,只領到一箱口罩,防護服一件也沒有;還有的醫院等了一個上午也沒能領到。

公眾因此十分揪心,而點燃憤怒的則是對分配公平性的質疑,質疑並非完全沒有依據:

例如,即使在兩次說明之後仍無法解釋清楚為何將1.8萬隻口罩分配給了不在定點救治之列的莆田系仁愛醫院,而只給一線主力協和醫院3000只?捐贈物資分配的原則和依據是什麼?

天眼查信息顯示,捐贈方北京森根比亞與被捐贈方武漢仁愛醫院有著錯綜複雜的關聯關係。網友質疑,捐贈方是否為了避稅,左手倒右手,虛假捐贈?湖北省紅十字會有沒有對此進行查實,為什麼在兩次的公開說明中始終沒有回應?公開信息還顯示,湖北省紅十字會與仁愛醫院在過去數年有過多次密切合作,兩者之間的關聯究竟有多深?

又比如,媒體曝光的武漢市政府辦公廳公務用從武漢市紅十字會借用倉庫運走的那一箱“配給領導”的3M口罩,物資發放的依據和原則是什麼?領取之前是否已經確保一線醫務人員物資得到優先保障? 程序是否正當?

2月2日中午,武漢市政府辦公廳對此回應如下:經查,為保障和解決機關一線工作人員防護問題,市政府辦公廳疫情防控工作專班相關人員向市應急物資儲存倉庫問詢和了解了防護用品儲備情況。市應急物資儲存倉庫管理人員告知,相關防護用品已按要求發放給了全市各醫院、社區,目前倉庫存有少量防護用品。2020年2月1日下午2:30,該工作人員參加市應急物資儲備與管理工作會議時,找市應急物資儲存倉庫管理人員領取了口罩等相關防護用品。市應急物資儲存倉庫管理人員對整批物資統一辦理過登記、審批等手續。

這個回應很多網友表示看不懂。

三問:究竟是誰掌握了分配權?

武漢紅十字會曾闢謠解釋:武漢市紅十字會只負責接收捐贈物資,具體的發放和分配,是由市衛健委統一根據各個醫院的實際需求調撥安排。

但針對社會質疑所做的“關於捐贈物資分配有關情況的說明”又均以湖北省紅十字會名義發佈。

據三聯生活週刊在武漢紅十字會物資倉庫採訪瞭解,現場的指揮小組,包括牽頭的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來自市統計局、衛健委等職能部門的人員,但關於具體的分工細則,雙方說法卻相互矛盾。武漢市紅十字會稱,紅十字會只負責接收,沒有權力決定發放和匹配,這一任務由衛健委等部門決定;而一名衛健委的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市衛健委和其他職能部門是協助紅十字會工作。

那麼,問題來了,物資的分配權究竟掌握在誰手裡?既然物資是公眾捐贈的,物資到底由誰來決定發放和分配毫無疑問公眾應該有知情權,這樣才有可能實現有效的監督。

四問:如果是紅十字會陷於混亂,內部人鑽了空子怎麼辦?誰來監督紅十字會?

馬國強書記在發佈會上還解釋說:物資捐贈一定要通過紅十字會是為了統一歸口,避免在現在疫情防疫防治的這個過程中由於混亂,被某些人或者有一些人來鑽空子。

這個擔心當然是必要的。但馬書記擔心的問題,在《公益事業捐贈法》裡都有完善的規定,例如,對挪用、侵佔或者貪汙捐贈款物的,責令退還所用、所得款物,並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所以,這些問題,如果發生了,應交由法律解決。

但現在的問題恰恰相反,在紅十字會壟斷了捐贈物資調配權之後,公眾對紅十字會可能存在的混亂和鑽空子行為產生了強烈的質疑。

在洶湧的輿論壓力之下,湖北紅十字會表示,將對直接責任人依紀依規追責。但輿論監督並非常態機制,如何實現對紅十字會的內外部監督常態機制才是關鍵。

網友們強烈呼籲,中央指導組派出督查組重點關注一下湖北和武漢的紅十字會。

2月1日,湖北紅十字會表示,將對直接責任人依紀依規追責。

當然,根據《公益事業捐贈法》和《刑法》規定,受贈單位的工作人員,挪用、侵佔或者貪汙捐贈款物的,或濫用職權、翫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